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崇祯十七年秋_分节阅读_第235节
小说作者:话凄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8 MB   上传时间:2025-05-29 10:30:34

  天明时,他们终于渐渐地脱离了战场,喊杀声越来越远,清兵奔走了一夜,不少人脱的只剩单衣,后面胡国柱追上来拉住了吴三桂战马的缰绳,“王爷,追兵没有了。”

  吴三桂惊魂未定,他将歪斜的头盔扶正,喘了几口粗气,看了看疲惫的人马,堂堂关宁军居然这般狼狈,真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他遂即挥挥手,翻身下马,让大军稍事歇息。

  吴三桂往队伍前后看了看,居然一眼就能看到首尾,顿时心凉到了极点,三万多关宁军在这夔州转了一圈,剩下的恐怕不到五千人,这让他还有什么面目见辽镇父老。

  其实还有大批关宁军,并没有被杀或者被俘虏,而是与主力跑散,不知道绕到哪个山沟里,但这些散兵游勇,其实和死了也没啥区别,吴三桂是肯定没时间收拢败军了。

  这些散兵,要么直接在山中饿死,要么就地落草,或者就是下山向明军投降,基本没有别的路可以走。

  吴三桂神情低落,心中惆怅,等待着周围的将校来安慰他几句,可一旁的胡国柱等人也是一副惨兮兮的模样,周围的清兵个个垂头丧气,眼看昔日的关宁雄师变成了残兵败将,他心道这样下去,恐怕关宁的士气就完了。

  吴三桂见此,连忙收了心中的惆怅,只得鼓励道:“你们不必担心,这次虽然损失惨重,但尚有五千多人,实力尚存,回去之后再招些青壮,关宁很快就能恢复实力,而且满清八旗不堪重负,清廷要对付明朝,多尔衮必定要重用本王。你等放心,今日的损失,本王迟早能够补齐。”

  众人眼中十分惆怅,只能希望如此。

  这时后方传来一阵马蹄声,只见一支十余人的骑兵队追赶上来,为首之人乃是吴军大将高得捷,他一路疾驰,一路焦急的催促道:“都起来,明军追上来了,快点跑!”

  道路旁横七竖八躺着的关宁兵,听了顿时大惊失色,魂飞魄散,一个个慌慌张张的夸上战马,便全都往前逃。

  虽然走了一夜,但因为地形复杂,看不清路况,所以其实离开城池并不远,只有二十多里,现在天一亮,二十里地的距离,明军追起来自然旦夕而至。

  吴三桂也慌忙夸上战马,这时高得捷已经到了他身边,铠甲破损,甲片的缝隙里还夹着几根羽箭,头盔早没了,身上血迹斑斑,显然经历了血战。

  “明军到哪儿呢?后面还有关宁将士么?”吴三桂边催动战马,边问道。

  高得捷脸上十分疲惫,他摇摇头,黯然道:“扬坤投降被杀,郭云龙死了,吴国正被李定国阵斩,现在郭壮图两百多人,被刘文秀包围,估计不是战死就是投降,卑职杀开一条血路才逃出来,后面的关宁将士大都投降或者逃入山林了。明军现在离我们大概只剩五里地。”

  吴三桂一颗心彻底沉到了深渊,士卒死了可以招,可这大将一没,关宁失去半数的精华,就再难恢复了,他半晌后猛然抽了下马鞭,“走,大军迅速进山,赶快摆脱明军。”

  (感谢序曲的两个,感谢gdrthg的)

第557章东胜西败

  雾山脚下,数万明军林立于山林之间,漫山遍野,刀枪林立,旌旗猎猎,士卒们举起长枪,或者双臂挥向天空,放下来后再次举起,起伏绵延,如同波浪一般,胜利的呼喊之声,响彻云霄。

  “万胜!”

  “万胜!”

  这时王彦与众将骑在战马上,随着大纛旗,缓慢推进,山林之间,仿佛铺上了一块红色的地毯。

  湖广败八旗,川蜀破关宁,五忠军士气如日中天,这种自豪之感,认同之感,一旦建立起来,十余万人认同一个共同体,有了强大的向心力,其势便无可抵挡。

  “报,启禀相公,克胜营以肃清山头之敌,敌将郭壮图为刘将军所斩。”

  “报!启禀相公,步斗营以进抵雾山南麓,敌将陈君极引败军投诚。”

  明军向前推进,不时有快马奔来,扬起一片尘土,骑士翻身下来,便急步抢上来,单膝禀报。

  王彦勒住战马,身后大军立刻静止下来,散发着精锐该有的气势,他俯身看向哨骑,用马鞭指着远处的雾山朗声问道:“吴三桂入山了吗?”

  “回禀相公,吴贼遁入山中,大概已经有两个时辰。”

  王彦闻语,点了点头,一旁的陈邦彦思索道:“山中无路,吴三桂数千败军入山,行动应该比较缓慢,而且数千人马进山,沿途必有踪迹可寻。相公,追是不追?”

  “打虎不死,必留后患。追,怎么不追?”王彦笑着说道,显得志得意满,他当即吩咐,“让秦拱明、秦翼明来见本相。”

  不多时,两员将领,急步过来,抱拳一礼,“拜见,相公。”

  王彦点点头,“吴三桂逃进大山,本相帐下唯你二人善于山林间作战,今拨土兵五千,你二人可立刻入山追击,定要将吴兵彻底打残。”

  “诺,末将定然不辱使命,擒杀吴贼。”两将当即抱拳,肃声应下。

  “好,本相等候你们的好消息,你二人乃秦家人,莫要辱没了秦太保的威名。”

  王彦挥了挥手,让两人退下,便让大军撤回。

  随着吴三桂遁走,万县一战基本已经结束,山林间逃散的吴军败兵,在明军和民夫的搜捕下,无法逃脱包围,只得纷纷出山向明军投降。

  这场惨烈的战斗,关宁军由于明军之前杀俘报复,肆意杀戮,所以死伤极多,有一万三千多人被杀,最终投降的人马,只有四千八百余人,除了五千多人随吴三桂进山北逃外,还有数千人不知所踪,而明军也损失近三千人。

  这时整个战局已定,前面就是大山,不利于大军行动,留土兵追击已经足够,至于是否能抓住吴三桂,那就要看吴三桂的气运了。

  明军主力徐徐返回万县,沿途山道上到处都是牵着战马,赶着俘虏回营的明军和民夫。

  虽说明军未能全歼关宁军,但是斩获物资衣甲无数,特别是收获三万多匹战马,可谓收获丰厚。

  明代小说《水浒传》中,西门庆骑的一匹个头高点的青马,估价为七八十两银子,第四十三回写云离寺的两匹马,西门庆相了一回,说不是好马,即便马不太好,这两匹马也要值七十两银子。

  书中虽然写宋朝的事情,但乃明人所著作,多少反应了明代马匹的价格,而如今大明痛失半壁,战马比明初获得更加艰难,价值早就翻翻,光这些战马就足以弥补明军出兵川蜀的消耗了。

  关宁的马匹,都是朝廷想方设法弄来,实足的民脂民膏,辽饷甚至拖垮了整个明朝,现在也算是物归原主。

  明军陆陆续续退回大营,清点斩获,收拾战场和尸体,预防瘟疫。

  退到夔州东部的大学士王应熊会同曾英部残兵,也赶来了万县,王彦遂即让王应熊、曾英镇守川东,清剿川东盗匪,以及散入山中的关宁败军,明军主力则准备移师重庆府,然后前往合州迎击豪格。

  可就在这时,一艘快船却从重庆顺江而下,给明军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西路军大败,陈邦傅、马吉祥降清,丁魁楚落水死,三万多人烟消云散,豪格急寇佛图关,重庆府万分危机。

  《巴县志》记载:“渝州临江,陆路惟佛图关一线壁立万仞,磴曲千层,两江虹束如带,实为咽喉扼要之区,能守全城可保无恙。”

  佛图关是出重庆府,沿东大路上成都的唯一陆路关隘,李国英起初镇守于此,王彦东下夔州之时,命于世忠、焦琏镇守重庆府,也是交代二人,要重点把守此关。

  这是王彦小心谨慎的一句交代,但没想到清军真的破了合州,兵临此关。

  在多铎得知王彦入川后,便急起成都八旗劲旅南下,行至合州,城池以被西路军所据,扼住了清兵南下的通道,豪格遂即驱民十余万,昼夜攻城。

  西路军见清兵漫山遍野,又以百姓为蝼蚁,填河攻打,起初十分恐惧,但交战几日,丁魁楚等人却又忽然不怕了。

  八旗兵难耐酷暑,战力大打折扣,穿着棉甲冲到城下,没爬上城墙,自个儿便不行了,每天光中暑的就不下数百人,清将见此又带人马赤膊上阵,但没了衣甲防护,清兵死的更快,硬是连城墙都没登上几回。

  豪格见此,毫无对策,困顿于城下是一筹莫展,而这时清兵因为不服水土,天气炎热,营内又有疫病爆发,更是拿合州没有办法。

  这样一来,清军几次攻城,都没有什么建树,西路军各位将帅便觉得八旗兵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尔尔。

  合州之战,逐渐进入相持的状态,豪格见攻城全无进展,没有破城的希望,心中以生出退兵之意,鳌拜这时便趁机谏言,干脆向明军示弱,然后大军北返,勾引明军出城浪战。

  鳌拜的策略很快奏效,清军接连在合州城下丢人现眼,城上西路军的信心越发爆棚起来,心中大有早知道清兵这么好打,他们就该早些出桂抗清,不然岂会让五忠军独领风骚。

  这时清兵一撤,马吉祥便急了起来,开始怂恿丁魁楚出兵追击,主动进取成都,不能让豪格跑了。

  丁魁楚多少还记得一点王彦的嘱咐,“紧守城池,千万不要与敌野外浪战”,但马吉祥、陈邦傅却认为王彦这是担心西路军抢了他的风头,不停的劝说、唆使,丁魁楚心中也有些动意,遂即让陈邦傅、马吉祥领两万人马追击。

  豪格将陈、马二人引诱到成都平原,忽然杀了个回马枪,几万八旗骑兵轮番一冲,两万多西路军立刻崩溃,陈、马二人好无还手之力,终于见识了八旗骑兵的厉害,当阵投清。

  败兵逃回合州,说明战况,言清兵复来,丁魁楚吓得面无人色,川督樊一蘅劝他说:“城中尚有万人,清军不耐酷暑,尚可坚持。”

  可是丁魁楚已经丧胆,根本不听,领着兵马便弃了合州,奔往重庆,但大军没走十余里,就被清军骑兵追上,大军一片混乱,丁魁楚落入涪江淹死,西路军死伤无数,只有少数人马逃到重庆。

  (今天两更,明天再补。感谢壕的388,感谢悦冻窝芯的,)

第558章血战佛图关上

  夏季对于八旗兵作战,极为不利,川蜀战役除了情势紧急之外,明军选择入蜀的时间,自然也是经过考虑的。

  原本在合州城下受挫的清军,加上天气炎热,所以士气不振,但随着清军歼灭了西路军,还平白得了万余可供驱使的降兵,八旗老爷不用亲自上阵,清军的气势便慢慢恢复过来。

  清军拿下合州后,劫掠三日,八旗的兽性被调动起来,几万人满遂即气势汹汹的,赶着陈邦傅、马吉祥两部降兵为前驱,扑向重庆府,意图消灭巴县明军后,便可东下解万县之围,把王彦赶出四川。

  清兵浩浩荡荡而来,从合州逃来的川督樊一蘅等人早已将消息带入佛图关,焦璉、于世忠听了大惊失色,一面派船去通报王彦,一面加紧布防。

  佛图关外,清军营帐绵延一片,豪格气势汹汹而来,他以为破了合州,便能一路破竹,但夺取佛图关却并不顺利,豪格率领四万清军,督促着一万降兵猛攻关城,激战了近十天,伤亡数千人,但依旧没有能拿下佛图关。

  要说现在的情况,有降兵做炮灰,怎么也得比在合州时驱赶百姓攻城要好一些,但佛图关却纹丝不动。

  万县的吴三桂也不知道能挺多久,豪格身上的压力开始大了起来,如果不能解救吴三桂,那他便只能退回成都,利用成都平原来同明军周旋了。

  这四川拿到手里,还没捂热乎,难道就要被明军分去一半?那他的功绩岂不大打折扣,豪格心中一阵恼火,心情又变得糟糕起来,他发势一旦破关,定把守将活寡,关内鸡犬不留。

  天色蒙蒙亮,豪格独自站在大帐外,双目注视着数里外的佛图关,在这座宽不足两里的关墙下,躺着无数战死降卒的尸体,但关城依旧巍然矗立。

  清军在合州好不容易得了陈邦傅、马吉祥两部高质量的炮灰,可这样下去,用不了几天,便要消耗完了,到时候,又得清兵上,少不了又得死好些人,而关键即便是死了人,也未必能破关。

  豪格让营中的大萨满,对战事进行占卜,结果显示十分凶险,这让豪格更加忧心忡忡。

  眼下他只能希望大萨满庇佑,吴三桂能多坚持一会儿,能有命等到他去救。

  这时鳌拜走上前道:“王爷,攻打了十多天,奴才觉得关隘上的守军也不多了。昨天已经险些攻破关墙,或许这几日就能破关。”

  壕格叹了口气,恼怒道:“这关上的守军听说是忠义镇的奉节营,你不觉得他们与合州明军有很大不同吗?而且对方守关主将也有些能耐,听说此人原是陈子龙的部将,诨号小太尉。本王尚未与王彦交手,他手下一个小小的营指挥使,就能率领五千明军和我五万大军激战十天,让本王伤亡四千余人,消息传出去,本王是要被天下人耻笑了。”

  壕格这么说,到不是觉得清兵不如明军,而是觉得他有力气使不出来,心里憋屈。清兵骑兵优势不能发挥,连步战也因为天气炎热而大受影响,清军战力大大缩水,使他几万人马困顿关下,才使竖子成名。

  鳌拜却不以为然,“明军只能依靠险要的地形,如果在平原上,八旗铁骑必能像击败合州明军一样,将其轻松击败。这些日子以来天气炎热,所以八旗将士的战力无法发挥,而降兵作战并不积极,所以才让敌将,守住关隘。”

  壕格点了点头,这也正是他的想法,也是让他恼火的地方,“若不是这天气不适合我们八旗作战,本王早已一路破关斩将,杀到夔州寻王彦一战了,可话说回来,天气如此,本王却无法改变,这也是南朝的气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城上就那么多人,这些天已经死的差不多。没有了人,那守将就是诨号楚霸王,也一样完蛋。”鳌拜说着行礼道:“王爷!今天请让奴才亲自带兵攻城,若是攻不下,愿受军法处置。”

  豪格想着合州耽搁了将近一个月,如果再攻不下佛图关,恐怕吴三桂就真的等不到他的援兵了。

  “好,你是我大清的巴图鲁,攻不下城,你与本王的名声都会丧失殆尽,本王给你五千八旗勇士,再加上六千降军,务必攻下这座关隘!”

  “喳!奴才遵命!”

  鳌拜行了个满礼,胸有成竹的离去。

  明军在重庆府只有一万人,焦璉领五千人防备清军从水路渡江取巴县,而佛图关的守将自然就是于世忠了。

  他率领五千守军和清军激战十天,伤亡近半,但依旧牢牢地控制着佛图关。

  天还没有亮,关上,数百名士兵便忙碌起来,将一块快石头和一根根木头抬上城墙,石头关下遍地都是,木头则是从山上砍伐,又锯成一段一段,守军便有了杀伤巨大的滚石擂木。

  砍下来的树枝,就成了升火的材料,明军在城上架起一个个大缸,里面是用砒霜、大粪等物体混合熬制而成的金汁,奇毒无比,箭矢、战刀上抹上一点,见血立毙,是老祖宗发明的一种十分阴毒的守城之法。

  城墙上,士卒将各种器械搬上城头,火罐,一捆捆箭矢,还有药子,都是明军守关的保证。

  清晨,天才麻麻亮,太阳还未升起,战场还没来得及打扫,清军大营中进攻的鼓声便再一次敲响了。

  “咚!咚!咚~”

  清军为了避免顶着烈日作战,所以开战都十分的早,劲量选择清凉些的早晨和上午。

  城头上,墙边躺着数百名正在沉睡中的明军士卒,他们已经不敢下城,吃住都在城头上,唯恐清军偷袭壶关,但他们太疲惫了,一个个睡得十分深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48页  当前第2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5/6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崇祯十七年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