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楹一大清早喝了沈寄炖的参汤,然后由德叔陪着坐马车到宫门处候着。
这个参汤,是沈寄看电视剧学来的。
等着见皇帝可没有时间给你请假去方便,喝参汤扛饿又不会找茅房。
于是咬牙花银子买了支好参文火慢炖。
送走了魏楹她就在家侯着消息。
抵达之后德叔使了银子让人来给她报讯,不过进宫门之后的事他也就不得而知了。
想起前几日晚上魏楹做恶梦惊醒,她就不由得担心他今天的临场发挥。
从前她真的是觉得芝麻包子少年老成,什么场面都能应付得很好,属于心理素质相当过硬的人,所以一直不曾担心过。
可是那天晚上才知道,原来他终究只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少年,也会有恐惧。
那今天他初次进宫还要面圣,答考卷或是应对皇帝的问话会不会发挥失常?
虽然说就算发挥不好,他终究也是跑不了一个进士及第有官做就是了。不同的只在于官职的大小。
如果他官做得不大,魏氏应该也会让他认祖归宗,魏大娘应该也没事。
在刚刚发榜以后魏氏的人就通过魏晖在同他接触了,这就表明了态度。
要知道淮阳魏氏已经许久没有出过进士了。
只是他生母的仇,没有足够的势力就不知道能不能报得了了。
可是要报这个仇,即便他位极人臣也是难办的吧。
他又不能手刃亲叔、亲婶。
要报官也会和宗族决裂,因为家丑不可外扬。
那这么说来,他当不了大官、得不了圣眷其实对她倒不是什么坏事。
这样一来,她就不用那么辛苦。
当一个微末小官的妻子和当一个位高权重高官的诰命夫人,那日子是截然不同的。
他没有那样天大的出息,她会过的更加的轻松愉快的。
而且,那样的话也会少了许多想跟她争的女人。
沈寄心头其实也很矛盾,不知道是该希望他今科高中得蒙青眼从此平步青云还是发挥失常,被皇帝遗忘在一个小官职上终老此生。
想来想去,最后自失的一笑。
她怎样希望并不会影响事态的发展。
魏楹心有大志,虽然遭过难,想必也不会就此偃旗息鼓。
今天他是一定会抓住机会,将最好的状态展现给君王看的。
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能卖个什么价今天至关重要。
他怎么都不会误事就是了。
时间分分秒秒的流逝,最后德叔先回来了。
他非常激动的告诉沈寄,魏楹被皇帝钦点中了今科的探花,果真是赴琼林宴去了。
直接就进入翰林院成为正七品编修。
德婶高兴的说:“探花郎啊,翰林院啊!魏少爷,不是,魏大人可真是厉害!老婆子活了这么大岁数,终于是见到一个大官了。”
沈寄的心情却是略有一点复杂,魏楹终于走上他想走的青云路了。
当下听了德婶的话便说道:“德婶,你不是见过魏晖大人么,那可也是五品官跟知府一个级别的。魏楹如今才不过六品呢。”
德婶不以为然道:“魏大人才十九,前程远大着呢。”
德叔点头道:“就是,状元和榜眼一个已过而立,一个四十多了。只有咱们魏大人最是年少。未及、未及弱冠。”
沈寄笑笑,仕途凶险,不知多少人半途折翼,哪是当官的时候年纪越小将来就会升得越高的。
不过这个起点确实是非常高了!
她好奇得问道:“德叔,状元跟榜眼你都见到了?”
“没有,里三层外三层的都是人。老头子是在宫门处听人议论的。”
街坊四邻也听到消息了过来道贺,沈寄递了银子给德婶自己退了进去。
由德叔德婶出面招待。
没办法,她现在不能太接地气了。
外头热热闹闹的,沈寄在屋里等着。
晚间德婶把饭菜给她端了进来。
沈寄细嚼慢咽的吃着。
德婶坐在旁边道:“寄姐,魏大人如今成了探花又进了翰林院,前程远大。你心头也要有些打算才是。”
沈寄喝了一口汤,“德婶,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不过如果他要我当妾,我是不肯的。他前程远大,我也不想沾这样的光。”
第47章
德婶叹口气, “不可惜么?”
“可惜啊!不过,我也不能作践我自己。”
沈寄神情坚定,她的底线不能退。
如果魏楹真的动了别的心思, 那她只会从此与君绝。
“嗯, 既然你这么坚决,我也不多说什么了。日后, 魏大人还住这里么?”
廉租房, 应该不会了吧?
做了官, 家里人来客往的, 这里哪里方便?
买肯定是买不起的, 租一个小院子倒是可行。
只是, 自己却不方便再跟去。
她如今,其实在那些人眼底也是妾身未明的。
这个时代不兴自由恋爱,他们这种就叫无媒苟合。
而她也不是他家的丫头了,自然是不方便跟着住过去的。
最省事就是他搬到魏晖大人府上去住。
之前沈寄怕受伤害, 所以一直回避魏楹。
可是, 感情来了哪里是说回避就回避得了的?
而且魏楹的攻势又那么的难以抵挡。
只是如今,他一步登天成了人上人,他们之间就增加了许多的变数了。
沈寄食不知味的吃了小半碗饭就吃不下了。
德婶也只得担忧的把饭菜收了下去。
沈寄把自己在市集买来的小玩意儿都摆在桌上摆弄。
悔教夫婿觅封侯, 她这会儿也算是体会到了。
直到夜深了, 魏楹才被人送了回来。
德叔和来人一起把喝得醉醺醺的他搀回了屋子。
从前最多不过薄醉, 这回却是真的醉倒了。
今天是他这十九年最辉煌的日子, 见了皇帝、中了探花, 十年寒窗苦读有了回报。
最是年少, 怕是席上也不少人灌酒。喝醉了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好在魏楹酒品不错, 喝醉了就安静睡下,并不需要人多操什么心。
一会儿德叔出来告诉沈寄, 已经安置魏楹睡下了。
“有劳德叔了。”
今天都靠德叔德婶还有阿彪出面帮忙张罗,沈寄诚心道谢。
“谢什么?有探花郎做靠山,以后谁还敢到我们那摊子上捣乱?五两银子的保护费都不用交了。明儿魏大人醒了,寄姐你记得提醒他赶紧给裴先生写封信报喜去。”
“嗯,我知道。”
这一科到此算是结束了。
之前重新发榜,两次都考上了的自然不用多说。
上次没考上、今科上榜了的道一声‘老天有眼,圣上英明’。
上次侥幸考上了今科却落榜的不由得暗道倒霉。
不过好在,没有什么成绩差得太离谱的,也就没有人再卷入之前舞弊案的余波中去。
“寄姐,接下来魏大人出去租院子住,你可要开始着手买人了。”
这是德婶第二日一早同沈寄说的,她觉得沈寄年纪小很多事情没有经历过。
她受了裴先生、裴师母托付照顾他们。
而且魏楹同沈寄对他们老两口都不错,便一心为她考虑。
沈寄对于买人这件事还有点违和感。
她可是在很讲人权的地方长大的,而且一来就被以二两银子的贱价给卖了,当了几年的小家奴。
所以,让她买人,实在是有些难以适应。
德婶不明白她在顾虑什么。
“寄姐,这事可得趁早。新宅子至少需要买一个厨娘,一个丫头,一个小厮还要一个看门的老苍头。再就是不能每次出门都是去租马车吧。要买一辆马车,还要一个车把式。这些人你都要早早的物色好,免得搬了家手忙脚乱的。你决定要买下人了就告诉我一声,旁边那条街就住了个官伢,我让她把人带来给你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