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两不是一个小数目,朱莲花冷静了下来,端着当家主母的威严,义正言辞告诫众人:“这笔银子万万不能声张出去,除了我们自家人知道,谁都不能说。”
“省得了吗?”
她第一次语气如此威严,但几人都是到事情的重要性,均是郑重的点头应了是。
这笔钱由朱莲花收了起来,谁也不知道她放到了哪儿,连周爹都不清楚。
.
那日之后,周家和三伯母家算是彻底闹决裂了,这事儿也成了云水村好长一段时间茶余饭后的谈资。
三伯娘成日闭门谢客,地也不下了,种着的油菜因为没人管理,让积雪糟蹋得折了杆。
朱莲花闲着没事就跑到她家门口吐两口唾沫,也不管她有没有在家里头听着,什么难听的话都骂了一通,骂得顺了气才肯走。
还有一事值得一提,周明和周吉双双入了大牢,这事儿没两天就传到了回了娘家的林文清和阿月,两人再也受不了了,寻死觅活的要和离。
两人娘家是一个村子的,还是沾亲带故的亲戚关系。两家人也是硬气,凑在一起商量了一下,正好趁着还没生孩子,便一同闹上了门要求和离。
按着他们的要求,周明和周吉犯了事,平日里花天酒地的不着家,过错全在他俩身上,嫁妆是全都要带走的,聘礼和彩礼钱一分钱都不退。
三伯娘怎么可能会答应?三家人大闹了一通,昔日的亲家成了仇家,骂红了眼就上手去打,互相扯着头发衣服,将对方家里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好几遍。
这场闹剧闹得云水村里的人都赶来看了热闹,离她家最近的周家自然最先来的。
朱莲花可恨死了三伯娘,在一旁看热闹不嫌事大,煽风点火的拱着火。
周言牵着好奇张望的安阮走远了些,免得到时候被殃及池鱼打到了他。
为了看别人家的笑话伤到了自己,那可就不值当了。
三伯娘家两个儿子都坐了牢,家中只有两个老的,他们二人势单力薄,哪里打得过人多势众的林文清和阿月娘家?
眼看着再打下去要闹出人命,还是有人去请了村长来。
两个老的被打得鼻青脸肿,当然林文清和阿月两人和他们娘家人也挂了彩。
“都闹什么呢!有什么事坐下来好好商量!”
村长一来就带着人将三家人拉了开来,三伯娘抱着他大腿就是哭,指着自己身上的伤一个劲的要他主持公道,两家娘家人纷纷捏紧了拳头,眼看着又要将她扯起来扭打,最后是赶着过来的里正阻止了事态发展。
等三家人情绪都稳定了些,村长和里正遣散了围观的村民,将三家人都带去了村长家。
没了热闹看,周家人也回了屋。
朱莲花还特意用这件事告诫教诲周旭:“见着周明和周吉的下场了吗?看看好好一个家让他们给嚯嚯成啥样了,你可不能学他们。还有,亏了啥都不能亏待了媳妇,知道了吗?”
周旭还小,懵懵懂懂,扭头了向旁边为安阮拂去发上细雪的周言,然后转头郑重其事的点头说:“我要学也是学大哥,以后我娶了媳妇儿,媳妇就是天!”
朱莲花神色莫名,欲言又止,但到底没说什么。
第47章 四十七
经过几番协商, 林文青和阿月最后还是如愿以偿的成功和离了,各自的嫁妆带回了娘家,彩礼退回三伯娘家一半, 从此互不相干各自安好。
这接二连三的事儿, 三伯娘一家是彻底没脸面继续在云水村待下去了, 托村长出面将自己名下的田地家产卖出去。
三伯娘家虽不是云水村里有钱的大户,但田地却不少,旱田和水田各有十亩,房子破旧但也是青瓦房。
她急着卖出去,但田地却是按着云水村的田地买卖最高价抛出的, 连那间破青瓦房也要了三十两。
朱莲花听了这事儿后就动了心思,虽然她跟三伯娘不对付, 但她家的田地却是瞧得上眼的。
她找着一家人说了自己的想法,周爹觉得他们前头已经买了不少田地,若是再将这二十亩地买下,等到了明年开春,怕是会不够人手春耕。
周言却是同意朱莲花的想法, 田地谁家都不会嫌多,人手不够问题可以花钱雇佣,多的是人愿意干这活计。
他之所以支持,其实也是有着自己的私心。以打猎为生终究不是长远之计, 危险系数太高,若是那日运气不好丢了性命,胆小的安阮怎能办呢?
大约是会哭死过去吧。
每一次上山, 安阮的担忧周言都看在眼里,只是为了生计,他又不能向安阮保证不再上山狩猎, 若是能有其他的出路,哪怕能挣到的钱银没那么多,他也会毫不犹疑的去走。
安阮并不知周言心中的打算,他见周言支持,便也毫不犹豫的跟周言站在了一边。
周旭在众人之间看来看去,最后决定也站大哥大嫂。
少数服从多数,周爹也只能无奈的同意了。
买地的事就这么拍板做下了决定,这回却不是朱莲花出面去买,而是让安阮去。
用朱莲花的话来说:“总有一日你也要开始掌家,趁着我还在能给你兜底,你放心大胆的去做。”
这便是在为安阮以后做铺垫了,安阮感动得无以复加,再三保证自己一定会办好。
关于买地的流程,之前安阮就已经跟在朱莲花身边学得差不多,这次虽然只有他一人去办,除去一开始的紧张没拿捏好分寸,后来便得心应手了起来。
他没有直接去找三伯娘说要买她家的地的事情,而是先去找了村长,让村长代为转告。
安阮知道三伯娘对他们一家的仇视,十有八.九不会痛痛快快的将田地卖给他,所以他也没有先开价。果然,没多久村长就告诉他三伯娘扬言说宁可将田地贱卖了,也不会卖给他们周家。
安阮听后也没说什么,只是感谢了村长,之后便没再提起要买地的事儿,每日按部就班的喂喂鸡放放驴,跟着朱莲花下一下地,又或是跟周言上山去捡山货。
朱莲花也对他放心,竟真的完全放手让他去做,哪怕多日没把事情办妥也不好奇不过问。
周言更是绝对支持他,所以更不会过问,周爹仍旧保持沉默的态度,只有周旭耐不住好奇,叨叨絮絮的问安阮为何不着急。
安阮道:“我们两家有仇怨,我若是上赶着表现得很想要她家的田地,你说三伯娘会不会趁机坐地起价?”
“我已经问过村长了,家里有余钱又有意愿买三伯娘家田地的没有几户。三伯娘要价高昂,除非她拆分着买,否则没哪个人愿意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银子的。”
周旭似懂非懂,他挠挠头:“万一她当真将田地拆开了来卖,那其他几户应当是会愿意买的,那到时候不就没我们家什么事儿了吗?”
安阮无所谓的笑了笑:“买完了就买完了吧。”
周旭闻言更迷茫了:“娘不是想要买更多地吗?”
一旁纳着鞋的朱莲花头也没抬插了一句:“又不是只有她家有田地,若是她肯卖自然最好,不肯便再寻其他田地就是,又不是非她家田地不可。”
“反着急着买田地和宅子的可不是我们家。”
安阮赞同的点头,这也是为何他会一点都不着急,主要还是朱莲花给了他底气。
他会这么做,可是征得了朱莲花同意的。
周旭听了朱莲花的解释,一拍手掌恍然大悟:“对哦,我们又不是非买她家地不可。咱们家给得出买地的钱,有得是人愿意卖地给咱们家。”
反正有钱的才是大爷。
周旭想通以后便不再纠结了,再过几日就到立春了,等到来年三月就要进省会参加发解试,留给他的时间只剩下了三个多月,与其花心思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还不如多读几本书呢。
相较于周家的岁月静好,三伯娘家显然就难过了许多。
确实有人愿意买她家的地,只是他们都像是商量好了一样,统一口径说她要价太高,竟把田地的价格砍了一半左右。
直接少一半,相当于比此前云水村土地买卖的最低价都还要低上一些,三伯娘哪里肯?
但急着买地的是她,她不肯那些人便不买了,最后着急的还是她自己。
三伯母不甘心就这么贱卖了自己的田地,从云水村搬走去其他村子,这一路上赶路住宿还有到了落脚地之后的买房买地,哪样不要银子打点?
之前缴纳给衙门的七两银子,起码掏空了她四分之一的家底,这次田地再贱卖,之后路上他们只怕要过得很艰苦。
最后三伯娘没肯卖,那些买地的人便也不再问了,就压着价等三伯娘妥协。
眼看着过了立春,再过十来天就过除夕了,田地却还是一块都没卖出去,三伯娘越发的心急最终还是妥协了。
她去找了之前那些愿意买地的人,表示愿意把底价往下压一两银子,但反而因此让那些人更笃定她之后还会往下压价,统一口径的坚持只给原来价格一半的价钱。
这无异于趁火打劫,三伯娘都要气哭了。
最后她被逼得没了办法,转头找上了村长,说是希望能和安阮谈谈买地的事情。
村长到安阮的时候,他刚跟周言从山上摘了些野梨下山来。
当听村长说明了来意后,安阮嘴角控制不住的上扬。
这一局,还是他赌赢了。
第48章 四十八
三伯娘越着急, 安阮就越镇定,他特意去看了别人家准备要出的田地,表现出他并不是非买三伯娘家地不可的态度。
如此这般晾了她两天, 三伯娘终于忍不住找上了门。
她将安阮拉到了一边:“阮哥儿, 你就给个痛快的准话, 你能给得起什么个价,我好好考虑考虑。”
从前三伯娘对安阮瞧不上眼,如今有事相求了,倒是将姿态放到了最低,客客气气的看着他脸色, 就怕一句话说得不对让安阮翻了脸面。
安阮腼腆的笑了笑:“我们家是想要买地不假,可您家的地要价太高了, 我们手头没那么多钱,还是算了。”
三伯娘一听,拧眉沉思了片刻,试探着比了个数:“那就十四两旱田水田各一亩如何?”
她说着想起了什么来,眼珠子一转, 说话的语气也有了底。
她说:“你家周言不是前些日子猎了头黑熊吗?我可听说过了,黑熊这玩意儿可贵着呢,卖个上百两都不成问题。”
“这样,你要是能一次性将田地都拿下来, 给我一百三十五两就成。”
三伯娘算是豁出去了,这个价格确实已经比之前的十六两要少了不少,但安阮还想要压一压价, 他故作为难的道:“那黑熊可不好卖出去,虽说最后叫人整头收了去,但那人压着价也没给几个钱, 一百三十五两银子我们真给不出来。”
三伯娘实在是不想放弃,一咬牙问:“你说个价,我看看能不能成。”
安阮一看有戏,努力压着内心的喜悦,一本正经道:“十二两一亩水田一亩旱田。”
话音刚落,三伯娘立马反驳:“不成!这也太低了。”
田地历朝历代都的十分重要,交易的价格自然也昂贵。按着云水村的地价,水田最少都是八两,好的要十二三两,而旱田相较于便宜一些,在五两左右。
十四两已经是她所能接受的最低价了。
这些田地可都是她们家上一代就开始攒下的家底,要不是家里三个汉子都烂泥扶不上墙,三伯娘又何至于被逼到要卖地卖房,还要被迫背井离乡的田地?
三伯娘越想内心越苦,也越发后悔太纵容周明,以至于他越发变本加厉,还将周吉给带坏了。
如今已成定局,多想也无益,三伯娘只能再次讨价还价:“最少也要十三两,低了我就不卖了。”
又压低了一两,虽然没达到自己想要的价格,但十三两也十分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