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崇祯十七年秋_分节阅读_第345节
小说作者:话凄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8 MB   上传时间:2025-05-29 10:30:34

  男子是锦衣卫的干员,叫胡天长,从天地会补充进来,是胡为宗的远亲,现在是北镇抚新设内卫司的百户,但他在张拱日面前的身份,却是从福建过来腰缠万贯的茶商。

  胡天长笑了笑道:“钱当然有,只要侯爷有东西抵押,要借多少都有!”

  现在江浙士绅就怕还有第六批粮,他们必须再筹措一些银子,来解决危机。

  张拱日依然面无表情,从怀中取出几张地契,房契放在桌上,然后冷声道:“钱呢?”

  胡天长微微一笑,从腰间拿出钱袋,抽出几张庄票,“五德号的银票,信誉有保证,一共十万两。”

  张拱日微微皱眉,“怎么是五德号的银票?”

  胡天长笑道:“五德号的银票,有楚王和五忠军的背景,还有广南十三家大商号的份子,是目前信誉最好的庄票。如果你不要,我可以给你换别家的。”

  张拱日忙夺过银票,“要,怎么不要!”

  胡天长嘴角一笑,随即将地契、房契拿过来,仔细看了看,都是真货,然后拿出两张文书,让张拱日给签了,又按了手印,各自一份。

  弄完,张拱日出了一口气,狗日的福建奸商,收四分利,他发誓只要粮食一抛,立刻就将田产和屋宅赎回来,然后在也不通这个狗日的往来。

  他将银票收入怀中,将茶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就起身要走,这时胡天长却忙道:“侯爷稍等片刻!”

  张拱日停下脚步,不耐烦道:“还有什么事?”

  “侯爷既然来了,何不看看今日江景!”胡天长忽然站起身来,走到窗边把窗子撑起,做了个请的手势。

  看你妈的江景,张拱日想破口骂死这个撮鸟,但是毕竟借了他的银子,地契、房契都在对方手中,不好弄得太僵。

  他冷着脸,不晓得对方搞什么名堂,可还是走到窗边。

  他随意的往外看了一眼,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江面上一支庞大的船队,正浩浩荡荡的往南京而来。一时间,他微微一愣,脑子一片空白,整个人都痴了,魔障了,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张拱日怀疑自己压力太大,出现了幻觉,不禁揉了下眼睛,但睁开来,那船队反而近了一些,船上桅杆,广东布政使司的旗帜,写着“粮”字的旗幡,迎风飘扬,张顿时吓的一屁股瘫在地上。

  张拱日脸上满是惊恐,他已经意识到上了套子,一时间语无伦次,“你们···”

  胡天长看着瘫坐的张拱日,微微一笑,“我们啊!鄙人锦衣卫内卫司百户胡天长。”说完他拍了拍手,三下之后,房间门被打开,拥进来一群身穿飞鱼服,腰跨绣春刀,头戴碟盔的锦衣卫。

  “奉楚王令,经大理寺、刑部堂官核准,查隆平候张拱日世受国恩,不思回报,反勾结江浙劣绅,囤积居奇,扰乱国政,置百姓于水火,罪不可恕,酌锦衣卫内卫司,查抄家产,立时锁拿!”胡天长取出手令,展开读道。

  张拱日虽是勋臣,但这个侯爷却不是他自己搏来,乃是从祖辈处继承而来,最早是背叛建文,暗通成祖的张信,而传承到他这一代,早就不舞枪弄棒,已经没什么胆色,听到胡天长之语,他便知道自己完了,瞬时面无人色。

  胡天长走上前来,一下扯开他胸前的袍子,将银票又拿了出来,嘲讽道:“楚王殿下,谢过候爷的银子了。”

  两百多年的大家族,几时代人的传承,估计全完了,张拱日哪里受过这样的委屈,他忽然“哇”的一下,居然大哭起来。

  胡天长见此,没有一丝怜悯,挥手道:“带回去,立刻拷问!”

  船队到了南京,这次没玩虚的,直接全部靠岸,一袋袋的稻米,被苦力卸下来,不只是有意还是故意,一名苦力还特意跌倒,将麻袋里白花花的米粮撒了出来,引起围观乡民一阵惊呼。

  一时间,“粮来了,粮来了”的呼声,响彻全城,城中居民纷纷涌向官仓,而官仓也果然开始放开销售,甚至还搬来桌椅,新增了几个临时售粮处。

  虽然城中居民已经知道江面上来了粮船,但是缺粮两个月,都被饿怕了,还是纷纷抢购粮食,南京城中的粮价从七两、八两、一下便被腰斩到四两,而且还在继续往下跌。

  城中居民反正一直吃官府的平价粮,没有什么感觉,但这对于幕后投机倒把的人来说,却无异于晴天霹雳,不亚于一场大地震。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西山寺,东厢房内,谢三宾疯狂的嘶吼道:“为什么还有粮?为什么?一千四百万两啊!湖广的口粮都要被买完了,他们从哪里来的粮食?”

  宋之普等人如丧妣考,一个个跟死了爹娘一样,众人等他发泄完,哭腔道:“七八十艘大船,全部都靠在岸边,我们的人亲眼看见米粮从船上卸下来,不会有假。谢大人,现在关键是我们怎么办啊!我们的家产可全都搭进去了!”

  “怎么办?本官问谁去?”谢三宾怒候的扫视堂内一眼,忽然诧异道:“张拱日呢?他怎么不在!”

  众人闻语,脸色一变,宋之普忽然大吼一声,“狗日的,那厮不会背着咱们,率先抛粮去了吧!”

  这个时候,谁后抛谁死,先抛还能留条底裤,后抛恐怕底裤都要输掉。

  谢三宾立时一声怒吼,“还愣着干什么,快去抛粮啊!”

  (感谢书友乾成似锦的999打赏,感谢大家的月票、订阅、推荐。小伙伴武侠类真祖之将臣崛起)

第799章好处独占

  房间里谢三宾吼完,众人反应过来,立刻仓皇的推门而出,得赶紧回去把粮调出来。

  谢三宾见众人呼啦一下全都出屋,才猛然清醒。

  这个时候就该死道友不死贫道,他却一怒之下,提醒众人都去抛粮。

  一时间,谢三宾气得很不得抽死自己,他一跺脚,也忙冲出厢房,要抢先回去抛粮。若是他动作快,比这些人先抛,或许还能逃出来。

  “你们等等我!”

  出了门,谢三宾看着众人的背景,边追边喊,可是宋之普等人也不傻,一个个健步如飞,都想着先抛,谁也不愿意落后。

  一行人你追我赶的,出了西山寺,刚走到门口,迎面石阶上一队锦衣卫气喘嘘嘘的爬上来。两方正好在寺门前相遇,谢三宾等吓的声都不敢出,仿佛以为不出声,不呼吸,锦衣卫便看不到他们一般。

  谢三宾是正三品的大员,锦衣卫由余太初亲自带队,他爬上山来,看着谢三宾一行,咧嘴一笑,“谢大人选的好地方,可累死兄弟们了。怎么,这是要走?恐怕不行喽。”

  一众士绅见了锦衣卫早已腿软,宋之普已经扶着墙跌坐在地上,谢三宾也脸色煞白,但他毕竟是带头大哥,还是要稳一些,“本官是浙江按察使,你们想拿我,可有朝廷的文书?”

  余太初脸上保持着邪气的笑容,“不拿,不拿,眼下确实没有海捕文书,谢大人有些误会了。”

  谢三宾听到不拿,没有朝廷命令,丢掉的胆气又提了起来,毕竟锦衣卫已经不比当年,特别是现在皇帝年幼,锦衣卫的许多功能基本都费了。

  “那请你让开,本官现在要回浙江,处理公务。”谢三宾整了整衣袍,让自己能够更体面,更有威严。

  谢三宾想要过去,但余太初却双手抱在胸前,与一众锦衣卫将道路全部堵死。

  “你们什么意思?”

  余太初笑道:“谢大人不要急,楚王殿下已经派遣水师赶往大洋山、小洋山两个储粮岛,等确定粮食在岛上,拿到了谢大人囤积居奇的证据,刑部发下批文,便立刻请大人去天牢坐一坐。”

  听到大洋山、小洋山,宋之普等人已经颤抖起来,谢三宾只觉得像被人打了一棒槌,头昏目眩,喉头一甜,吐出一口鲜血。

  南京城内,除了官仓之外,还有一百多家受官府监控的粮号,这时也开始降价抛售,粮号门口,伙计命拼命的叫卖起来,“三两一石,快来买啊!”

  叫的虽欢,但是应者寥寥,官仓平价粮只要一两五钱,干嘛去买三两的粮食。原来是城中没粮,卖个七八两,普通居民吃不起,不要紧,但大户不能饿肚子,所以他们得粮还是有销路。

  现在粮船到了,不缺粮,官仓敞开供应,不设限额,大户也不傻,干嘛还吃那么贵的粮。

  看到这个情形,谁都知道粮价要跨了,这间粮号还在吆喝三两,那边的粮号已经降到二两,相比于四两的进价,这已经是吐血大甩卖了,可还是无人问津,直到粮价掉到平价粮的一两五钱银子,在官仓买粮的百姓,才哄得一下,往粮号涌来。

  在几家粮号的对面的一栋酒楼的二层,一间房间临街的窗户,被人用木棍撑开,几名穿着便服的老者站在窗边,看着下面拥挤的人群。

  他们都是受万元吉邀请,准备来江浙抄底的江西士绅。

  万元吉站在窗边,看着下面,对旁边的苏观生有些佩服,“果真如苏阁老预料,这下浙江那帮人可算是血本无归了。”

  苏观生冷笑一声,“民不与官斗,这么简单的道理他们都不懂,江浙的士绅,是在崇祯朝被宠坏了,以为现在还是他们一家独大。”

  万元吉又看了下面一眼,问道:“我们是不是该出手呢?”

  “等跌到五钱银子以下,在出手,买了粮,便直接去池州、太平等地换田。”苏观生笑道:“南京城中的粮食,只是少数,江浙那帮人藏匿的粮食,才是大头,他们现在不出手,等到夏收,江南粮足,手里的粮食,便全得烂在手里。等着吧,等他们将藏匿的粮食运来抛售,到时粮价必然掉到谷底,那时我们在出手。”

  “苏阁老说的有道理,我们这次是黄雀在后,平白无故捡个大便宜!哈哈···”一众江西的乡绅,都笑着附和道。

  而就在这时,喧闹的街道上,却忽然出现一阵骚乱,一队兵丁衙役在军官的带领下,直接往粮号而来。

  “让开,统统让开!”带队将领大声呼喊,驱散人群,站在一家粮号门口,然后举起一份文书,大声喊道:“应天府令,查恒仁高、佳瑞庆、义鑫升、东越德四家粮号,囤积居奇,制造粮荒,现有粮食封存,一干人等立刻锁拿,等后发落。”

  将领念完,士卒维持秩序,应天府的衙役立刻上前,将四家点名的粮号,统统关闭,贴上封条。

  这条街道上,粮油商号足有一百多家,其中不少人其实也跟着囤积了一些,但是他们只是看有利于可图,被裹挟进来,现在粮价跌下来,陪得吐血,也算得了个终身难忘的教训,这些人只能算是胁从,王彦并不打算追究,因为追究起来牵涉太广,便真的将整个江南士绅给得罪了。

  江南之所以是江南,之所以富甲天下,是因为有这些大户,有这些士绅,如果这些大户都没了,那江南也就不是江南。

  朝廷要富国,要治理地方还得靠士绅,凡是得有分寸,过了分寸,便不招人喜欢了。

  四家粮号被封,没有影响到其他粮号继续抛售,他们心里怕啊!不抛出去,万一被告个囤积居奇怎么办。

  酒楼里,苏观生看见这一幕,脸却沉了下来。

  “阁老?”一旁万元吉见此,不禁轻呼一声。

  苏观生回过神来,叹了口气,有些懊悔,“楚王这是要下狠手,看来他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证据,不然不会由应天府的渠道来查封,他这是要按规矩将这此囤积居奇的浙江士绅严办。这次江浙士绅输惨了,我们虽没参与,但其实也输了。”

  “这是为何?”万元吉有些不懂他的意思。

  苏观生转过身来,看了众人一眼,“本阁原本以为可以渔翁得利,但楚王可能已经探查到了江浙士绅藏粮之处,所以我们这次可能要空手而回。”

  “这最多也就是个不输不赢啊!”万元吉疑惑道。

  苏观生惨淡一笑,“可是好处全让楚党占了,而且凭借这一次赈灾,楚党显示了执政的能力,楚王摄政的位子便稳固下来,不会再有人质疑。现在楚党又强了一分,而我们却没有变化,你说我们是不是输呢?”

  万元吉听后,心中一阵唏嘘。

  苏观生接着说道:“本阁现在担心的是,楚党只会越来越强!”他说完转过身来,看着一群茫然的江西士绅,“抄底可能抄不到了,你们现在就可以回江西,不过现在江南百废待兴,此时你们要是舍得投入,无论是买地,还是买作坊、店铺,今后的收获必然是投入的几倍。这次江浙士绅损失颇大,不少人肯定会变卖一些资产,以便周转。这虽然无法与湖广、广南的士绅大赚相比,但也会有不少收益。本阁言尽于此,要不要进入江南喝碗汤,你们自己考虑吧!”

  喝汤?不是来吃肉吗?这些江西士绅,收到万元吉的邀请,原本是准备撸起袖子大赚一笔,可现在却变成了捡别人的面汤,心中难免有些落差,房间里立时便议论起来。

  (感谢三观犹在的500,神蘑菇,我王大拿,小小小芬,fwx88的打赏,感谢大家的订阅、月票、推荐,尾巴小伙伴真祖之将臣崛起)

第800章粮集如山

  大洋山、小洋山位于舟山群岛之北,金山卫之东,属于嵊泗列岛,附近海域共计有四百多个岛屿,不熟悉情况,外人很难找得到。

  湖广水师一部人马,由副将徐俊胜统领,共计大船五十艘,下午接到密令,从镇江要塞起航,顺着江流东下,一路上顺风顺水,旁晚时进入常州府,天黑时抵达靖江,终于遇见了关卡。

  靖江在明朝时,还是江心沙洲,与崇明岛一样,都是鲁王军的地盘。

  在两广、湖广,王彦为了促进贸易和货物流通,地方州府是无权设卡收税的,但现在楚党刚刚执政,又经历了粮荒,所以许多改革都被拖延下来,鲁王控制之地,还是再搞老的一套。

  关卡的官员是靖江巡检,姓萧名礼,上面有人暗示,让他严查江面,不让可疑之人出海。

  江浙闹得那么大,萧礼自然晓得,不让可疑之人出海是什么意思,无疑便是让他不要放楚王一方的人跟踪江浙的粮船出海。

  这个差事,极有可能得罪楚王的人,甚至惹上天地会和锦衣卫,存在风险,但谁让他吃的是江浙士绅的饭,就算惹上事情,他也得干,不过好在风险虽有,收获也不错,干了两个多月,得到的好处,比他兢兢业业,风吹日晒,老老实实做两年还多。

  正因为得了好处,所以萧礼做事十分上心,被他挡回去的锦衣卫便衣就有几波。

  天将黑时,他正同几名属下,点着油灯,摆满了酒肉,在船上吃好,谋划着等着件差事办完,便使点钱,看能不能把他调回浙江,他也怕被报复,免得被楚王的人盯上。

  他正拿着一只鸡腿啃着,一名巡丁钻进船来,“巡检,有船队过来了。”

  萧礼满嘴是油,他听了这话,将鸡腿往盘里一搁,手在身上擦了擦,招呼还在吃的手下,“还吃个毛啊,干活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48页  当前第3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5/6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崇祯十七年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