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青杏登枝_分节阅读_第95节
小说作者:文氚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21 KB   上传时间:2025-11-28 12:29:16

  “陛下危在旦夕,总该让他们父子见上最后一面。”

  刘荃应声退下,雍亲王懒懒地倚在美人榻上,摩挲着拇指上的白玉扳指。

  不多时,外头就传来了稀稀拉拉的脚步声,和此起彼伏的啼哭声。

  凶神恶煞的侍卫拎着他们的衣领,不由分说,每人甩手一个巴掌打下去。

  这些金尊玉贵的小皇子,小公主们,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

  顿时都不敢哭了,捧着红了半边的脸,缩成一团,瑟瑟发抖。

  “王爷,人都带来了。”

  外头有人跪着回禀,雍亲王随意地摆了摆手。

  “长幼有序,便按顺序来吧。”

  内间的幔帐被挑开了一道缝隙,确保龙榻之上的圣上可以清晰地看见外头的人。

  五皇子绑着手脚,蒙着眼睛被人提溜了进来,面朝里间跪下。

  殿内静悄悄的,只有一股糜烂旖旎的熏香味儿,他什么都看不见,不安地扭动着身子挣扎起来。

  “小五,就在此处给你父皇磕个头。”

  雍亲王的声音就在耳边响起,却又显得格外缥缈空虚。

  五皇子终于见到了认识的人,他激动地朝着雍亲王的方向“看”去。

  “唔唔——”

  一声“皇叔”还没有喊出口,少年的头颅已经滚落在地。

  大团大团的血迹飞溅到金色的幔帐上,一瞬间,便将镂空刺绣的缠枝花染成了妖冶的血红色。

  “第一个。”

  “陛下,您什么时候说出玉玺的下落,臣弟便什么时候停手。”

  …………

  华丽浓重的熏香也压不住这满屋子的血腥味,行刑的刽子手浑身是血,金线绣成的珠帘早已辨不出颜色。

  雍亲王坐在上首的美人榻上,神色淡漠地撑着头,无动于衷地转着自己的玉扳指。

  “王爷,王爷,大事不好!”

  报信的太监一进门,差点被这里冲天的血腥味撞了个大跟头。

  待他看清了殿内人间炼狱一般的情状——满地的尸身,血流成河,里头那张明黄色的龙榻近乎泡在了刺目的猩红血海之中。

  小太监险些当场吓晕过去,他跪在殿外,颤抖的声音里带着尖锐的哭腔。

  “王爷,平南王带兵打进来了!”

  雍亲王原本正仰躺在美人榻上,闻言立马坐了起来,厉声道。

  “滚进来回话。”

  小太监不敢不从,只好闭上眼睛,不去看那满地零落的尸首,如履薄冰一般踩着血泊,跪到了他的脚边。

  “你说谁?平南王不在封地,擅自进京做什么?”

  “王爷,眼下可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平南王此番是带兵来的,守城的将军不敢放人进来,如今已经在玄武门打起来了。”

  雍亲王的面色冷若寒霜,不速之客的出现,彻底打乱了他的部署。

第85章 大结局(五)

  同贺快马加鞭赶到无为镇的时候, 还是扑了个空。

  苏禾与杜三娘等人,已经搬离了镇子,只留下一个满脸憔悴的大夫和一个呆头呆脑的小方脸在这里善后。

  山庄众人,不知为何上吐下泻了好几日, 别说起兵造反, 就连起床的力气都使不出来了。

  京城传来的消息, 又被苏禾提前派人截下,无为镇与世隔绝, 里头的人竟然半点也不知道, 外面已然彻底变了天了。

  镇中百姓还悠然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

  从无为镇到金陵城,日夜兼程, 走了三天三夜。

  苏禾的脸色虽然依旧不好,但好歹没有晕得昏天黑地, 精神头瞧着还算不错。

  杜三娘悬着的一颗心总算落回了肚子里。

  难为她备了一堆的药——陈皮,半夏,菖蒲,藿香, 但凡是有用的, 一个不落。

  马车行驶到城门口的时候, 便被守城的官兵拦了下来。

  苏禾掀了车帘朝外头望去, 此处显然刚刚经历过一场鏖战, 断墙残垣,游兵折戟, 散落得遍地都是。

  西风猎猎, 尘土飞扬, 依旧遮不住滚滚风沙之中的血腥气。

  不远处有个将帅模样的人, 刚得了消息,便小跑着朝她们过来。

  等他走到近前,苏禾仔细一瞧,不由笑了起来。

  “张大人,好久不见。”

  来人竟是原先南乐县的县令,他穿着一身银色的盔甲,上头的血迹还未干涸,腰间挎着一柄长刀,胡子拉碴的模样,苏禾第一眼差点没能认出来。

  “多亏了姑娘送的信,我立时便带着手下的兄弟们奔赴京都,可惜还是晚了一步。”

  苏禾瞧见了他手臂上吊着的绷带,和一瘸一拐的步伐,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大人的腿——”

  “姑娘不必介怀,张某今日总算明白,当县令有什么意思,竟不如做个守城的兵丁,来得痛快!”

  “我虽受了点伤,但好歹做了一回保家卫国的英雄,这辈子也是值得。”

  党争就像一场噩梦,曾几何时,他们都是意气风发的少年举子,怀揣雄心壮志,满腔抱负。

  可是,却不明不白地卷进了夺嫡的漩涡之中,一辈子机关算尽,碌碌无为。

  他爽朗地笑着,脸上虽然已经烙下了岁月的痕迹。

  唯独那双眼睛,明亮若少年,璀璨如星辰。

  “叛军余党还在宫中流窜,姑娘进城后只管去南边安置,切莫进宫去。”

  苏禾谢过他的好意,守城的官兵让出了路,他们一行人静悄悄地从偏门进了金陵城。

  苏禾已有十年没有回过金陵,马车缓缓前行,城内空荡荡的街道,门窗紧锁的铺面,残破潦倒的旌旗,如走马灯一般从窗前闪过。

  记忆中的金陵,热闹繁华,喧嚣拥挤,秦淮河上的丝竹管乐之音,依稀还在耳畔回响。

  原来世事变化,早已物是人非。

  苏禾顾不上追忆往昔,吩咐车夫转道去了平南王府在京城的别院。

  姜家老宅大门紧闭,御赐的匾额之下,左右各挂了一根白色的布条,七尺长九寸宽,孤零零地飘荡在空中。

  这是丧幡。

  苏禾不禁心下一沉,出什么事儿了?

  杜三娘扶着苏禾下了马车,叩了好半天门,才有一个披麻戴孝的小厮出来应声。

  苏禾上前询问,这才知道,竟是老平南王去世了。

  “郡主可在吗?我是她的朋友。”

  苏禾递上了姜岐玉的信,小厮隔着门缝接过来瞧了,这才放下心来拉开了大门。

  “小姐来得不巧,我们郡主三日前便进了宫,此时并不在府中。”

  苏禾的手心里开始不由自主地冒冷汗,她撑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勉力稳住了心神。

  皇宫大内如今也是战火四起,宫女太监们忙着四散逃避,苏禾使了些银子,才从一个老太监的口中,问到了言成蹊的下落。

  杜三娘不敢拦她,苏禾的性子虽然极好,平日里温柔又不耍小姐脾气,可是,她固执起来,也是半点不肯听劝。

  非要往那战火中心处去。

  杜三娘没进过宫,望着这庭院深深,高墙红瓦,欲哭无泪。

  “姑娘,我不认识路啊,这景和殿要怎么走?要不咱还是先回去吧——”

  苏禾一言不发,冷静地系上帷帽。

  两人小心翼翼地贴在宫墙根下往前走,突然听见草丛后头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响动。

  杜三娘吓了一跳,下意识地摆出了防御的架势,苏禾一把拉住她,矮身躲到了灌木丛后头。

  “哎哟,你这帽子也太宽了,我就说会卡住的!”

  有人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小声地抱怨了一句。

  “这不是帽子,是‘冕’。”

  另一个声音听起来更稚嫩些,一板一眼的语调,在这乱糟糟的深宫里,违和极了。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思说这个!”

  苏禾越听越觉得耳熟,悄悄探出头往外看,轻声喊道:“乐生?”

  站着的那个果然是乐生,他正弯腰揪着一个少年的肩膀,以一种拔萝卜的姿势,要将他从墙根下的小洞里拽出来。

  那少年一见到苏禾,满眼的戒备慌乱,巴掌大的小脸涨得通红,露出来的半截脖颈都被锋利的石头磨破了。

  “你在做甚么?”

  苏禾从灌木丛后头走出来,乐生眼前一亮,兴奋地朝她招手。

  “苏禾姐姐!”

  “师傅让我守着他,可他偏要戴那顶大帽子,这下好了,卡住不能动了。”

  苏禾不禁想起了自己儿时的狼狈模样,哭笑不得地拍开乐生的手背。

  “你别使蛮力,这样硬拽是不行的,没瞧见他脖子都流血了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页  当前第9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5/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青杏登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