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臣要善终_分节阅读_第150节
小说作者:西飞陇山去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422 KB   上传时间:2025-06-05 11:45:08

  关于北伐之争,背后的推手是秦家及惠王一脉,如今已无需再辩;

  只要忠瑞侯当时失算了一点,被架到北部,等待他的就是先帝的猜忌和军机泄露之后难挽的注定惨败。

  而京中的允王,当时尚年幼的未来圣人,也将失去母家依凭,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

  南北各有布置,如此熟悉的手段。

  可说是先帝高明,可说是杨琼聪慧,可说是杨戎生谨慎;

  可是这件事掰开来到了最后,秦家的失败还有一个最关键,最深入他们腹心之中的因素。

  本该和他们站在一起的惠王,决绝地背叛了他们。

  ——或是秦家自以为事成,要胁迫惠王入局;

  或是惠王敏锐,提前发现了秦家的计划,又设法做了确认;

  总之惠王最终向先帝报上的,是一个大义灭亲的选择:

  他提醒了先帝,要求立刻换防;

  于是同时他也因为秦家的缘故,彻底失去了嗣位的机会。

  姜十佩是天家的子孙,亦流着秦家的血脉;

  这两份力量就像是互不相容的冰与火,扯着他,拉着他,要把他分成两半去。

  都期许着他,盼望着他,招呼他彻彻底底走到自己的那一头;

  他短暂的二十余年的人生里,始终想着办法要调和,要在其中安身。

  可是还不及他找到那个平衡,秦家这延续了八百年的家族就做出了令人无法原谅之事:

  北境安定不过十年,他们竟要再一次拉起战事!

  或许在这长寿超脱的世家眼里,民族之间的血仇也不过世俗间打打闹闹;

  但凡能实现他们的理想,让他人承受些损失也无可厚非。

  ——可是,这并非姜十佩的良知所允。

  父皇不是如此教他的,明子礼也不是如此告诉他的;

  他自出生就跟着父皇四处征战,在最近处见过战乱的残忍;

  狼烟和烽火扑过他的眼睛,他从那时就发了誓:

  宁可舍弃此身,也要守住天下的安宁。

  无论是否能坐到那个位置……那是皇子该琢磨的事,却不是“士”该不择手段而去达到的目标。

  二者不可得兼,当如何呢?

  倘若视若无睹,北境将被鞑虏侵害,但大楚兵甲精锐,撑上几年再得胜并不成问题;

  可北境三百万生灵将为战乱所苦,有眼有心之人,谁能忍心作壁上观?!

  倘若顺从自己的良心,揭发此事……

  姜十佩为这个选择付出了真实的代价:

  先帝没有当场撕破脸,但从此再不信任秦家;

  他作为秦夫人之子,也再无成为储君的机会。

  奉德十七年开始,三皇子被彻底疏远出权利中心,一日比一日势弱,终于彻底输给了自己的七弟。

  但,悔否?

  十六年八月由先帝独自敲定的换防舆图之中,夹了一张小小的纸条;

  留在那儿,似乎在向新主发出一个问题:

  你是否要在声名上永远压你的皇兄一头呢?

  还是听完这段旧事,给自己一个濯心的机会,为这位君子向天下正名?

  那纸条或是随手扯下来的,边缘毛毛刺刺,却杂集了三种字迹:

  “聊以此为记。吾儿十佩悔否?”

  “无悔,但忧连累了子礼。”

  “微臣亦无悔……能从游于十佩门下,是仪一生之幸。”

  ……

  抄家要良辰吉日,办大典也要良辰吉日。

  若问是什么大典,京城的老古板们就都要皱一皱眉,可是谁也不敢吱一声。

  沈厌卿复了太子少傅的位才不过几日,又要升为太子太傅了!

  若只是奉圣人旨晋官位,倒也无妨;

  如今圣人亲政数年,春秋正盛,谅沈厌卿再有能力,也做不成当年那个一家独大的局势了。

  可是,可是……

  为了这一次晋封,圣上竟破天荒下旨大办;

  令礼部造了一个什么,“同心大典”?

  同心???

  和谁同心???

  陛下啊陛下,您这个年纪应当先立后,再开宫选秀,和皇后成一对伉俪,永结同心,作天下典范……

  在看到皇帝与帝师俨然是一套的吉服之后,某些人险些被未能出口的此类言语噎死。

  先帝独断专行一向被人私下偷偷诟病,圣人即位后广开言路,听从贤良之言,大家都感慨是社稷之幸。

  岂知一眼没看住,陛下就自己敲定了件大事!

  虽说这些天来,君臣二人同出同进,过分亲密的举动都落在了朝臣眼里;

  有些人更是掘地三尺,也没找到沈厌卿回京之后到底住在何街何巷。

  可是真见到“陛下要娶帝师为后”的这一幕,满朝文武还是不由得瞳孔地震了一整天。

  听着御前大太监不紧不慢地宣着立后与封太傅混合起来的诏书,许多人两眼放空,神色呆滞,还以为自己尚在梦里。

  “学贯经史,德懋忠勤”、“协赞朕躬,茂隆国本”……

  ——“布告天下,咸使知之”!

  谁传的消息……又是谁辟谣说此事不实……

  京城的消息网短暂瘫痪了一天,人与人之间忽然就有点失去了信任。

  不过百官都整齐穿着官服来参与过了,陛下和帝师也并肩站着接受朝拜了,此事也就是板上钉钉儿的了。

  待到传告天下,天下人如何反应;

  又要如何安排,挑选适龄亲王之子入宫,由陛下和沈太傅共同教导——

  ……

  那就是来日的事情了。

  姜孚挽着老师的手,心里如同被蜜渍过一般甜。

  他会做个好君主的,让人挑不出错,都信服他。

  到那时,就没人能质疑他与老师。虽不惟为了这一点私心,但他起了誓要如此做。

  给天下人看的大典办过了,回到宫里,还有自家人的宴席。

  装点得一样隆重,满堂红彩,凡是皇亲皆应邀到席。

  宁蕖与杨驻景被任以仪仗的职责,打扮得十分喜庆,权当重走一遍迎回帝师的路;

  姚伏穿着那身紫——虽说他未来官运注定亨通,可现在品级还不足;但作为沈太傅的同门,穿得好些也没人会说什么;

  太后娘娘不愿明着露面,就自找了一处房间,等着杨家的菜分过来,也当是半场团圆。

  德王夫妇一同上前问安,领着淑芳班的两个小旦,满脸油彩,看起来不过十三四岁;

  见了天颜也不怯,大大方方抿嘴笑着。

  沈厌卿温和笑着发问:

  “不知德王殿下与王妃,为陛下和我准备了什么?”

  两小旦应声上前。

  其中一个口中衔着把鎏金木刀,应是道具;

  另一个则脆生生开口:

  “昔年班主在时,唯两本戏唱的最好!”

  柳矜云去后,淑芳班一直没有再立班主,只由德王妃周幼仙领一个副班主的名头。

  “一折为《救风尘》,一折为《望江亭》。”

  姜孚听了,侧脸对老师笑道:

  “都是讲求侠义的,倒是合乎柳师伯的为人。”

  沈厌卿颔首:

  “确然如此。”

  又和善看向那两个年轻小旦:

  “看你们如此扮相,应当是得了真传,要为陛下唱么?”

  衔刀的小旦将刀从口中取下,捧在手里,自然攒起笑容:

  “是为陛下和太傅唱!”

  倒是懂事。

  “我们不及班主那样有才,只一人学了一本;”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页  当前第1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0/15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臣要善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