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执砚挑眉:“怎么,本世子尚未搭弓,你就怕了不成
?”
那官员顿时冷汗涔涔,缩回了人群中,再不敢多说一句。
谢执砚收回目光,扬了扬眉,唯有眼底深处,掠过一抹冰冷的讥诮。
罗显被人抬下山,圣人也失了围猎的兴致,挥挥手,不多时众人就散了。
盛菩珠安静驱马到谢执砚身前,漂亮的下巴微微抬了抬:“郎君英武。”
大大方方的夸赞,亮晶晶的杏眸好似藏了碎星,之前谢执砚的狠辣并未让她感到不适。
两人目光相接,她在他眼中看到了绝对的强势,只要一想到这个男人是独属于她一人的,心头的悸动烫得都快压不住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在心底蔓延,就算再霸道狠绝又如何,依旧让她心折。
谢执砚侧过头,自然而然地伸出手,在披风的遮掩下轻轻握住盛菩珠置于马鞍上的手。
他的掌心干燥,与她柔软的指尖形成对比。
“场面血腥。”他声音压得极低,忍住唇角边的笑意:“可有被吓到?”
盛菩珠立即摇头,指腹在谢执砚掌心轻轻挠了一下,仰起脸看他,漆黑明澈的杏眸里,不见半分畏惧,反而漾着神采。
“没有吓到。”
“妾身只觉得,畅快得很。”
盛菩珠说着,视线远眺,用只用两人能听清的声音问:“郎君不杀他,是因为留着雍州罗家还有大用处,对吗?”
谢执砚闻言,眼底掠过一丝赞赏,并未直接否认,只是用拇指在她手背娇嫩的肌肤上,无声刮了两下,一切尽在不言中。
罗家盘踞雍州已久,这些年因为圣人的刻意放权,手握兵权,立场更是牵连甚广。
雍州离长安,快马加鞭只要一个时辰,罗家但凡倒戈要谋,甚至有机会直攻长安。
若是现在把罗显杀了,逼得罗契彻失控,只会打草惊蛇,并不是最好的时机。
等人都走得差不多了,谢举元才假意打马经过谢执砚身侧,刻意放缓速度,目光更是复杂:“三郎,今日之事,你公然挑衅绝非明智之举。”
“太子已故,太子妃未能如圣人所愿诞下长孙。”
“即便你心中有不满,圣人过继安王世子,已是朝野上下心照不宣的决定。”
“你若聪慧些,应该知道要如何做,毕竟一笔写不出两‘谢’字,就算分家那也是一脉相承,我并不愿与你兵刃相戈。”
谢执砚闻言,只是淡淡瞥了他一眼,唇角勾着冷冽的弧度,并未回应。
冬猎后,眨眼便到了岁末除夕。
因为还在长辈丧期,所以今年的靖国公府较之往年,格外冷清。
用过晚膳,寿康长公主叫严嬷嬷取了红封出来,盛菩珠和谢执砚一人一个:“今日雪大,不必跟着我守岁了,你们早些回去。”
盛菩珠觉得这样不好,长公主一人也怪清冷的,谢执砚悄悄捏了一下她的手,声音没有刻意压着:“今夜父亲会回来,母亲可没空和夫人说闲话。”
盛菩珠尴尬轻咳一声,暗地里掐了他一下。
夫妻二人的小动作落在寿康长公主眼里,她也不禁脸颊发红,嗔了肆无忌惮的儿子一眼:“快去,快去,莫要打扰我。”
屋外雪很大,将庭院屋檐都覆上了一层纯白,廊下灯笼透出朦胧的光晕,冰冷的空气瞬间扑面而来,更添几分寒意。
盛菩珠下意识拢了拢身上的斗篷,行至阶下时,因为来不及打扫,雪已快没过鞋面。
谢执砚见盛菩珠鼻尖冻得微红,他停下来,微微俯身。
也不说话,就把人给抱了起来。
“郎君。”
盛菩珠轻呼一声,尚未反应过来,就稳稳落入一个男人坚实的怀抱。
她下意识地伸出双臂,环住谢执砚的脖颈,仰起头,望进他深邃的眼眸。
“雪深路滑。”谢执砚脸上带着笑,低声解释,“我抱着夫人走,稳当一些。”
盛菩珠没有拒绝,自从玉门关回来,她开始理所当然享受他对她所有的好,本就是吃不得苦的性子,能不走路,她自然愿意。
“好。”
“谢谢郎君。”
“旧岁将除,夫人有什么愿望?”谢执砚大掌掐着她的腰,浑身都是清冽的气息。
盛菩珠望着他线条分明的下颌,主动仰起头,在他喉结上轻轻一吻:“岁岁年年,想与郎君共白头。”
簌簌的雪落声,在这一刻仿佛静止。
雪花被风吹起,落在谢执砚浓密的眼睫上,又被他呼出的热气融化,雾蒙蒙的,衬得他那双总是深邃难测的眼睛里,似有缱绻的情愫溢开。
“夫人……”
谢执砚喉咙发紧,心口被狠狠撞了一下。
下一瞬,他竟毫无预兆地抱着她,在原地转了一圈。
他们已经不是年少,谢执砚把人抱到花园里,风是凉的,雪很大,乌发渐渐落满了雪白的琼花。
盛菩珠猝不及防,轻呼出声。
谢执砚呼吸很重,目光灼灼:“今朝同淋雪,此生共白头。”
天地间仿佛只剩下彼此交缠的呼吸与心跳声。
他抱着她,一步一个脚印,走向他们灯火通明的韫玉堂。
第118章
贞德十二年,初春,遭逢大雪,已连绵数日。
整个长安城被厚厚的霜色所覆盖,碧瓦朱甍皆隐没在漫天的琼花下,唯有檐角鸱吻倔强高耸,透出庄严之态。
紫宸殿,地龙烧得暖,却驱不散殿中浓重的药味,一场风寒,如同初春的雪,来得实在突然。
龙榻上,圣人面色灰败,不时发出沉闷的咳嗽声,萧叙安手里端着一碗浓黑的汤药,小心翼翼跪在榻前侍疾,他神态恭敬专注,俨然一副孝子模样。
“皇兄。”
安王跪在冰凉的地砖上,低垂头,不敢直视龙颜。
亲子对他人侍疾,就算明知自己图谋远大,安王依旧觉得一口气哽在胸腔里,实在难受。
往日萧叙安对他这个亲生父亲,别说是跪地侍疾,就连一盏茶都没有亲手端过,而眼下他与圣人之间,看着简直如同关系亲密的父子,只叫他一阵酸涩难以接受。
“咳咳。”圣人咳了一阵,待喘息稍定,浑浊的目光才不紧不慢扫过跪伏在地上的安王。
“朕与叙安,你觉得可有父子之态?”他声音沙哑,透着戏谑,显然每一个字都在诛心。
安王面色顿时变得极为难看,连忙以头触地,声音哽咽:“叙安能伺候您,是他的福气。”
“至于父子,大燕皆是您的子民,叙安出自萧氏,身上流着与您相似的血脉。”
安王顿了顿,慌忙问:“臣弟忧心皇兄圣体,不知您宣臣弟前来,是有何事吩咐?”
圣人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疲惫地阖了阖眼:“福气?”
“莫非安王之意,是朕的太子没有福气,所以早早故去?”
安王差点没有被这句话给吓死,身体抖如筛糠:“皇兄误会,臣万万不敢有此等心思。”
“不敢?”圣人忽然笑了,眼帘微掀,看向一直静立在阴影中的谢执砚,淡淡道,“扶朕起来。”
然而谢执砚对圣人的话,恍若未闻。
萧叙安见状,立刻放下药碗,恭敬地应声道:“陛下,臣来服侍您。”
他上前一步,动作熟练小心,半点不见曾经跋扈的模样。
安王偷偷瞧着眼前这一幕,心中那股酸涩滋味,更是千倍百倍地翻江倒海。
“朕今日召你前来。”圣人侧眸,深深看了谢执砚一眼,而后颤抖着手,摸索到龙榻内侧一个不起眼的暗格,从里面取出一卷明黄色的圣旨,看也不看,随手丢在安王身前。
“看看吧。”
“宗族过继迫在眉睫,天下要太平,大燕需要储君。”
这话,如同惊雷炸响在安王心头。
看似轻飘飘的圣旨,在安王手中宛若有千斤之重,他双手颤抖如风中枯叶,捡起地上明黄色的圣旨时,更是险些脱手。
安王深深吸了口气,缓缓展开,待看清上面的内容时,他脸色霎时惨白如纸。
前朝有‘子贵母死’,即在太子册封前,赐死其生母,以防母族干政。
而现今,他的皇兄竟逼他抉择,萧叙安可以成为大燕太子,但是这个前提只有一个,那就是安王必须自缢。
“皇兄。”安王顾不得体面,地膝行数步,扑到御榻前,“臣弟这身子骨,本就没几年好活,求皇兄开恩,容臣弟再苟延残喘几年。”
御榻上,圣人唇角勾愉悦的弧度,指尖轻轻敲击着紫檀榻沿,每一下,似乎都敲在安王的心口上。
“既然没差这几年,那便早些上路,也省得受病痛折磨。”
“你体恤朕,朕自然也会体恤你。”
安王手脚发软,浑身剧颤。
他千算万算,从未想过有一日,竟是会这般难以抉择。
冷汗浸透了后背的朝服,本就病体支离,此刻更是像一口气吊着,勉强抬起头:“皇兄如今膝下并无子嗣,而萧氏,只有叙安一人,您何必这样逼臣。”
圣人忽然笑了,只是那笑意未达眼底,温和的声音,透着刺骨的寒意:“怎么会只有叙安一人?”
“朕瞧着,三郎就极好。”
三郎?
哪个三郎,难不成是谢氏三郎?
安王猛地抬头,眼中神色不可置信:“不……不可能。”
他仓皇的视线,猝不及防撞上谢执砚深邃狭长的凤眸。
御榻之侧,谁也注意不到的阴影下,悄无声息透着冰冷杀意的男人,此刻正用那双他分外熟悉的眼睛,平静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