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竟然,又赐了她封号?
“啪!”
又是一记响亮的耳光过去,徐常在的眼前彻底黑了下来。
第43章
翌日一早, 桑淑仪得了封号成为明淑仪的消息,随着赵常在的降位和徐常在的掌掴一同传遍了各宫。
一时间这位明淑仪的风头更盛,甚至有人传说陛下待她的恩宠都快要撵上贵妃了, 陛下登基这么久以来,还从未对任何嫔妃如此上心。
尤其是当她们打听得知明淑仪身上起了疹子不能侍奉圣驾,可陛下仍然待到了夜深才走时, 心中更为震惊。
明淑仪才封位分的时候,诸人都以为是她使了不入流的手段勾/引了陛下, 陛下醉酒糊涂又念着她的功劳才加以补偿,可如今看下来,怎么品怎么不对劲。
若只是愧疚和补偿,这些天怎么凡是去后宫就去明淑仪那?又流水般的赏赐和好东西送到她宫里,宫里的其余嫔妃是顾也顾不上了。
就看昨晚, 明明都是不能侍驾之身了,陛下不去别的嫔妃那里不说, 还陪着她到深夜, 难道这也是愧疚和补偿不成?
她究竟有什么好,又趁陛下喝醉那日做了什么?当初三年都不过尔尔,怎么一夜就变化这么大, 果真是小门户出身,狐媚男人的熟手!
但不管嫔妃们私下如何酸涩艳羡,如何眼红的滴血,明淑仪受宠已经成了既定事实, 就算她们心中再不满, 却也不敢再轻易说什么做什么。
不仅仅是因为她如今无法侍奉陛下,陛下身边空出了位置,更是因为有赵常在和徐常在的前车之鉴在眼前。
听说昨晚过后, 徐常在便径直向皇后娘娘告假了,除了每日掌掴再也不出门见人。有见过的人偷偷传言,说她脸肿如猪头,满面的青紫极为骇人,挨完打第二天就请了太医去看,照这么打下去,还不知道掌掴七日后有没有命活。
若能看着明淑仪失宠当然痛快,可若行事不当如她们两个一般落得现在的下场,哭都不知道往哪儿哭去!还是小心谨慎着些吧。
凤仪宫内,皇后正拿着把金剪子站在楹窗前修剪一颗石榴盆栽。
天气太过炎热,暖阁的窗子便只被支起一道窄缝,明亮的日光从这一条缝隙里打进来,正正好好照在手边这一丛枝繁叶茂的石榴枝叶上,将树身照耀得华光璀璨,恍若镀了层金光一般。
莲音丛殿外端了安胎药走进来,轻笑着福身:“娘娘着一盆石榴养的真好,瞧着这翠莹莹的样子,等入了秋一定能结出好些果子来,这恐怕是上天的吉兆。”
“上天赐福于我朝,要给中宫主母再送来一个皇子呢。”
皇后笑意更浓,嘴上却仍克制的说着:“这些话知道就行了,别挂在嘴边说,被人知道了还当我这个国母小家子气。”
“其实这一胎不论是生男还是生女都好,若生个公主,本宫也算是儿女双全了。”
莲音将手中的安胎药递过去,熨帖地双手交叠站在了一侧:“总之娘娘一定能心想事成,那奴婢便高兴了。”
皇后端起安胎药一饮而尽,虽是高兴,可眉头还是被这药苦涩地皱起眉头:“只是苦了本宫一天三次的喝这些苦药,也不知道这小家伙能不能尝出来。”
虽然皇后娘娘说皇子和公主都是一样的,可后宫一向是皇子为尊,公主不过是抚慰人心罢了,所以莲心说起仍然以小皇子开头:“娘娘只有喝了这些苦苦的安胎药,小皇子才能平平安安的落地,您这一胎怀得突然,身子并不是最适合生育的状态,太医说了可得仔细养护着。”
“不过小皇子能不能尝出药味奴婢不知道,奴婢却知道小皇子一定怕热。您这一进夏就断不了冰,这才入伏不久就日日供冰不断了,恐怕得中秋过完才能凉快下来。”
皇后轻柔的抚上肚子,沉吟片刻说着:“是啊,每个人体质不同,怀不同的孩子反应也不同。本宫记得怀煜儿的时候就时常觉得身上冷,饮食上也格外差,怀肚子这个倒是反过来了。除了怕热,吃得下睡得着,也是会心疼人的。”
“说起来,这个孩子的确是旺本宫,你瞧瞧,自从有了他,本宫可谓事事顺心,念头通达,这可是以前都不曾有过的。”
一盆石榴盆栽修剪完毕,皇后搁下金剪子,被莲音扶着坐到了最凉快的风轮跟前去,桌边的账簿已经翻阅到最后一页。
莲音应和着笑道:“那是自然,您的福气岂是那些嫔妃们比得了的。若不然,也不会您的第二个皇子都要呱呱坠地了,那边还没动静呢。说起来,您走明淑仪这步棋真是走对了,果真没白费心思。从前些日子封了位分开始,这才短短几天就有了封号,陛下宠着,阖宫的人都盯着,她还真是不负重望。”
“听说昨儿个瑶华宫传太医去了,想必是气得不轻吧?”
皇后不紧不慢地说着:“本宫本就是要她愤怒,要她生气,要她一步步错下去,再让桑青筠引走那些盯着本宫肚子的人的视线。桑青筠能顺利入宫,这是老天都在助本宫,不愿看到妾室凌驾于正室这般尊卑颠倒的祸事。”
莲音颔首以示认同:“是啊,贵妃掌权以来短短时间内发生了这么多事,后宫早就有不少人对她不满了。加上谭二和桑青筠这一系列的事,她坐得住才怪,听说昨晚赵常在陷害明淑仪被揭穿,求饶的时候还牵扯上了贵妃,陛下虽面上没说什么,心里却是有数。贵妃这下触怒众怨又惹了陛下,若长此以往,想必娘娘的心结很快就能解开了。”
“解开?”皇后嗤笑了声,“还早着呢。”
“你瞧瞧纪氏一族现在豪奢的模样就该知道,贵妃的身后是一棵参天大树,岂是那么容易倒下的。这个急不来,且还需要点缘分,咱们只管慢慢等着就是。”
冰盆里的冰块不断蒸发,散发出薄白凉透的白雾,团扇轻轻一摇,便送来徐徐冰爽。
事关朝政上的事,莲音不是很懂,但后宫里的风吹草动她却都留着心,身为娘娘的陪嫁丫头,一定要辅佐好皇后娘娘:“对了娘娘,方才徐常在的人来过一趟,奴婢派人打发了,估摸着是想让您跟陛下求求情。”
“这徐常在和赵常在也真是不中用,居然一起折在了这么小的事情上。”
皇后神色未变,根本不把她们放在眼里:“她们二人的无用本宫不是第一日知道了,会有今日一点都不意外。”
“如今本宫手下最可用的便是明淑仪,她如此得宠,和贵妃还有死仇,谁还能比她更可用。”
“再说了,”皇后的视线挪到殿外的方向,淡淡道:“这不是还有一个备选吗?她俩都比赵徐二人强百倍,指望她们做什么。”
莲音斟酌着问:“那是放任徐常在不管吗?她的脸……”
皇后叹了口气,语气中到底有些惋惜:“去知会行刑之人,叫他们收着点,别真因为掌掴把人打出个好歹。再送些好药给徐常在,安抚住她。她们虽蠢,在后宫里却实打实的还有用,即使本宫不指望她们做什么,可该有的价值却得发挥出来。”
“徐常在的哥哥对治水颇有研究,昨儿个才去过一趟宣政殿,这恐怕也是陛下没有再降徐常在的位分而只是掌掴的原因。至于赵常在,她虽人不够出色,家世也无倚仗,可到底有个好姑母兜着底,都能保着性命。”
皇后语气虽温和,可说话时的神色却悠远而淡漠:“后宫里的女人,要么有价值,要么有靠山,这才能活下来。否则一旦遇到点什么事情,那便是死路一条了。”
莲音不太明白这说的是谁,低声问:“娘娘这说的是……”
皇后摇摇头不欲多言,正在这时,殿外又急匆匆走进来一个近侍宫女:“启禀娘娘,方才御前传来的消息,说陛下下朝后去了一趟裕妃那,坐了许久才出来。”
“走之前……许了裕妃协理后宫之权,叫她和贵妃一道操持着。”
闻言,皇后的脸色缓缓冷下来,指尖华丽的鎏金凤尾寇甲在桌案上猛然划动,刻下一道明显的痕迹来。
-
桑青筠这一养病就养了半个月,时间一晃便到了七月底。
长安的夏季炎热,尤其是七八两个月最为磨人,即使殿内供着冰也让人不够舒坦。
不供冰过于闷热,供了冰又身上寒津津的,屋内也不够通风,时间久了让人憋闷。
她因为养病在宫里几乎足不出户,虽然每日小福子和蔓姬都命人去藏书阁寻些没看过书来给她解闷,可人总是要出去接触自然,在殿内呆着就好像是困在笼子里的鸟,时间久了便让人郁郁寡欢。
这段日子以来,陛下若进后宫多去裕妃娘娘处,裕妃娘娘现在协理后宫事宜,膝下又有大皇子,母子之间互为依靠,谁也不会觉得陛下去裕妃处有任何不妥,桑青筠也一样。
何况陛下也不曾忘了她,时不时会来看望,更隔三差五命人送些珍奇珠宝和银两来赏玩。
所以养病的日子虽煎熬难耐,可日子到底是熬过去了,撑到了她彻底好全,重新挂上名牒的那天。
七月二十八,浓夏清和,芳草未歇。
太液池间的莲花开得正盛,莲香清婉,引人入胜,杨柳堤案往来有御舟。
桑青筠晨起便收到陛下传的信。
“陛下请明淑仪主子一道前往太液池泛舟,蓬莱洲绿树成荫,清波徐来,陛下已备下小宴,邀您午膳时分同避暑热。”
第44章
后宫中最大的湖便是太液池, 湖内有二岛,一名瀛洲,一名蓬莱。瀛洲岛稍小, 岛上有一棵巨大的桃花树,春日赏景祈福最好;蓬莱岛大上许多,岛上不光修建了几座避暑赏景的宫殿, 还有水上举办宴会的汀州水榭,风景极佳。
但太液池地处后宫正北, 距离后宫殿宇路途遥远,即使传了轿子过去,两顿膳食之间的时间也只够一来回加歇脚,玩不了多久就得回宫去了。
所以蓬莱岛虽好,夏日里依旧没人愿意大费周章的去岛上避暑。除非有陛下的恩典, 能提前将岛上布置一番,这样去岛上避暑便省去了一众烦恼, 清凉舒适的程度不逊色避暑行宫几分。
桑青筠本就在宫里闷坏了, 陛下的这番安排无疑是正中下怀。
还记得前两年她也跟着陛下去过蓬莱岛上避过暑,但那时多有贵妃陪着,她又是女官, 除了言语格外谨慎以外,更是一举一动都被人盯着,不能出差错,体验自然算不上多好。
当时的她也不会想到, 时过境迁, 陪着陛下避暑的人成了她。
铜镜前,桑青筠被蔓姬和闻蕤伺候着梳妆更衣完毕,坐在镜前最后涂上了口脂。
绯色的口脂一点点洇在嘴唇上, 犹如画龙点睛的一笔,一副闭月羞花的美人图立刻变得活色生香起来。
她本是天生的美人,如今身为宫妃精心打扮,容光便毫不掩饰的展露在世人眼中,一颦一笑皆摄人心魂。
蔓姬在主子发间最后簪上一支玉簪,啧啧道:“主子今日这一身实在是相衬极了,陛下真是好眼光。”
闻蕤也越看越觉得喜欢,笑道:“可不是吗?主子刚晋位时陛下就命尚服局来为主子量身裁制新衣了,尚服局这些天紧赶慢赶才赶制出来这一批,不光料子是夏日里最飘逸清凉的雪纱和凉玉锦,就连衣裳的款式和颜色也是陛下亲自选的,如此心思,自然和那些寻常宫装比不了。”
“俗话说人靠衣装,主子虽然风姿卓绝,可有陛下赏赐来的新衣,那才叫相得益彰。依奴婢来说,后宫再没哪个主子娘娘有咱们主子这般容貌气度了。”
桑青筠笑了笑:“和蔓姬在一起久了愈发嘴甜,果然是同类相聚。”
“趁天色尚早,咱们早些去,正好让辇夫走不晒的路。咱们宫里的解暑绿豆汤熬上以后把今日的例冰打碎了搁里头,冰镇的更解暑,左右我今日用不上。”
闻蕤一听更加欢喜,忙福身道:“奴婢替宫中上下多谢主子的恩德!”
冰在后宫可是稀罕物,尤其一到夏日,每每供应不及。就连位分低的小主都不见得日日有冰用,就更别提他们这些奴才了。
后宫不是没有仁慈的主子,但这般事事替他们着想的却唯有明淑仪一个。
闻蕤虽来不久,可她与蔓姬早就相识,经提点来了霁月殿,短短几日便对这位新主子十分敬服。跟着好主子才有好日子过,这是宫里人人都知道的事实,对明淑仪这般的主子,她若不事事用心那就太不知好歹了。
等传召的小轿到了,蔓姬跟着桑青筠一道去了蓬莱岛赴约,闻蕤和小福子则留在了宫中值守。
太液池边,杨柳堤岸。
从二十四桥走过去,入眼便是大片的莲叶莲花。
此时还不到正午,湖面上碎金粼粼,几许凉风拂过,吹得杨柳枝条轻颤,此处行人也不多,实在是一派安详的景色。
桑青筠摆摆手解示意送她来的辇夫下去歇息,带着蔓姬两个人往钓鱼台的方向去了。
这钓鱼台是太液池最大的堤岸,穹顶华盖,轻纱漫舞,四面开阔,既可作为歇脚之所,也能作为停泊的码头,可谓功能齐全。
从前陛下若有雅兴和臣子一道钓鱼便会在选此处,是个很好的小坐场所。
陛下只说邀她前往,却没说具体什么时辰,她来得早,在这略坐坐等着陛下一道乘船也无妨。
只是才刚坐下一小会儿,身后便轻步走来了人,语气十分恭敬地朝她行礼:“妾身给明淑仪请安,嫔主万安。”
说话的声音不是很耳熟,桑青筠转眸看过去,看清了说话之人,是万充衣。
这位万充衣虽然和桑青筠不甚熟悉,但她和黎熙熙关系尚可,倒是听黎熙熙说起过。
此次入宫的八位秀女中,除了四位出身官家的秀女,还有四位出身民间的,万充衣便是其中一个。
听熙熙说,这个万充衣并不是个多事的人,不光温情和顺,还十分谨慎。当初熙熙刚入宫的时候因为不懂宫里的规矩,曾遇到不少看不惯的事,都是万充衣在一边劝着拦着,这才不曾酿成大祸。
她们虽性情不同,不算什么莫逆之交,但这些时日也是互相搭伙作伴,彼此扶持着过来的,哪怕是看在熙熙的面上子,桑青筠也会对她客气一点。
“万充衣,这么热的天你怎么也出来了?倒是巧。”桑青筠温声道,“不必多礼了,快起身吧。”
万充衣规矩地应了一声,这才缓缓站直了身子,可她们身份悬殊,不敢坐下,只敢站在一旁小心地搭话:“妾身前些日子听闻嫔主在宫中养病,不知休养的如何?妾身虽出身民间,家中贫苦,但镇子正巧临近山野,各家中都会一些治疗疙瘩和伤痕的偏方,十分有效。若嫔主不嫌弃,不如妾身把方子写下来,送到昭阳宫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