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李世民想了想,便将王玄策放进了护送玄奘去天竺的队伍中先行锻炼一番,反正未来王玄策要主要处理天竺事务,他先去天竺探探路总归是好的。
王玄策也正是最天不怕地不怕,想着建功立业的时候,接到李世民的命令后没有一点不情愿,当即便收拾着行礼跟着玄奘一起走了。
而后李世民因为事务繁忙,便将王玄策抛在了脑后,如今冷不防见到王玄策自然有些惊讶。
他们不是去天竺吗?而且走的还是西域的那条路,怎么还跟吐蕃扯上了关系?
李世民哪里知道玄奘做事一向认真,他接下了探听西行路上异国情报的任务后便一直小心留意着沿途的情况。
去时既然已经了解了那条路程周边国家的情况,回程玄奘便想着换一条,探听更多国家的情况,而且他也对那诞生了所谓的藏传佛教的雪域高原很是好奇。
然而,他们这一去就“出了事”。
王玄策大概天生是天生对借力打力,他当即在分裂的吐蕃搅乱风云,还将其中一派的首领松赞干布给抓起来了。
然而松赞干布身份贵重,他们自然不敢随意处置了。
玄奘又生性谨慎,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出了事,便让王玄策带着一半人马疾行回了宫,而他慢慢赶路,纪录下周边情况。
王玄策快速将经过汇报了一遍。
在听见“松赞干布”被抓之后,朝堂上顿时都沸腾了起来。
哪怕不知道松赞干布是吐蕃历史上统一吐蕃的千古一帝,单看他如今的身份也足以引起他们的重视了。
于是众人也没有压抑着他们激动的心情,激烈地讨论了起来对松赞干布的处理。
李世民更是心情激昂,他虽然有信心自己未来肯定能解决吐蕃对大唐的威胁,乃至于将吐蕃纳入大唐版图。
什么文成公主和亲,给吐蕃送人送技术造就大唐的强敌之事绝不可能再存在!
虽然长孙无逸已经说过那些不过是无端指责,但李世民心中对此还是在意的,下定决心不留给他人一丝把柄。
然而松赞干布竟然这么快被抓还是让他惊喜万分,甚至生出了难道自己就是注定的千古一帝的念头。
当然激动归激动,李世民还是保留着理智,很快便思考起了对松赞干布的处置。
他可得好好想想,要将“松赞干布”这样的人才作用发挥到最大。
长孙无逸此时却是震惊大于激动,他对李世民任用王玄策之事虽然惊讶,但却很快接受了。
然而如今听着松赞干布竟然这么就被抓了,还是有些绷不住。
【不是,贞观三年吐蕃就应该统一了,结果现在已经是贞观四年,吐蕃竟然没有统一就罢了,松赞干部还被抓了,是在我不知道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松赞干布就这么被抓了!他不是应该很强的吗?】
【还是说丽质的的机遇特别强,所以才能轻轻松松解决掉松赞干部?】
然而这这句感叹却是彻底刺激到了系统,系统再次惊声尖叫了起来。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怎么会有系统强成这样,系统是不能够主动下场抓人。我不信!]
长孙无意倒是在系统的惊声尖叫中逐步淡定了下来,他冷笑一声。
【呵,你不行别人就不行吗?说不定人家是比你更高位面的存在呢?】
【更何况谁说只有系统亲自下场才能做到这样?说不准人家系统的脑子特别好用,安排了一出极其厉害的权谋大戏。】
【反正都这样了,我该我觉得我们干脆就放弃掉任务,在大堂躺平算了,不然以后真跟人家对上了,说不准连你的小命都没了。】
从前系统在面对长孙无意消极的诸如“不想做任务”、“放弃任务”的话向来会严厉驳斥,同时给他打鸡血。然而此刻它却沉默了半晌,而后才悻悻开口。
[虽然那个系统看起来很厉害,但我们也不能就这么放弃,只要我们有坚强的意志就一定能成功。]
[你先等等,容我去查探一番。]
长孙无逸自然知道系统不可能就这么轻易放弃任务,但要是能让它消停半天也算不错了。
旋即他支起耳朵专心听殿内众人对松赞干布的商议,而就在这时李世民开了口。
“先将松赞干布押解上来吧,先看看再说。”
王玄策很是机灵,听到李世民的命令后便快速出了殿外,和侍卫一起将原本就等候在殿外的松赞干布押解进了大殿。
很快众人便见一个穿着异族服饰,绑着铁链的青年被押了上来。
那青年虽然外表狼狈,脸上满是风霜,但气质却依旧出众,一派气宇轩昂,眸子更是亮得吓人。
李世民一见便是心头一跳,这松赞干布果然不是池中物!
这般年轻便有这样的气势,难怪原本的他能一统吐蕃,还将吐蕃建立成了能与大唐抗衡的强大帝国。
幸好,幸好天音出现,让松赞干布被抓,一个统一的吐蕃再不会出现了。
第96章
松赞干布虽然傲气, 但显然也很识时务,不然历史上也不会在认识到大唐的强大后便果断滑跪,向大唐求和。
他当即对着李世民行了个他们吐蕃最大的大礼, 语气恭敬, 用不太标准的汉语道, “参见大唐皇帝陛下,祝您福寿安康,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见到您。”
李世民心道果真是能屈能伸, 一般人可做不到他这般被俘虏后如此这般,顿时更加庆幸如今误打误撞将松赞干布给抓到了。
当然李世民自诩“宽厚”, 自然不会伸手打笑脸人,他也大度的表示,“赞普起身吧, 不用这么多礼,跟大家一般坐下就行。”
说完他还让内侍教导松赞干布“跪坐”的理解。
松赞干布也不矫情,很是配合地学习了一番,然后坐了下来。
“陛下真是宽容,还教我中原礼节。不瞒陛下, 小王对这中原礼节也是仰慕已久, 这段时间能在长安学习一番那也是好事一桩了。”
李世民心头一哂,果真是年轻人,还是沉不住气开始试探了。
只是对于这只还未长成的狼崽子, 向来直来直往的李世民更是懒得多费心思, 直接回答道,“赞普不用着急学习中原礼仪,毕竟赞普还这么年轻未来在长安的日子应该长着呢!”
这话一出,松赞干布一直维持平静的脸却是再也维持不住了, 他是聪明人,自然明白李世民的话中含义——
他不会要了他的命,但也不会让他回吐蕃了。
然而这个消息对于松赞干布而言却是比李世民想要杀了他还让他难受。
他立志要统一吐蕃,成就一番伟业,怎么能被困在长安碌碌无为一辈子?还不如现在就殉国了呢!
松赞干布到底年轻,再也克制不住心中的慌张,连忙开口,将自己路上思考过的讨好大唐的话一股脑说了出来。
“陛下,您将小王留在长安其实有些可惜,小王在吐蕃能发挥的作用更大啊!吐蕃各方势力都野心勃勃,其中对大唐不满的更是不计其数。唯有小王一心仰慕汉家文化,想要亲近大唐!若是臣还能继续担任吐蕃赞普,定当奉大唐为宗祖国,从此以大唐马首是瞻,绝无二话!”
“陛下,一个听话的吐蕃比一个对大唐有敌意的吐蕃可有用多了!”
不得不说松赞干布这番话说得极具诱惑,若是没有听见天音,不知道吐蕃未来会强大到成为大唐的对手,只当吐蕃是大唐周边的小国,李世民觉得自己恐怕还真会信了他的话。
毕竟吐蕃周边也有其他的小国,哪怕吐蕃真统一了,也不过是他在西域制衡的棋子罢了。
还有那学习汉家文化,从前的他们更是会认为这是亲近大唐之意。
可如今他知道真让异族学了汉家文化,那可就难对付多了。
可以说,松赞干布现在说的那些话让李世民越发警觉。
然而就在李世民开口想要毫不留情地驳斥松赞干布时,长孙无逸的心声响了起来。
【好家伙真能忽悠!难怪历史上的李二信了松赞干布的鬼话,一直没将吐蕃视作威胁,还答应了和亲。不过他既然派了人去吐蕃,应当是知道了吐蕃未来对大唐的威胁了吧?这一回应该不会再信了吧?】
【要是李二现在还能放虎归山的话,那我以后也得跟着网友们一起骂他给异族送人送技术,导致华夏衰落了。】
李世民一时间无语凝噎,这小子怎么那么不相信自己!他是那么蠢的人吗?
此时李世民又看到了松赞干布颇为自信的神色,嘴边的话顿时咽了下去。
呵,正好,他可以两个人一起逗。
他笑了笑,做出一副十分感兴趣的样子。“是吗?没想到赞普考虑得这么长远,这么孺慕大唐文化,好事啊!”
长孙无逸的尖叫声果然瞬间响起。
【李二怎么会这么一副欣慰的样子,他不是知道吐蕃未来对大唐的威胁吗?难道他天真的觉得吐蕃只要愿意归顺大唐就可以了吗?不要信啊!历史上吐蕃就是随时跳反的!】
松赞干布直觉李世民的语气不对,但此刻的他却是不敢面对现实。在心中安慰自己,李世民肯定是心动了。
他当即继续道,“陛下,只要你能让我返回吐蕃,我一定让全吐蕃的百姓学习大堂知识,从此跟大唐百姓一般无二。”
见到两人的反应,李世民心中的恶趣味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罢了,还是不浪费口舌耽误时间了,毕竟还有那么多政务呢。
旋即他的声音陡然转冷,“可是既然汉家文化如此的好,那就不是那些非我汉家的异族所能学习的。况且不管是一个听话的吐蕃,还是不听话的吐蕃,朕都觉得吐蕃成为几个分裂的未开化的小部落恐怕更好啊。”
“当然朕也说过朕对胡汉都视之如一,但前提是他们都成为朕的子民,如果吐蕃能成为大唐的领土,朕自会派人去教化百姓。”
之前还信心满满的松赞干布这次是真的慌了,面色煞白。
从前能言善辩的他喉咙如同被卡住一般,不知道该如何辩驳。
他已经听出李世民的意图,大唐不愿见到吐蕃统一,不管吐蕃是否听话。
大唐对吐蕃的领土还有极大的兴趣,想要将吐蕃纳入版图。
哪怕他未来有幸逃跑归吐蕃,大唐恐怕也会对他的统一大业大肆破坏。
等等,松赞干布突然间想起自李世民登基后,他统一吐蕃的进程便变得十分不顺,比从前难上许多。
他从前只以为是其他部落的首领学聪明了,但如今想来该不会也是大唐人搞的鬼吧?
难怪大唐人会突然间出现吐蕃,难怪,难怪!
他从前怎么没发现呢?其他部落的首领都是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之辈,任凭他们想破头也不可能抵挡住他的手段,竟是唐人作祟!
松赞干布的拳头瞬间握紧,可恶的唐人!竟然全是他们做的!
长孙无逸听到李世民的话后,则是松了口气。
【还好,吓死我了,看来李二知道前因后果,没有被蛊惑。不过李二从哪里学的恶趣味,还学会逗人了。】
【松赞干布也挺可怜的,本来生出了希望,结果又立刻破灭,士可杀不可辱啊!】
李世民嘴角抽动,他这不是跟他学的吗?要不是知道他不知道他们能听见他的心声,不然他真觉得长孙无逸每次想一半留一半是在故意玩弄他们。
这次让他也尝尝这样提心吊胆的滋味,可真是消了不少他的心头怨气。
而在见着松赞干布深受打击的样子,李世民更是心头舒爽。
呵,从大唐学了那么多东西,结果反过来攻打大唐,合该被大唐收拾。
他要是能接受就还能在长安当个富贵闲人,如果愿意为大唐出力,他说不准还能让他发挥所长,领个大唐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