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权臣成双_分节阅读_第57节
小说作者:又生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453 KB   上传时间:2025-09-07 13:52:48

  温迎道:“可是还有一些没处理完的事务。”

  林佩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扔给宋轶干,他这两天没得跑。”

  话音刚落,便听见右侧屋摔破了一个杯子。

  啪!

  ——“大人息怒,下官这两天住在阁中复核之前所有的蓝批。”

  宋轶的声音传来。

  阁中众人忍俊不禁。

  温迎笑了一下,问道:“大人明天打算去哪里?”

  林佩拉开椅子坐下,看着门口小吏点灯,慢条斯理地说道:“工部的军器局、龙江提举司、户部新开张的那个叫……”

  平时为右侧屋办事的一位舍人提醒道:“宝钞提举司。”

  林佩道:“嗯,还有龙江盐仓批验所。”

  温迎道:“这么多地方一天走得完吗?”

  林佩道:“明天走不完,后天继续走,让礼部仪制司和吏部文选司各派一人来。”

  温迎的神情逐渐严肃:“大人,发生什么事了?”

  林佩道:“没有什么事,就是走一走看一看。”

  温迎道:“是。”

  *

  林佩用半年时间铺设好调整税制的道路,意在改善底层民生,稳固大厦之基,待这第一件事已步入正轨,他紧锣密鼓地开动了中兴之局的第二事——完善科举文选,纠偏底层上升通道。

  翌日,天气晴朗,艳阳当空。

  官船从秦淮河往西北开,经过京城以外大片的仓库和军营。

  林佩让随从发放遮阳用的大帽。

  他是算好人数的,但没想到方时镜和杜溪亭两位尚书都来了,就不够了。

  方时镜让给侍郎,笑着道:“人家没点我的名,我是自己跟来的,不占数。”

  温迎谦让道:“反正我的官帽也摘不得,我不用,留给杜尚书。”

  杜溪亭道声谢,大方地接来。

  一行人在东门港下船,先到军器局视察。

  由于皇帝与左右丞相探讨用人之事已经传开,工部、户部听闻消息连夜做好了应对,所以当林佩等人到场时,董颢及工部部员均已在门前迎接。

  董颢道:“闻林相亲临军器局,下官及众工师如枯苗望雨,恭候已久。”

  林佩笑道:“兵部常提及一种火枪叫五雷神机,未曾亲见,今日想瞧一瞧。”

  董颢用眼神示意。

  军器局大使拿出一张工图,当堂挂起。

  方时镜道:“诶,董尚书,我们人都到这儿了,你就让我们看一张纸有什么意思?”

  董颢道:“此物涉及军机,若进厂子,唉,不是下官不知变通,得有朱批。”

  温迎道:“董尚书不愧掌管工事,态度严谨,令人钦佩,我等今日正是奉陛下旨意。”语罢,令随行拿出附有中书省印信和朱批的奏疏。

  董颢躬身接来阅看。

  林佩道:“如今正值用人之际,一是吏部将于今秋组织特奏附试,一年一度,持续三年,提拔天文、水利、军械、农学、盐政、经贸等六项专科人才,二是礼部将牵头编撰大典,兴学普学,推广切关实用的学问研究。”

  董颢读完奏疏,捧起奉还,退后一步吩咐军器局大使取钥匙。

  一行人穿的清一色是补子常服,随行皆有记录。

  兵工厂大门打开,硫磺、硝石的气味扑鼻而来,钉锤敲打叮咚此起彼伏。

  军器局大使道:“回林相,这就是五雷神机。”

  五根长筒铁枪管环绕在一起,每管内装药二钱,铅弹一枚,共用一个火门。

  大使道:“枪管可旋转,点火射击后转到下一火门,平射可达一百二十步。”

  工师上前架起神机,转动枪管,瞄准靶心……

  火绳点燃,火星穿过传火孔。

  砰!砰!砰!砰!砰!

  林佩等人为之一震。

  对面靶子立刻被打成筛子。

第45章 心照不宣(中)

  “林相, 这五雷神机比单发的龙手铳的威力更猛,又比虎蹲炮轻便,连骑兵都可以配备。”军器局大使接着介绍道, “如果能多生产几批, 势必大幅提升我军战力。”

  林佩点了点头。

  随行几人亲眼目睹火器作动, 无不赞叹。

  林佩道:“今日我要见一个人。”

  大使道:“姓名是?”

  林佩道:“梁宁。”

  大使转身看向董颢, 目光中含着询问意味。

  董颢眯了一下眼:“没听到林相的话吗,看我做什么。”

  大使立刻吩咐传人。

  不一时,工匠推着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中年男子而来。

  纯青的炉火照着男子惨白消瘦的面容。

  众官吏让出道路。

  男子被搀扶起来行礼:“梁宁见过左相。”

  林佩道:“梁先生大才, 早有耳闻。”

  梁宁生于辽北, 早年游于京师,在军事器械方面展露头角, 致力于发明火器,却因一次疏漏不慎被炸伤双腿,没法参加武选, 几经辗转在兵器库谋了一份流外的差事。近十年,他潜心钻研武器制造,往返地方卫所二十余次, 对军中编制和行军布阵的规律都颇为熟悉, 发明火器五种, 改良八种,绘图两册,传授军官百余名、士兵过万人。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方时镜听完, 背过手,感叹道,“梁先生虽然没有科举功名, 但为阜国所做之贡献甚大,可知举国上下还有多少人被这一道门槛埋没。”

  “这正是我今日找礼部和吏部一起来的原因。”林佩道,“若非亲眼所见,书面之上看不出成效,我一人说了不算,也怕纸上谈兵误国,终得经得起你们的推敲。”

  杜溪亭笑道:“知言,我和方尚书今日都被说服了,不过咱们既然是诚心为国选贤,有些敞亮话我看在这儿就应该告诉大家。”

  梁宁打量着面前的几位高官,神色不见喜怒,手指摩挲护腕。

  董颢道:“杜尚书想说的可是特奏专科考试一事?”

  杜溪亭扶着腰带,说话中气十足:“专科考试偏重于实用,对四书五经正韵文章的要求没那么高,主要在技能,似梁先生这样的大才,只要参加想必就是走个流程,但流程毕竟还是要走的,最重要的是履历档案一定要清白,不要落人口实。”

  董颢道:“何为落人口实?”

  杜溪亭道:“譬如拉帮结派就不太好,昨日陆相上的一道奏疏被陛下驳回,梁先生的名字正在其中,幸而林相及时出手挽救局面,才没有使明珠蒙尘。”

  董颢听明白这几人的唱和,笑了一声,退出这场戏。

  梁宁应也听懂了几人话中的意思。

  他的眼神清明,唇边的笑意与董颢截然不同。

  “感谢林相、杜尚书、方尚书愿意给我、给天下匠人一个机会。”梁宁抬起脸,看着壁炉火光,话音深沉,“我本安分守己,纤毫物欲不相侵。”

  “如此甚好,公事不言谢,乃是陛下圣明。”林佩点到为止,带着众人往兵工厂门口走去,“时间紧迫,我们去下一个地方。”

  军器局大使道:“林相,京郊有野味,后院略备薄酒,若不嫌弃可用过再走。”

  温迎和气道:“大使不必客气,我们的船上带有饭食,不多打扰,你只要记着方才的事,把梁先生的履历办好,就比什么都强。”

  船从东门港一路往大江入海口开去。

  下晌,林佩几人在董颢的陪同之下走访龙江提举司,又见了一批精于船舶建造和漕运管理的实干之人,有的在陆洗举荐名单中,也有的至今未得任何赏识。

  当夜他们宿在京郊馆驿中,次日天明出发往龙江盐仓批验所。

  龙江盐仓批验所归户部管理,由于染接待。

  江风拂面,于染捋着长须站在盐仓门口,笑迎来客。

  林佩道:“齐光,自从织染局实行官私合营,传闻户部金科又有开放盐政之构想。”

  于染道:“先帝一朝抑商,导致‘谁知兵后商人少,岁课犹随国用增’,下官与陆相提出新议,官府当与盐商合作,一来减少运输食盐的成本,二来也可使官府尽早得到收入。”

  林佩和于染如今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关系,二人就事论事,不翻前账也不论亲疏。

  一行人走过灶房和盐场。

  空气中泛着腥咸,白光照得人睁不开眼。

  几个吏员正指导雇役根据批验所的水陆运程图将食盐运到指定地区进行发配。

  林佩让批验所大使叫来绘制运程图的人,同样传达专科考试之事。

  ——“盐政关乎百姓生计,责重山岳,于制盐、恤灶、转运有建树者,皆在本次专科拔擢范围之内,请列位有所准备。”

  船在江上调头折返,最后一站是宝钞提举司印钞局。

  这一路,不仅林佩对户部正在做的事有了具体的认知,连方时镜和杜溪亭也自称是长了见识。

  印钞局与太仓银库距离不远,周围设有兵营。

  听着打浆声,闻着油墨的气味,只见雕版打在钞纸之上,一张张印成大阜宝钞。

  “印钞局也有一位能人。”于染刚到门口,忽然想起什么,“不过方尚书估计要不乐意了。”

  方时镜道:“什么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4页  当前第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7/15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权臣成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