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对于船上的惨状,视而不见,对于荷兰人的炮击不为所动,他抬头对望斗上的信号兵一声大吼:“挂旗反击,再令广东水师,直接冲过去。”
旗舰上,令旗挂起,列矢阵船头对准敌船的五百多艘大小战船,立时满帆冲锋。
“轰隆隆”一片巨响,炮身猛地一退,甲板一阵颤动,明军八艘三桅炮舰依次发出怒吼。
第850章击败荷兰
海面上,轰鸣的炮声绵延不绝,一团团白烟腾起,铁弹从烟雾中呼啸而出,场面弘大壮观。
只见两方炮舰上,伸出炮窗的火炮,喷发之后,一个接一个的身子一退,装填好后,又被炮手重新推回炮位,漆黑的炮口,再次从炮窗伸出。
两方连续击发,产生的硝烟,形成两条几乎平行的烟带,就像是天上的云朵,落在了海上一般。
舰船随着炮击,微微震动,荷兰人的军官在硝烟中,放生大喊,“hetschieten!”明军军校也青筋直爆的吼着,“开炮!”
海面上弹雨交织,一艘明船的桅杆被铁弹砸中,高耸的桅杆“咔嚓”一声断裂,“咯吱”的摇晃了几下,猛然向船头倒下,甲板上的士卒闪避不及,整个船头一下被白帆布盖住,但仅是一瞬间,士卒们便用战刀,破开帆布,一个个钻了出来,撤开帆布,继续操纵火炮。
荷兰人一边,也是连连中炮,一枚铁弹击穿荷舰的第二层护板,在侧舷造成一个大洞,铁弹在船内横扫,撞击出来的火花,引燃了一桶火药,整个荷兰战船立时从中间炸开,顶层的甲板被掀飞,主桅杆也被炸到海里,船身燃起熊熊大伙,不少荷兰人惊惶的从船上跳入大海。
荷军旗舰上,军官慌忙向考乌禀报,“司令阁下,赫克托号被击沉了!”
明军一边,一艘广东炮舰,也发生倾斜,眼看要沉入水中。
炮战中,荷兰人火炮犀利,炮击精准,占据着优势,八艘明军大炮舰,都已经伤痕累累,陈子龙站在郑成功身旁,心中已经是万分震惊,就像荷兰人想不到中国人那么多,随随便便就出动几万人一样,明朝的大不分官员,虽然知道荷兰夷难缠,但也并没想到,荷兰夷厉害到此等程度。
其实两方都抱着各自的傲慢与偏见,即便是在明朝比较开明的官员看来,荷兰人也只是夷,就像当年的倭寇一样,本质上还是不如中国,但这次交手,却让陈子龙意识到,世界变化了。
“日月照关山,长城一线牵,滔滔海峡万顷浪,风帆千年,这是我的山,这是我的海,这是汉家世世代代好家园,守住我的山,守住我的海,守住中国海疆不容侵犯,水师男儿,全我海天版图,······”
“国姓!”陈子龙在隆隆炮声中,忽然听见一阵带着悲壮之气的歌声隐约间传来,他扭头一看,立时痛心疾首的一声痛呼,“应元号要沉了!”
广东五艘炮船都是以抗清名将的名字来命名,应元号处在整个队列之前,遭受集火攻击,引发爆炸,郑成功听了,看向远处倾斜的炮舰,双手不禁紧攥,咬牙道:“发令让小船救人!”
大舰对射,明军不是对手,现在只能靠五百多条小船,蜂拥而上,贴身近战。
郑成功与陈子龙,目光都投向了已经蜂拥接进敌船的五百艘大小战船,双眼注视着他们,心中默默念着,“快,快,快!”
荷军旗舰,考乌正拿着千里镜,看着倾斜的明军战船,现在虽然双方都报废一艘,但主要是荷军运气不佳,赫克托被击中弹药桶,才引发爆炸。此时荷军还剩下九艘,且大多完好,但明军的船只却伤痕累累,不少桅杆都被打折。
“司令,明军船队向我们压来!”
考务放下千里镜,五百多艘大小战船,正向两个箭头一样,向荷舰冲来,数量太多,而他现在被明军炮舰牵制了火力,不可能分心去对付明朝小船。
“让揆一他们顶上,等我击败了中国人的主力炮舰,这些小家伙自然逃窜!”考乌吩咐一句,又拿起千里镜,“大炮集中轰击中国人的旗舰!”
令旗在主桅杆上挂起,荷军首尾两部,共计七十艘战船,立时迎击,想要阻止明军船只靠近。
明军船只众多,荷军船队自然不敢对冲,看到令旗,荷军船队前出之后,立刻转舵调准帆面,列双横阵,侧舷对准冲来的明军战船,意图发挥最大火力,而明军因为矢阵冲锋,船头对准敌船,所以无法发挥全部实力,等于是荷军抢占了“t”头,不过明军船只的数量弥补了这着种劣势。
在绝对优势的兵力和战船面前,不管荷兰人用什么战术,抢什么“t”头,都没有什么用处,这就是大国不用权谋,直接实力碾压。
明军大船比不过荷兰人,但是明军小船,比荷兰找来海盗,以及小邦水军,却不知道强了多少。
五百艘大小战船,除去不配火炮的连环舟等火船,就算船头只配一门火炮,也有三四百门大炮同时开火。
小船速度快,机动灵活,很快两军距离拉近,明军船头的红夷大炮,连连开火,鸟铳手也涌到了船头,还有士卒祭出火龙出水等水战利器,全往敌船上面招呼。
海盗和南洋小国哪里见过这个阵势,才放一轮炮,就被明朝水军死死压制,完全没法相比,接连被命中,传来阵阵惨叫声。
明军火炮打完,炮身滚烫,不能再发,但明军的火力压制,却没有停歇,船上士卒抬出一窝蜂,无数火箭向敌船攒射,引燃船帆,海上立时浓烟滚滚。
海战时两船距离太远,弓箭一般拘不到,但明军海战的弓箭,大多是火箭,人力射出的同时,又有火药助推,射程极远,只是没有准头,但明军也不要求杀伤,只要能射中敌船,将船引燃就行。
这些火器,大多经过援朝海战的实验,所以并不存在什么问题。
海盗船与南洋小邦,哪里有明军这么多花样,完全处于劣势。
时下的海战,正在向大炮巨舰方向发展,虽然明军在这一方面,可能还有所欠缺,但作为一个拥有数千年水军历史的大国,在近战和传统战法上,还是无人能够超越。
“嘭”,明军冲在最前的一搜福船,撞上了一艘海盗船的侧舷,顿时将海盗船的护板撞得稀烂,船身往侧面倾斜,甲板上的海盗站立不稳,相下饺子一样,滚到船的一侧,有的没抓住东西,便直接滚入大海。
明军船头高高拱起,然后回落下来,上面的士卒也身体摇晃,纷纷跌倒。
撞在一起的船身猛烈的摇晃了几下,跌倒的士卒扶住护板,连忙拿着兵器站起来,片刻后船身趋于平稳,甲板上瞬间杀声震天,水师副将俞方棋大喊一声:“杀敌建功,后退者死!”
明军士卒嘶声大喊,纷纷跳上海盗船,与海盗互相砍杀,甲板上血肉横飞,不时腾起团团血雾。
海盗单打独斗,抢劫商船还行,一旦遇见正规官军,差距立时就显现出来,被杀得节节后退,不少避无所避的,甚至只接跳入海中。
海盗怎么说也还有些战力,南洋小邦,纯粹就是来凑了一场热闹。
一艘明军福船,包铁的撞头,直接便将一艘南洋小国的船只拦腰撞断,狼藉一片。
七十艘船,怎么可能与五百艘船抗衡,荷军两列横阵,立时被矢阵撞开。
明军火船没有纠缠,突破荷军阻拦后,近百条火船,蜂拥而上,只扑荷夷炮舰。
在荷兰炮舰集火攻击下,郑成功的坐船已经狼藉一片,考乌眼看就要成功,一条受损严重的明军炮舰,却晃晃悠悠的挡在了明军旗舰之前。
“不好,司令阁下,克尔兰登号、康丁斯特号被中国人点燃了。”
海面上战场广阔,加上硝烟弥漫遮蔽视线,考乌的注意力都在对面的明军炮舰上,忽然听了呼喊,心头一惊,忙放下千里镜往侧面观看,只见硝烟中,近百条明军小船,已经突破荷军的护卫,冲了过来,他顿时大惊失色。
(感谢易澜岁月的七百打赏,感谢大家的订阅,月票,推荐。顺便说一下以后,每天下午5,晚上10准时更新,加更的话就上午12点。)
第851章以和为贵
小船机动灵活,火炮不易击中,荷兰人立刻拿着火枪站在船舷边,向下射击靠近的小船,几名驾船的明军士卒,接连被火枪击中,身子栽入海中,海面上盛开一朵猩红的花朵,但浪头一打,立时无了踪迹。
荷兰炮舰的甲板上,一阵阵慌乱的声音传来,荷兰人在船舷边跑来跑去,他们虽然不断向下放枪,但是明军小船实在太多,他们根本应付不过来,刚击退几艘,另一边小船已经撞上炮舰。
明军的火船种类有很多,但目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烧毁敌船。
连环船便是其中一种,船头有锐利的铁钉,靠撞击插入敌船,使得船头紧咬住敌船,然后将船头点燃,士卒松开铁环,驾着船尾离开。
这时几艘明军连环船,同时钉入荷军一艘炮舰,士卒将火炬丢在堆满柴薪浇了火油的船头,然后跳上船尾,立时脱离,而荷兰战船瞬间就被大火笼罩。
荷兰人以前海战,多是火炮对射,然后撞击,最后接舷战结束,像这种近百条火船蜂拥而上,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战法,倒是真不多见,最近一次也要追溯到十多年前的料罗湾一战,郑芝龙也是用这招击败了他们,只是时隔多年,他们好了伤疤忘了痛,将此事逐渐忘却。
火船的袭扰,分散了荷军炮舰的精力,使得明军炮舰的压力顿时一松,而战场上最先奠定胜局的,并非炮舰和火船,而是与荷军小船交战的明军福船。
明军水师依靠精良的装备,多变的战法,以及多出敌方近五倍的战船,将揆一率领的荷兰杂牌船队完全压制,首先逃跑的不是南洋小邦的战船,也不是海盗船,而是揆一统领下的荷兰人。
这或许是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中华文化圈讲究杀生成仁,而西方人基本不做无谓的牺牲,打不过就溜,或者投降,只要尽力了,被俘并不可耻,像料罗湾海战时荷兰人丢下刘香先跑一样,这一次荷兰人在明军围攻,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再次率先撤退。
荷兰人一退,南洋小国和海盗的战船也想跑,但被优势明军缠住,迅速被歼灭投降。
荷兰炮舰虽大,火炮先进,可在火船的围攻下,剩下九艘已经被点燃四艘,受到重创的格拉佛兰号,开始转向逃跑。
司令长官考乌还想坚持,但这时歼灭了阻拦船队的明军水师,近四百条战船压上来,士卒们抛射火箭,抬铳对射,开始围攻荷兰战船。
明军福船虽然比荷兰炮舰小了一号,但几艘一起,还是能够对付一艘荷兰炮舰。
这时考乌眼看这一艘荷兰炮舰,被中国战船从四面抵住,中国人抛出飞钩,疯狂的向船上攀爬,不断有荷兰人被抛下船,身体一个踉跄,后退几步,被属下扶住。
“司令阁下,现在怎么办?”
考乌满脸痛苦,咬牙道:“撤退,回巴达维亚!”
荷兰陆战、海战都以失败,巴达维亚也没援兵可派,等公司从其他地方调集援兵,不晓得要等到猴脸马月,这位挑起事端的荷兰司令,到是看得很明白。
命令一发,战场上还在战斗的荷兰船只,纷纷转向逃离,明军自然紧追不舍,直追到热兰遮堡下,荷兰船只驶出南航道,堡上炮台发炮轰击,才停止追击。
一场海战下来,明军沉了两艘炮舰,而考乌虽然下令撤离,可撤出去的除了他的座舰外,就只有离他较近的白鹭号,以及最先逃跑的格拉佛兰号。
海上的一幕,落在了热兰遮堡和赤坎堡守军的眼中,总督费尔勒格看着考乌逃往巴达维亚,心中简直崩溃,原指望巴达维亚的援军守住台湾,可现在道好,他们来后,台湾反而丢的更快了。
此时,荷兰人在大员便只剩下赤坎和热兰遮两座孤立的堡垒,相互之间联系完全隔断,荷兰人兵力已经无法坚守,明军胜局以定。
郑成功见此,知道已经没必要再付出伤亡,一面命水师清理战场,救援落水人员,一面下令步军围困赤坎城,催促守军投降。
赤坎城只剩下三百人,西方基督认为生命是上帝赐予,是反堕胎,反自杀的,这或许也是西方人投降比较多的原因之一,而无谓的抵抗,等同与自杀,荷兰虽然是新教国家,但赤坎的军官在看到荷兰海战、陆战均告失败,赤坎守军力量单薄,没有援军,水源被断绝的情况下,便只得主动派人出来投降。
夜里,明军大营,郑成功的帅帐内灯火通明,众多将校齐聚一堂,对白天的海战进行总结,清点损失,汇报斩获,等一切处理完之后,郑成功挥手让部将们退去,与陈子龙单独商谈。
虽然朝廷下达的任命上,郑成功是攻打大员的主将,但陈子龙是两广总督,又是楚党干员,他不敢托大,等部将一走,便从帅座上起身,坐在陈子龙对面,以示商谈之意。
亲兵进来,给两人备了一盏茶水,然后退出,郑功成随即说道:“陈公,赤坎堡的荷兰将领描难实叮已经派人出来,表示只要大明保证他们的安全和自身财务,便愿意投降,那热兰遮堡想必也可以进行招降。不知道陈公,觉得该怎么处理这些荷兰人?”
荷兰人的残兵困守在堡中,已经是瓮中之鳖,明军没必要攻打,时间一长,饿也得把他们饿死,所以已经不用考虑夺堡的事情,而是该谈谈大员一战后,明朝与荷兰该如何处理相互间的关系。
听郑成功的话,陈子龙微微沉吟,“这件事楚王殿下道是没有给我明确的旨意,但荷兰人坏我商路,掠我商船,必须要严惩!”
“陈公!”郑成功摇了摇头,“我以为大明想要扩展南洋的利益,同荷兰人还是要以和为贵,趁机达成贸易协定。”
“以和为贵?”
明朝在南洋最大的障碍就是荷兰人,怎么和的起来,陈子龙微微皱了下眉头。
(感谢逍遥一梦三千的五百,阳明三叔的五百打赏,感谢大家订阅,月票,推荐)
第852章国姓的心思
郑成功想同荷兰人议和,除了为朝廷考虑之外,其实也是有私心的。
中国太大,势力集团太多,而南洋、日本、朝鲜这些地方的市场根本不够分。
南洋的那边,湖广的士绅集团负责着原料生产和加工,种出棉花织好棉布,烧好瓷器,处理好茶叶,然后运到广州,广东的海商则负责将这些货物运往南洋,然后换回银子,载着南洋的粮食、香料、象牙,运回广州,湖广的士绅集团又将这些物资运回内地销往各处。
这已经形成一个利益链条,并且还有地方官,以及把持朝政的楚党来保驾护航,其他势力很难在插一手。
日本、朝鲜方面,江浙士绅又存在天然的优势,首先是距离就近上许多,再者江南物产丰富原料获取便捷,且手工业发达,不像福建没有货源,所以福建在价格方面也很难击败江浙士绅,占领日本和朝鲜的市场。
因而泉州市舶司开放之后,地位就便显得很尴尬,福建除了山茶还能占据一定的市场外,贸易量不仅没有增长,反而有下降的趋势,这便逼得郑成功不得不去开拓新的市场。
虽然隆升号被劫,但郑功成并不打算放弃打通前往天竺的航线,只有开拓出新的市场,福建的海贸才能在夹缝中生存下来,可要使往天竺,就不得不同荷兰人讲和,否则便连马六甲都过不了。
郑成功见陈子龙皱眉,显然没有想过与荷兰讲和,他沉默了一下,然后说道:“陈公,在我看来,佛朗机、西班牙、荷兰,这些西夷其实都是一丘之貉,只是眼下前两者实力衰弱,比较守规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