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崇祯十七年秋_分节阅读_第522节
小说作者:话凄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8 MB   上传时间:2025-05-29 10:30:34

  他听了李定国的话,不禁沉着脸,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陆士逵来到土墙下,向王彦禀报道:“殿下,王都督得到重要情报,要向您禀报!”

  王彦听了眉头一挑,留李定国继续观察清营,他则下了土墙,疾步回到大帐。

  王彦到大帐时,王士琇正拿着一份军报,在帐前有些兴奋的来回走动,他见王彦过来,立时迎上去,“殿下,东路军拿下徐州了!”

  王彦闻语,精神一震,忙伸手讨要,“快,拿来给我看看!”

  横冲马军探马四出,防备清军骑兵袭扰粮道,估计是探马遇上了报信之人,所以王士琇先拿到军报。

  王彦接过军报,一边往帐内走,一边展开快速的看了一遍。

  “士逵,取河南的地图来!”王彦看完大喜,他走到沙盘边,才发现沙盘只是做了洛阳一带的地形。

  陆士逵忙取出一份地图,直接和王士琇两人拉着展开,让王彦查看。

  “戴之藩的军报说,他已经从徐州出发,到了归德府。”王彦手指在地图上划着,约带激动之色的说道:“那么算时间,东路军现在应该已经到了开封,不日就会赶到虎牢关!”

  王士琇当即笑道:“殿下,如此此番大胜矣!”

  “哈哈~”王彦亦是大笑,不过他笑了两声,却忽然肃然道:“速去传令,多尔滚可能要逃!令大军做好准备,随时准备追杀!”

  王彦既然收到了戴之藩的军报,恐怕用不了多久,多尔衮便会知道,东路明军已经突破他的侧翼,向河洛包抄而来。

  下完命令,王彦脸上不禁笑了起来,他有点膨胀了,一想到多尔衮收到戴之藩率领十多万大军,从东面包抄而来的消息,吓得屎尿横流的样子,他就忍不住发笑。

  清军大营,多尔衮阴沉着脸,回到自己的帅帐。

  他心情极为不好,他颓然的坐在帅案前,久久无语。

  “摄政王,永平王求见!”帐外忽然一个声音传来。

  多尔衮闻声,勉强打起精神,他不知道孟乔芳这个时候,找他做什么,但是他确系有事要和孟乔芳谈。

  “让永平王进来!”多尔衮坐正了身子,对帐外吩咐了一声。

  金清联军虽然合兵一处,但是后勤方面,还是各管各的。多尔滚的大军自己都没东西吃,自然没粮食给金军,孟乔芳是自带粮草,前来助战。

  满清的粮食、盐巴等物都已经耗尽,可是金国的情况却还不错。

  关中官绅见着荒地就占,只是缺少青壮劳力,开垦和耕种,金国的粮食已经可以自足,配合上肉食,每年都还有些结余。

  食盐方面,金国在青海湖晒盐,也让金国失去蜀中的井盐之后,依然能有盐吃,不用担心明朝的封锁。

  现在两家共患难,多尔衮在营中巡视一遍后,见军中粮草紧急,盐巴耗尽,便想要找金国借上一些。

  粮食只够十天,已经到了大军的底线,而没盐吃,士卒便没力气,他反正已经欠了豪格不少东西,不如索性多借点。

  他借得越多,同金国就绑得越紧,金国就越不会看着他败亡。

  这时,得了允许,孟乔芳掀开帐帘,进得帐来,拱手道:“摄政王!”

  多尔衮先示意他坐下,然后才开口道:“巧了,本王正好有事要请永平王过来,不想永平王就到了!”

  孟乔芳神情有些严肃,他坐定之后,抿抿嘴,沉声说道:“孤前来是有一事想要问摄政王!”

  “哦?”多尔衮疑惑道:“请说!”

  “摄政王,大军与明军对持,如今已经有一个多月,孤认为继续对持下去,我们必败!”孟乔芳沉默了一会,见多尔衮脸色一沉,但他还是接着说道:“如果摄政王,没有扭转战局的办法,打破现在被动的局面,金军可能要退回潼关!”

  孟乔芳这话直接,一点面子也没给多尔衮留,直接指出多尔衮要败。

  孟乔芳作为金军的统领,他必须要为金军的安全负责。

  这样与明军长期对持,只能消耗粮草,消磨士气,最后只剩失败。

  他已经听说了清军粮草将要耗尽的事情,明军这样坚守不战,用不了多久,清军就会不战自乱。

  这让他很担心,多尔衮是否有能力击败王彦,如果不能,那他就得考虑五万金军的安全。

  从金国的利益出发,孟乔芳自然希望多尔衮能打胜这一战,清军能够在中原站稳脚跟,保持天下三分的局面,但是如果清军没有能力击败明军,那他就得尽力将五万金军保存下来,以便今后能依靠关中地利,同明朝抗衡。

  多尔衮还想从孟乔芳身上,借点物资过来,没想到对方,居然想散伙退兵。

  这摆明着是孟乔芳已经不看好清军能够取胜,不想在清军身上下功夫,想要自保,他脸色顿时阴沉到了极点。

  唇亡齿寒,虽有道理,但是明显已经救不了唇,还要冒着磕掉牙齿的风险去救,那也是不明智的行为。

  孟乔芳的话说出来,让多尔衮羞愤无比,可是他又没有话来反驳,毕竟孟乔芳说的没错,这样下去,他除了败亡,确实没有其他的可能。

  一时间,帐中一时沉默,多尔衮的脸涨成了紫色。

  就在这时,楼亲却忽然掀起帐来,他完全没有感觉到帐中的气氛,便焦急的走到多尔衮的身边,低头一阵耳语。

  孟乔芳便见多尔衮的身子,开始颤抖起来。

  (求月票,推荐,订阅。感谢大家的支持!)

第1190章三王会战(十三)

  孟乔芳见多尔衮身子在颤抖,抖着抖着嘴里便一口鲜血喷出,他不由得大惊,站起来惊呼一声,“摄政王这是~”

  楼亲也吓得大惊失色,惊慌失措的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一个劲的给多尔衮捋背。

  多尔衮却一抬手,制止了他的动作,然后一手捂住胸口,一边咳血,一边强撑道:“本~本王,没事!”

  孟乔芳一阵愕然,都吐血了,还没事?他怎看都不像没事的样子啊!

  这个样子是不是该叫军医?可是金清联军,本来就军心不稳,这时候再传出多尔衮又咳血了,恐怕军心会更加的躁动不安。

  一时间,孟乔芳有些不知该如何是好,而多尔衮擦了下嘴上的血迹,却主动开口道:“不瞒永平王,本王身体一直不适,方才听永平王要退兵,楼亲又禀告营中盐巴已经耗尽,粮食不足十日,所以本王情急之下才会如此!”

  孟乔芳心中有些疑惑,营中粮草不足,多尔衮不该早就知道么?怎会听了以后急得吐血,不过多尔衮说是听了他说退兵,再加上粮草、盐巴不足,到也有些可能。

  孟乔芳叹了口气,“摄政王身体不适,就请先歇息,我明天再过来!”

  说完,他便准备离去,可是多尔衮却捂住胸口道:“且慢!”

  孟乔芳转过身来,多尔衮接着说道:“营中粮草将尽,本王也准备退兵,不过我希望永平王能与本王一起,先退回洛阳!”

  “摄政王也准备退兵?“孟乔芳挑动眉头。

  多尔衮道:“如果永平王要撤,本王留在此处,便也没了意义!本王同意退兵,不过我希望永平王能与本王一起退。如果王彦追来,只要我们联合在一起,或许我们能与他战一场,改变眼下的局势!”

  孟乔芳沉思一会儿,现在与明军对持,或者继续猛攻明营,都没有取胜的机会,然而要是他们撤退,王彦追击的话,或许还能反戈一击,野战击败王彦。

  “好,摄政王这招以退为进,或许有机会能够引得王彦出战,我同意摄政王的意见,金军将与清军退回洛阳。”孟乔芳颔首,做出了决定,“如果王彦追来,那我们两家就与明军合战一场,若是王彦不追,那金军将退回潼关,我劝摄政王也放弃河洛!”

  多尔衮捂住胸口,虚弱道:“好,那永平王等本王撤军的命令吧。”

  孟乔芳点头称是,行礼告退,“那好,摄政王注意身体,我这就回去准备,等摄政王的命令!”

  说完他便离去,等他出帐,多尔衮立时又是一口鲜血喷出。

  “王贼,好狠啊!”多尔衮咬牙切,“这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真是歹毒!王贼居然想一口气吃掉我大清二十万大军!”

  如王彦所料的一样,就在他收到戴之藩的军报之时,多尔衮也得到了东路明军,进入河南的消息。

  这个消息,给他的重击,就如同一枚铁锤,直接猛捶在他的心脏上一般。

  若不是他这段时间,遭受了多次打击,潜意识里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说不定他方才不是吐血,而是直接吓城痴呆,再也清醒不过来!

  “摄政王,现在我怎么办?开封被袭破,明军的下一个目标必定是虎牢关。如果虎牢被攻破,明军包抄过来,那我们就被明军包围在河洛了。”楼亲有些急道。

  “传令下去,大军准备撤退!”明军已经包抄过来,他必须要赶在明拿下虎牢关之前出关。

  “那这事就瞒着孟乔芳,还有军中诸将么?”楼亲问道。

  多尔衮重重的点头,“不能说,一旦说了,孟乔芳肯定会带着金军立刻逃跑。军中诸将,也要保密,只能告诉多尼等可靠之人,绝对不能让大军知道,明军攻破了徐州,突破侧翼包抄过来。如果让众将知道,那大军会不战自乱,一旦王彦追来,必定大败。”

  多尔衮看着楼亲,“本王现在只有裹挟大军,先到了洛阳,摆脱了王彦,确定可以安全出关,再告知孟乔芳实情。”

  “王叔,我明白了!”

  多尔衮随即挥了挥手,“你去准备,今晚我们就撤,不能再拖延时间了。”

  东路明军包抄而来,这对于多尔衮来说,是生死攸关的事情。楼亲知道事态紧急,忙唤帐外侍卫入帐,照顾多尔衮,他则行礼告退,慌忙回去准备。

  是夜,多尔衮以粮草不济为借口,下命大军连夜拔营,悄悄退军。

  得到撤军的命令,不只是八旗松了口气,口粮几乎减少一半的绿营兵,也如释重负。这个鸟仗再打下去,也是打不赢,士卒盛赞摄政王决策英明。

  当夜清军便宰杀了剩下的两万头牲畜,每个人带上二十多斤,当做未来几天的口粮。多尔衮再派多尼先一步返回洛阳,洗劫全城,来获得新的粮食补给。

  四更天,正是熟睡之时,十八万金清联军,却抛弃了大营,向北奔驰而去。

  王彦得到了军报之后,料定多尔衮如果得到消息,必然会想要逃出中原,所以他早就吩咐明军注意清营的动向。

  五更天,天还未亮,王彦正在帐中熟睡,外面忽然有声音唤道:“殿下,殿下,敌兵逃了!”

  声音一连呼喊了几声,王彦才清醒过来,从行军床上坐起。

  不多时,王彦就穿好衣甲,在数百骑兵的护卫下,来到清军营寨。

  正在指挥士卒搜查清军营寨的李过见他到来,忙上前行礼,“殿下!”

  王彦骑在火炭骏马上,用马鞭指着清营,问道:“什么情况?”

  李过忙回道,“四座营盘,已经全部空了。营中器械未动,连大炮也被丢弃,只有粮草全部被带走,牛羊尽数被清军斩杀。”

  说着李过一挥手,一名士卒呈上一块腐肉,王彦闻到气味,微微皱眉。

  李过忙解释道:“殿下,这是卑职在清军的火头营找到的,这样腐烂的肉足有数千斤。”

  “清军不是缺粮吗?”王彦眉头一挑。

  “殿下,这些肉都没有用盐巴腌制,所以不少都腐烂了。”李过指着腐肉,说道:“卑职以为清军除了缺粮,还缺少盐巴,所以才会有这么多肉食腐烂。既然没有盐巴,清军在缺粮的情况下,又将剩下的牲畜全部宰杀,卑职以为他们这是不留后路,真的要逃了。”

  王彦听了点点头,当即扭头下令道:“去,让王士琇、刘芳亮,速来见孤!”

  当下王彦就在清营中找了一辆大车坐下,不多时,一队骑兵便疾驰过来,急停在不远处,然后翻身下马。

  王士琇和刘芳亮快步走过来,一起行礼,“殿下,有什么吩咐?”

  王彦随即站起身来,肃然道:“多尔衮带着十八万敌军逃了。孤现在命横冲马军,还有忠勇镇,立刻追击,一定要咬住多尔滚,不能让他逃脱。”

  说着王彦停顿了下,看着两人,继续郑重的吩咐道:“另外,多尔衮狡诈,你们也要提起警惕,不要中了埋伏!还有后军未到之前,不得与清军决战。”

  王士琇与刘芳亮互看一眼,眼中露出火热,兴奋抱拳,“卑职领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48页  当前第5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2/6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崇祯十七年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