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兰这个犯事的丫鬟被打发去了陪嫁庄子上干粗活,算是彻底从不食人间烟火的大丫鬟跌落凡尘,从此任人欺侮了。
扶柳见青娆得了宠,夫人又这样拉拔她,早知自己没了指望,脑子倒还能转过弯来,前些时日趁着陈阅姝精神还好时,求着主母给她指了一门亲事,也还落得些体面。
谷雨是国公府的家生子,爹娘早给她相看了一门相衬的婚事,后来又报到陈阅姝跟前过了明路,只是陈阅姝一走,她却说要为夫人守孝半年,竟是院子里数一数二的忠心人。
青娆身上四姑娘的亲笔信已经被陈阅姝拿去了,瞧后面的发展,似乎四姑娘仍旧要嫁进来做续弦。但青娆不认为,陈阅姝会在黄泉下看着她的幼子等死。
那信她交给陈阅姝,反倒更稳妥了。若真到了关键时刻,她留下的人大抵会帮上她一把。
而那一日,陈阅姝当着众人的面给她的匣子,也不是什么用不着的金银首饰,而是一本薄薄的名册和一方小印。
她把自己手头的一部分人守诺地交给了她,这也是青娆当时提的一个条件之一。
只是她没想到,陈阅姝会全都应下,并没有打折扣。想到这些,她看着小小的鹤哥儿,心肠也不禁软了些。
到底,她也成为了这个母亲留给她独子的一道后手。
比起四姑娘,大姑奶奶的手段更为磊落。她明明白白地诉说了她的诉求,也将能做到的一一做到,仅仅是这份交易时的胆魄,就足以彰显她超品国公夫人的气势了。
照青娆看,四姑娘同这位长姐比,手段还稚嫩。只是陈阅姝对胞妹和娘家没有防备,这才着了她们的道。
陈阅姝下葬后,忙了好几日的周绍终于拨冗在正院露了面。不同于以前,他没有再在正屋门前驻足,而是加快了脚步,一丝余光都没有落下。
他来到青娆的东厢房,人比先前憔悴了一圈,从随从捧着的匣子里拿出一份院落图,指给她看:“这个院子已经修整得差不多了,你往后就住这里,好不好?”
青娆侧身去看,是一个二进的院子,方方正正,距离外书房不远,但离正院却不近,上书“昭阳馆”三个大字。
她就展开一抹笑,反握住周绍的手:“妾很喜欢,爷亲自给挑的,自然错不了。”
周绍听着心里熨帖,也露出难得的笑颜。
办了这一场丧事,他心力交瘁,有时想来寻她说说话,却怕来了正院触景伤情,便不敢轻易再来。
从前方氏倒也算得上一朵解语花,可陈氏走了,她高兴还来不及,更不会与他同悲,他便也不大耐烦去见她。至于丁氏,性子太闷,同她说这些也不合适。
等青娆搬出去,他心头便也自在些,不至于孤零零一个人,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到这会儿,他便觉得,元娘临走前不忘拉拔青娆一把,要将她抬为姨娘,果真是慧眼如炬。到这关头,满宅子里还就属青娆算得上贴心人。
-----------------------
作者有话说:晚安~
第60章 开院
周绍既发了话,青娆这头便吩咐了下去,叫丹烟孟夏两个捡点起物什,预备起搬院子的事。
回事处的人很快报来最近的吉日,正是后日。
等东厢房里自己造的册交上去,承务处又派人一一核过来历,无误后才盖上小印封了箱子。
承务处的人见青娆承宠时日虽短,屋里却尽是玉头金身的名贵物件,又特意派了几个手脚麻利的粗使婆子跟着一道帮忙搬,行动间比先前还要更恭敬谄媚。
周绍百忙之中还特意打发高永丰去昭阳馆看了一眼,见她私库里东西虽不少,但从前的屋子太小,大件的家什毕竟有数,摆进昭阳馆的屋子里便显得空落落的,于是又让高永丰开了库房选了一套雕花贴贝共计十六件的家什送过去。
高永丰是国公府的大总管,又是国公爷头一号信重的,青娆没敢赏他,便着孟夏送他出去时给他塞了一个荷包,又让丹烟赏了帮忙抬家具的婆子们。
高永丰一摸那荷包就知道不是银子,就听孟夏笑眯眯地道:“劳烦高总管您特意跑一趟,这是上好的云南烟丝,抽着不伤身的。”
“国公爷吩咐的差事,哪里说得上什么特意不特意?”高永丰笑了笑,心里却是高看这庄姨娘一眼:府里的事情他都门清儿,国公爷眼下是宠着这位不错,也送来了不少好东西,可现银是没有的。
这烟丝需得从外头买,外头如今可都炒到十两银一斤的高价了。
这样的东西,他自然也买得起,只是不当吃不当穿的买起来多少肉疼些。庄姨娘进府时不过一个丫头身,说是身无长物都不夸张,舍得下力气打点他,倒算得上眼明心亮了。
孟夏听得他客气一句也没往心里去,高永丰在他们下人眼里就是祖宗辈的人物了,送个家具而已,压根不必他亲自跑一趟。
既然来了,便是有帮她家主子抬脸面的意思,她自然得顺杆子往上爬:“高总管,不瞒您说,我们主子忽然间抬了身份,虽然高兴,心里也是没底,往后还请您多费心,多多照看些,我们主子定然记着您的恩。”
高永丰上下打量她一眼,容貌还是一脸的孩子气,倒肯巴心巴肝地替庄姨娘打算起来。算起来她服侍庄氏的时日也没多久,这庄姨娘的驭下之术倒是也出挑得很。
这样的人物,若是有朝一日肚子争气生下哥儿来,只怕就要一飞冲天了。高永丰本就看好她,眼下更是不介意给些人情,便低声道:“宅子里的事情也简单,只要你家主子能叫国公爷看了舒心,日后的荣华富贵就少不了。”
也不多说,留下这一句便走了。孟夏年纪轻没太明白,只觉得他说了句有用的废话,但到了青娆跟前也不敢自专,一字不落地学了来,就见主子面上一派了然。
陈阅姝离世,周绍是很有几分伤心的。一方面,他不愿睹物思人,不敢踏足旧日熟悉的正院,另一方面,他却需要有人与他同悲,让他不至于满腹心事无人能言。
作为陈阅姝留下的“旧人”,青娆无疑是高永丰眼里最合适的人选。至少在新夫人进门前,她足以凭借这份缅怀的心思在一众姨娘间站稳脚跟。
高永丰服侍周绍的时日已久,对于他的判断,青娆还是有几分相信的。
孟夏见自己打听来的话似乎有用处,便期待地看着主子,青娆回神后便夸了她一句,小丫鬟便笑得眼睛亮晶晶的。
从前主仆三人在正院东厢房住着,一应服侍的人并不够,就如通房身份时,原该再给青娆配两个粗使丫鬟婆子,但正院的粗使够多,有什么事都能喊到人,青娆就没特意再添人。
如今搬到了昭阳馆,地方大了,身份也不同了,缺的人自然都要补上。
按照如今青娆妾媵的身份,她能配两个一等丫鬟,两个二等丫鬟,四个三等丫鬟,六个粗使的丫鬟婆子,没有超配的情形下,月例都由公中出。若是要再添人,就是从青娆自己的私库里支银子。
丹烟和孟夏两个,从前在青娆身边做的是贴身的活计,按制领的是二等的例。
如今青娆成了姨娘,她们虽算得上伺候的老人,但年纪太小,未必就能攀上一等的位置,故而搬家这两日,两人都殷勤得很,生怕有什么事做的不妥当被后来的人挤下去。
等到了这日半下午时,胡万春便领着浩浩荡荡二十人过来,说是送来给姨娘挑选的。
青娆见了他很是惊喜。
这种在主子跟前露脸的活,从前是从来轮不到胡万春头上的。
她就派孟夏出去将领来的人看着,不许胡乱走动,亲自给胡万春斟了一杯茶送过去,笑:“您怎么来啦?”
胡万春接过茶,坐在丹烟搬来的小杌子上,笑得和蔼又恭敬:“姨娘如今在国公爷面前得脸了,小的自然也受好处。关管事近来为正院的事脱不开身,便将差事交给了小的来办。”
青娆提了身份,胡万春说起话来也不由带着小心。青娆看了眼丹烟,示意胡万春都是自己人,不乐意见长辈在自己面前还奴颜婢膝,胡万春笑呵呵地点头,随了她的意思,说话又自在起来。
承务处管事关海冬的娘子正是黛眉,如今陈阅姝骤然去了,正院的头一号人物黛眉眼见着就要失势,只能守着空院子和上了册子的嫁妆库房过日子,关海冬作为丈夫,多少也要受些牵累。
从前常庚总管不待见胡万春,发下话来,正院夫人又没有特别照顾胡万春的意思,关海冬索性就视而不见,由得下头人架空这位三把手。
如今情势一转,他失了最大的靠山,自然也要往宅子里令寻依仗。
青娆根基尚浅,但短短时日就得了国公爷欢心,从半主半仆的通房成了单独开院的姨娘主子,高永丰又开了库房亲自将家具送来昭阳馆,关海冬自然都看在眼里,权衡稍许,再将胡万春抬起来给昭阳馆示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更何况,青娆是正院夫人临走前抬举起来的人,论起来本就和关家夫妇密不可分。
青娆听了,对这位关管事倒是有一层新认识。胆大心细,直觉敏锐,从前看着是他高攀了黛眉,日后倒指不定黛眉得靠着他才成。
叔侄俩闲话几句,青娆才知道胡家的好事还不止这一桩——童氏从前在大厨房是普通媳妇子,如今表亲的侄女成了正经的姨娘,管事妈妈想着再叫她做那些粗使的活计也不像样,再加上她性子泼辣却肯干,管事妈妈便报了承务处给她提了等,如今也专管着一间灶房了。
“……你婶子说有个叫杏花的,从前是正院小灶房的,口口声声说和你有几分香火情,提着好些东西上了我们家,说不肯跟着俞妈妈在一个灶屋里,怕她生事,想到你婶子那间去。”
正院没了主子,除了必须留下定期打扫和看管嫁妆库房的下人,都被重新打散分了出去。
像俞妈妈等人,有些资历又有些本事,在大厨房里也能分得一间灶。杏花虽然手艺进步不小,资历毕竟浅些,若被那些人随意分着继续跟着俞妈妈,新仇旧恨之下,俞妈妈难免要发作她。
她眼睛灵活,知晓青娆这当空恐怕没工夫应付她,被分去了就直接找上了童氏,好言好语不要钱地送,还拎着鸡鸭肉上门请童氏吃酒,童氏见她一副亲近的模样,也不好一口拒了,便叫胡万春顺便来问问青娆,这是否是个可用的人。
被提到陈阅姝身边伺候后,青娆将自己的一些手艺教给了杏花,后来也得了她不少照顾,膳食上从来没有一日是不精心的。
她念着旧情,便笑着点头:“那丫头吃了俞妈妈不少苦头也没学到东西,跟着我倒是学了些皮毛,她性子是踏实的,婶子若是手底下有位置,便不妨照顾一二。”
灶上的手艺本就不好学,杏花一早就知道俞妈妈是个吝啬的,只顾着照顾亲侄女,但还是忍了那么些年,可见是个能吃苦耐劳的。
胡万春一听就明白了,那杏花说的大概有八九分真,如此一来倒是个可用的——青娆刚开院,日后一应事务都不能再打着正院的旗号行方便,在各处安插人手,慢慢培养起来,总有能独当一面的时候到。
说完这事,胡万春又提起今日来的正事。
“你这院子里还有十二个缺,今儿带来的这些人,都是我精挑细选过的,和旁的几个院子都没什么大的沾连,你从里头挑一些合眼的,留下来就是。”
襄王府传了几代,府里的人四处结着干亲、姻亲,若说这么些人都和内宅里毫无关联,实在太假——毕竟,家生子占着大多数,青娆不可能都去用外头买来的。
但今日能送到青娆跟前的,都是出不了大错的人,关联已经是相当微弱了。
他顿了顿,压低了声音:“旁的也就罢了,只是有两个人是特别的。”
“表叔请说。”青娆作倾听状。
“一个叫杜薇的,是副总管柴兴德的亲外孙女,另一个倒是原先正院里的,你大抵认识,名字叫白露。”
青娆一听,不免吃了一惊。
柴兴德副总管,这位可是高永丰之下的第二人,手里分管着七司,掌管礼仪接待的回事处和银钱往来的司房都归他管,货真价实的实权人物。
这杜薇既然是柴兴德的亲外孙女,怎么会被送到她这个刚开脸的姨娘这儿?
胡万春见她一脸茫然,便晓得她对自己如今的得宠还没有清晰的认知。
先夫人新丧,国公爷几天几夜都没合眼,即便是被人劝着歇了些时辰,再见到也仍旧是满面黑云,外院服侍的人无不战战兢兢。
偏是这当口,先夫人的丧事刚料理完,国公爷就进了正院一趟,却是给青娆张罗起搬院子的事情来,还不嫌麻烦地亲自挑了东西让高永丰送过来。
内宅里的丫鬟仆妇或许还没回过味儿来,高永丰、柴兴德等人却早瞧出了不一般。
听闻那日国公爷从正院出来后,脸色就好看了不少,还特意嘱咐了高永丰好几句让他着意照看昭阳馆搬迁之事。
外院的那些人,谁不是人精。高永丰能亲力亲为地过来卖面子,柴兴德不落人后,送人过来也是寻常。
胡万春就笑道:“你这里得宠,柴总管也放在心上,晓得这是个好去处才会把外孙女送进来。且杜薇年纪比你这里原先的两个小丫鬟大好几岁,干不了几年就得放出去嫁人了,论起年纪来行事倒是会比小丫鬟妥帖些。
“再者,柴总管分管着几个要紧的地界,从前和宅子里的几位主子沾连都少……”
闻言,青娆微微颔首,看了一旁脸色有些变化的丹烟一眼,倒是犯难了一瞬。
柴兴德的亲外孙女,自然得给个一等的位置。但原先,她是打算把身边这两个丫鬟都提成一等的。
也罢,孟夏到底年纪还小,虽然如今做事有章法了许多,到底性子还不够稳当,放个过两年就能放出去的杜薇在她前头,对她这性子来说不是坏事。
倒是白露,青娆让人把她特意喊进里间问话。
这白露,原先就是正院里的二等丫鬟。若说三等及粗使等人不晓得主子们的打算,还说得过去,可白露不仅是二等丫鬟,还是陈阅姝陪房里选出来的陈家家生子,定然晓得将来陈家还要有姑娘嫁进来。
正院的那些人,如今虽然不少乖乖地被散到了各处,但心里都打着算盘:若是陈家真能再嫁个姑娘过来,贴身的几个或许没了位置,但正院里原来的那些差事能抢回来的把握却大,如今的落魄,也只是一时的。
像白露这等人,最明智的就该是等着四姑娘嫁进来,再为新主效力。
青娆便单独问她:“你何必来我这儿?我这里了不起给你一个二等的位置,正院不会永远无主,你哪怕是留在正院看库房,日后的前程也差不了。”
她从前和白露打过交道,只记得这是个性子持重的,不爱同别人多嚼舌根子,便直来直去地问了她。
白露的表情没什么变化,道:“奴婢无心伺候正院的新主,奴婢的主子,只有先夫人一人。”说罢,她像是才发觉自己说错话了,忙结结实实跪下来给她磕了个头,认错道:“黛眉姐姐说,姨娘这里少人手,奴婢愿意为姨娘效力。”
青娆被她头一句噎了一下,等她提起黛眉,才哭笑不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