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叶阳大人升职记_分节阅读_第55节
小说作者:天谢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696 KB   上传时间:2025-10-09 12:01:35

  “都说他担任夏津知县期间,爱民如子,平易近人,这看着也不平易啊?”

  “半年前我去夏津参加杏桑大集,见过叶阳大人,对待百姓的确和蔼可亲。”一名户房官吏自嘲地摸了摸下巴,“也许人家爱的是‘民’,不是我们这些有官身的。”

  一名老吏浸淫官场多年,通晓门道,捋着长须,对身旁的同族晚辈悄声道:“此举十分明智。主官新到任一方,若是喜怒形于色,便会被人察觉出好恶,从而投其所好,或者掣其软肋。若是姿态柔软,便会让下属生出‘好糊弄’之感。尤其是资历不足的,一开始没立住威信,后面再想树立就难了。叶阳大人年纪轻轻便有此等道行,背后必有高人指点,你且多看多学。”

  那晚辈是个二十出头的后生,连连点头称是,没忍住又蹦出一句:“叶阳大人可真是——艳若桃李,冷若冰霜啊!”

  这声儿大了点,周围官吏纷纷转头看他。

  有戏谑地盯着看的,有不快地瞪着看的,有打量完摇头感叹“世风不古”的,也有一脸“英雄所见略同”的。

  把那后生看得难为情,挪步到老吏身后去了。

  又艳又冷的叶阳大人,在照壁后面的牌坊处下了车,仍是抄手入袖,抬头看了看临清州大衙的门脸。

  从城楼似的大门口往内,衙役们整齐站了两排。

  两名从六品的同知,一左一右陪同,笑容可掬地给他引路:“知州大人,请这边走,过了仪门与戒石亭,便到署衙大堂了。”

  叶阳辞一言不发,只是走路。

  待到进入大堂正厅,他径自坐在首位,随行的两名同知和两名通判,方才按官阶各自落座。其他属官连落座的资格都没有,一律陪立在堂外,等候厅内召见。

  官场官场,场上等级森严、规矩众多;场下拉帮结派、勾心斗角。

  无论如何官场规格越高,明面上就越循规蹈矩。只有像夏津那样的小县城,两个地头蛇似的县丞与主簿才会给新来的知县下马威。

  叶阳辞的目光在四名陌生下属身上转一圈,竟有些怀念起郭县丞与韩主簿的两张老脸了。

  相由心生,这几个同知与通判,恐怕没有一个能成为他的“自己人”,叶阳辞暗中做了评判。

  下属们也在暗中观察他:

  这容貌也太好看了!好看得令人心中生凛。

  是个有家世渊源的,但不会炫富显财。

  性情冷淡,眼神锐利,不好糊弄。

  举止从容庄严,看不出喜怒好恶,有些深不可测的味道。

  尤其是他头顶的五龙抢珠小金冠。那龙还是四爪正龙,敢堂而皇之戴在头上,不怕被人弹劾逾制,要么是亲王、郡王所赐,要么是宫中几位皇子所赐。倘若如此,其背后的人脉关系,更是深不可测。

  最后同知与通判们不约而同地得出了结论——新任主官不好惹。别惹他。

第68章 他能忍我不能忍

  不好惹的叶阳大人端起茶杯,用杯盖撇了撇浮叶,开口道:“魏同知,齐同知,孔通判,王通判。”

  四人随之拱手:“正是下官。”

  叶阳辞点了一轮属下的姓氏官职,就算是他们在他这里认住脸、挂上号了。

  至于“本官不爱繁文缛节”之类的话,他在夏津对典史江鸥说过,在这里却不必对这些官油子说。

  他是一州主官,无需向并不信任的下属作任何解释,只需要作吩咐,并确保自己吩咐的事能被一五一十地执行。

  他越是表现得高深莫测,下属越是要费力气猜测他的心思,故而也不敢轻易说出“知州大人看着可真年轻”“今夜接风洗尘宴,还请大人赏脸”之类套近乎的话。

  套得越近,就越容易被拉下水,甚至拉下陷阱。

  他就像一头刚入丛林、过于年轻的猛虎,在其他野兽的鹰瞵鹗视下,需要在最恰当的时刻,吼出那一声震慑山林的兽王之威。

  叶阳辞说:“诸位的分工职责,仍按之前的来,待本官日后酌情再作调整。”

  四人心里不由“咯噔”了一下:前半句没问题,后半句的“酌情”是怎么个酌法,“调整”又会调整成什么样?我们四人中,有谁会得他青眼,换到肥差要职?有谁会被挪去清水衙门坐冷板凳?

  他这才一句话,下面的四只脑子已经在百般猜测、隐隐不安了。

  但面上也只能齐声应道:“都听知州大人安排。”

  叶阳辞又说:“把户房近三年的税课文簿全都取来,尤其是钞关的,本官要亲自查阅。另外,告诉饲猫署,月底之前选一只会捕鼠的狮猫,送来给本官过目。下个月初送猫去京城,上贡陛下。”

  他亲自查税,已经叫分管吏房、户房的魏同知头皮发麻了。他还要会捕鼠的狮猫,叫分管礼房、工房的齐同知,头皮也跟着发麻起来。

  “知州大人初来乍到,想是还不知,临清狮子猫都是天生不会捕鼠的。”齐同知解释,“既要上贡,选只美貌乖巧、性情温顺的狮猫最好。”

  叶阳辞盯着他看,看到他垂目退避了,方才说:“不会捕鼠的算什么猫?多练练就会了。皇上见惯了温顺的猫,兴许就稀罕骁勇的。这事儿你着人去操办,月底本官见不着猫,皇上怪罪下来,本官就把你塞进猫笼里送去京城。”

  齐同知一边在心里骂他狐假虎威,一边越发怀疑他是有圣眷在身的,口中连连称是。

  这下把魏同知那点推搪糊弄的心思也打没了。他只希望新官上任三把火,看看就算了,文簿都做得齐整,连巡河御史也查不出蹊跷,这位叶阳大人未必就更精通其道。他答道:“下官回头便叫户房吏目,把税课文簿都给大人送过去。”

  叶阳辞点头,最后问了句:“孔通判与王通判分管兵房、刑房,还负责对接临清千户所,近期可有什么要务,须向本官禀报?”

  “珠玉”在前,孔、王二人分毫不想给自己找麻烦,忙拱手答:“大人放心,各房皆按律行事,治下一切顺利。”

  叶阳辞不置可否地啜了口茶。

  杯盖轻嗑杯沿,发出“叮”一声细微脆响,在这大堂内清晰可闻,更衬得座下鸦雀无声。

  负责通传的当班皂隶,此时忽然在堂外报了一声:“启禀知州大人,临清千户所,萧珩萧千户求见。”

  叶阳辞抬眼,瞟了一下堂外。

  他在七月份就听说,原任临清所镇抚的萧珩,由从六品跃居正五品,一屁股坐在葛燎死后腾出的千户位置上,把不少瞄着这个位置的副千户气得牙痒。

  他知道是秦深在背后做了推手,萧珩才能一夜之间连升三级。

  秦深一言九鼎,答应萧珩的奖赏说到做到。萧珩在这几个月也迅速收服麾下人心,把个临清千户所整治得井井有条,比起葛燎时期更加势炽气盛。

  “请他进来。”叶阳辞说。

  须臾萧珩进了大堂,仍是一身黑底织金的曳撒,但图案从彪换成了熊罴,腰佩鸣鸿刀,头戴黑色折檐毡帽,朝叶阳辞见礼:“卑职临清所千户萧珩,拜见知州叶阳大人。”

  按说他这个正五品千户,比起从五品知州,在官阶上还要高一级。就算知州是行政主官,平起平坐也就罢了,可他仍如先前伪装的“唐巡检”那般,一口一个“卑职”自谦,简直给足了叶阳辞面子。

  座下魏、齐、孔、王四人,心里再次“咯噔”了一下。

  叶阳辞放下茶杯,对座下道:“诸位可以先告退了。来人,为萧千户看茶。”

  退出大堂前,魏同知与齐同知心怀好奇,转身看了两眼。

  只见冷若冰霜的叶阳大人,依稀朝萧千户笑了笑。而萧千户也顺理成章地坐在他的左下首位,摘下佩刀往桌面随手一搁,就开始说话。

  ……连卫所千户也是他的旧相识。

  不好惹,别惹他!

  两人再次了印证这点,各自叹口气,去取修修改改几十次的税课文簿,以及去寻一只天知道存不存在的,会捕鼠的狮子猫。

  叶阳辞把侍立的仆从都挥退了,厅堂里只有他和萧珩二人。

  “恭喜高升啊,萧大人。”

  “同喜同喜,叶阳大人。”

  新沏的热茶摆在桌面。萧珩将掌心覆在杯盖上,也不喝,就这么按着。

  他目光灼灼地望向叶阳辞,瞥过对方腰间的镂空银香球,嘴角扬笑:“卑职知道叶阳大人会高升,不想来了临清做州官,真是缘分在此。”

  叶阳辞平静地答:“朝廷如此任命,我自然唯有听从。萧大人如今已是千户,若再一口一个‘卑职’,就有阴阳怪气之嫌了。”

  萧珩便随他意改了口,说:“今早在北桥口关,我的手下例行搜检时,发现了叶阳大人的船只,便第一时间来报了。据说那时船上还有一人同行,看打扮并非船夫或仆从。怎么到了临清码头后,大人是只身上的岸?同行者去了哪里?还望大人为我解惑。”

  叶阳辞白了他一眼,毫不客气地道:“你就为了这点破事,专门来州署衙门见我?萧珩,我看你是闲出屁来了。有这闲工夫,不如去干你的老本行,抓贼、盯梢、鸡鸣狗盗。”

  萧珩挨了骂也不生气,反而笑得更恣肆:“大人真是促狭。我知道那位同行者是高,不,伏王殿下,来向大人确认一下而已。毕竟临清一带运河交汇,虽繁华但也不安宁,我得盯着各处的风吹草动,以免误事。”

  他既已挑明,叶阳辞也就打蛇随棍上:“旁的不相干之人也就罢了,你是知晓内情的,算是半个自己人,所以给你个忠告——别当面叫他的新封号。他能忍,不代表我也能忍。”

  萧珩的笑隐没了,眉间仿佛掠过雾霭,旋即又恢复了玩世不恭的神色。他抬起掌心通红的手,一指挑开杯盖,热气白雾腾地冒出来,逃难似的。

  他说:“多谢大人提点。”

  他又说:“其实我也不全是为了求证而来面见大人的。”

  叶阳辞挑了挑眉:“还有何事,难道是要我归还方总旗那五十两赎罪银?哦,如今是方百户了,也恭喜他。回头我请他吃他心心念念的猪头肉打卤面。”

  萧珩深吸口气,把杯盖“铿”一声又盖上:“我来是想告知叶阳大人,就在两天前,临清运河上出了一起悬案,漕船上所有人死得不明不白,五十万两白银不翼而飞!

  “那些白银可是山东好不容易平定了各府矿乱之后,从各大银矿场与抗法的私营矿主手中,收拢而来的第一笔矿银,本该交由银官局的漕船运送,直入京师,进贡给陛下。可以想象,陛下对此会有多么看重。

  “时值临清正在更换州官。钞关的原主事林疏风落马,也正在更换人手,据说将由陛下指定的银官局之人担任。就在这种上下不接的夹缝时刻,出了这么骇人听闻的大案,背后定有黑手在兴风作浪。我看无论追不追得回矿银,许多颗人头要滚滚落地了。”

  萧珩抬眼,目光紧迫地盯着叶阳辞:“方才各位同知与通判都在堂上,有谁敢提一句这个案子的吗?都藏着掖着呢。生怕被指去负责此案,反正天塌下来,有一州主官先顶着。叶阳大人,你可真是挑了个绝好时间,来接手这个要命的烂摊子啊!”

  叶阳辞一怔,随后抬手喝完了杯中茶,淡淡道:“那又如何,来都来了。”

  叶阳辞回视萧珩:“这案子弄不好,你临清所萧千户的人头也要落地。如今你我真成了一条船上的人,萧大人可得靠谱些,别再搞似是而非的那一套。”

  萧珩笑道:“哎呀叶阳大人,太见外了。我本来就是大人——以及王爷船上的人嘛,谈何似是而非?大人放心,只需一声令下,卑职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叶阳辞嗤笑一声,搁下茶杯,起身道:“走,去看看案发现场。”

第69章 王爷热闹好看吗

  “眼下那艘漕船在哪儿?”叶阳辞边走出大堂,边问萧珩。

  萧珩起身时抄住了佩刀,挂回腰间:“沉在临清城的东水门外。因为会通河深度才十三尺,整艘船斜插着沉不了底,还有一小段船尾露在水面外。目前案子尚未调查完毕,无人敢动那艘漕船,船还沉在原地,由我千户所一批兵士看管。”

  叶阳辞又问:“死的是哪些人?”

  萧珩:“船上一名银官局太监与负责押运的漕军都死了,尸体已全部打捞出水,摆在岸边临时搭建的殓房里。”

  叶阳辞:“事发两日,除了临清千户所,还有哪些衙门介入调查此案?”

  萧珩:“州署的兵房介入过,便是方才那个孔通判负责,昨日他带兵绕船两圈,走了个过场。其实这艘漕船真正的负责人该是银官局,毕竟装的都是直入京师的矿银,但钞关的新主事尚未见人影,也不知何时到任。”

  叶阳辞大致了解完情况,在廊下吩咐书童李檀:“去把罗摩叫过来,叫他做好长时下水的准备。你就留在衙门,收拾我的私宅与物品。”

  李檀乖巧地应了声,跑去旁边耳房,找到正在唏哩呼噜地嘬羊肉泡的罗摩。

  听说主人召唤,罗摩不顾剩下大半没吃完,把碗一撴,起身就走。

  三人从码头乘上千户所的座船,两刻钟后出了东水门,又行了一刻钟,远远看见那艘大半截斜插在河底的沉船。

  附近有千户所的巡逻小船,正在驱赶试图围观的往来船只,岸上也有兵士临时驻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3页  当前第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5/14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叶阳大人升职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