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云懒得理会他的言语调戏,“事情办完了吗?”
“办完了,”秦少英笑道,“我出马,还能办不成吗?”
卿云长出了一口气,“那太子是得了皇上褒奖了?”
秦少英不由失笑,“他都已是太子了,还要怎么褒奖?”
卿云面上激动之色稍褪,“太子殿下一定很高兴吧。”
秦少英不住地笑,神情戏谑道:“要不趁着他高兴,我给你美言两句,让他把你接回东宫?”
卿云知道秦少英对他有戏耍之意,只不愿意放过这难得的机会,当下也不言语,去到自己床边,从枕头下面拿出他精心打的那个络子。
“秦大人。”
卿云将络子递上前。
秦少英眼瞥了,只见卿云那一双手冻得红红白白的,手上捧着那靛青络子,他倒觉着比起那络子,那双手更能动人心肠。
“让我转交给太子?”秦少英挑着眉笑道。
卿云道:“是给秦大人您的。”
秦少英面上神色一顿,目光这才正经打量了那络子,他与李照是一路的,从来腰间佩饰不多,寻常只佩刀和玉罢了。
“还望大人别嫌弃。”
秦少英视线慢慢从络子转移到卿云手上又再转到卿云面上,他一抬手,却是连卿云的手带着络子全攥住了。
秦少英不愧是习武之人,如此冬日,穿着单薄,手掌却像着火了似的发烫,烫得卿云手掌一颤,却未从秦少英掌心逃脱。
二人四目相对,秦少英发觉卿云的眼睛极有迷惑性,因他生了一双哀怨多情、纯稚动人的明眸,叫人误以为他是个水晶玲珑剔透的单纯性子,实则里头却暗藏丘壑艰险,一个不小心,可是要摔死在里头的。
秦少英手上微一用力,将人拉至近前,卿云些微踉跄,他闻到秦少英身上淡淡的香气,那香气和李照有几分相似,在这些主子的身上,都有着这般类似的香气,是长年累月用极名贵的熏香熏衣裳,久而久之,那香气便也自然留在了他们身上。
“你今年十五了吧?”
“是。”
“十五可就及笄了,”秦少英低头望着卿云的手,抬眼冲卿云淡笑道,“可以嫁人了。”
卿云淡淡道:“可惜我不是女子。”
秦少英道:“你若是女子,东宫兴许便要添位妃妾了。”
卿云虽伴在李照身边两年,与李照形影不离、亲密无间,李照待他也从不避嫌,但也的确未曾有过狎昵之举,他听得秦少英这般说,心中却是十分恶心,他也不辩驳,只道:“若如此,大人也不能像今日这般抓着我的手不放了。”
秦少英笑了笑,松开了手,从他掌中捞走了那络子,“你的手怎么那么冰,”他一面说一面又提了卿云的手,手指搭在卿云腕上,“你这是气血不足之症,想必在此处也没什么好药吃,”他放下卿云的手,扬了下手里的络子,“既拿了你的东西,明日我便带些补气益血的丹药来,别叫你在这山野间埋没了。”
从丹州回京,秦少英向宫中述职之后,便先来了真华寺,再去了东宫,他大步走进殿内,扬声道:“殿下,你的功臣回来了。”
李照正在殿内处理公务,听了秦少英的声音,先摇了摇头,这才抬眼。
秦少英手正挎在腰间刀上,李照目光一扫而过,便瞧见了秦少英腰上的靛蓝络子,秦少英从来不爱这些环佩叮当,偶尔佩一个,自然惹眼,秦少英顺着李照的视线也望了下去,淡笑道:“遇上个美人,非要示好,百般哀求我收下,我见他楚楚可怜,便戴上了。”
李照道:“你来做什么?”
秦少英道:“向殿下您报告丹州之事啊。”
“你不是已经入宫禀告过了,”李照继续低头披折,“没事便回你的将军府吧,别在我这儿晃来晃去的。”
秦少英手摸着那络子,轻轻一笑,“李维摩,我瞧你的性子是越来越孤高了,都说齐王冷傲,我怎么觉着,真正立于云端的人是你啊。”
李照头也不抬道:“滚。”
秦少英大笑:“好吧,微臣告退。”
出了东宫,寒风阵阵袭来,秦少英立在风中,眉头微蹙,手掌摩挲了下腰间的络子,眉头又略微舒展,回眸望向‘东宫’二字,勾唇一笑,转身离去。
第45章
殿内烛火昏暗,小太监们方才点了熏香,便听太子道:“今夜不必点香。”
小太监忙应下了,将香炉熄灭。
李照上了榻,拿起案上的一卷书,读了几页,目光便不自觉地转移到了案上那碟柑橘上。
昨日立冬夜宴,皇帝特意赏了他两筐柑橘,因记得前两年他很爱这个。
李照谢了恩,将两筐柑橘带了回来,既是特意赏给他的,就不能再赏人,为表对皇帝赏赐的感激,便将这些柑橘都分摆在了殿中。
“殿下,以后每年进贡的柑橘都赏我,好不好?”
一双笑眼在烛火中恍然闪现,却是眨眼之间又消失不见。
李照轻闭上眼,深深地吸了口气。
如今他想到卿云,心情便难以言喻,如同心上扎了一根尖刺,一想,便觉着胸膛发紧,心尖疼痛。
原是个纯稚天然的小内侍,怎会变得那般恶毒,工于心计,随口便是为了争权夺利,牺牲几条人命?是他教错了他吗?他又何时是那般教他的?!
书卷垂于膝间,李照额头靠在手腕上,想到那日卿云跪在殿内,对他说出的种种言语,便感到荒谬,那日发生的事仿佛都只是他做的一场怪梦。
如今梦醒了,东宫如旧,那么他自己呢?是否亦然?
那日他仓促间将卿云逐出东宫,已来不及和卿云逐一对质细说,只不假思索地先做了选择,保住卿云的命再说。
对自己这般抉择,李照事后也觉着不可思议。
那样心术不正,胆大包天的奴才,合该直接处死才是。
他为何在盛怒之下还要百般筹谋,留下他一条性命?甚至不惜舍了长龄这个曾救他性命的忠奴去护他?
李照盯着膝上的书卷,恍然间却仿佛又见卿云趴在他的膝头,一面剥柑橘一面同他言笑晏晏,闲话家常,他从来胆大,不仅不爱自称奴才,还什么都敢说,无论是朝政,还是李照日常的一食一饮,他总毫无顾忌,一派天然之色。
如今的东宫变得很寂静,比从前更寂静,这种寂静,李照原已惯了的。
他既入主东宫,做了太子,有些东西便该舍了,经过当年的刺杀之后,东宫更如铁桶一般,无论是人与事,皆滴水不漏。若非他那日一时兴起去了听凤池,便也不会有个卿云入东宫,也便不会有如今这夜下思忆。
放下书卷,李照下榻去了正殿书房,从书桌屉内找出个紫檀盒子,打开盒子,从里头拿出了个淡色络子于掌心轻轻摩挲。
两年的时光,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卿云和长龄被他逐出东宫也快要一年,两年对一年,再过一年,再过一年……兴许他也便放下了。
他能放下吗?
李照叹了口气,将那络子轻轻放了回去,合上盒子。
络子送了出去,人却是不见了,除了留下一瓶丹药外,秦少英便不再来真华寺。
卿云心中不免失望,但他毕竟在寺里已熬了一年,终究不是当初那个处事急躁的他,故而还算镇定。
长龄既说李照每年都要来寺中祈福,他又何愁没有能再见到李照的机会呢?
当日被李照逐出东宫,他几乎是没有辩解的机会,他猜测李照之所以会那般,一是的确气急攻心,二则是没时间了。
这样一来也好,两厢中间留下了未解的结,兴许李照会因此一直念着他呢?
待到日子久了,当日的怒气便会渐渐衰退,等到李照想起了他的好,或许还有转圜的余地。他是不会就这么消沉下去的。
这是卿云和长龄一起过的第三个年。
既是过年,再怎么艰难,也得张罗庆祝一番。两人硬挤出了钱,买了些糖果子和素肉,长龄从山上打柴回来烧了些炭勉强能用,二人裹着被子烤火,依偎在一块儿吃糖果子。
卿云嘴里许久没尝到甜味,放在嘴里不断咂摸着不肯就那么轻易咽下去。
秦少英的丹药确实管用,他如今身子比先前好上了许多,烤着火,又靠着长龄,浑身懒洋洋的,竟觉着有几分安宁,这种安宁却是从前在东宫过年时没有过的。
那时他心中总藏着事,一心一意想要取代他如今靠着的这个人。
卿云道:“去年咱们一块儿过年的时候,你知道我那时在想什么吗?”
“想什么?”
“想怎么对付你。”
长龄笑了笑,“那便也算是想着我吧。”
“谁说不是呢,”卿云往长龄身上靠了靠,长龄身上还是比他暖和,“我想得头都痛了。”
长龄道:“可真是辛苦你了。”
卿云也笑了,“我想着你是立了大功的,兴许李照舍不得把你推出去。”
“说什么舍不舍得的,”长龄道,“殿下宅心仁厚,不会那般做的。”
“所以他不杀我,也是因为他宅心仁厚?”
长龄难得听卿云平静地说起此事,也不对李照喊打喊杀,便低头看向卿云,只见卿云面容在火光映照下洁白如玉,神色平静时便显得楚楚动人,叫人怎能忍心怀疑揣测他是藏有什么恶毒心思。
“太子殿下其实是很孤独的,东宫那么大,又那么静,除了奴才,就是臣子,他身边没个真正贴心的人,唯有你肯冒着杀头的危险去亲近他,”长龄温柔地凝视着卿云,“他不杀你,才是真的舍不得。”
卿云仰头看着长龄,“你不会觉着意难平吗?立了那么大的功劳,却还是被一同逐出了东宫,他这是怕我一个人在宫外死了,只能托付给你,你看,我欺负你,他也欺负你。”
长龄勾起嘴角,“也是我自愿的,你明白了殿下的苦心,想开了就好。”
卿云靠在长龄肩上,“我没想开,他打我,我便恨他。”
长龄不语,只用力搂住了卿云。
这世上人的性子有千百种,卿云变成如今的模样,从前定受过许多苦楚,来了东宫之后,虽说日子比在玉荷宫时好过,却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长龄也很后悔,后悔当初没有早些同卿云交心,让卿云能安下心,便也不会铤而走险,落到今日这般境地。
可谁知道呢?长龄总觉着他搂着的这个单薄小小的人儿总不会真的安分。
“倒是那时说的话还是成真了。”卿云缓声道。
长龄道:“什么?”
卿云道:“咱们又一块儿过年了。”
长龄不由失笑,那笑容也说不清是苦是甜,半晌,他轻声道:“是啊,又一块儿过年了。”
过完年,秦少英终于再度现身,腰上很给面子地挂了卿云打的那个络子,给卿云带了一堆点心吃食。
“你便这么背着长龄吃独食,枉费他拼了命地救你。”
秦少英盘腿坐在卿云身边剥松子。
卿云道:“秦大人若心疼,不如替长龄在太子面前说情,让太子把人接回东宫。”
“嗯,”秦少英沉吟道,“长龄一回东宫,便又会帮你说情,这样你们便可一块儿回东宫了?”
卿云淡淡道:“秦大人既这般认为,我也无可辩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