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枝直起身擦汗,摘下斗笠扇了两下风。抬头一看才发觉他们三人割的这两垄,远远的落在了人家后头,那几个人真不愧是林里正寻的庄稼好手。
“妹子,你喝水吗?我去把田埂上的竹篮子提下来?”二堂嫂累得咧着嘴直喘气。
她来山塘村之前一直住在镇上,没怎么下地干过活,更不知道怎么使巧劲,才割了半垄就把她累得不轻。她此刻只想寻点旁的事去做,也好趁机躲躲闲。
“提下来吧,先过去问问前边的那些叔伯们要不要喝水。”陶枝应了一声,把斗笠戴好。
“好嘞。”二堂嫂应得干脆,送水这活儿怎么着也比割豆子轻松。
割到午时,十五个人也才收了八亩地。日头太大了,陶枝和林伯恩说了一声,让大家都回家去吃饭歇晌,等毒日头过了,再来地里接着干。
三人便带着镰刀往回走,还没进院子,就见灶房上头飘着炊烟。
陶枝走近一看,果然是徐泽张罗着在做午饭。
二堂嫂他们去后院井边打水洗脸,陶枝便坐在灶房的门槛上用斗笠扇风。
徐泽把锅盖盖上,夹了一筷子凉拌鸡丝喂到她嘴里,又给她擦了下额头上的汗,心疼的说,“这么热的天你还真下地自己干啊,不是花钱请了人么,你们过去做个样子就行了。”
陶枝把嘴里的鸡丝咽下去了才说话,“都过去了,不下地怎么行。”
徐泽看她脸都晒得红了,头发也湿得像是在水里捞起来的,眉毛垂着,一双眼睛也湿漉漉的,罕见的可怜又可爱。
“来,我来给你扇一会儿。”他接过她手里的斗笠,坐在她旁边给她扇风。
陶枝闭着眼朝他扬起脸,心道:力气大就是好,扇的风都大些,真是舒服。
灶上的汤煮沸了,锅盖也被沸水顶得往上冒,徐泽赶紧过去把锅盖揭了。
“午饭做的什么好吃的?”陶枝跟过去笑着说。
“拌黄瓜,烧茄子,还炖了只鸡,鸡肉放凉以后我撕成细条用茱萸酱拌了,剩下这些鸡汤,我准备下点葵菜进去,做个鸡汤汤饼。”徐泽说。
“听起来就好吃,你快快的煮。我也去后院洗把脸,擦一下。”陶枝说完便去拿了自己的盆子和汗巾,往后院跑。
她一过来,二堂嫂给她的盆里舀水,笑着说:“你们这井水还真是凉快,合该弄些瓜果放进去湃一湃,夜里看星星吃果子,那才叫舒服。”
“听你一说还真有些意趣,等今天这事儿了结了,咱们再弄上一回。”陶枝把投洗过的汗巾盖在脸上,果真凉快极了。
一人一大碗汤饼,还有这些爽口小菜,几人吃得甚是满足。
下半晌,到了地头上,陶枝将人分作两拨,一边紧锣密鼓的收割豆子,一边在地头铺了油布,拿着连枷打豆子。打下来的豆子也不扬尘,直接用木锨铲到簸箕里装袋,等后头收完了一齐用牛车拉回去放着。
整个山塘村,只属他们这块田里头最热闹,割豆秆的,打豆子的,装袋的,数十口人在低头忙活开了,叶子被连枷打成碎末,又扬起来,连空气都灰蒙蒙的。
因着要连夜抢收,晚饭是陶枝回去摊了饼子拿过来的,吃完了大家伙又接着干。
日头渐渐沉下去了,还剩下最后两亩没割完。
徐泽抱了一些打完了豆子的豆秆,堆到空田里,用火折子点燃。火苗一蹿,豆秆烧得噼啪作响,半人高的火堆染红了天,田里瞬间就亮堂了。
大毛逮了一只灰毛兔子过来,衔在嘴里在徐泽裤腿边蹭了蹭,二毛则围着火堆兴奋的边跑边汪汪叫。
眼看着月亮也挂上了天,最后两亩地终于割完了,剩下的便是打豆子装袋的活儿,眼瞅着还得一两个时辰。
徐泽的心思早就跑到了水塘那边,便是撑个麻袋也心不在焉的。
陶枝见状便将他拉到一旁来,悄声说:“你若是不放心,便偷偷回去吧,想来多一个人也能多一份胜算。”
徐泽得了她这句话,咧嘴笑着撒丫子就往回跑了。
“大毛!二毛!”
陶枝把跟着他跑的两只狗喊了回来,又和二堂嫂他们说了一声,接着给豆子装袋。
徐泽什么都没拿,一路跑得飞快,到了自家院子才放轻了手脚。他不敢大口喘气,喉咙里也憋得发干,心跳咚咚咚的仿佛要从胸口里蹦出来。
才走到后院,还没穿过菜地,他就听到一道凌厉的惨叫声,接着便是几人的叫嚷声,鸭群嘎嘎的叫声,鸭棚里面顿时乱成了一锅粥。
徐泽快步跑过去,一推门,一根棍子带着刚风从他面门上扫了过来,徐泽忙往后退了几步,大喊:“是我!大仁哥!”
“你来了,人我们给你逮到了。”乌仁收了棍子冷着一张脸,将那人像个破竹篓子一样踹了出来,滚了好远才停。
人就躺在鸭棚前头的空地上,徐泽忙去后头取了火把过来。
他举着火把递到他眼前一看,矮个子,瘦猴样,脸上被打得鼻青脸肿的,这模样竟眼生的很。
那人用手挡着迎面而来的火光,蜷着身子连肩膀都在发抖,嘴里含着血沫子还在不停的求饶,“别打了,我再也不敢了,我再也不敢了……”
徐泽用脚踢了一下,问:“你不是我们村的人?叫什么?”
那人见他们不再打他了,便哆哆嗦嗦的回话,“小的王二狗,是上洲村的。”
“那你怎么知道我在这儿养了鸭子?谁给你递的消息?”
徐泽见他眼神闪闪躲躲的,半天了嘴里也放不出一个屁,便拿过张卫手里的棍子,抵在他脸上,喝道:“快说!”
“我说!我说!是我姐夫,我姐夫叫甘长荣。”徐泽手里的棍子一抬,他又闭紧了眼接着说:“他上个月带我大姐回娘家就和我提了这事,芒种那几天我来你们村给他家收麦子,他还带我过来远远的看过,昨天也是他托人给我带的消息……”
想听的听到了,徐泽招呼张卫拿绳子过来,两人合力将他捆了。又嫌他喊叫得烦人,徐泽便随便找了块烂布头将他的嘴也堵住了。
这边事毕,徐泽把鸭棚的门关紧,再领他们哥俩连拖带拽的把人带到前头的院子里去。
他们俩本来也做了守上一夜的准备,张卫也和家里打了招呼,徐泽一说留他们住上一晚,明日再回去,两人二话没说就同意了。
徐泽把西卧房的门打开,点了油灯,把人从堂屋拖进来,又绑在桌腿上。
“我还要去一趟地里,你们去不去?”徐泽问。
乌仁不爱凑热闹,也没闲心给人干农活,躺下吐了几个字,“我留下看人。”
张卫则猴急忙慌的跟着徐泽走了,一路上他说个不停,“你不知道,刚才我和大仁哥守在鸭棚里,那个小贼把门才推了一条缝,我俩就发觉了。接着他就偷偷摸摸从门缝里挤了进来,还装模作样的把门关好,火折子都没掏出来,就被大仁哥一棒子打翻了……”
两人到了地头上,大豆装袋也到了尾声。
陶枝看张卫都跟过来了,便知道事成了,跑过去急急忙忙的问:“可抓到了?那人是谁?”
“抓到了,他说他叫王二狗,不是咱们村的,但是他姐夫甘长荣是咱们村的,也是他姐夫指使他来偷的鸭子。”徐泽说。
“甘长荣?”陶枝在脑袋里回想了一下,山塘村姓甘的她只认识甘婆子,还是她奶的死对头。
“怎么,你认识?”
陶枝摇了摇头,“明日问问林里正吧。”
工钱发完,大豆装车,一行人回去卸豆子又烧水洗澡,闹腾小半个时辰才算完。这夜,他们几个总算睡了个好觉。
翌日。
吃完早饭,徐泽把人推上牛车,一行人又往林里正家里去。
院门开了,“扑通”一声,徐泽就把人踹下车去,倒把开门的林婆子吓了一跳。
她看着他们乌泱泱的一群人,脸色都不大好看,地上躺着的那个又不知是生是死,只觉得心头猛跳。
她一回身就捂着心口往里喊:“老头子,你快些出来!”
第80章
林里正从堂屋出来,一抬眼看见门口堵着一堆人,为首的又是徐二那厮,心里头就直打鼓。只怕是昨日收豆子的人惹出了什么祸事,他领着人兴师问罪来了。
他一路小跑过去,笑着说:“有什么事,你们进来喝碗茶水再说。”
地上那个人正好被半扇门挡住了,徐泽将他提溜起来的时候,林里正眼睛都瞪圆了,嘴也半天才合上。
不愧是里正家的院子,比村里寻常人家的院子都大些,东边多搭了一间厢房,住的是他大儿子一家。西边仍然是灶房,紧挨着的是个草棚,里头堆了满墙的柴火。
徐泽将人随意往地上一丢。
林里正忙矮下身子去看,过了一夜,王二狗脸上愈发肿了,青的青,紫的紫,但勉强还能看出点人样。
林里正揪着袖子细细想来,奇道:“咦,这人……是甘长荣的小舅子吧?”
之前在打麦场上,他见过的。
他眼神一转,落到徐泽身上,语气倒十分客气,“不知他是犯了什么事?叫你打成这样?”
“您也知道昨日我家里收豆子,没功夫照看鸭子,便请了我两个兄弟来给我看着,谁料这小贼趁夜摸进我的鸭棚偷鸭子,叫我兄弟逮了个正着。”
徐泽挑眉看着林里正,“他们气极了,下手也没个轻重,不妨事吧?”
“不妨事,不妨事。”林里正连忙摆手,“他这种偷鸡摸狗的人最可恨,就是打瘸了也使得。”
徐泽又接着说:“我们连夜将他审了,他说是他姐夫甘长荣伙同他做的,还不止一回,您看,这事儿该怎么办?”
怎么办?把人押过来一起审呗。
林里正只消一想,就晓得了他的意思。况且这事儿,也太打他的脸了。
徐二收稻草那日,分明他已经提前警告过了,甘家的这个后生竟然还敢打徐二养的鸭子的主意,明显就是不拿他这个里正说的话当回事。若是他说的话众人都当耳旁风,往后,他还怎么管这一村子的人?
这次,就是徐二饶他,他林某人也饶不了他。
林里正是越想越气,当下就冲堂屋里头喊:“老大,老二,随我去一趟甘老汉家。”
他又皱着眉头吩咐:“老婆子,把孩子们都带进去,把门关上。”
末了还把徐泽他们一行人请到了南墙根的瓜架下,这儿摆了几条长凳。他做了个请的手势,“你们先坐一会儿,我一定把人带过来,给你个说法。”
他们六人依言落了座,地上还躺着一个装死的。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外头吵吵嚷嚷的声音就越发近了。
张卫坐不住了,起身扒在院门边上看热闹,还笑着和他们讲外头的状况,“啊呀,外头人可真多。你们村里正的两个儿子,活像个左右护法,愣是把那个人架在胳膊上拖来了。后头有一个抱着奶娃娃的女人在哭,一个尖嘴猴腮的婆子在骂,还有一个老汉脸黑得跟锅底一样,远处跟着看热闹的还有七八个,啧啧啧……”
陶枝听完笑了笑,偏头与徐泽耳语,“张卫合该去酒楼做个说书先生的。”
“我也这么和他说过。”徐泽抿唇低声一笑。
“当真?他是怎么答的?”陶枝再问。
“他说……”
乌仁看他们夫妻二人窃窃私语的样子,只觉得眼睛有点疼,默默把目光收了回去,落在了瓜架上。
林里正家的瓜架搭的挺大的,沿着墙根点了两窝瓠瓜,繁茂的瓜叶正好能给他们这儿遮上阴,缝隙间垂下来几根浅绿色的藤蔓。
乌仁眼前的这根藤上还刚好结了一对瓜,状如葫芦,白白胖胖的。
怎么瓜也是一对?邪门。
“来了,来了,他们来了。”张卫从门口一阵风似的蹿了回来,在乌仁旁边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