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叶阳大人升职记_分节阅读_第115节
小说作者:天谢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696 KB   上传时间:2025-10-09 12:01:35

  唐时镜说:“当然不是。我最好他们双方两败俱伤,八、九皇子死罪难逃,延徽帝元气大伤,如此一来,有资格继承大统的只剩下十、十一皇子。十皇子生母出身卑微,到时只需一封册立谈丽妃为继后的诏书,十一皇子就是名正言顺的唯一嫡皇子。”

  叶阳辞追问:“十一皇子年幼体弱,你能确保他活得长久,登基后始终受你所制?还是能确保谈家不生出擅权之心,甚至以太后辅佐幼主的名义垂帘听政?”

  唐时镜冷笑一声:“我自然有办法拿捏秦泽墨。而我母亲还在世,谈家绝不敢有异动。”

  叶阳辞道:“恕我直言,长公主殿下已经六十五岁了,还能继续震慑谈家多少年?”

  “我母亲身体仍康健,只是有些精力不济。再说,在她百年之前,难道我就不会暗中积蓄力量?她若不在了,谈家应该担心大祸临头,而非庆幸。因为不会再有人看在她的面子上,容忍那一群穷奢极侈的勋贵——当然,也包括她生的那三个姓谈的子女。”唐时镜话中杀意隐露。

  叶阳辞沉默片刻,长叹了口气:“我真是小瞧你了,唐时镜……不,萧珩。你还是换回萧珩的模样吧,我看了这么久,已然看习惯。”

  “你想看什么模样,我就做什么模样。若你想睹貌思人,要我偶尔化成秦深,也未尝不可。”唐时镜目光深峻地看他,“我胳膊疼,叶阳,我胳膊一直在疼。那道伤从未真正愈合过,除非你抚摸它,亲手为它上药——”

  叶阳辞站起身,打断了他如饥似渴的话语:“天色不早,你该告辞了,萧楚白。”

  顶着唐时镜模样的萧珩,暗怀不满地说:“怎么,急着把我赶走,然后继续哭悼亡夫?”

  叶阳辞不为所动:“对,我这个痛不欲生的遗孀,还要向丈夫的亡魂倾诉衷肠。你要留下来听?我怕你自己给自己找硌硬。”

  萧珩磨了磨后槽牙:“秦深死了,你再多的期待与展望,在他身上终成空。叶阳,我知道你不是个沉溺私情、意气用事之人,你看看我,我同样能助你实现一切抱负。”

  叶阳辞像重新认识般打量一下他,说:“抱不抱负的,以后再说。今夜我就是你口中的‘哀怨小寡妇’,怎么,你想踹寡妇门?”

  萧珩就算脸皮再厚,也在他最后这句话下败退,悻悻然留下一句“我叫下人送饭进来,你用完有力气继续哭老公”,起身离开了厢房。

  他走后,叶阳辞关门闭窗,把身上鹑结的麻布丧服脱了,换上素白寝衣,倚回榻上,继续慢慢琢磨那卷纸条上的讯息。

  “金牌已送达渊岳军中,伏王殿下面南而拜,泣曰‘北狄已除,不负圣恩’,当即奉旨班师。”

  ——能屈能伸,如伪如真,是涧川的风格。他这时定然已经想好了,如何应对延徽帝的班师令,不可能就这么奉旨回京,束手就擒。

  “回程途中于赤马古道遭遇百年一遇暴风雪,人马四散,不知所踪。”

  ——赤马古道?这地名听着有点耳熟……是了,在我上次回京的途中,赵夜庭醉酒时曾说,道士给他批算过“赤马劫”。今年正是丙午年,丙属火对应赤色,地支午对应马,正合了“赤马”二字。而那处古道又名叫赤马,老赵说醉话时,涧川也在场,如此两下一联想,不可能毫无警觉。

  “彼处天堑险峻、断崖无数,当地人皆言坠、冻死者无数,恐难生还。”

  ——当地人?是指靺羯人?我离开刀牙之后,涧川就率渊岳军奇袭北壁腹地,至今几个月过去,依他的作战风格与渊岳军的战力,北壁没鸡犬不留就算好了,还能剩下什么当地人?还有闲情向驿兵说三道四?怕不是他有意留下的喉舌呢。

  叶阳辞越想,越觉得这是个见招拆招的局。

  秦深与渊岳军一定安然无恙,正等待着全面反攻的最佳时机——理智上,叶阳辞这么坚信着。

  但总有些念头不受理智控制,尤其是自己曾经对秦深的劝告,此刻折返而来,回荡在耳畔:纵观历史,多少英雄豪杰的性命戛然而止,仅是因为一丝无人在意的疏忽、意外,甚至荒谬的巧合。然后你会觉得,世上并无英雄,只有一个个挣扎求生的寻常人,迎击着永远不知下一刻走向的命运。

  只要没有见到秦深本人,他的担忧依旧在。

  这一缕挥之不去的担忧被他深埋心底,除了夜半辗转反侧的自己,他不肯叫任何人窥见。

  阿深,他的阿深!

  何时能重逢,何时能再紧紧拥抱,低唤一声阿辞,将他淹没在雪河草野般的气息里。

第140章 黑白之外别有道

  翌日,西角门外哭临完毕,叶阳辞在宫道与叶阳归迎面遇上。他拉着同样一身丧服的妹妹,转到无人偏僻处,问:“这两日不见你在太医院,也没回住所,住宫里了?没遇上麻烦事吧。”

  叶阳归小声答:“麻烦的是十一皇子。他本就体质虚弱,目睹皇后遇难受了惊吓,这两日不时发热惊厥,把谈丽妃吓得够呛,昼夜不合眼地守着,也不让我走。”

  叶阳辞也听说这孩子是惊厥体质,一旦发热就容易抽搐,只要护理得当,热度降下来便能自行恢复。只是谈丽妃极宝贝自己这根独苗,长公主也再三交代过,所以载雪就会格外辛苦些。

  他确认周围无人,对叶阳归附耳道:“留意韶景宫的动静,尤其是萧珩出入时。此人心思诡谲,有扶持幼君上位、自己摄政之意,上次挑唆秦温酒刺驾,后面还不知要搅出什么风雨。若有蹊跷之处,及时告知我。”

  叶阳归了然点头。

  叶阳辞又问:“延徽帝伤势如何了?”

  叶阳归答:“止血及时,观察两日后不见红肿、溃烂等痈症,算他运气好。但那箭头带毒,虽然他当机立断,剜去右臂伤口处的一块肉,仍有些余毒未清,太医正在用药排毒,应是性命无碍,只是需要好好调理一阵子。”

  叶阳辞思忖:难怪延徽帝还有余力召见容九淋与程重山。依他多疑的性情,想来不会轻信飞鸽传讯,必会再派人前去北壁打探。所以涧川麾下数万人马,该如何躲过之后的探查,又会利用什么样的契机与方式回来……

  “截云?”叶阳归唤回了他短暂的出神。她略带担忧地说,“我听说皇上命奉宸卫审理刺驾案,指挥使宁却尘主审,由你担任副审,司礼监袁松袁太监督审。这摆明是要把文武百官都撇出去,将最后的审理结果与党羽名单都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如此一来,朝臣们怕奉宸卫与内宦擅权专断,又插不进手来,就会将所有劲儿都往你身上使。截云,你会承受来自皇上与百官的两头压力。”

  叶阳辞深吸一口气:“我明白。载雪,你放心,我会走好这条悬索,不会掉下去的。眼下形势复杂,这阵子你就先别出宫了,看顾好十一皇子,稚子无辜。”

  叶阳归掩去忧虑,离去前叮嘱:“随时保持联系。”

  三日哭临与奉慰礼完毕,苜蓿园刺驾案终于提上日程,在奉宸卫管辖的天牢中进行审理。

  果然,文武百官感到大为不安。刑部、大理寺与御史台的官员联名上奏,恳请延徽帝依照《大岳律》,将刺驾案交予三法司审理,但被直接驳回。

  为此他们不断上谏,说这不仅是天子家事,更是涉及鼎祚的国事。尤其是身负监督之权的御史台,不仅谏书如雪片,御史大夫东方凌还屡次跪求面圣,都被禁军拒之宫门外。

  延徽帝占着国丧的天时,更是懒得与百官们掰扯,干脆宣布:天子悲伤过度,圣躬伤势亦需静养,罢朝之期延长,六部百官各司其职,有需裁决之事报于阁相容九淋。养伤期间,他只允许容相入宫议事。

  这一招捶得朝臣们四仰八叉,求告无门。

  不少官员灰心丧气,私下发起了怨言:“刺驾案疑点甚多,却不准三法司依律查案,倒让御前的鹰犬们一手遮天。陛下如此刚愎自用,不仅对朝臣毫无信任,就连对皇子们也如此潦草,大岳国本还能安稳吗?”

  “那是陛下的儿子,为父的不爱惜,我们为臣的还能多说什么?诸位大人要小心的是自己,别一觉醒来莫名其妙成了‘附逆’,陛下说了,八、九皇子在宫内外与朝堂上必有党羽。你是党羽不是?”

  “别拿这种全家掉脑袋的事开玩笑!对了,不是还有一个出身清流的副审官,翰林院学士叶阳辞。”

  率先抱怨的官员嗤道:“出身没问题,眼光有问题。没听说吗,与奉宸卫都虞候萧珩是御赐的夫妻。那萧珩是什么货色,乐伶之子、市井出身,石榴裙下卖肉的邪皮子货。叶阳辞与他相好,那叫一个被窝里睡不出两类人,还不得同流合污吗?”

  另一人讪笑:“这话你拿去叶阳辞面前说,或是去萧珩面前说,我赞你一声勇士。”

  那人哑火了,悻悻然嘀咕了声:“我区区一个吏部郎中,有什么资格出头,还得是三法司主官、六部尚书发声,才够分量。”

  “你是怕得罪了他们,被扣个附逆罪,一并押入天牢吧?”

  “哼,圣主昏昏,必有奸臣在侧。诸位就擦亮眼睛,看看这逆人伦的刺驾案怎么审吧!”

  “这个刺驾案,大人准备怎么审?”竹林小筑内,韩鹿鸣问叶阳辞。他近来用药膳调养得宜,不再是风吹即倒的虚弱样,面色也逐渐红润起来。

  叶阳辞哂笑:“你该问我,这案子结果如何。”

  这下连韩鹿鸣都感到意外:“审完了?这才一日!”

  叶阳辞道:“其实都要不了一日。九皇子秦泓越才十五岁,性子鲁莽冲动,没太多心眼,在这件事上全是听从秦温酒的谋划。他哪里吃过天牢的苦,又对任皇后的惨死心怀愧悔,往公堂上一押就崩溃了,交代得一干二净。不过,也没什么太多内情。”

  “愿闻其详。”韩鹿鸣颇感兴趣地求问。他感兴趣的并不止这个案子,而是从中能发掘出什么线索,好为他所用。

  叶阳辞说:“花朝节的场地,是秦温酒早就从任皇后那儿打听到,命人提前布置的。刺客也是秦温酒用重金收买的,毕竟天天‘忠君’挂嘴上也没有俸禄可领,而秦温酒给的,足够他们一家老小几辈子不愁吃喝,所以这些死士即便被俘,也是寻个机会就自戕。其中有不少柔仪殿的侍卫,秦温酒恩威并施,先是吓唬他们,自己若不得活,死前必让全殿陪葬;反之若能继位登基,在场皆是从龙功臣,将来贵不可言。那些侍卫能成为他心腹的,多少也沾了点疯劲,赌徒心态一起,就跟着他干了。

  “这场刺驾计划得仓促,执行得粗暴,反倒因为牵涉面窄,少了风声走漏的隐患。真就是人多不谋事,事密则成。

  “你瞧,有时天意就是如此弄人,精心谋划比不上灵机一动。智计频出、环环相扣都是假的,‘八百就八百,今夜玄武门集合’才是真。”

  韩鹿鸣大笑,说:“叶阳大人真会调侃。但要说到玄之又玄的气运,显然不在八皇子身上,则否这事就成了。”

  叶阳辞将松皮折扇遮着口鼻,掩笑道:“当时秦温酒、秦泓越与延徽帝近在咫尺,除了贴身的御前侍卫,谁能看清他们袖中动静?

  “我若是秦温酒,一旦得手,便趁御前侍卫慌神将之全数斩杀,再示意刺客们趁乱逃走。待到大队人马赶来,便做救驾不及、悲痛欲绝状,一面下令搜捕刺客,一面以皇子身份主持后事。

  “就算群臣有疑虑也不敢当下发作,毕竟帝后皆亡、泰山将崩,外有群夷虎视眈眈,内有亲王拥兵自重,如此局势下,一个能主持政事的成年皇子可太重要了。

  “九弟是同党,十弟不足为虑,唯独要担心的就是十一弟与其背后母族。但那时十一弟就在溪边,体弱、水寒,他又不会凫水——釜底抽薪,没了龙嗣,谈家能翻出什么花来。”

  韩鹿鸣仿佛这才看到他隐在光风霁月之后的另一面,叹为观止:“原来叶阳大人……非不能耳,实不为也。”

  叶阳辞道:“我早说过,‘黑白之外别有道’。我能走白,也能走黑,但有时还是宁可走灰,如此既不违背我强国富民的初衷,又能不受过多的伦理纲常束缚。我所行之道,千秋之后任由世人评说,但此时此刻,谁挡我的道,我就铲除谁。

  “茸客,我与你交心了,你还愿意站在我身边吗?”

  韩鹿鸣大笑:“我本狂生,难遇枭主!”旋即笑声一敛,伏身拜道:“更加愿意了!”

  “好!”叶阳辞扶起他,“刺驾案的内情太过简单,并不能满足延徽帝的疑心。我要你设计将阁相容九淋扯进这个旋涡,再加上之前的盗银案,让他彻底翻不了身。对付这种百足之虫,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须致命。”

  韩鹿鸣毫不犹豫地说:“交给晚生,请大人放心。”

  果然,宁却尘与袁松将九皇子的供词上呈,延徽帝非但没有满意,反而因疑生愠,皱眉反问:“就这?内廷没有策应,外朝没有援手,仅凭两个深宫里的半大小子、一群低等侍卫与亡命之徒,就能策划与实施对朕的刺杀?那朕这个皇帝,未免也当得太寒碜了!”

  袁太监听见“内廷策应”四个字,唯恐惹火烧身,忙跪地答:“皇上明鉴,八皇子素来不爱用阉人,宫女也畏惧他的脾气,常避缩不敢近前。此案中的内侍,均是柔仪殿的侍卫乔装改扮。”

  宁却尘也道:“启禀皇上,目前并无证据指向外朝官员与此案有牵连。当然,也可能是埋得太深,尚未挖出来。”

  延徽帝摸了摸右臂上裹缠的纱布,沉着脸说:“那就继续挖!叶阳辞呢?他身为副审官,如何还不奉召来见,也没点回复给到朕这里。”

  宁却尘与袁松也不知叶阳辞去了哪里,明明是一同进宫的,怎么拐个弯人就不见了?

  延徽帝正要命人去找寻面斥,却见殿外有内侍来禀:“皇上,叶阳学士此时人正在柔仪殿外,见殿门贴了封条,不敢擅入,恳请皇上允准入内探查。”

  “柔仪殿早就被翻个底朝天,除了一柜子私藏的酒,并无涉案之物。他这不是马后炮么?”延徽帝说归说,但还是给叶阳辞一个机会,下了口谕,“你二人带队同去,看他还能查出什么花儿来,朕就在这儿等结果。”

  宁却尘与袁松领命而去,在柔仪殿外见到了安静等待的叶阳辞。

  袁松吆喝手下去拆封条、开锁,宁却尘趁机低声问叶阳辞:“你真有发现?皇上今夜本就不快,若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搞不好会迁怒于你。”

  叶阳辞平静地答:“尚未亲眼见到,不敢说有发现。但依我对八皇子的了解,他极其缺乏安全感,心思又敏感细腻,定会将重要物件藏在触手可及之处。”

  殿门打开,几人走进去,见里面已被翻找得有些凌乱,结案之前宫人们也不敢收拾,就任由抽屉、柜门大开,枕衾滑落一地。

  叶阳辞小心地踩着空地,内内外外详查了一遍,的确并无可疑之处。

  宁却尘叹道:“走吧,去向陛下谢罪。”

  叶阳辞蹙眉思索。微风掠过,窗外风铎轻响,他的目光随之落在了窗前地面的那一株狼桃盆栽上。

  “那是西夷来的狼桃?”他走过去,蹲下身端详,见枝叶间孤零零地结了一颗半青半红的果子,只有酒盅大小。这盆栽似乎得到了精心照料,枯叶修剪得干净,又养在地龙供暖的殿内,难怪二月份还能结果。

  他召来柔仪殿的一名宫女问话。宫女答:“的确是八皇子殿下亲自侍弄的,从不肯让宫人们沾手。他说狼桃有毒,不能触碰,更不能吃。”

  叶阳辞说:“据说京城仅有的几株狼桃,是十年前泰西国人带来的,也就是那群‘远西医士’。”

  宁却尘疑惑:“既然有毒,八皇子为何养在殿内?”

  叶阳辞伸手去触碰狼桃,宁却尘连忙阻止。叶阳辞却摇摇头,说:“其实狼桃无毒,不仅果子能吃,且成熟后味道酸甜可口。只是表皮鲜艳,捣烂的汁液如同血浆,看着吓人罢了,有毒的谣言便流传了一百余年,无人敢食。”

  他碰了碰那颗仅存的小狼桃,又提着花盆掂了掂,觉得略轻,不像装满土的重量,于是将之整株拔起——

  盆内果然还有盆,上下嵌套,形成中空的隔层。叶阳辞将植株连同内盆搁在地上,伸手进外盆底部一摸,掏出个严严实实的铜盒子。

  “什么东西,藏得如此隐蔽?”袁太监见他触碰了狼桃也无事,便凑过来问。

  叶阳辞打开了那个带锁扣的铜盒。

第141章 一步一步又一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3页  当前第11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5/14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叶阳大人升职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