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回民国养弟弟_分节阅读_第92节
小说作者:林昭烬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486 KB   上传时间:2025-08-26 11:03:58

  远处海面上,日本军舰的探照灯扫过漆黑的水面,像恶兽巡视领地。

  暴雨夜印刷所

  蜡纸在油印机下沙沙作响,最新一期《救亡情报》的标题墨迹未干:“华北日军实弹演习,炮口对准北平!”

  林时和工人们忙着装订,汗水混着油墨往下淌。突然,沫沫从雨里冲进来:“巡捕往这边来了!”

  程添锦立刻拉断电闸。

  黑暗中,只听见此起彼伏的呼吸声,和窗外越来越近的皮靴声。

  林烬摸到藏在墙缝的手枪,却听见巡捕们骂骂咧咧地转向隔壁——那里传来《何日君再来》的留声机旋律,是顾安安排的掩护。

  暴雨冲刷着墙上的抗日标语,墨迹化作一道道黑色的泪。而黄浦江上,日本海军陆战队的军歌声随着潮水起落。

  林时突然在黑暗中小声说:“哥,等打跑日本人......”

  “嗯。”

  四下无光,林烬攥着弟弟的手,力道不自觉地收紧,掌心相贴传递着一丝温度。

  这时代,有人对着炮口写诗,有人在白银里下毒。

  而他们,在暴雨中传递火种。

  

第89章 1936末

  1936年8月上海法租界

  八月的闷热裹挟着黄浦江的潮气,黏在每个人的皮肤上。林烬站在明德书店的二楼窗口,看着一队日本浪人大摇大摆地走过霞飞路。他们腰间别着短刀,故意撞翻路边摊的水果筐,橘子滚了一地,被军靴碾烂成泥。

  “第三起了。”张冠清在账本上重重划下一笔,“虹口菜场昨天还有个卖鱼的老头被他们打碎了牙。”

  林烬没说话,只是盯着对面咖啡馆——两个日本军官正和法国领事谈笑风生,桌上摆着精致的马卡龙。

  沧浪阁茶楼密室

  油印机嗡嗡作响,最新一期的《九一八五周年特刊》散发着油墨味。程添锦将传单塞进《论语》封皮,忽然停在一页上——

  “血债必须用血偿还!”

  沫沫和林时正忙着给传单盖章,红色印泥蹭得满手都是。秦望坐在角落的小板凳上,用蜡笔在废纸上涂鸦,歪歪扭扭画了个太阳,又狠狠打上叉。

  “明天游行,”程添锦推了推眼镜,“你们俩负责盯梢巡捕房的动向。”

  林时抬头,少年人的眼睛亮得灼人:“我能举旗吗?”

  “不行。”林烬斩钉截铁,“举旗的肯定第一个挨枪托。”

  深夜顾氏码头

  月光被乌云吞没,顾安借着货堆的阴影掩护,将一箱箱“茶叶”装上舢板。林烬掀开箱盖,里面是捆得严严实实的步枪。

  “绥远来的订单。”顾安冷笑,“傅作义的部队正在百灵庙和鬼子拼命,南京却连子弹都不给。”

  远处突然传来哨声,两人迅速隐入黑暗。日本巡逻艇的探照灯扫过水面,照亮一艘挂着意大利国旗的商船——甲板上的水手正往下扔麻袋,落水时发出金属的闷响。

  “走私军火?”林烬眯起眼。

  顾安摇头:“更糟——是鸦片。日本人要用这个掏空绥远军的军饷。”

  程公馆收音机前

  短波信号时断时续,傅作义部的战报夹杂着电流声传来:“……击退伪蒙军第七次进攻……我军伤亡……”

  程添锦突然关掉收音机。

  墙上地图显示,绥远离上海有多远?

  ——但炮声仿佛就响在耳边。

  “蒋介石昨天撤了陈诚的职。”他摘下眼镜,疲惫地揉了揉眉心,“因为他在军事会议上说了句‘应该联共抗日’。”

  林烬盯着书桌上的《剿共手册》,封面上青天白日徽被茶水浸得发皱。

  他突然想起历史上即将发生的转折

  西安。

  张学良。

  一场改变一切的兵谏。

  8月31日外滩

  文化界的游行队伍举着巨幅标语:“纪念九一八五周年!收复东北!”。学生们穿着黑衣,胸口别着白山黑水徽章。

  林烬在人群外围警戒,突然发现几个形迹可疑的“记者”——他们的相机始终对着学生领袖,镜头闪着诡异的冷光。

  “日本特务。”程添锦低声道,“要制造流血事件。”

  话音未落,一个“记者”突然撞向举旗的学生,同时袖口寒光一闪——

  “小心!”林烬箭步上前,钢笔枪里的辣椒水精准射进特务眼睛。

  骚乱中,沫沫机灵地大喊:“巡捕来啦!”人群趁机疏散。林时护着她钻入小巷,回头时看见哥哥和程教授背靠背站在街心,像两把出鞘的刀。

  日本领事馆的窗口,一双双阴冷的眼睛正俯瞰这场较量。而黄浦江上,运鸦片的商船正悄悄起锚。

  午夜

  蜡纸刻着最新战报:“绥远军收复百灵庙!”油印机旁,秦望蜷在小床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半块印着日军舰的糖纸——是顾安从日本商行“顺”来的。

  林烬轻轻抽出糖纸,发现背面用铅笔写着密电:

  “东北军已与红军秘密停火。”

  窗外,八月的暴雨倾盆而下。

  山雨欲来。

  1936年9月上海大陆新村

  初秋的风卷着法国梧桐的落叶,沙沙地扫过弄堂。林烬站在鲁迅先生寓所外的槐树下,手里拎着一包药——明德书店的幌子,里面却夹着新刻印的《且介亭杂文》未刊稿。

  许广平女士眼眶通红地拉开门,屋内飘出浓重的中药味,混着淡淡的血腥气。

  “先生刚睡下......”她声音沙哑,手指无意识地绞着围裙,“昨天咳了半碗血。”

  林烬瞥见里屋床上那个瘦得脱形的身影——曾经执笔如刀的人,如今连呼吸都像在挣扎。

  书桌上还摊着未写完的《死》,钢笔搁在“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那句旁边,墨迹未干。

  “药放这儿了。”他把包裹轻轻放在藤椅上,最下层藏着苏区送来的特效药——是程添锦用三块怀表从教会医院的美国牧师那儿换的。

  沧浪阁茶楼密室

  《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宣言》的蜡版还冒着热气,程添锦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窗外传来报童的叫卖:“看报看报!日军强占丰台车站!”

  “第二十九军被逼撤退。”张冠清把电报条在烟灰缸里点燃,“宋哲元现在骑虎难下。”

  林烬展开刚送到的密信,张学良的私人印章赫然在目

  “已与杨虎城商定,时机一到立即行动。”

  他猛地攥紧信纸。

  历史书上那个改变中国命运的日子,正在加速奔来。

  顾公馆深夜

  顾安将威士忌泼在地图上,酒液沿着平汉铁路线蔓延,像一摊血:“蒋介石昨天飞到西安督战了。”他忽然冷笑,“带着两百本《剿共手册》。”

  林烬盯着西安的位置:“东北军的调动呢?”

  “借口‘剿匪’,正在往临潼集中。”顾安转动着酒杯,“张学良的卫队换了德制冲锋枪——你懂的。”

  窗外一道闪电劈过,照亮两人对视的眼睛。

  9月18日外滩

  五周年纪念集会的人潮淹没了整个广场。林时举着“收复东北”的标语牌,沫沫在人群中分发《九一八特刊》。忽然,一队日本浪人冲进现场,棍棒砸向演讲台——

  “砰!”

  枪声让所有人僵住。

  巡捕房的马队趁机冲散队伍,林烬看见程添锦被三个便衣围住,西装领口撕开一道裂痕。

  他正要冲过去,却被顾安的人拽进小巷:“别犯傻!看这个——”

  一份刚截获的日本领事馆密电:“务必在鲁迅死前制造文化界大案”。

  深夜明德书店

  油灯下,林烬将微型相机藏进《唐诗三百首》的挖空处。程添锦的伤口已经包扎好,白衬衫上渗着淡红的血印。

  “西安那边......”

  “我知道。”

  林烬打断他,把鲁迅今天硬撑着写好的《答徐懋庸》手稿塞进暗格,“我们得保住上海的火种。”

  张冠清突然推门进来:“特务在搜捕救国会的人,杜老被盯上了。”

  程添锦猛地站起来,却被林烬按回椅子:“我去。”

  他抓起那本《唐诗三百首》,转身没入秋夜的冷雾中。身后,程添锦的声音追上来:“林烬!活着回来!”

  法租界的路灯一盏盏熄灭,而大陆新村的窗口,彻夜亮着微弱的灯光。

  9月30日暴雨夜

  鲁迅的《死》终于发表在《作家》月刊上。同一时刻,张学良的密使渡过黄河,将亲笔信送进延安。

  林烬站在雨中的外滩,望着对岸日军军舰的黑影。怀表里的密件已被汗水浸湿,但他记得每一个字——

  “西安,十二月。”

  江水呜咽,秋雨如箭。

  1936年10月上海大陆新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6页  当前第9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2/14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回民国养弟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