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走,回来,谁是皇太子,说啊,皇太子,皇太子,啊啊啊啊啊。”
她仰天痛哭,为何自己程氏一脉落得这般田地?
至疏至远夫妻,明棣他从不屑于他母妃死后的谥号,他从一开始就没有废后的打算,他的父皇同程娉菲,合该死同穴,生生世世绑在一起。
…………
“夫人,眼下不比在北地,王爷他如今都入了这王府,您应该主动些,早日怀上龙孙才是正事!”
玉舒惊叹一声,“这是不是太早了些,我们今日才到京城。”
“哎哟我的夫人呐,您要是再不主动些,王府里迟早要进来些狐媚子缠着王爷,到时候您可就真的危险了!”
严嬷嬷一边说着,一边重新替她上妆。即便外头月入柳梢,但去见心上人,到底要拾掇拾掇。
“霞姐儿呢,昨儿个还嚷着要她父王抱,我待会带她去找找王爷。”
“夫人何不自行去找王爷?霞姐儿虽小,但亦是有碍您同王爷亲近。”
玉舒苦笑一声,她凝视着铜镜里边的芙蓉面,虽不及昭王那般妖颜若玉,却也是令人艳羡的好面容。
严嬷嬷只当她是忸怩作态,每回都要拿霞姐儿当挡箭牌,实则是她实在想不出别的法子,如何同那位玉人亲近一二。
她是昭王在北地找的奶嬷嬷,是以她并不知,明霞也不是玉舒的亲生女儿。她只当异子只有一个,不想她家王爷的一双儿女,皆不是她所出。
“夫人天生丽质,略施些粉黛便已惊为天人,您定是能得愿以偿的。”
玉舒被她夸了一通,心里也不由得期待起来。
北昭军无一例外,无论是在王府的,亦或是在军营的,都极为尊重她。
并非因她是王府女主子的身份,而是因为她会看山。
她是大庆人,当年无意中被北昭军所救,她一眼便相中了那位遗世独立的男子。
得知他们缺银子,她便在三十三座连延不断的山脉当中,一座一座探寻过去。果不其然,她当真发现了矿,那些被提炼出来的石头在她手上金光闪闪。她欣喜若狂,迫不及待地想回去告诉他们,告诉那位心上人。
正当她寻到他们的踪迹之时,她却被庆国的二王子,她的王兄带回去了。
笼中鸟,宫中雀,她原以为自己会被囚一世,机缘巧合之下,她竟认识了他的胞妹。
“夫人,您待会可得提点两句,在北地时也就算了,如今到了京城,得先上个玉牒才是。”
是了,她只是被旁人尊称一句舒夫人,而不是昭王妃。
思及此处,她又想到今日在府门前的萧管家,难怪他看她的眼神怪怪的,“你去打听一下,府上那位萧管家的喜好,我总觉得他好似不太喜欢我。”
“一个瘸腿管家,您管他作甚,夫人您就是太好心了。”
玉舒正要开口同她解释一二,明霞撩起珠帘,急匆匆过来抱住她的大腿,“娘亲!”
女儿环膝而绕,玉舒心中霎时柔软了些,“慢点跑,瞧你,怎么出了一身汗。”
“萧管家带霞儿去抓蝴蝶了,娘亲,这里有好多好多蝴蝶,比北地的还多!”
北地极寒,幸而昭王顾念她的喜好,为她打造了一处花房,里面倒也是生机盎然,一想到那个俊美不可方物的男子,她脸上立时飞上红霞。
“娘亲,您今日真美,是要去找父王吗?”
明霞刚过了五岁生辰,自然也能分辨美丑,在她眼中,她还没见过有谁能比她娘亲还美呢,她对此深以为傲。
玉舒拿帕子给她擦干脸上的薄汗,柔声问她,“嗯,霞姐儿要随娘亲一同过去吗?”
“要!霞儿也想父王了!”
一大一小携手同行,问了桑易之后,他俩便直奔观月台。
何月皎皎,冷艳胜雪三分,观月台上的男子一身白衣,当真算得上是皎皎君子,世无其二。
“父王,父王。”
明霞娇声娇气,打破寂静的夜晚,她小跑过去抱着男子的大腿,“父王,您一个人在这里做什么呀,霞儿想您了。”
“父王也想霞儿。”男子宠溺地对她笑笑,性如白玉,立如青松,霎时,他眼中的寒霜尽数褪去,唇边的浅笑如沐春风,继而摸了摸她的小脑袋。
父女互诉衷情,玉舒虽插不上话,但站在不远处看他暂且放下仇恨,她也跟着会心一笑。
“父王,娘亲她今日好美,等霞儿长大了,霞儿也要涂胭脂。”
说罢,小女郎一手牵着一个,继而将他俩的手交叠在一起,随后一溜烟的功夫就跑远了,“父王,要好好同娘亲相亲相爱!”
玉舒触及他微凉的指骨时,她似被蛰了一下,猛然离他远了些,她脸上窘迫,急忙解释,“王爷,妾身并没有教过霞姐儿……”
此刻的她,宛如被怀疑偷盗的贼人,虽然她并未窃取任何,唯恐他人怀疑到自己身上。尤其是当他眼神一眯,眺望远方时,身带寒霜,目光锐利,好似将她心中那些龌龊的念头一一摊开来。
“嗯,我知道。”
良久,才听见男子的薄唇中吐出几个字,短短一句话,让她犹如吃了一颗定心丸。
“王爷早些安寝,霞姐儿身边离不了人,妾身先回去了。”
语罢,一阵风拂过,将玉舒身上披的大氅吹落在地,她面上一热,在他面前尽显窘态。正想弯腰拾起,男子先她一步递过去,“若有短缺之处,尽管去找萧河。”
“是,多谢王爷。”
正要下台阶之时,她回首望了一眼,月光依旧光亮如昼,而男子身上的冰霜,似乎少了一些,兴许只是他俩之间的距离,又拉进了一些。
她心想,慢慢来吧,王爷是好人。假以时日,她希望王爷心中的仇恨能少一些,不要活得那么累。
待她一走,男子沉着一张俊脸,“去查查,太极殿的消息。”
“算了,本王亲自去。”
他倒是要看看,宫里那老头子,又想搞出什么名堂?
同以往一样,他虽住在昭王府,去太极殿却是来去自由,可,当真一样吗?
“昭王殿下,您,您不能硬闯啊,哎哟,王爷。”
高公公在外头叫苦连天,偏生里面的笑声一阵高过一阵,爽朗的笑声不断,宗帝大嚷,生怕外面的人听不到似的,“让他进来,哈哈,珠儿,你看看,我们的皇儿出息了,不仅遇神杀神,遇鬼杀鬼,就连朕,都要防备脖子上那把刀啊,哈哈哈,珠儿,你终于舍得回来看二哥了,咳咳,珠儿。”
身前的昭王殿下浑身散发着冰冷的气息,高公公暗暗捏了一把冷汗,这皇家父子二人,竟落得拔刀相向的境地。
明棣候在殿外站了一宿,高公公劝了好几回,他脸色铁青,纹丝不动,如一座雕像,扎根于此。
偏生里头那老头口中一直唤着珠儿,极为柔情。也的确如此,宝珠只觉这位老爷爷极为慈眉善目,不仅哄着她,给她上了一桌美味佳肴,还教她如何下棋。她精力旺盛,便也跟他玩了一整晚,直到天快亮才打了几个哈欠。
倘若明棣踹门而入,便可知他口中所唤珠儿不假,确实是珠儿,细细看来,且这小团子还与他有几分相似之处。
然他吹了一宿北风,到底没有进去一探究竟。
他嫌脏,脏了他母妃的名讳,甚至对里边的一老一小动了杀心。
待宗帝将宝珠哄睡之后,他将拟好的两道圣旨扔了出去。
皇绸黑字,上面明明白白写着,立他昭王为皇太子,他那双夺人心魂的狐狸眼却死死盯着高公公手上的另外一道圣旨。
呵,永乐,永远欢乐,永远享乐,他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去,任由高公公抱着圣旨一路追他到昭王府。
“哎哟,累死咱家了。呼,萧管事,咱家来讨杯茶喝,您看?”
来者是客,萧河并未为难他,当初他被晋王打断一条腿,还是这个老哥哥背地里差人给他送了些药。
他于他,有着雪中送炭的恩情,自然是好言好语将他迎了进来。
只是得知他的目的之后,萧河也目露难色,主子不接圣旨,他亦是没法子。
“萧管事,还请您劝上一劝,父子俩哪有隔夜仇,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他咂了一大口,又道:“咱家也是看着王爷长大的,圣上当初有多么疼爱王爷,这都是咱们有目共睹的。唉,咱家这就走了,老哥哥,您可得好好劝劝王爷,这立太子是好事,其他几位想要,圣上可都没同意呢。”
就连当初把持朝政的明帧,也只当了个不明不白的摄政王。
待他一走,萧河摇摇头,直觉这是份苦差事。然他也知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道理,送走高公公之后,往左一拐,直接找昭王身边的红人桑易商量去了。
桑家兄弟如今只剩一个桑易,他自得知胞弟不幸中毒身亡之后,便闹着要剃头出家。
恰逢崔滢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幼子求他收留,他涕流满面,将头发尽数削了之后,又把妻子同弟妹安置好,这才奔赴北地。他继承了兄弟的遗志,势必要让昭王夺得这天下。
他虽只是个秀才出身,没想到却于军事上有造化,俨然成了明棣身边的红人之一。因他作僧人打扮,北昭军还给他起了个绰号,就叫妖僧谋士。
萧河找到他时,他正同妻子逗弄桑度的孩子,瞧他神色匆匆,料他有事,桑易立时叫胡氏把侄女带了下去。
他神情一变,凛然道:“怎么回事,宫中出事了?”
他方才也得了消息,明棣去宫中站了一夜,回来后显然被宫里那位气到了。
“圣上下了旨,立王爷为太子,这是好事,可他抗旨不遵啊!”
他沉吟片刻,悬着的心也放了放,“原是这事,这事好办,我先叫人把消息散出去,等那些老家伙都知道我们王爷的正统身份,到时候就算王爷不稀罕那位子,那些老滑头也不敢质疑他的地位。”
“哎,是这么个理,有劳您了。”萧河瘸着半条腿,正想出去时,又说了一句,“对了,还有个事,圣上他还从我们府上抓了鹜少爷身边那个婢女过去,立了她为永乐公主。”
“不过是个公主,我待会去和王爷商量一下,小少爷的世子之位。”
“王爷他,当真要立安和公主的儿子为世子?”
桑易冷冷朝他瞥去一眼,虽然他剃了发,但他摸爬滚打了几年,倒当真如视苍生为无的妖僧。
“老萧,这话可不兴说,今日在我这里说说便罢了,出了这个门,你要牢记于心,小少爷就是王爷的儿子,不是其他任何人的孩子。”
知道明鹜身份的人寥寥无几,这两人算得上是知情人,但知道得越多,就越危险,萧河自觉言语不当,他忙告罪。
萧河出门之后,他佝偻的身子转身朝西南方看过去一眼,继而摇摇头,可叹时光易逝,物是人非,当初在花影轩逗弄小娘子的玄武军,如今寥寥可数,只剩下两位尚存于世。
他哀叹一声,莫说玄武军,就连小娘子也香消玉殒。他只盼着那位舒夫人在余生当中,能替王爷分忧一些,叫他心里也畅快些。
桑易行动迅速,不到两日,京中那些惶惶度日的世家大族,均得了消息,带兵破城的昭王殿下,他被立为皇太子。
金口玉言,此事一出,直截了当承认了他继承大统的身份,便是史书都不能写他是乱臣贼子。那帮油盐不进的言官,自是如实记载,昭王明棣,当乃大铎名正言顺的下一任帝王。
只是众人都等着那位妖颜王爷入主东宫,昭王府却半点动静都没有。也不知道从谁那处先传出消息,昭王他竟抗旨不遵,拒绝当太子。
那些老滑头又是一顿猜忌,他们不知昭王是不是想直接坐上金銮宝殿,毕竟,当太子虽好,却也处处受帝王的限制,哪有自己当家做主来得痛快?
但无论如何,昭王的身份摆在那,他虽然没有住在东宫,宗帝却又下了一道圣旨,令他监国。于是门可罗雀的昭王府恢复生机,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可是累坏了收礼的萧管家。
“夫人,听说您找小的有事?”
萧河一瘸一拐候在玉舒的厅堂,行礼之后弯着脊背,将姿态放得很低。
“快请坐,萧管事不必如此客气。您是王爷的恩人,当年若没有您守着王府,怕是早已遭了歹人毒手。玉舒甚是钦佩您,请受玉舒一拜。”
说罢,这位年轻的妇人便起身对他行了一个大礼。
萧河侧了侧身,“夫人这是折煞小的了,为主子分忧,是奴才的本分。”
“萧管事不必如此自谦,仲春寒凉,玉舒瞧您腿脚不便,特意做了这对护膝,一点薄礼,烦请收下玉舒的这一番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