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正是靖南侯黄得功,他手按佩剑,看着城下叛军,又接着吩咐道:“叛军即将攻城,尔等不必待在此处,速去指挥众军,迎头痛击叛军。”
“喏!末将等人领命!”一众明军将领抱拳应道,身上铠甲跟着动作,哗啦直响。
待将领们离去,一众亲卫又连忙举盾持刀,将黄得功,死死护在中间。
“咚~咚~咚~”
一阵战鼓声响起,却是小山坡上,左梦庚终于传达出了将令。
古时候,两军对垒,比的是战阵,一拥而上
,那不是战争,而是打群架。
军队强调的是集体作战,不是匹夫之勇,这也是为什么受过训练的官军,常常能几千人追着几万流贼杀的原因。
几十万大军的战斗,更是离不开中军主帅的指挥,大军作战,闻鼓而进,鸣金收兵,大军的调度全靠鼓声、号角、和旌旗的挥舞。
王彦藏在山上观察,听到叛军的战鼓和号角之声,而后见旌旗舞动,片刻后停于一里外的左军步阵便一阵变动。
一部分扛着云梯,推着撞城车的辅兵前出,同十个步军方阵,近五万多人,重新向池州城推进。
“放!”
随着叛军的推进,城墙上的其它火炮也顿时发作,佛郎机炮,飞礞炮打出的炮弹,在叛军阵中炸开,顿时便炸死近百人,毒烟随之飘起,引得叛军节奏一乱。
弗朗机炮事先配备了四个装好弹药的子统,所以射速很快,给推进中的叛军带来极大的混乱。
小山上的左梦庚见此,连忙令人加快鼓点,推进中的叛军闻之,立马加快步伐,冒着炮火和升起的毒烟,向城墙冲来。
“鸟统手准备!弓箭手归位!”
随着左军越来越接近城墙,城上的明军将领开始急呼起来。
“快!快!快!别磨磨蹭蹭的,叛军不过乌合之众,没什么好怕的。”纷乱的脚步声中,大队手持火器、弓箭、长矛的士兵纷纷登上城头。
在王彦赶来池州之前,叛军已经连续攻打池州三天,却始终无法对城防形成有效的威胁,所以一众明军将校对于守住池州有实足的信心。
同城墙上明军将校的自信不同,靖南侯黄得功脸上却存着一点忧虑,他眯着眼睛看着城下叛军,他能感觉到许多不同。
前几日攻城的叛军目无章法,阵型混乱,只知一拥而上,完全不通军令,并非叛军中的精锐,而今日攻城的叛军,从始终都表现着不亚于他手中人马的素质,令行禁止,闻声而动,显然才是叛军的主力。
在加上池州城已经被火炮轰击三日,不少城已经破损,今日接着轰击,难免不会生出什么意外。
正是因为如此,黄得功心里才有一丝担心,今日之战,恐怕不会像之前那么容易应对,怕是少不了一场苦战了。
这时城上与城外的炮声响做一片,在爆炸声中,叛军终于冲到城墙百步开外。
“放!”随着明军将领在急呼中一挥手,城头上的鸟统手顿时点火,弓箭手则抛射出他们的第一波箭雨。
“举盾!”城下叛军发足狂奔中,将手中盾牌举起,但面对打来的鸟统和射来的弓箭,还是被瞬间放倒一大片。
“放!”三眼统,四眼统,拐子统,五雷神机各种火器,在军官的指挥下,向城下叛军轰去。
在城下的叛军瞬间成片倒下,而后面的叛军则不顾伤亡,踩着尸体向前猛冲,有些只是受伤倒地的叛军,也被乱足踩死,攻城的路上,一片血肉模糊。
“还击!”随着叛军接近城墙,冲在后面的叛军弓手,开始一边奔跑,一边向城头抛射箭雨。
这时城上开始有明军中箭身亡,也有被火器击中,跌落城墙,防守的节奏随之一慢。
“自由射杀!射!蹦蹦蹦~~~~~”
这丢下一千多条人命后,叛军终于冲到城墙之下,两方的对射也使得战场变得更加惨烈起来。
撞城车被叛军推到门洞之下,猛烈的撞击着城门,但马上又被城上砸下的万人敌烧毁,推车的叛军也丧失殆尽。
一架架云梯被架起,又被掀翻,无数叛军从上跌落,活活摔死,不时有云梯被焚毁,不时有鸟统炸膛,而炸个粉碎,不时有受伤的叛军到地,而后又马上被后面涌上的叛军所淹没,践踏致死。
城头上倒下的火油,砸下的滚石擂木,使得城下叛军血肉飞溅,一时间惨叫声,喊杀声,兵器碰击声,充肃天地。
不得不说,今日攻城的左部叛军十分精锐,在如此惨烈的战况下,依然蚂附抢城。
在付出近五千人伤亡后,终于有左军开始登上城墙。
不过守城明军近十万,左军想要破城却不会那么简单,城墙上黄得功见此,连忙从城内调一队长枪手上城助战。
不多时,刚刚登城的左部叛军,又被城上明军全部挑了下来。
见此,小山上的左梦庚眉头一皱,而后手中令旗一挥,山上鼓点和号角声再次有节奏响起。
闻声,左部前军中立马又分出十个步军方阵,带着一批云梯,撞车,猛然向池州城冲去,随着生力军的加入,攻城的兵力已经达到十万。
第37章寻时机,力挽狂澜
几十万人的大战,满山遍野的叛军扑向池州城,让王彦看得热血沸腾。
左梦庚再次派出五万人马攻城,但王彦看来,叛军想要攻破池州,仅凭这样的添油战法,显然不成。
大炮还在轰击,不少城城墙已经被砸出不小的缺口,但一切都还在池州守军的承受范围之内。
随着生力军的加入,叛军再次蚁附登城,使得城上战斗便得更加惨烈,黄得功只得从其他城墙上调兵支援,重新稳住了城防。
池州城犹如海岸边坚挺的巨石,任凭叛军如何冲击,始终巍然不动,固若金汤。
开战将近一个时辰,左军已经丢下近万尸体,
正面强攻让左军损失惨重,小山上的左梦庚不得不改变策略。
这时王彦只看得小山上令旗挥舞,鼓声大作,叛军的前军便分为两队,每队两万五千人,带着云梯和撞成车,向前推进,不是攻城,而是绕过西门,去攻打池州的南门和东门。
在长江上游弋的叛军战船,也在这时炮击池州的北面城墙,一搜搜兵船在江上穿梭,不知藏有多少兵马。
正面强攻不成,叛军凭借兵力的优势,改成四面围攻,虚虚实实,每一面的兵力都不可小窥,使得城上压力大增。
战事的发展,使得黄得功无法在从其他城门抽调兵马,原本从容应对叛军攻击的西城守军,不由得慢慢陷入苦战。
大战进行到两个时辰时,左军伤亡已经接近两万人,而守军也被拼掉一万余众,双方陷入焦灼之态。
王彦目视着整个战场,他知道打到这个时候,双方士卒都已经十分疲惫,剩下的就只有全凭,谁的意志更为坚定。
相比于守城的明军,王彦相信承受巨大伤亡的叛军必然会先行崩溃,从而败下阵来,忠义营也正好在那时顺势掩杀,使之不能从容退却。
王彦以为战局将不会在有任何改变之时,一阵巨大的声响,却突然传来。
“轰隆隆~”
那声音惊天动地,仿佛天塌地陷一般。
王彦闻之,心神一震,不由得有些惊恐的寻声望去,只见北面的一段城墙,忽然被满天尘土掩盖,却是叛军的红衣大炮,轰塌了一段将近六丈宽的城墙。
坍塌的城墙,瞬间压死大片的叛军和守城的明军,惨叫哀嚎之声,响彻天地,原本坚实的城防,瞬间就漏出一个致命的破绽。
城楼上的黄得功见此,脸色顿时一阵惨白。
“杀啊!”
“城破啦!跟吾杀啊!”
整个战场被那巨大的声响,震得为之一愣,但当众人反应过来后,立马便迎来攻城叛军的巨大欢呼,大队的叛军随着将领,双眼血红的往缺口涌去。
叛军原本因为时间的消磨,以及巨大伤亡,而慢慢低迷的士气,瞬间恢复,一个个欢呼着,呐喊着向明军攻来。
见此,只闻得“噌!”的一声响,黄得功一把拔出腰间宝剑,急声大呼道:“亲卫营,随本候下城,堵住缺口,将叛贼打出去。”
突然出现的缺口,让城上守军士气大泄千里,黄得功知道若让叛军入城,守军定然崩溃,因而当机立断,亲自操刀上阵,领着手下一千亲兵,下了城楼,直奔缺口而去。
“叮叮当当!”一阵兵器交击声响起,黄得功领着亲卫,便与涌来的叛军撞击在一起。
血肉飞溅,两军在紧有六丈宽的缺口处杀做一团,如此狭窄的区域内,双方挤下了数千人马,几乎每一刀,每一枪都能带走一条性命。
王彦看着城墙被轰塌,叛军涌向缺口,心里顿时大急,一旁的王威等人亦是如此,“完了,城要破了,将军杀出去吧!”
王彦也知道,如果不能堵住缺口,池州必破,但他知道就算这时带着忠义营冲出去,也无法影响战局,他眯着眼注视着缺口,见一队明军与叛军撞在一起,咬牙道:“再等等,现在还不是出击的最佳时机。”
王威等人闻之,只得焦急的注视着战场,期望明军能将缺口的叛军挡下来。
小山上,左梦庚看到城墙崩塌,心里顿时大喜,四面围攻依然无法破城的郁闷,在这一刻一扫而空,他抽出千里镜,眺望缺口,见无数左军杀向缺口,不过却被一支精锐明军挡住。
“传令后军,给本帅冲杀过去,一举破城!”连日攻打,好不容易得了现在的机会,若大军退下,缺口必然被守军修复,左梦庚绝不能坐失良机,要将最后的兵力,全部压上。“破城后,纵兵十日!”
鼓点指挥着叛军压阵的三万大军,向洪水般,决堤而出,汹涌的向缺口处扑去。
黄得功在亲卫的护卫下,同叛军血战,刚刚稳住阵型不久,一股新加入的叛军又将他的部下冲的七零八落。
左军在西门投入的兵力一下达到十三万之众,随着三万养精蓄锐的后军冲入战场,早已激战近两个时辰的明军,顿时被杀得节节败退。
“侯爷!这里太危险了,速速随末将退下去吧!”黄得功老当益壮,挥刀乱战,但毕竟上了年纪,无法与悍卒争锋,不时被逼的险象环生,亲卫们见此,提心吊胆,连忙架着他就往后面退去。
“此一战关乎生死,若败,吾无颜再见陛下!今退是死,战则有一线生机!”黄得功挣脱亲兵,把战刀插在地上,须发飞扬,大声呼道:“本候就站着这里,哪也不去!就在尔等身后,若军士退过此线者,吾先杀之,再与左贼死战。”
“死战!”
“死战不退!”
士卒们看着自家侯爷,战在第一线督战,将军都不惜死,那士卒如何敢不用命,顿时便怒吼着向叛军杀去。
岌岌可危的防守,在众多守军的拼死一战下,勉强支撑下来,可随着叛军的生力军不断涌向缺口,能支持多久,便只有天知道了。
黄得功站在众军之后,看着不断倒下的守军,看着一点点向前推进的叛军,心里不由得大急,可他手中却没可以抽调的力量,“难道真的要被左梦庚一小儿击败,吾心不甘啊!”
“杀啊!冲啊!”
就在黄得功焦急之时,王彦却等来了他一直苦寻得时机。
这时叛军全线压上,中军只剩四五百步卒和一千多骑兵,正是直捣黄龙的最佳时机。
无论是左梦庚还是黄得功都没想到,池州几里外的小山后面,会藏着一支两千余人的精兵。
池州城外没有大山,藏不了多少兵马,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左梦庚才疏于防备。
他中军若有万人,自然不惧小股兵马偷袭,可如今他将主力全部压向池州,身边只剩下一千多人,那就完全不同了。
黄得功听到城外马蹄铮铮,便见一支一千余人的骑兵突然从池州之南的一座小山后杀出,后面则是同样一千多人都步军,紧随其后,向左梦庚的帅旗奔去。
看着在烈烈风中奔跑的士卒,随风飘起的营旗,黄得功心里顿时一阵狂喜。“忠义营!武德将军王!此天降神兵,助吾大破左贼也!”
王彦带着一千骑兵纵马驰骋,飞快越过左军炮阵,掀翻数百炮军,不做丝毫停留的往半里外的小山冲去。
左梦庚前一刻还沉浸在即将大胜的喜悦中,后一刻便见一支军队像他冲来,脸上的表情顿时便扭曲起来。
看着骑兵如旋风一般越过炮阵,看着那旗帜上书的“德武将军王”,左梦庚心里不禁暴怒,这时哪里来的一支人马,使他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