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_分节阅读_第113节
小说作者:积羽成扇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584 KB   上传时间:2025-09-12 16:57:10

  曹昂蓦然一怔,失神地盯着布袋许久,伸手接过。

  “多谢先生……多谢顾郎。”

  “大公子何必客气。”

  顾至见他收了桃干,转过身,继续赶路。

  当顾至走进衙署,荀彧与郭嘉一人坐在一侧,面前放着酒盏,并未言语。

  顾至不确定两人是真的大白天地跑办公室来喝酒,还是已经密谈过一轮。

  堂中的两人听到动静,同时抬头。

  见到顾至略有些松散的髻发,荀彧神色陡然一变,即刻起身。

  “阿漻,发生了何事?”

  顾至原已放下此事,此刻听到荀彧的关切,忍不住告状:

  “阿兄他……不问我的意愿,就探手取走了那支玉簪,还让我来找文若过去。”

  正坐在堂中饮酒的郭嘉闻言,忽然“噢唔”了一声。

  听见怪异音节的荀彧:“……”

  他无视郭嘉戏谑的神色,牵过顾至的手:

  “我先为阿漻重新打理一番。志才……并非无端行事之人,他这么做,定有缘由。”

  荀彧温声说着。他让顾至在案前坐下,解开葛丝编织的发带,长指穿过发丝,细细梳理。

  手中的发髻刚盘到半截,就听到顾至毫无预兆的询问。

  “依照仪礼,我是否需要拜见文若家中的长辈?”

第82章 对谈

  只听“咣当”一声, 青铜酒卮摔在案上,打出突兀的声响。

  顾至闻声侧眸,没注意顶上结了一半的发髻倏然散落, 披在肩头。

  桌案边缘,郭嘉维持着握杯的姿势,直到酒卮中流出的清酒摇摇欲坠地停在案边,他才回神。

  “唉,这人还未老, 手就开始打颤了。”

  顶着顾至投来的注视,郭嘉唉声叹气、煞有其事地捶了捶自己的胳膊,

  “手啊手, 你怎么这般不听话?”

  顾至盯着郭嘉, 试图从他半真半伪的神情中找到真实的情绪:

  “……你怎么好似在看我笑话?”

  “冤枉啊, ”郭嘉拖长了音, 摇头晃脑,呜呼哀哉,

  “我耳朵不好, 刚才打了鸣,什么都没听见。”

  顾至品着郭嘉的这句话, 回过味来:“我方才之言, 莫非不妥?”

  此时, 郭嘉刚擦去桌案上的酒渍,听到顾至的话,不由露出一道意味不明的笑。

  他正要开口, 余光捕捉到略带几分告诫的凝视,识时务地将作弄的话咽了下去。

  “倒是谈不上不妥,”

  荀彧已将发髻重新理好, 绑了发带,巧妙地固定,

  “若阿漻到某户人家做客,且是第一次登门,依照情理,的确该拜见那一户家中的长者,以示敬重。”

  在登门时主动拜见最年长、辈分最高的尊者,这是初次做客的礼节,并非好友之间的礼节。

  他与郭嘉、志才相交多年,亦不曾以两家的名义相邀,没有见过各自的尊长。

  在并非受邀做客的前提下,主动提出拜见长辈的请求,除了请罪与求人办事,就只剩下结拜兄弟,姻亲,以及……

  思绪因风而中断。那道风并非从窗外而来,而是自他的心房迸流而出,地动山摧。

  他望着指尖的墨发,凝滞的意识再度归拢,一字一顿地读出未尽之语。

  ——以及结发之人。

  心中的异样转瞬即逝,他掩去眼底的纷扰,小心地避开所有不该出现的话题。

  “你我如今追随主公,并未安家,倒是不必……特意拜见长辈。”

  一时之间,荀彧也不知该怎么委婉地解释,才能在说清道理的同时,不让顾至因为方才的事而窘困。

  似生怕自己说重一个字,他转到顾至身前,平直凝视。

  “若今后找到定居之所,阿漻到我家来……”

  不远处,某个人忽然清了清嗓。

  顾至摒着呼吸,等待荀彧接下来的话,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摒息,只凭着直觉这么做。

  眼看着荀彧刚说了半句,就因为旁边清嗓的声音而停顿,顾至等了许久,最终只等来一片静音,不由将死鱼般的目光投向郭嘉。

  郭嘉丝毫没有做了“大好事”的自觉,他一下子捶手,一下子揉脸,一下子拉耳朵:

  “唉,人老了,不仅耳鸣、手抖、齿痛,还喉咙发痒。”

  顾至:“……”

  他总觉得郭嘉在捣乱,但他没有证据。

  荀彧已敛祍起身,看不清神色:“我去寻志才。”

  “那我……”

  未等顾至开口,一只手已轻轻落在他的发顶。

  “阿漻在这休息一会儿,炳烛买了芦菔与肋排,正在后堂熬汤,等会儿就能喝了。”

  芦菔,即白萝卜。顾至不喜欢炒白萝卜的味道,但是白萝卜与排骨熬成的汤甚合他的口味。

  心中惦记着戏志才与荀彧的会谈,顾至觉得,这汤他也不是非喝不可。

  只是,虽然他很想知道戏志才与荀彧会聊些什么,但另外两人似乎都不想让他参与。

  片刻迟疑,顾至最终选择听从荀彧的叮嘱。

  “好。”

  等荀彧离开衙署,顾至顷刻间沉了神色,看向郭嘉:“奉孝今日似乎甚是反常?”

  郭嘉像是真的齿痛,捂着右侧的脸。脸部肌肉猛地扭出一个类似笑的表情,又被他狠狠按回:

  “‘拜访故友长辈’的仪礼,阿漻是从哪儿听来的?”

  郭嘉不答反问,顾至自然也不会有问必答。

  说到底,先前那个仪礼只是他的猜测,根据戏志才的话语与周瑜拜见孙策之母的典故而做出的猜想,并不是别人告诉他的。

  如今想来,他大概误解了什么。《三国志》中所记载的“升堂拜母,有无通共[1]”应当另有缘由,周瑜与孙策结的是两家“有无通共”的情谊,并非因为是朋友而专门去见了他的母亲。

  不过……即使他误解了,把两家的情谊之礼当成了好友间的礼节,郭嘉有必要表现得这么夸张吗?

  望着郭嘉扭成波浪形的面颊,顾至陷入沉默。

  府衙后方,巷道尽头,一处二室一堂的院落内。

  荀彧走进敞开的大门,不知为何,忽地想起项庄舞剑的典故。

  他步履微顿,并未退怯,关了院门,径直入屋。

  堂屋的门亦是大敞,戏志才坐在离门最远的方位,见他到来,往东侧一指。

  “请坐。”

  荀彧打量着戏志才的神色,见他神色澹然,瞧不出别样的情绪,一时之间,心绪难定。

  他在客座坐下,还未开口,熟悉的玉簪出现在戏志才的指间。素洁无暇的白玉一尘不染,此刻,却不知何故,看起来竟有些晃眼。

  “志才若有事相询,直接找我便是,何必让阿漻多走一遭?”

  “文若忙于公务,却因阿漻的一句话,于一刻钟内来到我的院中……何故?”

  荀彧一时默然。

  主座,戏志才将玉簪放入匣中,搁在旁侧。

  “因为文若想做阿漻的‘兄长’?”

  他着重强调兄长二字,原本看不清蕴意的双瞳骤然生寒,冷意如霜,

  “既为兄长,何以赠簪?”

  “簪以固发,簪以固冠,所需所求,合情合仪。”

  荀彧正色而答。他从未质疑过己身,却因听到下一句话而怔愣当场。

  “那你可知,簪可为纳征之礼?”

  纳征,昏礼中的第四礼,由提亲一方往另一方纳吉、送聘。

  荀彧素来磊落坦荡,俯仰无愧。他无惧于戏志才的质问,唯独在听闻此言时,瞳眸骤然一颤。

  “……我与阿漻皆为男子。”

  “可为”,并非“必为”。纳征之礼无定数,簪不过是其中可供选择的一种。

  何况,男子之簪,与女子之簪并不相同。

  那时候,他送出此簪,并无任何私念,只是因为那是送予顾至的生辰之礼。

  男子二十而冠,以簪固冠。

  十五而束,以簪固发。

  而玉为护佑之器,可定魇安神。

  他祈盼顾至能安乐康顺,福寿绵长,未曾想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8页  当前第1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3/2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