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夫郎是个作精[穿书]_分节阅读_第140节
小说作者:端瑜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555 KB   上传时间:2025-09-22 17:21:23

  宋长叙见他的模样敞开心胸,很快就睡过去。

  翌日,他一早就到了金銮殿,等平景帝来了,刘忘生说了内阁处理的一些事,最后说道:“从幽州赈灾的官员已经回来了,他们这次赈灾做的很不错。”

  赈灾回来后一般都会赏赐。平景帝点头,“今日会有圣旨赏赐去幽州赈灾的官员,另外刘爱卿列个条子给朕,这其中他们都做了什么。”

  刘忘生:“是,陛下。”

  刘忘生退下后,裴升荣拿着自己写的折子,吞咽了一下唾沫,他张开口想要发出声音却是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想要迈开腿走到前面,双腿发软,大汗淋淋。他感觉有人在看,金銮殿上的朝臣都在看他。

  作者有话说:

  小宋:这是真的(咬一口金边)[彩虹屁]

  小许:好好的人[摸头]

  ps:这几天在外边比较忙,今天回来了。

第91章 初心不忘

  裴升荣心中想到,幽州赈灾了几次,每次去的官员难道没有发生猫腻么,为什么不会说,因为有阻力么,还是认识到什么。

  当时的一腔孤勇现在临到头了,反而有几分胆怯。河东裴氏保得住他么,对他以后的仕途有影响么。

  来福:“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没有官员再上前。

  裴升荣的脑子里又想到当初在幽州遇上正在挖着观音土吃的百姓,他们明知道观音土不能顶饱,却还是挖着泥土饱腹。

  房屋被冲毁,明明没必要被冲毁的,只要河堤做的好,他们就不会经历这样的苦楚。

  死了多少人,还有许多百姓被淹死。

  如果所有人都不说,那么还会有更多人死亡,他们甚至不知道怎么死的,只觉得是天灾。

  那又要如何。他们到了幽州都是大鱼大肉伺候,底下的百姓吃着混着泥土的米粥,粮铺赚的盆满钵满,官员得了朝廷的赈灾没有丝毫损失,又能大赚一笔。

  裴升荣想到这里,他看见平景帝马上就要站起来,他上前一步呈现自己的折子,“臣有本有奏。”

  平景帝颔首,来福取了裴升荣的折子递给平景帝。

  裴升荣说道:“臣是随行去幽州赈灾的一员,到了幽州触目惊心,很多房屋和田地都被冲毁了。臣去之前查阅了工部的备案,幽州的河堤刚新修没有两年,按理说不会这么快就有这么重大的损失。在幽州的时候,臣就去走访一些人,并且找到了河堤的残渣,臣发现这座河堤的修建偷工减料,导致洪灾来时没有任何抵抗力就被冲毁了。”

  平景帝拿着奏折皱眉头,神色难测。

  工部尚书闻言有几分紧张,他是没有参与什么幽州贪污,他又不傻,直接插手这样的事。怕是底下的人做的,他的目光落在工部侍郎的身上。

  宁侍郎后背湿透,他得到了随行人的警告,说是裴升荣知道的事情多了,他想着他不会上奏,再怎么也不会这么快。

  他打算今天把裴升荣叫到面前威逼利诱,没想到裴升荣这么沉不住气。

  早知道在幽州的时候他们就应该把人做掉,怎么让他回到京城,现在好了,要是陛下认真起来,他们所有人都跑不掉。

  平景帝:“洪爱卿你去查查幽州的事,还有裴爱卿折子上提到的人名,把幽州太守提到京城回话。朕是太放纵你们了,还是你们早就把官职看成自己的私有。有人在京城做官,心都飞到地方上去了,捞钱捞的朕都自叹不如。”

  “朕还记得从永州太守抄家得来的白银就有三百万两,国库每年收入才六百万两,一个地方太守仅仅是白银就有国库的一半!”

  平景帝正在气头上,他查看了一下这个幽州太守也是在他登基后任命的,虽然不该迁怒萧太后,但他还是对她添了不满。

  在父皇在位期间国库至少还是持平,等他登基后,国库每年都是亏空。若是萧太后大手大脚修建行宫,自有朝臣谏言,太后修了一座行宫供自己礼佛,其余的花销不大,被底下的贪官贪了。

  若是大权在手,为何不以江山为重。任人唯亲,难道就把朝廷治理好了?

  平景帝面色闪过一丝冷意,“这次彻查,不管查到谁头上,只要证据确凿都绳之以法,不然当宁兴朝的律法是一纸空文不成,朕不允许他们逍遥法外。洪爱卿,你若是有什么难处直接来盘龙殿找朕不需要通报。另外要是有朝臣可以提供线索,朕会酌情考虑。”

  刘忘生心想这次又要在朝中震荡一段日子了,送走平景帝后,刘忘生不禁想到,陛下跟先皇真的不一样,若是先皇遇上这样的事,打打马虎眼就过去,但陛下比较较真,从另一个角度说应该是更看重自己手中的权力。

  遇上这样的皇帝,作为首辅的刘忘生手中的权力也不多。

  裴升荣说完后,他的后背已经湿透了,宋长叙见他还未走,伸出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沈良这次没有先去国子监,反而留下来关切的看着他。

  裴升荣看见他们两个人在,整个人松懈下来。他的眼中还有一瞬的茫然。

  “我说出来了?!”

  宋长叙笑着说:“你说出来了。”

  沈良见状问道:“宋兄早就知道了?”

  裴升荣忙道:“我前几日在膳堂遇上宋兄才跟他说的。”

  沈良抱怨道:“好呀,我不在膳堂吃饭后,隐隐跟你们都不亲近了。”

  裴升荣拍了一下沈良的肩膀,神色轻松,“你还知道,等休沐日请我跟宋兄吃饭喝酒。”

  沈良笑着应下来,他们三人一块走出金銮殿,沈良沉默半晌说道:“裴兄,这次你受苦了。我知道你的性格,这件事对你来说还是太难了。”

  裴升荣吸了一口气,“说什么呢,我什么性格,我只是觉得做官就要堂堂正正的,不让自己身上的官袍蒙尘。我们手里拿的俸禄虽不多,但也是百姓供养起来的。”

  裴升荣摸了摸腰间的玉佩,“我家还算有钱,我不愁吃穿,对俸禄也看的低。到了地方上才明白,每个月七八两银子,普通百姓家里一年都挣不到。何不食肉糜。”

  “我们还能在朝中为他们说几句话,他们想为自己说话,连声音都传不过来。就这样了,做地方官的人,大多是进士他们还要压榨他们,欺骗他们,愚弄他们。我们读书,做官有家族的因素,可难道不也是为了以天下为己任,希望做出一番政绩,造福百姓。”

  沈良心中一动,他看向裴升荣突然一阵唏嘘,“世事难为。”

  三个人分开后,宋长叙对裴升荣更为亲切。裴兄说不在乎俸禄,他可是很在乎的,他升官后俸禄有九两银子,这对他来说已经很多了。

  宋长叙为自己的贫穷叹气。

  回到吏部后,他让丁敏德把政绩平平和优异的人档案交给他,看样子幽州跟朝廷又有一批官员要空出位置,他要早做打算。

  “宋大人整理好了。”

  宋长叙开始查看档案,政绩好的官员大部分都调任了,还有的政绩平平的官员,宋长叙有看见过几个好苗子,对于政绩平平的官员,他还要多加考虑,万一是真的政绩平平就没办法推荐。

  过了一阵丁敏德进来说道:“宗政郎中来了,宋大人你要不要去迎一迎?”

  以后宗政郎中就是他的顶头上官。

  宋长叙记得他在地方任知州怎么来的这么快,他一边起身一边问道:“宗政郎中来的这么快?”

  “宗政郎中在几个月前给陛下递条子回家养病,陛下准他回家修养,这回接到陛下的旨意,他就在京城下面的县城立马就赶回来了。”

  宋长叙看过宗政嘉的档案,他确实是一个体弱多病的身体,但一般情况下他会先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然后就开始生病。

  宗政郎中一直在地方上,哪怕政绩再好,到了后面一直生病,所以在他的体弱多病前都会觉得他不稳定,而且性格桀骜。

  他这些年一直在地方上打转。

  不知为何这次入了平景帝的眼,宋长叙到了吏部门前,他认出宗政郎中瞧着是有些弱气,看模样很年轻,他看上去才二十五六岁。

  宗政郎中眯眼看向宋长叙,还有在他身后的李主事,他轻咳一声,“这位就是宋状元吧。”

  宋长叙忙上前说道:“不敢当,宗政大人。”

  宗政郎中只是来认认人,他和善的笑了笑,“不必这么大的阵仗,你们去忙你们都罢,我还要去找简大人,以后有日子相处。”

  众人应了一声是。

  宗政郎中带着人去办公场所,随后去找简息。

  宋长叙在新上官面前露了一回脸,他回到自己的工位开始做事。

  新上官是什么性子以后接触就知道了,他第一次做好给人留个印象就好。

  宋长叙这一天挑了几个好苗子出来,等明天呈给宗政郎中。

  他站起身伸了一个懒腰,外边的夕阳把天边渲染的红彤彤的。宋长叙走出吏部,皇宫里已经没有多少官员在。

  他出了皇宫去买了一碗羊肉汤,天气渐渐冷下来,喝一碗羊肉汤回去暖乎乎的。

  宋长叙闲下心,他还看见有卖胭脂的,他想着给许知昼买了一盒胭脂和香膏,还有一盒澡珠。

  他回到家里只有澄哥儿在家,他去换衣出来问道:“你舅娘去哪儿了?”

  “舅娘带阿爹去钵钵鸡铺子了,外婆说想要回去了。”徐澄拿着自己的木雕摆了一排。

  宋长叙,“澄哥儿跟阿爹就留在这里如何?反正宅子够大,还能认识新朋友。”

  徐澄有些惊喜又有些纠结,“可是我答应了夏丫要回去跟她说京城的事,还有另外的朋友在村里,以后我就跟他们见不着了。”

  宋长叙想到这确实是个问题,他思忖片刻说:“我还是觉得待在京城好,村里的伙伴可以过年的时候去看看,等你学会认字了,你可以再去村里住几年,你若不满意再回来。”

  徐澄想点头,他说,“谢谢舅舅,我还要听阿爹的。”

  宋长叙摸了摸他的头,“当然,你阿爹的建议也很重要。”

  许知昼回来后正好开饭,在席面上,梁素说道,“我们也在这里待了这么些时日,再不回去等到了冬日就不好了,再说还要回去一同收庄稼,我们打算过几日就回去。”

  曹琴同样点点头。

  宋明言今天跟许知昼一块看了钵钵鸡铺子,他想着许知昼的建议有些犹豫,他又看了徐澄一眼,心里下了决定。

  “娘,我打算留在长叙这里,帮着他们打理铺子。”

  梁素说:“这样也好。”

  明言在村里一直单着,长叙有本事后当着他面说的人多,但还是有流言蜚语,众人异样的眼光。有人想攀长叙的线,想跟明言结亲。

  留在村子里终究是心情不好,而且还有澄哥儿在。在京城自然比在村子里好,见识都不一样。

  许知昼说道:“娘可以今年回去明年把爹一并带过来,家里的地租出去,每年收租金。大哥在京城里,爹娘上面团聚也应该。”

  “我们都在京城,以后出什么事也不在你们身边,你们心里不好受,我们知道消息后也难受。”

  许知昼是在劝梁素实则也是在劝曹琴。

  梁素想到许知昼的心尖一动,又想到以后老两口在村里是不太方便。

  “我回去同你爹商量一阵,若是我们想来就提前给你们写信。”

  曹琴同样点点头,她最近跟知昼和知辞在一起,心里也更喜欢在京城。

  在村里不免还是要做活,种地不是一个轻松的活,离了家中的两个儿子,家里只剩下她跟许孙正两个人种地也种不了太多。

  要是她们没有在京城感受一番,怕是还是坚定在老家,现在体验过在京城的好日子后,她们想留在京城。

  晚上,许知昼跟宋长叙盥洗后,许知昼坐在梳妆柜旁,他发现他的台面上多了一盒胭脂,香膏,还有澡珠。

  “相公,你给我买的?”许知昼高兴的扭头问宋长叙。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1页  当前第1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0/19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夫郎是个作精[穿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