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崇祯十七年秋_分节阅读_第119节
小说作者:话凄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8 MB   上传时间:2025-05-29 10:30:34

  那守将一说完,便立马转身跑下城楼,去向何腾蛟禀报去了。

  王彦见此,心中不禁安定几分,想来之前何腾蛟与他争功,结果不仅被他吞了一万人马,整个湖广的政务也被王彦与堵胤锡抓在手中,何腾蛟可谓彻底失败。

  这两个月来,何腾蛟近十万人马,挤在岳州之内,受的苦头可不少,而这一切都是王彦所赐,他们面对王彦时,气势上立马就疲软了。

  王彦同众多骑士等候不到一刻钟,岳州城门便缓缓大开,何腾蛟与傅上瑞都没有前来迎接,而只是派了一员小校。

  王彦见此,嘴角微微冷笑,便纵马入城,往府衙而去。

  来到门外,王彦变让王士琇领着众骑士先去驿馆休息,但王士琇与众甲士却死活不肯离开,王彦见此,便让他们在府衙外等候,然后就跟随何腾蛟派来的小校进了府邸。

  州府衙门的大堂里,何腾蛟坐在中堂,傅上瑞坐在左上,二人见王彦进来,俱不相迎,也没相互见礼之意。

  王彦见此,心中不禁一阵不快,他没有在摆好的椅子上坐下,他爵位比何腾蛟高,实职比何腾蛟低,总体而言两人地位相当,他没有座他下手的道理,更不可能坐在傅上瑞的下面。

  这时王彦见何、傅两人,都对他怀有敌意,坐在座椅上,斜眼看着他,想看他的笑话,他心里不禁一阵冷笑,随手拖起一把椅子,就在何、傅二人惊愕的目光下,直接在何腾蛟身旁坐下,与他并肩而坐。

  何腾蛟见此,膨的一下,直接站起身来,大怒道:“王士衡,不知礼耶?”

  王彦也立马站起身了,一掌猛然拍在桌上,发出一声巨大的声响,案上的砚台、笔、墨都被惊落。“国难当头,岂可坐视,何督师的腿脚有样耶?”

  何腾蛟被王彦一掌,吓了一跳,气势立马一跌,而他听到王彦的讽刺之语,心中不由的一阵气结。

  “王士衡,这次是汝要求督师发兵,汝休要嚣张!”傅上瑞见何腾蛟被王彦压住,心里一急,立马起身帮何腾蛟解围道。

  王彦闻言,目光不禁一寒,傅上瑞之言,是想提醒他今日是有求于人,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傅上瑞此人全无忠义之心,王彦是大明的国公,抗清责无旁贷,何腾蛟、傅上瑞同样是大明朝的官,抗击清兵又岂是王彦一人之事。

  这时王彦不禁冷眼看着傅上瑞,然后一字一字的冷声道:“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朝廷百姓以俸养尔,尔狼心狗肺耶?抗清之事,上为天子,下为黎民,尔为我王彦耶?”

  傅上瑞闻语,脸色被王彦逼得一阵惨白。

  何腾蛟亦没想到,他与傅上瑞两人都不是王彦对手,尽被王彦说的哑口无言,半响,他才再次开口道:“王彦,你不要血口喷人,本督身为湖广总督,保境安民责无旁怠,大明可不只有你王彦是忠臣,清兵来袭,本督自然要抗击,但你身为粤地总镇,却占本督长沙之地,你又怎么说?”

  傅上瑞闻语,脸上一动,连忙附和道:“对~,你为粤地总镇,为什么插手湖广政务,你怎么向朝廷交代。”

  王彦看着义愤填膺的两人,却拍了拍手,而后淡然坐下道:“本督可没有插手湖广政务,湖南所有的政令都是堵抚台所发,他身为湖南巡抚,本督不知道哪里不合规矩。”

  王彦笑了笑,接着道:“至于湖北之地,吴三桂、阿济格十万大军,正在猛攻襄阳,何督师如果能守的住,大可带着兵马前去接管,本督对此求之不得!其实何督师心里的想法,本督心里十分清楚,武昌之地就在眼前,打下了就是何督师的治下,这颜面还需自己来挣啊~”

第265章何腾蛟犹豫不决

  岳州府衙外,王士琇与三百骑士,垫着脚向里面张望,脸上俱是一片焦急之色,才过去一炷香的时间,但他们却仿佛经历了一个秋天。

  五忠军与何腾蛟的关系急剧恶化,几乎就差兵戎相见,这让王士琇心里十分担心王彦的安全,他一会儿垫脚眺望,一会儿按着刀柄,在府衙前来回走动,显得十分不安,似乎没一分钟,都是一份煎熬。

  就在王士琇与骑士们担心捉急之时,王彦的身影却从府衙内走出来,王士琇见此顿时大喜,可他转头看了地上的香烛,却发现一株都未燃尽,心里又一阵忧郁起来,“国公这么快就出来,难道是交谈失败了吗?”

  这时王士琇与一众骑士立马迎上,见王彦气色平常,心中一阵疑惑,要说谈判之事,双方敲定细节,至少也得一两个时辰,现在国公爷这么快便出来,但脸上却又没有不快,着实让人奇怪。

  王彦看着众人脸色,知道属下们的疑惑,而是大步走到战马之旁,翻身上马,而后对诸人说道:“去驿店,边走边说~”

  众人闻语,遂即纷纷上马,王士琇跟在王彦身后,落后半个马头问道:“国公爷,何腾蛟同意出兵了吗?”

  武昌城内的清兵至少还有五万多人,而且城池高大,仅靠王彦六万人马,基本不可能攻下,所以大军上下,都十分关心岳州明军能否出战。

  王彦骑在马上,打马慢行,微微笑道:“何腾蛟是否出兵,明日便见分晓,不过本督有十成把握,他会发兵~”

  王士琇见王彦信心十足,脸色淡然,心里不禁一阵佩服,“国公爷,只带卑职等三百骑,入何腾蛟十万重兵之城,却如此淡定自若,卑职实在佩服。”

  “本督乃大明国公,腾蛟亦是朝廷楚督,他岂能伤我耶?”王彦却挥了挥手,而后一夹马腹,往驿店而去。

  岳州府衙之内,王彦离开之后,何腾蛟与傅上瑞却没有离开,两人在堂上各自坐着,俱是一阵沉默。

  何腾蛟并不是白痴,他自然知道湖广有现在的局势,全是王彦力挽狂澜的结果,只是他身为楚地总督,身上却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功劳,被王彦完全比下去,在面子上却十分不好过,所以在他的潜意识里,便将王彦视为了最强的政敌。

  当初王彦转战湖北之时,何腾蛟与傅上瑞商量的结果,也只是让王彦在前面作战,他们在后面分一些功劳,只是后来何腾蛟看王彦接连大胜,心中便起妒忌之心,才起大兵,趁着王彦与勒克德浑大战之际,占下了岳州。

  起初何腾蛟并没有想过与王彦翻脸,毕竟王彦手下有雄兵近十万,他只是想着能够压服王彦,让其听从他的领导,可惜结果做的太过,使得王彦无法接受,反而被王彦摆了一道。

  对于此事,何腾蛟对傅上瑞这个鼓动者,心中还是颇有微词,但他逼走章旷,自断一臂,他身边的心腹便只剩下傅上瑞,所以他不得不继续依靠傅上瑞。

  “禧徵,王彦的话,你怎么看?”何腾蛟静心思考片刻后,不禁沉声说道。

  这时傅上瑞心里还燃烧着对王彦的熊熊怒火,他听了何腾蛟的话语,顿时便回道:“督师,不能听信王彦之言,您是湖广总督,自然要统摄整个楚地,王彦这次出兵武昌,正好是我们夺回长沙的绝好时机啊~”

  何腾蛟闻语,却不禁微微皱眉,之前傅上瑞几番为他出谋划策,他都没有捞到什么好处,反而被困在岳州这个尴尬之地,这让何腾蛟对傅上瑞的能力,已经不如之前那般信任了。

  “王彦此人的厉害,禧徵也见识到了,他不会不留后手,即便本督趁他与清兵交战之际,回师长沙,从新掌控湖南,那王彦还会一心在湖北抗清吗?万一他战败,或者带大军负气南归怎么办?就向王彦所说,抗清可并非他一人的责任!”

  傅上瑞闻语,神情不禁一愣,他方才只是含怒之语,并没有结合局势进行思考,现在却被何腾蛟的问题给问懵逼了。

  何腾蛟之前几乎对他言听计从,但自从被王彦摆了一道之后,何腾蛟便不如之前那般信任他,这让傅上瑞心中立马升起一股危机之感。“督师,王彦麾下人马,不过是一些流寇罢了,他能在湖广斩杀耿仲明,击败勒克德浑,督师手下人马,为什么不可以呢?”傅上瑞连忙说道:“督师要掌控楚地,留下王彦在楚,始终是个障碍!”

  何腾蛟闻语,心中一时间立马纠结起来,一方面,他并不期望清兵杀入湖广,另一方面他又不想湖广有王彦存在,影响他在楚地掌控大权。

  方才王彦的一番大骂,本已经说得他哑口无言,亦让他知道了他身上同样肩负着抗清的责任,他心里基本已经同意出兵,但傅上瑞之语,又让他动摇起来。

  一时间,大堂里再次陷入一阵沉默,可就在这时,一员明将却急急忙忙的寻到大堂外。

  何腾蛟见此,不禁疑惑的问道:“朝宣,你来作甚?”

  将领乃是何腾蛟收拢的嫡系总兵官黄朝宣,他见何腾蛟在大堂,又听他相问,连忙疾步走到堂上,行礼道:“督师,王彦那厮回到驿馆之后,便悄悄从后门而出,直奔大营,寻郝摇旗、马进忠、王进才三人秘密商谈去矣。”

  何腾蛟闻语,脸色立马一变,心中顿时火起,他一把将案上砚台砸在地上,便咬牙切齿的道:“好你个王士衡,居然把主意打到本督大将身上,简直欺人太甚也~”

  傅上瑞听了,脸上却是一阵惨白,“这些闯逆余孽,果然不能重用啊!”

  郝摇旗、马进忠、王进才三部都是被何腾蛟收编的顺军余部,有青壮兵马六万多人,战了何腾蛟兵力的一大半,如果他们不稳,何腾蛟便彻底失去了谈判的筹码。

  (感谢shyion、殊战之殇,悦冻窝芯,最后的轻语的,感谢黄style,萧筱暗的,书友群160522963)

第266章决意出兵

  何腾蛟部被王彦堵在岳州两个月,只靠一城之地,却要养十万兵,虽说之前王彦在岳州屯放了一些粮草,但到此时却也捉襟见肘起来。

  何腾蛟不相信流寇,重用南人,所以在岳州十万明军之中,各部的待遇,难免就有了亲疏之分。

  起初郝摇旗、王进才、马进忠三部人的待遇,还算可以,比之当初被何腾蛟排挤北上的顺军,要好上数倍不止,使他们心里都十分庆幸,能够跟随何腾蛟,而不是跟随堵胤锡在湘北吃苦。

  只是郝摇旗等人没有庆幸多久,局势便随着王彦入楚,领着李过、高一攻等部与清兵接连大战,而发生变化。

  短短几月之间,李过、高一功、袁宗第、刘芳亮等人都封了侯爵,其他将领也多位列伯爵,而他们的地位,却并没有得到什么提升。

  何腾蛟全军被堵在岳州之后,郝摇旗等人的处境,便更加不好了,城中粮草日益消耗,何部兵马内部的亲疏便体现出来。

  黄朝宣、张先壁等部吃干的,郝摇旗等部便只能喝稀的,他们这时再看跟着王彦加官进爵,衣食无忧的李过等部,心中难免羡慕,难免对何腾蛟生出怨言。

  岳州府衙里,何腾蛟得知王彦联络郝摇旗等人之后,不禁大发雷霆,但却又不敢轻举妄动。

  何腾蛟本就不信任流贼出身的将领,他知道眼下岳州的处境,自然也知道他厚此薄彼之举,难免使郝摇旗等人不快,他已经无法确定,郝摇旗等人再与王彦相谈之后,是否还会对他效忠。

  何腾蛟的愤怒,来源于他的无能为力,他一阵发泄之后,不禁颓然坐下,“本督就知道,王彦必有后手,这一招,真是釜底抽薪也~”

  傅上瑞见何腾蛟如此,已经是服输之态,这时也冷静下来,他唆使何腾蛟与王彦争斗,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权利。

  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万事追其本源,多离不开一个利字。

  傅上瑞是何腾蛟的心腹,对他而言,只有何腾蛟的权利越大,他所有的权利也会跟着得到提升。

  这时他已经冷静下来,他也没有想到王彦如此难以对付,使他们根本没有占据上风的机会,傅上瑞已经是湖北巡抚,他绝不愿意只窝在一个小小的岳州城中。

  “督师,趁着王彦刚与郝摇旗接触,大军军心未变,立马答应王彦出兵的要求,督师今后还能掌握岳州、武昌之地。”傅上瑞态度大变道。

  何腾蛟闻语,不禁微微皱眉,“禧徵不是反对出兵,要重新夺回湖南吗?”

  “督师,如今王彦正与郝摇旗商量,一旦他们达成协议,督师手下兵马立马少去一多半,到时还怎么拿回湖南?”傅上瑞投机倒把的本性,使他看到无利可图之后,立马退而求次道:“王彦既然答应打下武昌,便让给督师治理,那督师便暂且答应下来,既可以多武昌一地养兵,又能从王彦手中要来一批粮草,暂时稳定郝摇旗等人,这是眼下唯一的破局之法了。”

  傅上瑞的态度说变就变,完全没有什么底线,只看利益,但何腾蛟闻语,脸上却一阵变化,绕了这么一大圈,最后还是要发兵,而且条件远不如当初,使他心中说不出的郁闷。

  “督师怎么办?”一旁的黄朝宣,见何腾蛟沉默,不禁开口问道。

  何腾蛟见此,才叹了口气道:“璠舆,你走一趟,告知楚国公,本督愿意出兵,请他明日再来商谈。”

  黄朝宣闻语,遂即抱拳应道:“诺~末将这就过去~”说完,他便退出了大堂,去寻王彦。

  岳州因为之前的守卫战,城内不少房屋都在战斗中被拆除,所以城中留下了大片的空地。

  郝摇旗部,便驻扎在城南军营和大片空地之上,王彦对岳州城内的布局十分了解,所以很容易便找了过来。

  郝摇旗等人,对于王彦的到来,心里十分惊讶,但王彦毕竟是楚国公,便将他迎入帐中,而后又找来马进忠,王进才一起交谈。

  大帐内,郝摇旗将主位让给王彦,他则坐在下面,抱拳问道:“末将等人,不知国公爷深夜到访,可有什么事情吩咐?”

  王彦闻言,笑道:“无它,本督欲与何督师一起出兵,攻拔武昌城,又听说督师军中缺粮,所以过来看看。”

  郝摇旗等人闻语,不禁相互看了一眼,而后道:“国公也只我等缺粮?”

  马进忠道:“国公有所不知,这城里虽然缺粮,却不是每部都缺,最苦的还是某等三部。”

  王进才亦道:“不错,某等出身不好,在督师手下难免遭受歧视,不过某听说国公麾下,对李将军、高将军,却是一视同仁,粮饷俱足,实在让某等羡慕。”

  王彦听三人之语,明显想归于他的麾下,心中不禁微微一笑。

  他虽然很想将三部人马收入麾下,但却不是现在,这三人手下兵马,多者三万、少者一万,合计六万多人。

  王彦将他们招过来,要以何种官爵相待?

  郝摇旗、王进才,在顺军中的地位并不高,只是裨将,但他们手上人马,却比李过等人多。

  王彦给他们高官,李过等人心里难免不快,但官职给低了,郝摇旗等人又会不服,将领之间的关系该如何处理,王彦没有理清策略之前,不可能贸然收下三部。

  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便是王彦现在必须要稳住何腾蛟,如果他收编三部,等于挖了何腾蛟的墙角,他们的关系变彻底无法缓和,到时王彦在前面作战,何腾蛟到后面捣乱,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王彦在夜里来见郝摇旗等人,并非是要收编三部,而是故意引起何腾蛟的误会,最终的目的,还是要逼何腾蛟无条件的同意出兵。

  这时王彦看着三人,不禁微微一笑,“粮草之事,三位将军不必担心,等本督大军一到,便让人送一部分过来,保证将士们不会挨饿,如何?”

  有粮可吃,郝摇旗等人自然高兴,但他们刚才已经如此明显的暗示,王彦却不作回应,这让他们脸上都疑惑起来。

  这时三人互看一眼,不禁要问,“难道楚国公不是来拉拢收编他们的吗?”

  正当三人疑惑时,何腾蛟派来的黄朝宣,却来到营外,郝摇旗得了卫士禀告,遂即放他进来。

  黄朝宣来到帐中,看见王彦,便行礼道:“启禀楚国公,末将奉督师之命,前来告知国公,督师同意国公的条件,答应出兵攻拔武昌矣。”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48页  当前第1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9/6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崇祯十七年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