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唐朝好地主_分节阅读_第1211节
小说作者:木子蓝色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7 MB   上传时间:2025-06-01 10:54:09

  说句不夸张的,别说损失五万,就是损失十万二十万,对大华来说,也影响不了大局。以眼下大华全面打出去的态势,真正在哪里损失个二十万军队,虽也伤元气,却能承受的了。

  其实倭人与大华一衣带水。

  自南北朝起,就不断的派人访华,向大华学习。如今的倭国,实际上跟新罗百济一样,上层是全面的接受汉化,接受儒家,甚至接受佛教。

  从天皇到地方豪族们,他们都书写汉字,讲汉话,甚至连服饰都是学习中原。饮食文化等,也紧紧跟随。

  这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学习,而不是那种被殖民灌输。

  刘仁轨作为征倭先锋将军,已经在倭国登陆。

  不出意料,倭国并没有抵抗。

  或者说不是倭国不想抵抗,皇极天皇宝皇女倒是喊着要跟大华决战到底,可是那些地方的大名们却不想这样。

  当对马海战败讯传回,不出三天时间,聚集在难波港的剩下五万军队,就在各国大名和豪强们的带领下,自行撤返国内了。

  五万军队,一朝如鸟兽散,散的干干净净。

  难波津这座倭国新都,只剩下不过几千兵马。

  难波津,倭国的一座贸易港,紧邻京都,也就是后世的大阪。虽然这里距离对马很远,但就这么几千人,又要如何防御大华?

  刘仁轨率领的北海舰队,自对马渡海,直接就夺了唐津。

  唐津,位于九州岛的佐贺,因为这里也是过去唐船前来的重要港口,同时也是倭国前往大唐的港口,因此得名唐津。

  这里还是过去倭国与百济、新罗、高句丽的贸易港,也算的上是倭国西部重要大港。

  唐津港属于西海道肥前国,肥前国拥有九州岛北部大片地区,但肥前守护面对来攻的刘仁轨,连抵抗都不敢。

  唐津港这种九州最大的港口,被刘仁轨不费一兵一卒就给占领了。

  现在刘仁轨正在找肥前守护呢。

  “倭国的治理,朕不打算插手。那里已经交给太子,作为他的采邑。这块地方,朕就让太子亲自去征服,然后由他自己来统治,按他自己的想法来统治这片地方。”

  不管张璟想用哪种方法,张超都打算支持。

  这也是一种锻炼,若不放手,则张璟永远也没有机会真正成长起来。如果一个倭国都统治不了,那以后如何接管大华帝国呢。

  张超会给张璟十年时间,随便他怎么折腾。

  反正再怎么折腾,那里也是倭国。

  “陛下真能放心不顾?”马周笑问。

  “随太子折腾吧,反正倭人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臣真是佩服万分,居然真的能说放手就放手。臣就连一只蠢狗到现在都还没调理好,每天还得拿根绳子牢牢牵着,根本不敢放手。”马周示意皇帝看着他那只早上出门还干干净净,这么会功夫又已经浑身是泥的二哈。

  张超哈哈大笑,“元辅啊,你替朕把帝国都管理的井井有条,想不到却也有连条狗都管不好的时候啊。”

第1487章 霸气的皇太子殿下

  “那个石见银山在哪?”

  唐津,刘仁轨坐在一座充满着中原建筑风格的楼阁上,对手下的参谋们问。唐津是倭国西面最繁华的商港,但那也是对于倭人而言。

  其实在刘仁轨看来,唐津看起来还不如中原沿海的一座小港。不说跟登州广州扬州这些大港比,就是旅顺大连青岛烟台天津这些港也比不了。

  才那么几万人口的港口而已。

  不过整个唐津港看起来确实就如同是中原的一座小城,这里的建筑风格基本上完全是中原风格,反倒是倭人的传统建筑极少,只有偶尔那么一两座而已。置身其中,倒仿佛真的到了中原。

  以前这里的商家,也多是中原商人,各种各样的中原货物,从码头的华船上运来,然后批发售卖给那些倭国商人,倭国商人将之带回各地售卖。战争前,大华撤侨,许多华商都离开了。

  大华商船好久不至,唐津也变得萧瑟。

  这一次刘仁轨兵不血刃的攻占唐津,许多迁到耽罗的唐津商人又纷纷赶了回来。

  一家家店铺重新开业,街道上没有几个倭人,但大家心情很好,没有倭人来买货,也还有大华的士兵们来购物。

  哪怕现在生意不好,但大家知道以后这里就是大华的疆土了,作为通往中原与朝鲜最好的良港,这里以后只会更繁华热闹。

  进驻唐津后,刘仁轨没有急着向内陆推进。

  肥前国守护大名退缩,他也没去追击的意思,反正他的任务暂时还是在倭国建立一个前进大本营。

  不过刘仁轨对于石见银山之名早有耳闻,倒是一直很好奇。

  “司令,唐津属于西海道肥前国的松浦郡,而石见银山在山阴道的石见国,相跟还有数百里呢。是在另外一个大岛上,这里算是九州岛。石见在我们的东边。”

  一个参谋拿起铅笔,给刘仁轨几笔简划了一张地图,标出石见银山的位置。

  刘仁轨看后,有些失望的叹声气。

  “他娘的,你们怎么不早说。早说的话,老子就不选在这九州岛唐津登陆,而是直接在石见国登陆了,到时直接把大本营扎在那银山上,娘的,想一想,躺在一座银山之上,那得多爽。”

  参谋们一起呵呵的笑。

  选唐津登陆,那自然是最优的选择。

  这本身就是一处天然良港,况且又是一座优良的商港,码头等都设施都很充足,在这里登陆是最佳选择。这里离对马也近,距离朝鲜也隔一条很狭窄的海峡,甚至往中原与很近。

  他们又怎么会舍近求远,选到石见登陆呢。

  再说了,石见都是山区,缺少这样的良港,尤其是开发过的良港。而且石见银山其实只是在大华的堪探中,倭人自己都并没有开发这座大银山,甚至都不知道。

  他们在那登陆,也不可能顺便挖点银子什么的。

  “听说还有个什么别子铜山,你们说这倭国怎么到处都是银啊铜的,这唐津附近会不会有一座大金山什么的?”刘仁轨突然问。

  参谋们面面相觑,他们学的是可不是矿产地质,也不是什么堪探专业,哪里懂得这些。有没有金矿这谁知道,他们学的是指挥参谋,是作战计划,是绘制地图,分析情报等等。

  “那你知不知道这鸟地方除了这座港口,还有没有什么特产啊?”刘仁轨不满的问参谋们。

  “司令,这里有复杂的海岸线,众多的岛屿,因此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最有名的特产就是鲍鱼了,另外生姜也很有名。”

  “生姜和鲍鱼?”刘仁轨失望的摇头,他要那么多生姜和鲍鱼做什么,生姜炒鲍鱼吗?

  “那这里的豪强是哪些家族?”

  “司令,有龙造寺氏,少贰氏、松浦氏、有马氏、大村氏等家族,比如肥前守护就是龙造寺家族,而唐津属于肥前国的松浦分郡,因此这里实际上则是由松浦氏家族控制。”

  倭国改革,推行令制国,国又称州,州下有分郡。

  每个令制国,有天皇授任的守护大名,各分郡则有小名主。实际上这些大小名主,本身就一直是盘踞占有各地的豪强贵族,天皇的授封,不过是给那些实际地方控制者一个名头而已。

  “既然没银山也没金山,连点像样的土产都没有,那我们呆在这里也没有什么意思。派人去找找这个龙造寺家族,要是联系不上,就找松浦氏等家族,跟他们说明白情况,让他们识时务为俊杰,早点投降归顺,这样呢,我们省点事,他们也能保留下家名,这些倭人不是最注重家名吗?”

  “老子还急着去那个石见国见识见识下银山呢。”

  刘仁轨可是投钱入过石见银山矿产公司的,作为股东,虽然不是什么大股东,但毕竟是个股东,他希望公司早点开采。要早点开采,肯定先得把银山打下来再说。

  九月初一。

  皇太子张璟在薛仁贵、高侃等诸位大将的护卫下,率领数万大军抵达唐津。

  唐津港,一时间兵马云集,战舰数百艘,将士五万余。

  这是一支强大的兵力,可以说,横扫倭国没什么问题。

  当然,只有五万人,要将倭国天皇什么的扫灭是没问题,不过要将倭国彻底的纳入统治,对张璟来说,也还是有些考验。

  已经在百济和新罗取得了不少经验的张璟,此时已经不是初到琉求时的那个张璟了。

  扶桑以后是他的太子采邑,他未来还要在这里呆上十年。

  十年时间,他得向皇帝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要不然,必然会影响到他的声誉。

  在琉求时,张璟对付山夷土著用的是最简单粗暴的方法,武力征服,迫使他们臣服。

  在百济和新罗,则是恩威并济。

  到了倭国,张璟下的第一个命令,是派人联络九州岛上的各个大小名主。

  要么臣服,要么灭亡。

  这就是张璟发出的声音。

  西海道,十一国。

  其中对马国、壹岐国两个海峡中的岛国都被大华征灭,还剩下九州的九个国。

  九州岛九国,这也正是九州岛之名来源。倭人每个令制国,也称为一个州,九国正好是九州。

  张璟以这九州守护大名发出命令,限他们在一个月之内赶到唐津来拜见他。一个月之内未到者,既视为要抗拒大华到底,则大华也将最先发兵攻灭他们。

  抵抗,或者臣服。

  顺者昌,逆者亡。

  若不是皇帝那里早跟张璟交过底,扶桑交给他做采邑,但是大华未来不可能往那边移民太多,那片地方,还是得统治倭人为主来发展,若非如此,张璟可不会这么客气。

  既然以后扶桑是自己的采邑,又不可能从中原移太多汉民来,为了长远打算,张璟打算温和一点。

  愿意归顺的,暂且先用着。

  先重点打击那些冥顽不灵的死硬份子,打压一批,拉拢一批。

  他的这个命令,就是让他们选择,给他们机会。

  谁愿意归顺,谁愿意成为大华的顺民。

  命令发出。

  锦衣卫的人迅速出动,前往九国送达命令。

  接到大华皇太子的这个通牒,九国大名其实很纠结。

  筑前国、筑后国、丰前国、丰后国、肥前国、肥后国、日向国、大隅国、萨摩国。

  九国守护大名都纠结万分。

  拒不接令,那么下一次来的可能就不是大华的传令使者,而是大华的舰队了。

  九州岛本身是一个大岛,九国俱在这岛上,因此九国都有海岸线,大华拥有强大的舰队,他们要对九国发起攻击,真是太轻松容易了,可以从唐津轻易来袭。

  就如肥前国的唐津港一样,华国舰队一来,龙造寺家别看平时牛气冲天,仗着有唐津港的收入,人五人六的,但华国军舰一来,龙造寺家却跑的比谁都快,连象征性的抵抗一下都不敢就跑了。

  实力最强的肥前都不敢抵抗,其它八国谁又能抵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97页  当前第12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11/12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唐朝好地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