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臣要善终_分节阅读_第149节
小说作者:西飞陇山去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422 KB   上传时间:2025-06-05 11:45:08

  抄家就是要有动力,才能抄出气势,抄出风采;

  什么乌七八糟弯弯绕绕的,权力掌在他手里,便是他说了算!

  “听说秦家还有传世的玉如意一柄……”

  杨小侯爷弯下身,拿刚见了血的鞭子挑起扣马叫屈的那人的下巴,弯起眉毛,对上对方那双几乎有恨意溢出眼眶的眼睛:

  “——就由本千户亲自去找;”

  “找出来送到宁公公府上,全当是为你们闹出的那档子事作赔!”

  ……

  在领头的杨千户一挥手,示意将几个拦路人都扒了官服捆起来之时;

  却有另一拨人骑着高头大马,慢慢悠悠也跨过了秦家的门槛。

  为首那人一身大红色花团锦簇,眉眼如玉,笑意衔春;

  不像是登了挨了抄家祸事的门脸儿,反倒像出来游逛寻乐的贵家子。

  他衣裳的服制越过了现有的一切官服,新得连一个褶儿也没有;

  从衣襟到袖口都挤满了各式祥瑞纹样,龙盘凤旋,衬得他人也如神仙一般。

  正是当今帝师,太子少傅沈厌卿。

  他一进了门,就有如惠风过境,无一人不停下动作来迎他;

  便是心如死灰正受着捆束的几个秦家子弟,也回过神来跟着跪下叩头。

  他身后则有两人,一着蜀地紫锦,一着天青色吴绫,都神色端正,一副拱卫上峰的模样;

  若是在京城人脉广到了极致,便可识得:

  紫衣者是名不见经传,却连跨数级,被圣上提拔为正五品吏部郎中的姚伏姚太从;

  青袍者则是新升任的从四品殿中侍御史风采青风松筠,数十日不见他踪影,却忽然冒将出来升了官职。

  都道是,圣人与帝师托付了他们大事,暗中运作而成,这才见了亮儿。

  至于究竟何事……

  待到明日秦家平了,便可昭告天下了。

  沈厌卿进门便笑道:

  “圣人放心不下杨千户,本想着要亲自来看看的;”

  “只是我说:’这地方想来此时正刀光剑影着,又有些见不得人,还是让臣去吧!‘。”

  “陛下这才作罢,遣了我来了。”

  “而今一看,果然驻景年纪小,欠缺了些周全……”

  正欢天喜地翻着东西的兵士们心中都紧了紧,怕帝师把他们刚到手的东西要回去。

  毕竟刚刚大胜,应当不至于如此吧……

  沈厌卿见了他们的表情神色,挽缰坐了坐直,又笑:

  “你们只做你们的事,我来不过是与秦家的人话话旧事,叮嘱驻景几句,与你们互不碍事的。”

  “且去且去,叫杨千户来见我。”

  众人这才松了口气,分了两个人到里面去找人了。

  不等有人回报,沈厌卿已下了马,抽出腰间宝剑,施施然挽了个剑花;

  他持剑行到秦家人近前,眉眼间笑意愈盛:

  “听闻家主才因为畏罪而自戕去了,是真的不是?”

  “那倒要恭喜了。”

  “待会儿叫人开了棺看看,我才好放心回禀——我这人做事一向绝了些,’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你们都是熟悉的。”

  “方才你们定然质疑了杨家的小侯爷:”

  “’什么叛国通敌呢?明明这一次做的一点儿痕迹也没有,怎的就叫人拿出把柄了……‘”

  “——不错。”

  “这一度北伐里头的事,你们做的是足够天衣无缝了。”

  “擒住的死士没有标记;荣清再三留心,也没能拿到充足实据。”

  “即使圣人从无戏言,可要是凭这些就给你们定了罪,是有些太过勉强……”

  秦涬伏在地上,颤了颤。

  他想说些肯定的话,但总预感着后面还有更严重的事情在等着秦家。

  沈厌卿抬剑,二指掠过剑身,做了个很潇洒的动作,挑了挑眉:

  “但,奉德十六年那一次,又要如何算呢?”

  秦涬猛地抬头。

  ……

  “初十日,亥时一刻,惠王持金印入见。子时离宫。”

  即使是先帝最重视的皇子,也不能在亥时这样本来休息下了的时刻冒昧入宫;

  至于“持金印”,则更加古怪。

  金印是封了王的皇子才能持有的印信,除非重大事件,绝不启用。

  平常时候,皇子只用自己本身官职的玉印而已。

  奉德十六年八月的这一条起居注,只说明了一种可能:

  惠王姜十佩向先帝禀告了一件事,且是一件天大的事。

  刻不容缓,牵扯众多,所以才要深夜秘密进宫,唯恐拖延一点儿都酿成大祸。

  其时,君王父子正因夺嫡之事倾于离心;

  能让惠王如此重视,以至于不顾一切猜忌,也要面见父皇,究竟是什么事?

  姚伏为姜孚君臣二人带来这个疑问的同时,也带来了答案的所在:

  奉德十六年八月廿日,北境临时换防。

  此事只有宫中和茂州营的最高营帐才有记录,除此之外完全保密。

  对于边防大营,都是由统帅每年年底回京汇报,再与君王共商新岁的防御轮值方针。

  每年一变,落成了便不会轻易改动;

  除非敌袭,否则只按照年初定下的计划更迭轮转。

  但姜十佩夤夜入宫觐见之后十天,茂州营及其他几个边疆营地竟突然秘密换防,取消了先前的计划,拿出了一份全新的布防;

  且,当年剩下的四个月,也都使用了和年初所说完全不同的布置。

  这件事情做的极其紧急,又极其隐秘;

  除却兵部三品以上大员和北疆将领之外,几乎无人知晓。

  如此诡谲的行动,要读出背后因由却并不难。

  ——有人向北狄泄露了原有的计划方针,使得整个大楚北部都陷入了随时遭遇敌袭的风险之中。

  “十天”,恰好是当年京城与边防加急递信的最快速度。

  这条消息,实由惠王姜十佩报给宫中。

  若无姚伏点明,如此浩大的一场军事布置,与一条淹没在全年上千条起居注中的记录,几乎全无可能联系起来。

  可是姚伏既然蛰伏七年等到了这机会,就要将个中细节翻出来,分分毫毫都论个清楚。

  姜十佩为何知晓此事?

  有人告知了他?还是他查到了蛛丝马迹?

  奉德十五年十六年,正是朝中为北伐打口水仗打得最激烈的时候;

  早不担心晚不担心,为何拖到了十六年八月才突然有了实际行动?

  先帝的消息网远比皇子清晰,为什么反而没有查到?

  最大的那个可能,最明显的可疑之处,便是姜十佩与生俱来的让人无法忽视的那个点:

  他的母家。

  自他出生以来,就不遗余力地试图把他推上储君之位的秦家。

  姜十佩是站的离秦家最近的人,也只有秦家有什么动作之时,他能比先帝得到更早更详细的消息。

  那么惠王的消息来源,惠王所汇报的消息内容……

  这两件看似全然无关的事情,竟有着同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答案:

  十六年八月初十,惠王向先帝检举了秦家。

  一旦得出这个结论,就叫人忍不住心颤起来。

  他明明倚靠秦家才有今日,为何却要自己拆了自己的桥?

  秦家若是被怀疑勾结外敌,他在君王眼中又岂能干净?又怎还有机会继承大统?

  这看似矛盾至极,绝无可能,却有几年后的另一条实据支撑:

  初代二十二拼上了性命才代圣人扳倒的前任吏部左侍郎到谦,当年背下了整个通敌罪名的人,经查验与秦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或是秦家的门生,或是更早就收入门下养大的孤儿;

  总之那个恶贯满盈的,一路爬到了六部之首的侍郎之位的身份,背后是秦家数十年的暗中支持。

  是先帝和沈帝师清理了两轮都没能淘汰掉的被隐藏起来的棋子,扎在吏部搅乱了许多年的吏治,做了许多脏事,等着将秦家重新扶起的机会;

  却终于被尚年幼的圣人设法解决,还了许多冤魂一个公道。

  当年的圣人扳不倒秦家,可是事情留待下来,各路消息渐渐集结起来,终于有了第二次昭雪的机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页  当前第1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9/15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臣要善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