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崇祯十七年秋_分节阅读_第120节
小说作者:话凄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8 MB   上传时间:2025-05-29 10:30:34

  王彦闻语,嘴角顿时上扬,漏出一丝得意之色。

第267章鳌拜

  且说何腾蛟答应出兵,王彦随与他商议同攻武昌,并答应打下之后,将武昌城作为楚督行辕,许他安设官吏,经营周边府县,而何腾蛟则不再过问湖南之事。

  双方达成条件,关系随之得到一丝缓解。

  次日王彦大军至岳州,何腾蛟留嫡系黄朝宣、张先壁、曹志建等部两万多人留守岳州,命郝摇旗、王进才、马进忠、刘承胤等部七万余众,会同王彦六万大军,加上十多万民夫,浩浩荡荡的杀向武昌。

  何腾蛟担心王彦通过武昌之战,吞并他手下兵马,又担心王彦打下武昌之后,不实行之前诺言,所以他留傅上瑞坐镇岳州,自己与大军一同东下。

  长江之上,舟船数百艘,岸上大军蔓延,两杆大纛旗,一书粤省总镇楚国公王,一书湖广总督定兴候何。

  沿途士绅百姓,不知王彦与何腾蛟之间复杂的关系,他们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军,只以为两督东征,无不喜极而泣。

  自剃发令以来,不少不愿剃发遁入山中的士子,也从荒山中奔出,大哭曰:“南望一载,王师终至矣~”

  一时间,明军合计十三万,号称三十万众,蔽江东下,声势震天,所过州县闻风而降,直驱武昌城下。

  在王彦与何腾蛟东下之时,在樊城北面绵延的大山之间,数十名秃头小辫,重环垂耳的虏骑,出现在山口之处,运目向南跳望。

  他们一人两马,备有长枪,战刀,弓箭,身上戾气四射,一看就绝非善类。

  这时其中一骑,对着似是头领的恶汉,叽叽歪歪的说了一通鸟语,那恶汉一挥手,数十名虏骑便从山口一拥而下,飞快的奔向山口外的小村落。

  待虏骑冲下,一身穿马褂满帽子的中年胖子却打马上前,来到恶汉身边,献媚的笑着行礼道:“护军大人,出来这个山口,往南五十里,便是樊城了。”

  恶汉闻语,眯着眼点了点头,“牛金星,你很不错,这条路比去年英亲王走的那一条要好走许多,也近上一些。这次你立功不小,以后就不用跟着你儿子,到我军中做个文书参谋吧~”

  那中年胖子正是大顺朝曾经的丞相牛金星,他擅自脱离大顺军,向清廷投降之后,因为名声太臭,所以清廷没有给他安排官职,而是给他儿子牛佺,一个黄州知府。

  王彦入楚之后,搅动风云,历史发生变化,本该在黄州的牛佺升为湖广粮储道,前往鄂北征粮,结果适逢高一功扫荡襄樊,牛佺便带着牛金星逃到了新野。

  英亲王阿济格与吴三桂从陕西,经过邓州,进入新野之后,牛金星觉得自己的机会到了,便立马前往营中求见。

  阿济格正要派遣护军统领鳌拜南下查看明军动向,而大顺军曾经经营襄阳不少时间,所以便正好派牛金星同往。

  这时牛金星,听了鳌拜之语,顿时大喜道:“奴才谢过主子提拔。”

  鳌拜闻言,不禁哈哈大笑,昔日大顺丞相,唤他为主子,着实是一件大快人心之事。

  自皇太极暴毙以来,鳌拜难得有这样的好心情。

  清朝之中摄政王多尔衮掌权,鳌拜是两黄旗之人,乃是皇太极心腹,皇太极死后,便是肃亲王豪格的人,在朝中自然受到多尔衮打压。

  顺治元年,大清入关,鳌拜随英亲王阿济格征讨退守陕西的李自成,大败顺军,立有大功,结果却不仅没有封赏,反而因为英亲王谎报军情和侮辱顺治之事,遭受牵连,罚银百两。

  这次他本来是要跟随肃亲王豪格入川攻打张献忠,但多尔衮却担心豪格力量太强,将他再次调到阿济格帐下听命。

  对此鳌拜心里十分不快,不过好在英亲王虽是多尔衮的兄长,但关系上却并不与多尔衮、多铎亲近,加上他之前就曾跟随过阿济格作战,所以心里上也没有到不能接受的地步。

  这时在鳌拜与牛金星驻立在山口之时,数十名虏骑已经冲入村落之中,村中顿时惨叫连连。

  村子中央,一群村民正在一棵大树下乘凉,却没想到这般变化,一个个被突然杀入的骑兵吓的魂飞魄散。

  虏骑进村之后,见人便砍,百姓慌忙四散,一名小童见自家阿公,被清兵一下砍去脑袋,鲜血飞溅到他的脸上,顿时吓得哇哇大哭,可他才哭几声,一名清军便冲到他的身前,狰狞的操控战马,直接踩下,小童片刻间就变成了一堆肉泥。

  一时间,村子里哭声、惨叫声连成一片,昔日平静的村落,转眼间就成了人间炼狱。

  这个村子之中,不过十来户,百口多人,片刻间就被虏骑杀去大半,一群惊慌失措的百姓见此,或躲入屋中,或是惊恐嚎哭的向村子外面跑去,但他们很快就被虏骑追上来,杀去多半,只有五名年亲一些的汉子跑了出来。

  山口处,鳌拜看着逃跑的大明百姓,嘴角漏出一丝残忍之色,而后突然一夹马腹,便纵马追杀过去。

  五名百姓惊恐的向前奔逃,但他们又怎么可能跑过鳌拜的战马,牛金星只见他一边驰骋一边弯弓,咻咻咻~的连发四箭,瞬间便射翻四人。

  剩下的一名汉子见此,心中顿时大为惊恐,发疯似的向前逃窜,但他未跑出几步,整个身体便猛然向前栽倒下去,一支羽箭已经从后面洞穿了他的胸膛。

  鳌拜像射杀猎物一样,瞬间射死五人,他收回弓箭,向还留着山口的牛金星等人微微示意,便打马向村落走去。

  牛金星看着刚才的一幕,身体不禁打了个冷颤,他微微愣神之后,才随着剩下的虏骑涌向村落。

  村子并不是很大,几十栋土屋围城一圈,中央是一片空旷的晒谷场,牛金星来到村子中央,一些尸体横七竖八的躺着,有老人、也有小孩。

  房屋里,一阵妇人和女子的求饶之声传播出来,一名鞑子提了提裤子,从屋中走出,另一名便急急忙忙的淫笑着走了进去。

第268章十万清兵围襄阳

  樊城上,蓝底白日的明旗,在城上随风飘舞,猎猎作响,无数明军士卒,握着兵器在墙躲之旁,肃然而立。

  北城城楼上,高一功、刘体纯等明军大将,运目向远方眺望。

  在大地的尽头,一条黄线慢慢出现,惊起山林之中,大片飞鸟。

  刘体纯见此,情不自禁的道:“来了~是满洲镶黄旗!”

  高一功等人闻语,脸上立马严肃起来。

  满州八旗,亦有等级之分,镶黄旗乃是清廷两黄旗之一,属于上三旗,战力极强。

  当年高一功和李过守延安,便和这支满清骑兵交过手,被他们一路追杀,最后逃到陇西,才得以摆脱。

  满州镶黄旗的厉害,他们早就领教过,如今在次面对这支劲旅,不少从陕北一路过来的老人,脸色纷纷凝重起来。

  这时随着黄线慢慢接近,逐渐变成一张巨大的地毯,覆盖在樊城北面此起彼伏的丘陵上。

  哄哄哄~一阵马踏地面的声响和大地的震动,随着清军的移动,传到城上守军的耳中,使守军为清军庞大的气势所震撼。

  “看汉军正红旗!”

  在真满州之后,一面青边内红的大旗出现,紧跟着便是大片红甲的汉军八旗兵,他们犹如黄色地毯之后,又接上了一块红毯。

  城楼上,高一功等人视之,便知到樊城不好守了。

  在清朝八旗兵中,满、蒙八旗以骑兵为主,而汉八旗则马步结合,配有重炮,也正是有了汉军八旗,满清才能纵横中原,屡破坚城。

  昔日老奴攻宁远,想尽办法也无法破城,但皇太极之后,有了三顺王,有了红衣炮,局面立马扭转矣。

  王彦让高一功死守襄阳,他只需凭借坚城作战,对于清军骑兵并不怎么惧怕,但汉军旗的重炮,却会成为他守城的最大威胁。

  在红衣大炮诞生之前,中国历史上的守城战,能坚守一年以上的还大有人在,可随着重炮的出现,城池已经很难守未那么长的时间,能坚守半年的都几乎已经不在存在。

  “看汉军正蓝旗!”

  城上的明军看着一支接着一支,出现在他们视野内的清军,不由得再次惊呼。

  一时间,城下的清兵,仿佛给樊城北面的大地上,铺上一张色彩斑斓的地毯,他们一快黄,一块红,一快蓝,最后则是看不到尽头的土黄。

  “国公的情报没有错,怕真有十万众!”刘体纯收回目光,问道:“清兵新至,要不要冲杀一阵!”

  高一功闻语,脸上神情一松,将领们还想着杀杀清兵的锐气,可见并没有被清兵的威势吓倒,不过高一功手下并没多少骑兵,只有一百多名哨骑,那可都是他的宝贝,他可不能用来去冲击城外十万清兵的大阵。

  “算了,满州八旗厉害,不能以短击长。”高一功摇头道。

  这时大队清兵已经来到樊城城下,他们一部分开始筑寨,一部分则催动战马,慢慢靠近城墙。

  阿济格、鳌拜在清军骑兵之前,领着大队骑兵徐徐推进,最后在离城三百步之地时,阿济格忽然勒住战马,而后猛然一挥手,身后近万骑兵便立马停下,令行禁止,显得精锐异常。

  近万骑兵,瞬间静止,使人震撼无比,王彦手下的那一万骑兵,无论如何也办不到,清军只用一个简单的动作,便证明了他们的精锐。

  看着城下趾高气昂,耀武扬威的清兵,高一功等人不禁微微皱眉,而就在这时,清兵队伍之中,一名满衣满帽的中年胖子,却忽然拍马而出,来到城墙之下。

  那胖子一边上前,一边大声呼道:“高将军,勿放箭,我有话要说。”

  城上诸将闻其声,脸色顿时一阵阴寒,更有甚者则咬牙切齿的道出了那个让他们厌恶的名字:“牛金星。”

  牛金星催动战马,似乎是感觉到了城上之人对他的恨意,爱惜性命的他在离城百步开外,便停了下来,而后大声呼道:“高将军,大清天命所归,将军以一城之兵而抗圣朝十万天兵,实为不智也。不如学我归降大清,则荣华富贵唾手可得也。将军若降,百姓不受兵祸之苦,将军亦可位封侯爵,岂不美哉?”

  城上高一功闻语,不禁回骂道:“卖主求荣之辈,安敢来本将阵前叫嚣,来人,给本将射死这个无耻之辈。”

  高一功等人虽然投靠王彦,但毕竟是顺将出身,对于大顺有一定感情。

  在曾经的大顺朝中,如果有谁能为李自成扭转乾坤,那么就只有制将军李岩了,但这位大顺朝仅有的大谋士,大将军,却被牛金星杀害。

  大顺军上对李岩之死,都怀着一股怨气,今日牛金星却自己送上门,哪里有让他活着的道理。

  刘体纯闻高一功之语,立马取来弓箭就要射杀,牛金星见此,没想到高一功一言不合就要他的性命,顿时便调转马头,往清军大队奔去。

  城上刘体纯早已经弯弓搭箭,他手指一松,羽箭便极速向牛金星后心袭来。

  战马上的牛金星感受到背后传来的破风之声,心里不禁一阵绝望,他骑术不精,不从马上坠下,已经是阿弥陀佛了。这时他根本无法躲闪,多半要丧生在刘体纯的箭下。

  “破!”就在牛金星绝望之时,清兵阵前的鳌拜,却忽然大喝一声,纵马而出,他张弓搭箭,也是一箭射出。

  他这箭速度极快,势若流星,“叮当”一声,箭头正中箭头,刘体纯之箭竟然被射落在地。

  一时间,樊城上的明军不禁鸦雀无声,而城下的清军骑兵,却齐齐发出一阵“嚯~嚯”的欢呼声。

  这时鳌拜的战马在城池二百步之前徘徊,他高高举起手中长弓,清军的欢呼之声立马安静下来,而他则放肆笑道:“中原虽大,无英雄也!”

  说完鳌拜便再次弯弓搭箭,猛然朝城上一射,挂在城头的大纛旗便应声掉落下来。

  一众明军见此,脸色立马阴沉到了极点,而成下清军却再次大呼起来:“嚯~嚯~巴图鲁~嚯~嚯~巴图鲁~”

第269章清营议战策

  傍晚时分,从新野南下的清军,裹挟着大量百姓,全部来到樊城之下。

  十万清兵,四五万百姓,在汉水北面,扎下绵延不绝的营寨。

  夜幕之时,樊城与城下的清军大营纷纷点起一根根火炬,防备着对方的偷袭。

  在清军的牛皮帅帐里,几支牛脂大蜡,将帐内照的通明,阿济格、鳌拜、吴三桂、牛金星等人都坐在帐内,一盆盆的水煮肉,就直接摆在案台上,散发着野蛮的气息。

  “哈哈哈~”

  一声声放肆的大笑在帐中响起,阿济格用匕首从盆里切下一大块肥肉,放入嘴中嚼了几下,大笑道:“今日鳌统领两箭便让城上明军鸦雀无声,大涨我大清士气,实在大快人心啊~”

  鳌拜闻语,向阿济格微微拱手道:“王爷过讲了,不过明军确实不过尔尔,哪里是我大清的对手。勒克德浑居然让明人击败,真是我大清的耻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48页  当前第1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0/6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崇祯十七年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