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知州大人搭着草民的手下了楼梯,穿过庭院,绕开台阶上孔令昇的尸体,走到马车旁。
他吩咐衙役:“收殓孔通判的尸身,存在衙门停尸房里,壮班按当值牌子轮流看管。哪个时间段出了岔子,本官就照着牌子问责,撤职用刑,绝不轻饶。”
衙役们凛然生怵,抱拳道:“谨遵大人命令。”
一上马车,秦深就把叶阳辞压着狠狠亲吻。良久后,他喘着气问:“还怕不怕?”
叶阳辞快被亲断气:“怕死了……就需要个能开五石弓的勇士,坐镇在旁,不然我害怕得要晕过去。”
秦深摘下他腕上血珀珠串,缠在手掌揉摩他的心口,说能凝神聚气。
叶阳辞不想出声,便一口咬在秦深肩头。
缓过了那股被死亡与惊变激发出的剑意,他搂着秦深的脖颈,低喃:“我有阵子没‘照身’了。老祖宗的话果然不能不听。”
“照身?”
“嗯,‘能持剑向人,不解持照身’的‘照身’。凡修炼决云剑谱者,每日晨起当对剑照身半个时辰,自省自诫,收敛过于凌厉的剑意,以防不出剑也伤人。”
“那你这阵子晨起时怎么不照身了?”
在夏津时忙着县务,修城开河的工程,一个接一个没停过。
来临清,他想着此地繁华,城郭与漕运线完备,无需再缠身于基建了,结果踏入地界的第一个早晨就被缠得出不了船舱。
美色未必误国,但误剑修大业啊!叶阳大人深刻自省。
秦深还在逗他,把血珀一颗一颗塞进他指间:“今日晨起时,你在忙什么?唔,好像在读契约,侧着读,趴着读,被我端在身前读……”
叶阳辞抓住了血珀珠串,戴回手腕。轻红从耳根蔓延到颊边,他冷声道:“闭嘴。贪得无厌的东西。”
秦深挨了骂,面上无动于衷,内心得意扬扬。
叶阳辞推开他,坐起身,把衣领扣紧。他说:“漕兵与押银太监如果是孔令昇毒死的,那他背后必有同谋或指使者,否则光是他一个州通判,从身份、权限到能力都不足以支撑这九死之举,哪怕是为了五十万两白银豁出命去。”
秦深在床事上又狠又野,还贪得无厌,但收了那股心思后,便是一尊正经而严峻的神像。
他手按双膝,正襟危坐:“按你所说,孔令昇不学医不识毒,钩吻与解毒秘方估计也是别人给的。那人既精通此道,自然也能在众目睽睽下毒杀孔令昇。那么你觉得那个人会是谁?在今夜的酒席上吗?”
叶阳辞垂目思索后道:“那人若也在席上,应是能分辨出炖盅内并无钩吻,但不动声色,陪着我们作了这场戏。他将贪生怕死的孔令昇当作棋子丢弃,事后自己全身而退。”
秦深轻哂:“如此狠辣又沉得住气,我看席间有个人很吻合。”
“谁?”
“萧珩。”
叶阳辞微怔:“这我倒是还没往他身上想。”
秦深:“因为他擅长花言巧语,并以此取信于你?”
叶阳辞:“什么意思?”
秦深:“字面意思。怀疑他,但目前尚无确凿证据,故而拿他的浪荡子做派来说事,好让你对他心存警惕。”
还真是……原本多么口是心非的一个人,如今连吃醋也吃得理直气壮,这是把自己摆在正宫皇后的位置上了?
叶阳辞笑了:“要说花言巧语,他可不独对我说。也说你是他‘一心效忠、望之便似人主的三王爷’呢。怎么都投诚半年了,期间也从未兴风作浪,这萧楚白还没得到王爷的信任?”
秦深反问:“你信他几分?”
叶阳辞想了想,说:“保守点估计,五分。”
秦深颔首:“在我这儿放开了估计,也就五分。既然都是五五开,为何今日之事你不首先怀疑他?”
叶阳辞:“因为我有更值得怀疑的对象。”
“谁?”
“暂时不告诉你。”马车停下来,叶阳辞推开车窗,看见州署衙门。他起身道,“迟了,我要先休息,案子明日再理。”
秦深在他从自己膝前经过时,圈住了他的腰:“明日晨起要‘照身’吗?”
“要。”叶阳辞神情坚决,目光却含着促狭般的诱惑,“所以你今夜随便找个客栈投宿,休想缠我。明早辰时初,在仪门外碰面。”
秦深面无表情地用大拇指揉他的腰窝,以示不满。
叶阳辞腰眼一酥,拍掉他的手,径自下了车。
叶阳辞一进大堂,惴惴等待的马截与贺不醉“噗通”一声就跪下了:
“知州大人,草民冤枉啊!羊血碗里的毒真不是草民下的!”
“也不是小人干的!大人吩咐之事,小人无不小心谨慎地完成,该做的尽心竭力做,不该做的半点儿没沾手啊……”
叶阳辞亲手扶起他们,安抚道:“本官相信你们是无辜的。临清酒楼无数,药材商人也多得很,本官会挑选你二人,便是事先做过调查,看中了你们的口碑与品行。”
当然,他初来临清,这两人的背景调查更多是委托给了萧珩去做。萧珩在沉船一案上若是可靠,这二人便可靠。
如果这二人心怀鬼胎,那么也就意味着萧珩别有图谋。但反过来却未必成立。即使这二人无辜,也不能完全证明萧珩的忠诚。
他越是重用萧珩,让对方随自己涉足各种要务与大案,就越是在一关一卡地考验着对方。
叶阳辞没有和秦深细说他的这些考量,都在那句“五分”里了。
马截和贺不醉闻言,松了半口气,起身行礼。
“多谢大人信任。愿将所知的一切细节上呈大人。”贺不醉说道,“小人与马会长前去后院羊圈取血,帮忙按住羊的伙计是小人捡回来养大的半傻子,做不了手脚。端着血碗走回楼上雅间,一路上也无人打扰。那碗血一直都在小人与马会长的眼皮底下,实在不知是怎么被下了鹤顶红的。”
马截也点头:“贺老板没有胡说。血碗太满,我们一路上盯着,就怕洒了。”
叶阳辞问:“有穿过大堂吗?”
贺不醉:“没有,旁边楼梯就能直上二楼。”
叶阳辞:“上二楼后呢?”
贺不醉:“过走廊,打帘子进雅间。”
叶阳辞:“走廊上有人吗?”
贺不醉:“有好几个,都是雅间内贵宾们的随从,大概不敢全去吃仆人席,在门外轮流守着听召唤。”
叶阳辞:“你们进雅间时,谁打的帘子?”
马截回忆了一下:“好像是我们自己打的。”
叶阳辞:“也就是说,你们打帘进门之时,就没法做到视线一直盯在血碗上了,对吧?”
马截与贺不醉面面相觑,点头承认:“对。”
叶阳辞:“进门后呢?”
马截:“进门后,守在门框边的孔通判就直接把血碗夺走,一口气喝光了。”
叶阳辞若有所思。须臾后对二人道:“你们可以先回去了。贺老板,接下来几日闭门歇业,除了查案的州署衙役,谁也不让进万樽楼。若是临清所兵差说奉千户之命来调查,你也放他们进来,但要立时禀报我。
“马会长,你也先不要去商会,以免商人们找你打探案情。记住,局势纷乱时,避人才能避祸。”
二人受教了,连连点头称是,在衙役的护送下离开署衙。
叶阳辞轻舒口气,从大堂后门穿过二堂院子,来到第三进的州官内宅。
内宅里另有小厨房,他叫李檀吩咐厨子煮碗黄花菜牛肉面端过来,趁热吃完,方才填饱了因酒席上几未动筷而空荡荡的肠胃。
第72章 世上英雄本无主
沐浴完毕,叶阳辞擦着湿发,身穿藕白色交领直裰,腰间系带松松地扎着,走出浴室。
这一身似衫似袍的寝衣,云雪般堆着他,却掩不住高挑隽秀的身躯,寒地梅枝似的挺立出来。
他不怎么畏寒,冬日在室内趿着没有后跟的靸鞋,夏日在室内外的私人场合也常穿木屐,干净木地板上便赤足行走。
后来发现秦深竟与他习惯相类,也是不爱在室内穿履套靴,于是两人在迭席上、坐榻上,甚至浴池里,会不经意地互相踩来踩去地玩儿。
有次秦深让他裸着双足,整个儿踩在自己的脚背,揽着他从廊下木地板走到庭院的雪地里,再把他放在高大的白梅树上。
叶阳辞便探身从枝杈间捡到了炎开被风吹跑的红凤凰花灯。
他提着灯要跳下树时,却见秦深回望来时路,说“我们两人,只一串脚印,就像永远走在同一条路上”。他怔了怔,随后向树下的秦深伸手。
秦深展开双臂。他从树上跳下来,飘进了秦深怀里。
回去的雪地上依然只有一串脚印。
这是上个月,他受邀去鲁王府看望大小安姐和孩子时发生的事,恍惚觉得就在今日。
今日也下起了雪。
夜雪如白梅花瓣,零星地飘落在天地间,清寂无声。
叶阳辞打开窗户看雪,结果看到墙头坐着一个人。
那人左手肘搁在屈膝的左腿上,右腿垂下墙头,右手拄着一把带鞘的鸣鸿刀,正饶有兴致地盯着他的窗户。窗户打开之前,灯光照出的人影投在了窗纸上。
是萧珩。
叶阳辞的语气中也沾染了夜雪的寒意:“萧千户半夜不回府睡觉,在我墙头偷看什么呢?”
萧珩笑了笑,足尖蹬墙飞掠而下,走到他窗外:“办完了叶阳大人吩咐的差事,特来回禀。大人难道就站在这大开的窗边,餐风饮雪地听?”
叶阳辞审视他,末了颔首道:“进屋说话。”
萧珩在门外抖落衣上雪,进了屋。
以捣碎的橘肉、炒盐、甘草、生姜晒干制成的橘粉,叶阳辞用瓷匙舀出两勺在杯中,热水冲泡,便成了时兴的冬日热饮——橘汤。
他把其中一杯放在圆桌对面,自己捧杯而坐。
萧珩告声谢坐下,喝了几口橘汤暖身,随后道:“我护送丁太监从万樽楼回钞关衙门,其实也不过一箭之地。他被那群干儿子簇拥着出酒楼大门时,孔令昇的尸体还在台阶上。他很小心地绕开尸体,看着不像多害怕,更像嫌弃。”
叶阳辞说:“我在席上也观察到了,丁冠一受惊是因为怕自己死,而非怕别人死。”
萧珩接着道:“丁太监进了钞关衙门,直奔后堂私宅歇息。我出门前顺道拐去看了公堂与书办房,税吏、衙皂们都在各忙各的。前任主事林疏风虽然苛税敛财,但大多输送去了京城,部分给到秦湍,自己倒是没怎么贪污,手下也调教得力。所以丁太监没来之前,钞关依然能平稳运行。”
叶阳辞点了点头:“林疏风是户部的人。皇上如今决意要让银官局太监把守钞关,便是放出了要以内帑取代国库,掌控各省税收的信号。”
萧珩吹了吹橘汤,氤氲的白雾半遮了他的眉目:“听叶阳大人语气,似乎并不赞同皇上的做法。”
“天子虽为一国之君,却不能以万民为奴,欲集全国财富于一己之身,此乃亡国的征兆!六部重臣中的有识之士,当预见到此昏聩之举的危险后果,团结百官齐力抗争,迫使皇上收回成命。”叶阳辞忧心忡忡地拍案,言辞激烈,“我不在朝堂!我若在朝堂,必以微薄之躯发金石之声,极谏君王!”
萧珩半晌没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