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晚膳时分, 余晖褪尽, 终于不似白天那么燥热,微风吹拂尚有薄薄的凉意。
内侍省里值守的宫人不多,大部分都去用饭了, 谭公公总是让年纪小的先去用饭,自己则独自守在屋内看今日的账簿,低低矮矮的平房里,只点着一支剩下半截的蜡烛, 他节俭惯了。
昏黄的烛火微微摇晃, 将他苍白的发丝照得格外明显,谭公公翻过一页账簿细细看着,忽而一阵穿堂风过来, 将他手中的账簿吹得哗哗作响。
没来由的,谭公公心里突然有些不好的预感,总觉得心里慌慌地定不下来。
今天后宫里发生的事实在不少,皇后分权给贵妃,又有两位小主升位降位。但他特意打听过了,阿筠并未被波及,仍好好的跟在陛下身边侍奉。
平日里最担心的就是她,只要她没事,谭公公就没什么记挂的。
想到这,他悬在嗓子眼里的心慢慢沉了回去,手也慢慢摩挲着账簿,想着兴许是他大惊小怪了。
谁知还没等再看两页,外头的小福子急匆匆的跑进来喊道:“谭公公,贵妃娘娘请您即刻过去一趟,说有事要问您。”
贵妃今日才接受后宫的账目事宜,有疑问也是难免,他是内侍省主管账目明细的少监,少不得和贵妃打交道。
他管账簿多年,一直尽心尽力毫无错漏,倒也不怕贵妃问询。
谭公公温和道:“无碍,那我就走一趟。你们当值的都做好自己的活儿,别误了功夫。”
“您的交代我都记着呢,”小福子赶紧过来掺着谭公公起来,又把灯笼点好递到他手里,不放心地把他送到了门口:“公公,贵妃和皇后一向不对付,您可千万谨慎些。”
夜色渐渐浓重了起来,谭公公接过灯笼,笑着说:“贵妃不是刻薄跋扈的人,对下人的宽容更是有口皆碑,想必今儿也只是问问话。你今天不当值,瞌睡了就去睡,不用等我。”
小福子诶了一声,在门前看着谭公公的身子渐渐消失在夜色里。
瑶华宫内灯火通明,诸人严阵以待,显然没有要早早歇下的意思。
因着传唤了人来,连大门都敞开着,漏出庭院内精美华丽的一角来。
谭公公管着账簿少在后宫走动,今天算是头一次正经来瑶华宫,一见里头通院的气派,就知道从前贵妃娘娘得宠并非一句虚言,心里愈发沉了沉。
芊宁本在门口候着,一见谭公公来了,先面上挂着微笑将人迎进来,可才一进院子,她便立刻嘱咐宫里的太监将门都合上,不要让外头的人随意打扰。
沉重的木门严丝合缝的关上,谭公公未曾敢回头看,但心中已经隐隐有了猜测,恐怕皇后有孕,贵妃终于忍不住要下手做些什么了。
他躬身低头进内向贵妃和聂贵嫔行大礼,规矩不敢错漏分毫:“奴才给元贵妃娘娘、聂贵嫔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
元贵妃垂眸看过去,倒没想过这个胆敢中饱私囊的太监会是这般模样。
年过半百,头发花白,腰弯得极低,一副谦卑讨好的样子,让人想象不出他会是个贪欲极深的人。
可自小出身高门贵族,这般能说会演的奴仆她见得多了,即使明面上装的再像都不成,只需看他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看着谭公公,元贵妃和聂贵嫔对视了一眼,淡淡道:“起来吧。”
她华丽纤长的寇甲轻轻划在手边的账簿上,摆足了贵妃的威仪:“这么晚叫你过来,是觉着这个月内侍省的账目有些不对,特意来问问你这管事的。”
“皇后有孕,这阵子后宫的大小事宜基本上都得本宫过目,本宫不甚熟悉,自然要一条条细细对过了才行,你说是不是?”
谭公公不敢抬头,只一味地应和着:“娘娘所言极是,奴才一定知无不言。”
看他还算配合,贵妃满意地勾了勾唇,问道:“上个月绢丝的采买价钱是多少,你可还记得吗?”
在内侍省这么久,谭公公事事都会谨慎留神,尤其是过手的每一笔账目都得做到心中有数,否则他这般掌管账目银钱的人极容易得罪宫中的小人,给人留下钻空子的机会。
所以他只是想了一下就答了出来:“回娘娘的话,奴才记得上个月采买绢丝的价钱应该是二十两银子左右,都是每个月定量采办入宫的。”
元贵妃笑了笑:“你是好记性,倒也记得之前的价钱。”
“可——这个月的价钱,怎么变成了二百七十四两?足足添了十倍之数,恐怕不大对吧。”
谭公公的身子猛然一颤,额上冷汗已经冒了出来。
他只管账簿,并不经手采买的事,所以宫外绢丝每个月到底什么价格他并不知情。可这个月的账簿他是一一对过的,绢丝虽然有所涨价,但绝非十倍之数,不可能涨了这么多。
可贵妃看的账簿是内侍省的人亲自送来的,当着他的眼皮子拿走的,不会有假。怎么会出现这么大的纰漏,是有人想借贵妃掌权之手除了他,自己上位?还是贵妃捏造事实借机发难?
亦或是皇后娘娘刻意为之……?
这次移交宫权本就有些蹊跷,账簿更不是寻常人更改得了的,谭二不敢再想下去,只能恭恭敬敬地回着:“奴才只管记账,并不经手采买之事,恐怕得劳烦娘娘传采买的宫人问话了。”
元贵妃冷笑了声:“你倒知道怎么洗脱嫌疑。采买之人本宫已经问过了,采办的单子的俱在,价格可不是账簿上所写的数。”
“本宫思来想去,唯有贪污一事可以解释,否则这账目就说不清楚了。内侍省的账簿一贯是你在管,如今出了岔子自然也要拿你问罪,”
烛光熠熠,元贵妃的娇柔面容在此时看起来格外森然:“大胆谭二,你竟敢中饱私囊,贪墨宫中银两。”
谭公公立刻再度跪下,满布皱纹的额头重重磕在地上,恳切地解释道:“娘娘息怒!还请娘娘容奴才好好调查,此事一定另有原因,绝非是娘娘今日所见。奴才虽身在内侍省,却从不贪后宫一丝一毫,娘娘尽可去查去问,奴才都无怨无悔!”
见状,元贵妃反而轻轻笑了起来:“其实本宫也不是非要为难你,只是刚接手宫中庶务,难免力不从心些。”
“今日这账目既有问题,难免要找第一责任人问个清楚,如此也好对后宫银钱来往有个底儿不是?”
说到这,一直没说话的聂贵嫔柔声接了句:“看你穿着清贫,想来也不是喜欢在后头吆五喝六,贪污官银之人。只是贵妃娘娘主理后宫,也需要一个人在后头为她多操劳些,谭公公,你觉得呢?”
若这谭二是个识相的,今日她自然可以保他无虞,将来更有数不清的荣华富贵等着,可若是个不识相的,她固然不能这样轻易打死一个内侍省少监,可让他吃些苦头也不是难事。
毕竟账目是实打实的有问题,既有问题,身为协理后宫的贵妃,教训宫人是理所应当的事。
即使他真的从不贪墨又如何?事情在他手下出了问题,什么处罚他都得认。皇后要是想保他,那便正好坐实了她管教后宫不利的名头,陛下更不会放心她。若是不保,她正好可以拿他树立威严,再名正言顺的安插自己的人进去。
要想做大事,她就不可能再在意一个宫人的清白,否则心慈手软下去,便是什么事都做不好的了。
说罢,元贵妃和聂贵嫔垂眸静静地看着他,探究的眼神一刻不停的在谭二身上游走。
他听明白了贵妃的意思,大抵就是故意借着账簿的问题发难,好让自己为了活命向贵妃求饶,投奔在贵妃手下。这样一来,内侍省的核心之中变有了贵妃的人,将来贵妃再和皇后争权也好,掌管后宫也罢,都能顺利许多。
可他入宫已经几十年了,原先在宫里时便是当今皇后的姨母,先帝的安妃一直抬举着他。后来陛下登基后,也是皇后娘娘重视,将他一手抬到了内侍省少监的位置。
这个位置曾给他和青筠带来了不少便利和安全,保他们在宫中能相对顺遂,他心中甚至感念,无论如何都不能做出背信弃义之事。
何况今日之事,他猜测会不会和皇后娘娘的计划有关。若真如他想象的那般,皇后是故意为之,那他就更得替娘娘承受了这一切。
在宫里,没有任何好处是无缘无故馈赠过来的。
谭二在地上不住地磕头,卑微的期望元贵妃能看在他这些年为宫中兢兢业业的份上从轻处置:“娘娘管理后宫,奴才等理应尽心尽力,为娘娘效犬马之劳。只是今日账簿之事,奴才实在不知情,还请娘娘给奴才一个机会,奴才定然查个水落石出给您一个答复。”
宫中成千上万人,油水就这么些,不仅嫔妃们之间有争斗,底下的奴才们同样有争斗。元贵妃不是不知道谭二可能是被陷害的,但她并不在乎,她要的是这个位置上的人,其余的至多是一个借口。
她和聂贵嫔已经恩威并施,区区一个老奴才却敢藐视她的意思,坚持效忠皇后,皇后有什么好?她的心机和恶毒,谭二这种狗奴才又明白几分?
看着谭二忠心耿耿的样子,元贵妃好不容易压下去的怒火又涌了上来,她厉声呵斥道:“本宫没空听你说这些鬼把戏!”
“你身为少监,掌管内侍省账簿一职,如今已经是你失职,你还敢巧言令色!”
她愤怒地拍向桌子:“来人,把他拖下去重打五十大板,本宫看谁还敢以下瞒上,糊弄本宫!”
聂贵嫔看了一眼,低声劝道:“五十大板太重了,人不死也要残废,你初掌大权,小惩大诫最好。”
元贵妃的胸膛因为愤怒剧烈起伏着,但她紧咬牙关,显然把聂贵嫔的劝阻听了进去:“既然聂贵嫔替你求情,那本宫便从轻发落。”
“把他拖到庭院中打二十大板,以儆效尤!”
第27章
二十大板, 以谭二现在的身子骨如何吃得消?就算一顿板子下来能够不死,可也要受重伤休养好一阵子,将来能活多久都是个未知数。
他这一条命活到今日不足惜, 可青筠若知道了该有多伤心?谭二怎么忍心。
“还请贵妃娘娘饶命!请贵妃饶命!给奴才一个彻查此事的机会,奴才一定给娘娘一个答复!”谭二的身子匍匐在地,简直卑微到了尘埃里, 他把头磕得砰砰作响,血从额上的伤口渗出来, 如同一直狰狞的蜈蚣,看起来触目惊心。
他只想乞求贵妃高抬贵手,能够稍稍手下留情,可元贵妃今日已经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不会心慈手软了。
看着谭二凄惨的模样, 她也只是偏过头,生硬地吩咐道:“拖下去。”
瑶华宫值守的太监们立刻上前将谭二拖到庭院内, 他瘦嶙嶙的身躯挣扎着在地上被拖行, 犹如一片任人切割的破布。院中的长条凳早已架好,三指粗的庭棍一下下打在肉和骨的身上,发出令人不忍耳闻的闷响。
瑶华宫的宫人个个眼底惊骇, 不敢抬头看,谭二只求饶了几下,很快就被打得没了声响。行刑的太监连忙过去一检查,人已经昏死过去, 下肢早已血肉模糊, 在昏暗的灯光下看起来格外粘稠,血和布料连成了一整片。
元贵妃和聂贵嫔也担心真的出了人命,匆忙出来瞧了一眼, 可只看了一眼就觉得场面血腥的很,令人浑身不适,便随意摆了摆手:“将他拖回内侍省去,也好叫人知道在后宫不谨慎些做事是不成的。谭二受罚后怕是不成了,内侍省少监一职从此就由曹鑫领着,叫他好好替本宫效力。”
“今日之事本宫明天自会去告知皇后,你们只管照办,如有敢阻拦的,便和谭二一个下场。”
底下的太监们不敢耽误功夫,找出担架把谭公公往上一搁,连夜抬回了内侍省。
内侍省这会儿才安静下来,只剩几个值守的在里头候着。小福子不放心谭公公,正坐在门槛上犯瞌睡,谁知脚步声传来把他惊醒,等人散去,他定睛一看竟是谭公公在地上躺着。
“公公!”
这一路上鲜血滴答滴答,从内侍省门前不知延伸了多远,小福子吓得魂飞魄散,忙上前去看谭公公怎么样了,一探鼻息,他已经只有游丝一线的气息,满身是血不省人事。
小福子抱着谭公公微凉的身子哭着喊着:“快来人!快去请个太医来!”
这一声惊醒了内侍省已经下夜的其余宫人,见是谭公公,连忙七手八脚把他抬到里屋,又派了机灵的去太医署请能帮忙的太医来。
谭公公为人和善,向来最疼小辈的,他在内侍省颇有威信,底下的人不少都很崇敬他,如今见他这般模样,小福子连同几个关系好的小太监都心疼的一把鼻涕一把泪,伏在谭公公床头恨恨道:“一定是贵妃命人打的,公公刚才就只去了瑶华宫!”
“贵妃初掌内侍省的事就如此作践咱们底下人,将来还能有咱们好日子过吗?什么贵妃仁慈,分明都是骗人的假话!”
小福子哭了半晌,前去请太医的小太监也灰溜溜的回来了,眼眶红红的,显然才哭过:“太医署闭门不开,说是太医们要伺候着皇后娘娘的胎没空理咱们……可谭公公伤得这么重,若寻不来个太医诊治……我怕……我怕他撑不过今晚。”
性命攸关,小福子思来想去,暗暗下定了决心:“你们在这看好谭公公,我这就去请桑姑姑,桑姑姑是御前的红人,她一定有办法!”
夜色沉沉,天幕漆黑如墨,未见几颗星辰。陛下从勤政殿结束一天的政务回到太极殿,桑青筠也终于可以回到属于她的下房好好歇息。
不知是不是长日劳累的缘故,今天她总觉得心慌手抖,人也不太有精神。
洗了把脸,连头上的素钗和绢花都没来得及卸,她刚拿起巾子准备擦脸,伺候她这间屋子的小宫女蔓姬便急匆匆跑了过来,满脸的急色:“姑姑!不好了姑姑!”
蔓姬显然是才歇下就被人拉起来了,可这么晚了,能有什么事?
桑青筠不明所以,温声上前安抚她:“别急,有什么事慢慢说,咱们一起解决。”
谁知蔓姬急急忙忙拉着桑青筠就往外走,急得话都要说不出来了:“……谭公公!是谭公公出事了!”
话音一落,桑青筠手中的巾子瞬间掉落在地。她心猛地被攥起来,声音也颤得不像话:“谭公公出什么事了?”
她来不及再整理仪容,拉着蔓姬便往前走,屋门口放着的灯笼还没熄灭,在晚风中摇摇晃晃。
蔓姬原本一听到消息就吓得六魂无主,这会儿看着桑青筠,总算定了定神,赶紧把小福子传达来的话一五一十告诉了她。
听完前因后果,桑青筠的手都已经抖了起来。
内侍省是后宫重地,谭公公一个少监要请太医,平时怎么可能没人来!定是因为贵妃有交代,存心要拿公公的安危来立威!
越是这种时候越是不能急,桑青筠用指甲死命掐着掌心命令自己立刻清醒过来,第一时间先提着灯笼去了太医署,以期凭着自己在御前的几分脸面请一位太医出来。
只是没想到无论如何好说歹说,就连她也吃了个闭门羹,说今日没有多的太医可调动,余下的都得候着皇后娘娘的胎像,凭谁来了都不管用,还请姑姑体谅他们的难处。
连她的面子都不管用,难道贵妃是真的打定主意谭公公的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