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走后,翟广反扑更甚,李椹劝道:“殿下下马,与臣换一换吧!”
刘钦明白他的意思,稍一犹豫,也不推辞,跳下马站在李椹旁边。
他事先做的准备当中,除去那三辆车外,还包括提前就换好了普通军士的衣服,除非特意记住他脸,不然绝不会在数百人中一眼瞧出他的身份。
恶战之时,一度与翟广相距不足十步,李椹担忧翟广会突然发难,为保刘钦不失,便装作自己是他的长官,对他又是鞭笞、又是叱骂。翟广果然把刘钦当做寻常兵士,对他没怎么上心,但却把李椹抓了去,却是后话。
后来陆宁远不知用了什么法子,竟然当真拉来援军,一瞬间便扭转了战局。只是这些援军于刘钦而言,与其说是久旱逢甘霖,倒不如说是引狼入室。翟广是当真节节败退了,但没过多久,刘钦身上一痛,果然中了支冷箭。
之前听为了做戏做像,他里面未着软甲,不然被李椹拿鞭子抽在身上时就已经露馅了。但如此一来,他身上几乎全无保护,让箭射在身上,登时吃不太住,况且现在正值混战,谁也顾不上谁,既然已经有了第一箭,就说明邹元瀚军中有识得自己的人,那么不知何时还会从某处射来第二、第三箭。
他不敢托大,索性脱了官军军服,从地上死人身上扒下件衣服,同那些流寇一道趁乱突围出去了。
他突围之后不久,忽然有一道逃跑的流寇拉住他。
刘钦一惊,下一刻已准备好拔刀灭口了,只可惜刚才为了装得像些,特意把刀扔在了战团里面。
幸好对方是见他受伤,要替他包扎上伤口再跑,说不然他一会儿就跑不动了不说,地上有血,还会留下踪迹,一听便是时常被打得到处逃窜,已经颇有心得。
刘钦才稍稍放松几分戒备,谁知在给他包扎的功夫,那人忽然问起他是哪哨的,说看他面孔发生,以前好像没怎么见过他。
刘钦知道翟广手底下有个叫景山的大将,于是便说出他的名字,那人“啊”了一声,瞧向他的眼神多了几分羡慕,想要多问什么,刘钦只把脸一冷,那人便没开口。
刘钦怕同行的时间久了会出纰漏,跟他们一起跑了一阵,渐渐落在后面,最后趁人没发现,终于寻了个机会脱身。
他知道附近就是当涂县城,但担忧城里耳目众多,他孤身一人恐遭不测,不敢贸然现身,只得在城外想法隐匿身形,期望陆宁远他们能找到自己,或者自己能碰上他们,顺便观望形势。
可一直到了傍晚,他饿得饥肠辘辘,仍没碰见半个自己人,反而遇见过几队不认识的官兵,同他们周旋一阵,已是筋疲力尽,只得找个地方先歇歇脚,看见不远处有座破庙,便悄悄靠近,站在窗边斜觑着里面,借着最后一点暮光确认没人后,伸手推了推门,门“吱呀”一声打开了。
他轻声走进庙里,四面又张望一阵,终于放心,怕一会儿再有别人进来,于是寻了块大石头从里面顶住了门。这时间他已经不指望能找到什么东西吃,只想着歇息一晚,养好些精神明早再计较,见正前方有座怒目圆睁的钟馗像,泥像下面有些茅草,便走上前去。
但靠近之后,他忽然瞥见泥像脚边好像有道影子轻轻一闪,很细微,但他长于射术,视力甚佳,加上孤身在此,戒备非常,那一下便没逃过他的眼睛。
他心里有了提防,脚步不顿,又往前走,忽然,泥像后面响起一道风声,刘钦闪身一躲,便觉什么东西擦着他的胳膊飞到身后,落在地上,“当啷”一道铜声。
他两步抢上前,便见泥像后面半靠着一人,一只手还朝他伸着,暮色当中只能隐约瞧见两只发亮的眼睛,还有右脸上一道长疤,不是翟广是谁?
下一刻刘钦便听见他粗重的喘气声,看来刚才那一掷已经耗尽了他最后的力气,一直到刘钦向后退出几步,在地上摸到把刀攥在手里,他也没能再动上一下。
翟广靠在泥像上对他道:“我记得你,你是刚才被长官鞭打的那个士兵。”
刘钦惊讶于他只一面就记住自己,却也没答这话,握着刀朝他走出两步。
他不知道翟广为何也与手下失散,流落此处,但知道此地只有自己二人,他伤势轻比翟广要轻上许多,翟广又失了兵器,唯一的刀在他那里,此刻他想杀翟广,实在轻而易举。
日后肆虐数省,朝廷用上好几年的功夫,花了那么多的银子都无法彻底剿除的流寇头目,现在只要自己一刀砍下,就能轻易结果他的性命。
要下手么?
电光石火的功夫,刘钦心中却冒出一个念头:算算时间,与夏人议和在即,要是不闹出点动静,自己如何能再握有兵权?
留翟广一命,比现在就杀他更加划算。日后寻个机会,让陆宁远外出平叛,未尝不是一个突破口。
上一世时他对各省官员各怀心思,剿匪谁都不肯当真出力同样极为不满,可是轮到自己,竟然倒也同样毫不犹豫就决定留翟广性命。
他自嘲一笑,稍稍按了按刀,正要对翟广说些什么,却听门口传来动静,恐怕是官军追来,心道不好,四顾没有藏身之地,只得闪身同样躲在钟馗像后,几乎贴在翟广身上,冀此隐匿身形,希望外面的人看不到自己。
泥像后面传来推门的响动,外面的人推门不开,大声喊道:“过来,里面有人!”
刘钦暗叫不好。
他这时才明白翟广先进到庙里,却不找东西抵门的缘故,暗道不愧是亡命之徒,果然经验老到,自己竟事先全没想到此处。
可是现在说这些也晚了。他看了翟广一眼,对他使个眼色,不知他看懂没有,然后趁着官兵推门未开的功夫,放轻了脚步几下跑到门口,背身靠在门边。
翟广似乎是明白了他的用意,从钟馗像后稍稍露出几分身形。官兵把门卸下,冲入进来,瞧见他半个肩膀,叫道:“人在前面!”往前便跑。
刘钦早从门缝间偷眼瞧见这伙人人数不多,只要能把他们无声无息地杀了,不吸引来旁人,就能平稳过关。因此不急着动手,把人放入进来,奋力扔出手中钢刀,先掷死留在门外放风的一人,然后两步上前,扣住落在最后那人的手腕,向后一掰,把他的刀夺在手里,顺势砍死了他。
这时前面的人听见动静,有两个回身来战。刘钦抓起一把香灰,撒在一人眼里,却一时没再乘胜追击,反而是趁他手忙脚乱、无力攻击自己的瞬间先与另一个交起手来,只数合就将他杀了,然后才回身砍翻了这人。这人刚刚睁开眼睛,见刘钦欺上前来,不及反应,便顷刻毙命。
此时只剩下最后一个,他走在最前面,这会儿正好瞧见翟广,低呼一声,认出他来,就要杀他,却没理会刘钦。刘钦马上知道,这人是追击翟广而来的,并不认识自己,此时他要是转身就跑,那人绝不会追,但只一瞬间过后,便抢上前去,从后面一刀结果了他。
兔起鹘落的功夫,庙里庙外已横下五具尸体。刘钦踢开趴在翟广腿上的官兵,弯腰从翟广腰间摸到刀鞘扯下来,将钢刀在袖子上正反擦过两下,收进鞘里,挂在自己腰上。
翟广问:“为什么救我?”
刘钦把门外那个拖进庙里,关上了门,这次没抵石头,闻言道:“我也正被官兵追杀,多一个人也好多个帮手。之前你袭击官兵,没杀车里那三个,可见不是擅杀之人,咱俩没有仇怨,我又何必害你性命?”
“况且刚才十万火急,我为了藏身,躲在你身前,你要是想在那时夺刀杀我,也不算难,但你没这么做,一来说明你有胆略有见识,知道审时度势,这样的人,死在这么一个破庙里实在可惜;二来咱俩刚才也算是肝胆相照过了,虽然只有那么一小会儿,但也足够我救你性命了。”
他今晚不打算再额外找新的藏身之处,也不打算杀翟广,便对他多解释了几句,实话只说了一半,却也说得磊落。翟广若有所思地打量了他一阵,但现在天已完全黑了,借着窗外一点昏昏月色,只能看见他两只眼睛轻轻闪烁两下。
过了一会儿,翟广道:“我是翟广,你知道么?朝廷悬赏我的脑袋,出价十万两。”
刘钦答:“我不缺钱。”心想原来现在才十万两,照上辈子的五百万还差这么多倍。
翟广道:“我受了伤,等闲起不来,你如果不怕,就一起坐下吧。”
第52章
刘钦刚才收尸的时候,早不动声色地把兵器扔到一旁翟广够不到的地方,翟广那把刀又正在他的手里,这会儿自然没什么好怕的,闻言就坐下来,同翟广隔着两三步远,一时间两人谁都没有说话。
刘钦猜想,自己刚才的解释翟广未必全信,这会儿他或许也正在猜自己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也会躲着官兵,怕一会儿他开口问起自己的事,便抢先道:“我听说过一些你的事。你是江北人吧?做什么跑到这边来,和官兵对着干?”
其实在他心里,翟广只是个不守人臣之分的造反头目而已,无论上辈子还是此时此刻,他都不把他放在眼里。
纵然他是因此人之故才流落此地,但这是刘缵和邹元瀚的的算计,不是他翟广的能耐,若非两人共处一室,他其实一个字也懒得同他多说。可是话说回来,对翟广到底为什么铁了心反叛朝廷,他也真有几分好奇。
翟广此人,上辈子朝廷对他迭加痛剿,数年之间可说是使尽了手段。除去对其用兵之外,还曾设法招抚过,也曾拿财帛官禄分化过其部众,但全都不了了之。
甚至有一次,朝廷的官军把他逼到海边,他身边只剩下十来个人,任谁都觉着这次总算是把他逼上绝路,本以为终于要除掉这经年大患,可谁知他竟然悍然转身跳进海里,那十几个人有样学样,全都跟在他后面,自杀一般地跳了海。
官兵下海搜捕,只捞到几具尸体,却没有翟广的,地方官料他必无活路,便上报朝廷,说贼酋已经伏诛。朝廷因为此前的教训,没有大肆声张此事,暂且压下,果然不出两月,翟广在邻省现身的消息便飞马报来,手下部众从十来个又变成数千人,简直像是从地里变出来的似的。
刘钦纵然再是瞧他不起,也明白此中必有缘故,为什么翟广铁了心一定要造他雍廷的反,为什么在乡野之间,他竟能一呼百应?他是怎么想的?刚才那个给自己包扎的流寇,又是怎么想的?
他怕一开口就暴露自己身份,因此注意着措辞,没把心里想的那句“为什么造反”给问出来,尽量换了种不会让他起疑的问法。
但翟广这两年走南闯北,见过的人不知多少,知道如果是普通人,是决计不会问他这个问题的。既然问了这个,便说明他要么是官家人,要么是也想同自己一道,但看他言行举止,绝不是后者,那么就只能是前者了。
只是官家的人,竟然也会被官兵追杀,常听人说朝廷当中有许多山头,今天看来确实不假。
只凭刘钦这一句话,翟广心里已有了底,但他平生磊落,所作所为无不可对人言,今天就是皇帝老子在这儿,也没什么不能说的,既然这人想知道,那说给他听也无妨,于是坦言道:“我是归德府睢州人,听你口音也不像江南的,应该听过我家罢。”
刘钦岂止是听过,虽然已过数月,但从他口中再听到“睢州”两字,仍不禁晃了晃神。
他不确定翟广有没有见过自己,但听他现在的语气不像是已经识破自己身份的样子,便试探地问:“我听说睢州还算富庶,不至于生活不下去,你跑到南边来是做什么?”
“那是从前。”翟广道:“自从夏人来了以后,朝廷月月都要加税,除去平时的正税、杂税之外,还额外加了一道,名叫‘夏饷’。咬着牙交上去,以为这算是完了,谁知道没出俩月,又派人来收,东挪西凑又应付下,没两天就又来人。到后面也没有名头了,什么人都来,来了就要钱要饷要丁,不给就要杀人。夏人影都没见着,家家户户就都已经让他们给刮个干净,要是不跑,留下来也没什么活路,同乡几个弟兄也是这个想法,就随我一道投军了。”
“投军?”刘钦惊讶问。
“你见我现在专造朝廷的反,就不相信我曾从过军,是么?倒也正常。”翟广也不介意,“我那时候想,好好的日子过不下去,那是因为夏人,要不是他们打过来,我哪里会像现在这样生计断绝?就想要把他们赶跑。”
“谁知道从军之后,上面的人不把我们当人看。打仗的时候把我们放在最前面,不给盔甲,也不给什么像样的武器,自己也不露头,让我们当夏人的人肉靶子,把夏人吸引过来,趁他们杀我们的时候,再出来捡个现成的蹦蹦枣。我有一个小弟,要是还活着,就和你现在看着差不多大。你道他是怎么死的?”
他原本叙述得十分平静,但说到这里,声音当中忽然透出十分的恨意。“夏人捉到他,把他挂在马屁股后面,带着他跑,一边跑一边笑,他是生生在地上被拖死的!我要去救他,被弟兄们抱住,冲不过去,只有干嚎的份,眼睁睁看着他扑腾着,扑腾着,后来不动了。我知道官兵就在不远处,但怎么喊,他们就是不来!”
暗夜之中,他的话就像把磨亮的刀子,猛地一刺,说的人和听的人都觉出疼来。片刻后他自己平静下来,问刘钦,“小兄弟,你今年多大?”
刘钦想一想答:“二十三。”
“啊,和我小弟正是同年。”翟广忍不住向他脸上看去,黑暗之中却什么都没看见。
刘钦又问:“然后你就从兵营里逃出去了?”
“逃了。”
“你恨官兵,所以从此就和他们为敌?”
他这一问有几分咄咄逼人,翟广换了一个姿势,咬牙忍过一阵疼痛,“不。我们家代代都是乡里本分人,从前官兵来抢粮的时候,我为着能留下些口粮奉养老母,给他们又是磕头、又是下跪,也不曾想过动他们一根手指头,哪里知道什么是恨?就觉着心里堵得慌罢了。”
“等那仗打完,把弟弟捡回来,他眼睛鼻子都磨得看不清了,就两只拳头攥着,我把他解下来,埋在地里,就想,我得走了,要是不走,就是这一仗不死,下一仗也要没命。”
“我一路往南跑,和兄弟几个,还有些愿意跟我走的人一道过了江,流浪了有大半年,找到片没有什么人的荒山,就想着先定居下来。咱们有手有脚,不能自己把自己饿死……”
因为受伤、又流了许多血的缘故,他语速很缓,声音也沙哑的厉害,但即使这样也没有停下,说到后面已不止是讲给刘钦听了。
他那时候为了避免和本地乡人为了争夺土地产生什么冲突,特意选了再荒僻不过、没有人要的地方。可谁知道当真应了那句古话,“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没多久就被地方里吏撞见,把他们一一编入名册,让他们一体缴赋税、服徭役。
他们做了一辈子的良民,就像没摘过嚼头的马,鞭子抽在身上,就像天上下雨一样,那都是理所当然的事,自然没什么怨言。可谁知这赋税不是寻常的赋税,徭役也不是一般的徭役,地方官员见他们是没依没靠的外乡客,就把最棘手的赋役摊派给他们。
原来那时候朝廷刚刚决定定都建康,于是就要营建宫殿,让皇帝嫔妃、皇子公主们能舒舒服服地住进去,以免堕了大国威严,为此甚至还单独设置了两个新官职,一个在工部,叫做“采木侍郎”,一个在都察院,称作“督木御史”。
朝廷如此,各地方无不将此作为当前的头等要事,更不必提就算他们自己不上心,朝廷也放他们不过,很快就向各省摊派下任务,有些省要进献高大木材,有些省负责筹措修宫室的款项,若是后者反倒好说,最难的乃是要出木头的几省。
数千年来,多少朝代兴废,所修宫殿不知凡几,只要有所营建,便要巨木做栋梁。那些树木生长了几千几万年,才有了这般规模,一朝砍倒,送进宫里建成房子,然后不知多久之后,易君变国、世殊时异,就一把大火烧为灰烬,若再长出同样一棵大树,就又要几千几万年后了。时间一长,能让朝廷满意的巨木便越来越不好找,往往都要去到深山老林之中,才能偶然寻得。
寻到之后,如何运出来又是难题。但凡这棵树能好搬运一些,也不会到现在还没被人砍去,它能留在这里,便是不付出数倍的财力、人力,别想措手。
可是工部只管着伸手要木头,却不给拨款,只让地方自行筹措。各省被摊下指标,又往各个府县分发,落到翟广他们所在县城,也需要出一根巨木。
像这样绝户的活计,当然没有人愿意干,只有翟广他们,无权无势,又不是本地人,没法纠集起一乡一族同官府作对,也没钱贿赂小吏,终于这赋役就落在了他们身上。
当然,只有他们这些人是做不成这事的,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同他们一样的流民,都被官府驱赶着进山采木。
为着一根木头,前前后后动用了足有上千人。千斤重的巨木,找见它,砍下来,砸在山里,抬起来,从九转山道上运到地上,抬到水边,送上大船,足足花了数月,为此累死、饿死、被砸死、被压死的竟有大几十人。
可既是朝廷徭役,便是该尽的义务,口粮都需要自己筹备,官府是绝不理会的,更不会有什么工钱。翟广那时候想,没关系,只要能把这事做完,以后的日子就好过了,仅凭着这么一个念想,终于熬了过去,把木头搬上了船。
木头太重,沿岸的水夫又要忙着给朝廷运兵、运粮,给他们的凑不够数,他们只好自己上手。白日里拉着纤绳,绳子在肉里埋进几寸,没几天就烂出臭味儿,白森森的骨头都露了出来,他埋着头顶着腰往前一步步地走,想着前面的路怎么还有那么长。
夜里宿在水边,露气把衣服浸得湿哒哒的,成群的蚊子扑进人鼻子、嘴巴里,鞋子和脚底的烂肉缠在一起,脱不下来,强要拉脱,就要揭去一大块皮。
许多人病倒了,剩下的人也越来越没力气,可官家只想着按期把木头送到,监督的官兵按着刀、挂着弓箭沿途巡逻,见谁不出力,有时是高声叱骂,有时是拿刀背打人,还有时候见到不支倒地、怎么催也不站起来的,便一刀杀了,这样一来,附近的人就是再苦再累,也不敢再歇脚。
被当做牲口一般驱使,流着血又流着汗,但翟广还是压下满腔怨怒之气,生生忍耐下来。
多少次他告诉自己,只要熬过这个坎,往后便能过上好日子了。他会被放归山里,扎道篱笆,在山上打些猎物,拿到大集上卖了,换一只鸡,让它生蛋,然后鸡变成猪、猪变成牛、牛变成一块田地,等有了一点积蓄,他要再开个铁匠铺子,干回他的老本行。
他是打铁的好手,打铁是从他爷爷那里传下来的手艺,不能到他这里就断了根。再然后他要讨个老婆,生个娃儿,等娃长大,再把打铁的手艺传给他。
他噙着这一点甜,熬过不知多少的苦,终于把木头送进京里。
建康城真是大,真是繁华,他第一次瞧见这样的地方。他不敢多看,跟着县里的长官到了一个不知道是做什么的衙门,他不识字,因此看不懂匾上题的什么,只觉着气派至极,不由得心生敬畏。
衙门里走出来官老爷,刚一露头,一路上对他们呼来喝去、八面威风的县太爷就堆了满脸的笑,像是腰让人给打断了似的,再直不起来,点头哈腰地请人看自己交上来的差。
官老爷没看木头,先看看他,不说话,像是等着什么。县太爷愣了一阵,忽地恍然大悟一般,从袖子里掏啊掏啊,不知掏出来了什么,拿身子掩着,偷偷塞到官老爷怀里,脸上神情愈发地媚了。
谁知官老爷低头一瞧,登时人脸放下去,狗脸换上来,“呵”地冷笑一声,把东西扔在他身上,然后转过来检查木头,只瞧一眼,就指着木头上面的一块黑斑冷冷道:“有瑕疵,回去换一根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