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相干的人走远,圣人才放缓了语气:“朕是孤家寡人,想你留下来陪朕说说话罢了。”
寿康长公主语气轻松,仿佛只是兄妹间的玩笑:“你留端阳在宫中,难道还不够热闹?”
“端阳不及你贴心。”圣人深深看她一眼,这话听着似是感慨,却分明透着别样的深意。
谢执砚心中不安愈甚,他抬起头,目光直视天子,罕见地用了一个更显亲密的称呼:“舅舅。”
“母亲近日身体虚乏,恐难支撑。”
“臣请命留下,陪舅舅说话。”
圣人并未应允谢执砚,反而移开视线,沉声道:“你去东宫。太子方才清醒片刻,指名要见你。”
气氛一时凝住。
盛菩珠跪在寿康长公主身侧,闻言立刻悄然握紧了婆母的手,低声道:“母亲,儿媳留下陪您。”
寿康长公主缓缓摇头,语气不容反驳:“不,你随三郎去东宫。”她加重了语气,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一步都不要离开他身边。”
这话看似是吩咐,实则是在圣人面前表明态度。
更是将盛菩珠彻底从紫宸殿这滩浑水中摘出,置于相对安全的东宫范围。
“我……”盛菩珠话没说完,被打断。
“不要多想。”寿康长公主温声道。
谢执砚与盛菩珠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圣意已决,不容再议。
就在这时,圣人忽然问:“执砚。”
“九郎中毒一事,你怎么看。”
端阳长公主还是宁王都被侍卫待下去,对外说是伺候太后,实则只会是变相软禁。
谢执砚闻声,声音清晰沉稳:“回陛下,臣以为,并非长宁郡主所为。”
“至于端阳长公主,和宁王殿下,臣不敢妄言。”
“好一个不敢妄言。”圣人身子微微前倾,目光更锐利了几分,“那你觉得,是端阳,还是宁王?”
谢执砚敛眸:“臣不知。”
“去吧,太子要见你。”
第107章
紫宸殿。
沉重的殿门缓缓合上,发出一声闷响。
圣人没有说话,只是好一阵后,他揉了揉眉心,脸上带着并不掩饰的疲惫,声音缓和。
“坐。”
“跪了这么久,想必朕的寿康也累了吧。”
内侍无声无息搬来一把紫檀圈椅,就置于御座之下。
寿康长公主却并未依言坐下。
“皇兄屏退左右,独留臣妹在此,究竟想说什么?”
“想说什么?”圣人重复她的话,瞧不出喜怒。
忽然,他朝前倾了倾身体,一瞬不瞬盯着寿康长公主:“朕要三郎留在宫中……”
“皇兄!”寿康长公主打断他的话,抬起头,盯着龙座上的男人看,“当初三郎出生,您答应我,他留宫中由您亲自教养,但永远只能协助九郎。”
“朕是答应过你。”圣人冷冷一笑,“但那又如何。”
寿康长公主挺直脊背,目光冰冷看着高座上的兄长:“执砚他姓谢!不姓萧!”
圣人没有说话,微微弯曲的指节,重重敲在龙椅扶手上,终于开口,声音依旧平缓:“阿妩觉得,天下若没了谢氏,他又该姓什么?”
寿康长公主瞳孔骤缩,脸上血色在瞬间褪尽。
“你拿谢氏威胁我?”
圣人笑了笑,捂着唇咳起来:“这不叫威胁。”
“当初三郎出生,你求我留谢怀谦一命,朕当初就不该心软。”
说到这里,圣人眼中闪过一抹极冷的讥诮:“至于姓谢?那又如何,朕根本不在乎他姓什么。”
近乎冷酷的视线落下,是上位者视规则如无物的漠然。
“朕总需要一个……足够优秀,能担得起这万里江山的继承人。”
“当年若不是你以命相搏,血溅宫闱,执意将他生下并记入谢氏族谱……三郎他早该认祖归宗。”
“而非如今,他就算对朕再亲,也只是一声‘舅舅’。”
“你疯了!”寿
康长公主脸色骤然惨白,她难以置信盯着龙座上流着共同血脉的兄长,声音因愤怒而拔高,甚至带上了一丝尖锐,“九郎还活着,他才是你的孩子。”
兄妹二人四目相对,在昏黄的灯影下,变幻着莫测的情绪。
“朕知道,九郎还活着。”
这位被誉为大燕不到百年间,最圣明勤勉的君主,并没有因为寿康长公主的质问而动容,他深潭般的眼睛朝下看去,仿佛只是在平静地陈述着一个事实:“但他终究不及执砚优秀。”
寿康长公主浑身一颤,猛地朝后退了一小步。
她凤眸圆睁,里面充斥着无法理解的惊骇:“那皇兄欲置九郎于何地?”
“又置东宫那些尚未出世的皇孙为何地,您这是要逼死已经身怀六甲的太子妃吗?”
“执砚他是人,不是皇兄的惦记而不得的物品。”
“这大燕的江山,您问过,他真的想要吗?”
“更何况……”寿康长公主忽地沉默,她并不想因此惹怒他,虽然他们彼此心知肚明,谢执砚根本不可能是他的孩子,然而她的兄长,已然疯魔。
“更何况什么?”圣人冷笑一声,平静的视线带着残忍的意味,那并非是出于对太子的失望,而是一种近乎偏执的冷漠无情。
仿佛那个正在生死边缘挣扎嫡子,并非他亲生骨肉,而只是一件未能达到他所期待的瑕疵品。
“朕从未觉得亏欠九郎。”
圣人起身,一步步朝前逼近,平静听不出喜恶的声音,甚至带着一丝倦怠:“朕也曾对他抱有期待,给予他太子之位,将江山置于他眼前。”
“是九郎自己……”
他微微停顿,目光掠过大殿中摇曳的烛影,似有片刻恍惚,但随即又恢复了那种冰冷语调:“是他自己,承受不起朕的这份期盼。”
“而朕的江山,需要一个足够强大、冷静,也足够……像朕的继承人。”
圣人已经走到寿康长公主身前,冷漠看着已经摇摇欲坠的妹妹,不容置疑:“我有一万种法子,逼你就范。”
“阿妩,你莫要逼朕。”
“这些年,你为了避开朕,宁可远离长安,避至天长观。”
“但那又如何,朕宁可冒天下之大不韪。”
“这一切,只有朕要不要,而不是想不想。”
“三郎是朕亲自教养出来,最适合的继承人,就算是你,也无法反驳。”
“你疯了。”寿康长公主呢喃自语,只觉得一股寒意涌上来。
她不知道究竟是从哪一日里起,他们兄妹亲密无间的感情,在他眼中竟是变得如此悖逆人伦。
身为执掌天下生杀大权的帝王,她同父异母的兄长,内心深处竟藏着如此惊世骇俗的执念。
“我是疯了。”
“从父皇离世前,为你赐婚谢氏那一日,我就疯了。”
“你是朕亲自养大的妹妹,凭什么嫁给谢怀谦那样粗犷的武夫。”
“朕要他死,他却比任何人都能活,朕夜里只要一想到,朕就恨不得灭了谢氏。”
“你放开我。”寿康长公主把他推得踉跄,难以掩饰的惊惧与厌恶。
圣人后退一步,眼神依旧像是要把她吞噬:“朕倾尽所有,只是想要一个健康强健的继承人,一个能打破我萧氏皇族百年来男嗣大多体弱早夭诅咒的继承人!”
“朕要这万里江山得以延续,社稷永固!”
“又有何错之有。”
他冷笑一声,目光里透着阴森,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凉得透骨的秋夜,紫宸殿后宫的门被人敲响,传来内侍跪地磕头的声音。
“陛下。”
“太子殿下他……恐怕是……”
东宫,灯火通明。
谢执砚被内侍直接引往太子寝宫,盛菩珠则去往偏殿。
太子妃魏沅宁正被一众嬷嬷宫女簇拥着,靠坐在软榻上,她腹部高高隆起,面色苍白如纸,死死攥着手中的帕子。
“菩珠。”
“是我害了……九郎。”
见盛菩珠上前,魏沅宁仿佛抓住救命稻草那般,猛地抓住她的手腕,力道大得惊人。
“娘娘。”盛菩珠大惊,也不顾上如今身份有别,紧紧捂住她的嘴,“您不可如此说,若这话传到圣人和皇后娘娘耳中,他们该如何想您。”
“更何况,您腹中,还怀着殿下的孩子。”
两人交握的手,同样冰凉颤抖,魏沅宁眼中泪水瞬间决堤,却死死咬着唇不敢哭出声。
她挥手让伺候的宫人退下,深吸一口气咬牙道:“那月团饼是长宁郡主亲自送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