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崇祯十七年秋_分节阅读_第287节
小说作者:话凄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8 MB   上传时间:2025-05-29 10:30:34

  风侧着吹来,将船帆吹的鼓鼓,操帆手调整帆面,船只有些横飘,约为晃荡着航行。

  这时望斗上的水手警惕向海面张望着,水手们聚在甲板上,身边都带着武器,不仅有刀剑,还有火铳和火箭,船上还有十二门佛郎机炮。

  王彦之前允许商号,给商船配备火器,其他商号还担心训练的问题,但靖海商号却没有这方面的忧郁,船上的护卫大多是从军中退役下来的士卒,或者是原来海上的海盗,对于器械十分娴熟。

  有这些人加入,靖海商号也就成了海上,最早开始偶尔干上一票的大明海商,不过他们还有些底线,抢的都是西夷或者南洋诸国的货船。

  甲板上,领航的是个秀才,名换吴世昭,三十多岁,雷州人氏,会试屡次不中,又家道破落,为了养家糊口迫不得已放弃科举,投身商会中,心中其实一直有些不甘。

  这领航的活儿,要能看海图,懂季风潮汐,知道天文地理,会用过洋牵星术,一般人很难学会,所以但凡精通这些的人,都是商会的宝贝,酬劳极高。

  吴世昭以读书人的优势,又多少精通些算术,很快就学会了这些,商会也给了他极高的薪酬,都能赶上七品知县,但是他却志不在此,还是想着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

  广东这几年变化虽大,但人们的观念变化还是十分缓慢。

  甲板一角,一人挎着战刀,背着弓箭,乃是五忠军退役的士卒,名叫韩桦,是刚退来的一批,被安排进入商会,做个护卫头目。

  他站在吴世昭后面,直愣愣的看着他手里拿着的罗盘和海图,明显想学,但吴世昭却不愿意交他,自顾自的抬头看着天色,心中默默估算这船只的位置。

  忽然吴世昭将海图和罗盘收了起来,转身走到向船老大,韩桦见了眼中露出一丝失落。

  船老大腰里也挂着一把苗刀,正站在船楼上,双目炯炯有神的看这海面,这时吴世昭已经走到了船楼下面,便直接喊道:“傅掌柜,船好像已经过了占城外海,要进入暹罗湾了。”

  船老大听了不禁紧了紧腰带,把苗刀取了下来,然后拔出一节又插了回去,抬头对望斗上的水手大喊一声,“王富贵,快到荷夷的地盘了,给老子机灵点!”

  主桅的望斗上,一个晒的黑不溜秋,皮肤油亮的水手,立刻向下回道:“掌柜把心放到肚子里,天上飞过的海鸟,小的连毛都能数清!”

  荷兰人控制马六甲,堵死了大明商人前往天竺的航道,大伙便只能把货物运到马来半岛最狭窄的暹罗国境内的春蓬府,交给当地商人转卖。

  这等于贸易的好处,被二道贩子分去一半,对明朝商人而言损失很大,所以他们时刻想着能打通马六甲,进入天竺贸易。

  暹罗湾已经不在明朝水师的控制范围内,而暹罗国基本没有海防可言,算是没有王法的地带。

  海盗和荷兰人都知道明朝商船要把货物运到此处,所以常常在此片海域劫掠大明商船,海商贸易冒着很大的风险。

  水师要在占城取个泊船之地,也是为了将影响扩张到暹罗湾,保证商道安全。

  这时船上的水手和护卫听了对话,气氛立刻紧张起来,一个个都打起了精神,炮手起身从船仓内搬出一桶药子,将佛朗机的子铳内装好弹药,护卫纷纷将身边的武器拿了起来,或是蹲着制作简易的火罐,船老大则走到船舷边,注视这海面。

  吴世昭对此却似乎不怎么关心,他并没真正融入船员之中,做完本职工作,他便座到一脚的货物上,看起书来。

  韩桦不知何时走到了吴世昭身边,“吴秀才,要是万一遇上贼船,刀剑无眼,你便到仓内躲躲。”

  吴世昭知道韩桦想学过洋牵星术,但他一心都在科举上,也不太看得起一群丘八,所以并不愿意与他们多说话。

  “多谢提醒!”吴世昭冷淡的回应一声,便又低下头去看书。

  韩桦站了会儿,没了下文,有些尴尬的笑了笑,走到一边,他手下一名护卫看了却十分不满,将手里绑了一半的火箭,丢在甲板上,站起身来,“一个酸秀才,有什么了不起的,以为自己是谁,比殿下的架子还大~”

  韩桦满几步上前,制止了属下,而就在这时,主桅杆的望斗上,王富贵忽然向下大喊:“掌柜的,前面有船!”

  闻声甲板上的护卫和水手,哗啦啦的全都站了起来,船老大立刻将刀插在腰间,几步急窜下船楼,走到主桅下,便直接往望斗攀爬。

  不一会儿,船老大到了望斗上,便问道:“哪呢?”

  王富贵一指,船老大一手扶着望斗,一手在额头搭了个凉棚,往王富贵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远处几面船帆漏出了海平面。

  下面的人,有的跑到船舷边张望,有的则抬着头等望斗上的船老大说明情况。

  此时相聚太远,船老大看了一阵,却看不真切,并不能分辨敌我,他看了半响,把手放了下来,然后对下面的人道:“有备无患,先调整帆面,抢占上风!”

第679章交战

  风帆战船时代,抢占上风头,就意味着获得了远超过敌船的速度,以及速度带来的巨大撞击力,对于取胜至关重要。

  船上的操帆手听到命令,立刻解下帆索,挑整着帆面,以便更好的借助风势,操帆并不是个简单的过程,甲板上顿时忙成一片。

  船老大站在望斗里,并没有下来,他双目炯炯的注视这海面上出现的船只。随着距离拉近,他已经从最初的只能看到船帆,慢慢看到了船身,但距离太远,依然看不真切。

  船上的货物还没出售,船上的众人,其实并不愿意碰上其他的海船,特别是不愿意碰到海盗和荷兰人的船只,但这艘船迎面而来,却挡住了他们的航道。

  韩桦来到船舷边上,向海面眺望,此时他也能看见来船的船帆了。

  “最好别是荷兰人的船!”

  一旁几名护卫,也面带沉重之色。

  靖海商号因为承接了为水师造船的任务,所以商号自己的船只,也吸收了官船的特点,要比一般商号的船只更大更坚固,而且还有精锐的护卫,碰见一般海盗并不畏怯,但荷兰人毕竟是纵横海上多年,能从极西之地,穿越重洋来到南洋,绝对不能等闲视之。

  大海之上,虽然看见了对方,但实际上距离却极远。

  此时离发现船只,已经过了近一个时辰,两船飞速拉近距离后,望斗上的船老大,才看真切。

  那艘船由南往北而来,有三桅,船首还有一杆斜帆,典型的夷船。

  船老大脸色一变,向下面喊道:“是夷船,控帆,摆舵,避开他!”

  闻声甲板上的人顿时紧张起来,船尾的舵手,与操帆手立刻合力,使者船只偏离航线,避开与夷船相遇。

  船老大匆匆从望斗上下来,指挥水手操做船只,而这时望斗上的王富贵,却忽然大喊道:“掌柜,夷船也在转舵,想要拦截我们!”

  韩桦听了,几步窜到左舷边,果然见夷船也偏离了航线,两艘船的航行轨迹,如同一个倒掉的“八”字,迟早要相遇。

  韩桦见此,知道这艘夷船明显就是想拦截他们,而福船的速度比不上夷船,这一仗已经不能避免,不是他们干翻夷船,就是他们被丢到海里,他顿时回头喝道:“弟兄们,拿好家伙,准备拼命了!”

  大海上没有王法,人死了船被劫了,连尸体都找不到,作恶的得不到惩戒,冤死的也无处伸冤。

  船老大也明白眼前的情况,他走上船楼,当即也吩咐道:“弟兄们,保下船只,每人发银二十两,砍一个脑袋再加二十两,不设上限,若是抢下夷船,商会拿一半,剩下的货物,大伙儿平分!”

  这海上贸易风险极大,既要与天斗,也要和人斗,但获利也丰厚,从傅掌柜开出的条件,就可以看出来,这奖励比五忠军斩杀建夷的奖赏还要高出几倍。

  船上的众人也不是刚下海的新人,知道这时后想躲是躲不掉了,那便不如放手一搏,大伙儿不在陆地上待着,不就因为下海能挣钱,能有机会出人头地么?

  “富贵险中求,干他娘的!”韩桦配合这船老大吆喝一声,军中之人擅长鼓舞士气。甲板上的护卫水手们,也全都叫唤起来。

  船老大见此满意的点了点头,他走下船楼,除了腰间挂着的苗刀外,又拿了一把鸟铳,娴熟的将药囊中的药子倒入铳内,有用搠杖捣实药,再装好铅子并再次捣实,而后又打开火门放上点火药,最后关闭火门,装好火绳只等临敌点火。

  这一系列繁杂的动作,便可看出船老大是个老手。

  韩桦知道,船老大的资历,要比他还早,是跟随衡阳王守过扬州的,只是因为年纪大,并没有被编入军中,当时只是作为助战民壮,等撤出扬州后便被安置在了琼州。

  引航的秀才吴世昭,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在海上遇见这种情况,但他心中依然有些恐惧,可这一次他并没有向之前一样躲入船仓中。

  他并非完全是个书呆子,只是内心矫情,自视很高,内心孤僻又孤独,却又拉不下脸与下面的人交流,他也晓得遇见这种情况的后果,弄不好整船人都要死,躲着没有用处,反而会像上次一样被人耻笑,所以他并没退缩。

  这船上的关系与陆地上却有些不同,就算是船老大对普通的水手也得客客气气,因为大家同舟共济,少了谁都不行,船都到不了岸,关系很平等,这对于传统社会的书生,显然不太适应。

  吴世昭很不适应,在岸上读书人受人尊敬,在海上他也被尊敬,但并没有因此便高人一等,所以他想逃离,但现在显然要先同舟共济,渡过眼下这一关。

  他放下书籍,从货物上站了起来,走到甲板上堆积的兵器旁,从里面挑选了一把胁差,几名护卫见了少不了一番笑话。

  这是上次船队遇见一艘岛津氏的朱印船,一番血战后的战利品,乃是岛津家的一名武士所带之物。日本武士通常穿着花里胡哨的和服,踩着木屐,腰里通常插着两把刀,有的也插着三把,跟个暴发户似的。

  这武士的佩刀,是有讲究的,长点的是打刀、太刀,那是用来砍人的,短点的叫胁差,主要用来剖腹自杀,也不知道日本武士成天带着一把用来自杀的刀干啥。

  吴世昭拿的刚好是把胁差,也难怪护卫笑话,但他却不晓得,读书人的自尊又受到了伤害,而正在这时,韩桦却将一杆鸟铳递了过来,“隔的远时用他!”

  鸟铳不比弓箭,步骤虽然繁杂,射速也慢,却适合没啥力气的新人使用。吴世昭没有拒绝,接过了鸟铳,韩桦又从兵器中给他拿了一把倭刀,也是因为轻便,适合吴世昭使用。

  接着他便自己也拿了支鸟铳,装填弹药,吴世昭把刀插在腰间,看着装一遍,立刻就会了。

  “是荷夷的船!”就在众人在甲板上准备武器时,望斗上的王富贵突然再次大喊。

  随着距离接近,船只的轮廓便更加清晰,原先只能判断是西夷的船,但现在已经可以看见桅杆顶部,一面黄白蓝三条旗迎风猎猎,确实是荷夷的船。

  其实对于大明海商而言,在广阔的海面上,无论是荷兰人,还是西班牙、葡萄牙都是危险的,只是此时荷兰人的威胁要更大一些。

  甲板上的人听了,动作便更加迅速起来,大海不比陆地,可以钻山进林,荷兰人的船又以速度快而闻名,若是下午,他们还可以考虑拖到晚上,利用夜色逃脱,但此时还是上午,基本没有摆脱的可能,唯有拼死一战。

  又过了半个时辰,两船距离拉近到四海里左右,荷兰人的船上忽然冒起一阵硝烟,一声“轰”的巨响传来,两枚铁弹在距离福船百余丈的海面上溅起两道水注。

  韩桦吐了口唾沫,暗骂一声,“隔那么远,打的着么?”

  此时的火炮,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准头都不高,陆地上的打不准,更别说是在颠簸的海面,去打移动的船只。

  如果是大舰队对决,说不定能瞎猫碰到死耗子,侥幸命中,但是这两船单挑,荷兰人刚才的两炮,便纯粹是吓唬人,意思便是老子有炮,乖乖投降。

  韩桦眼珠一转,忽然吩咐道:“把跑窗都放下,用油布将炮盖起来!”

  船老大一听便明白了韩桦的意思,王彦最近才允许海商以团练的名义装备火炮火器,许多商号都还没有装备,靖海商号靠着强大的五忠军背景,最先装备,不过红衣大炮朝廷水师都比较紧缺,商号只能退而求其次,装备些佛朗机炮,但荷兰人显然还不知晓这一点,所以认为发炮便能将商船震慑住,轻松抢夺商船。

  船老大当即也说道:“等韩头领发话,大伙儿再开炮。”

  又过了半个时辰,两艘船逼近,间隔只剩下一里,期间荷兰人有开了几炮,但无一例外,全都落入了海里。

  随着距离拉近,甲板上的气氛便骤然紧张起来,慢慢的望斗里的王富贵已经可以看清荷夷船上跑动的红毛夷,以及船上有多少红衣大炮。

  王富贵是失地的农民,中国人乡土情节很重,只要在家乡饿不死,便基本不会远离故土,也只有像王富贵这样失去土地的人,才愿意出海冒险,不过冒险归冒险,但最好还是别死在海上。

  看清荷兰人的船,王富贵心中庆幸,并非战船,于是忙向下喊道:“武装商船,侧舷红衣炮十五门,有红毛夷五十人左右,还有不少土人。”

  甲板上的护卫和水手听了,约为松了口气,实力差距并不远,他们也有五十多号人,可以一拼。

  这时荷兰人的商船上,一名荷夷站在前桅的望斗上,用自以为中国人能听懂的汉话大声叫喊。

  福船上的人虽然完全听不懂,但也大概能够猜出来,是让他们停船。

  荷夷喊了一阵,见没有回应,便下了望斗,对船上荷夷一阵鸟语。

  片刻后,“轰”的一声声巨响接连传来,荷夷船舷上,十五门火炮,依次开火,炮身猛地一退,船身震动,硝烟升起,连着开出十五朵白色的云朵。

  (qq阅读支持正版)

第680章引敌近战

  此时两船相聚不到半里,荷兰人侧舷连开十五炮,黑色的炮弹呼啸而出,贴着水面向福船袭来,让甲板上的水手们心口狂跳,紧抓住兵器的手上已经满是汗水。

  随着距离接近,荷兰人纵横诸多大洋的素质显现出来,吴世昭学着水手们的样子,低头伏在船舷边上,手中抓紧了鸟铳,忽然他只听得“嘭”的一声响,他身边一丈外的船舷顿时炸开,两枚铁球被铁链连在一起,带着木屑横扫过来,一名水手就伏在船舷边,铁链正好挂住他的脖子,两枚铁弹一绞,整个脑袋便被扯下来,一片鲜血喷出,血雾弥漫。

  吴世昭被血溅了一脸,看着无头尸体载倒在破损的船舷边,整个哗的一下脸色煞白,手里的鸟铳,一下被他丢出老远。

  这时那两枚被铁链连着的铁弹,收割了人命,带着脑袋,旋转着绞断几条帆锁,余势不减的又撞破右舷,最终跌入大海。

  另一处,铁蛋撞破船舷,将一门遮盖的佛郎机撞翻,链子绕到炮身上,火星飞溅,巨大的惯性,将炮身带着飞起,一名炮手被炮身砸的倒飞到右舷,立刻毙亡。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48页  当前第28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7/6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崇祯十七年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