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女的山村日常_分节阅读_第58节
小说作者:夏天吃瓜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62 KB   上传时间:2025-09-21 15:51:21

  徐泽听得眼前一亮,她说得越多,他越觉得她的盘算可太行了。

  他忍不住坐了起来,激动的说:“过几日,不,明日我们就往县衙走一趟,看包这些野塘要多少银子!”

第71章

  次日一早,两人吃过早饭背了个包袱就出了门。走到卢山镇,两个车把式在街边揽客,一左一右的上前来问:“两位上哪儿去?”

  “去县城,多少钱?”陶枝问。

  那个豁牙的老汉忙挤上前来,“搭我的车,桐油巷子有一家人定了我的车去县城走亲戚,马上就走,正好捎上你们俩就满了,一人十八个钱。”

  另一个车把式听完悻悻地退了回去。

  架子车上两侧设有车栏,可坐人,徐泽跳上车再将陶枝扶了上去,两人并膝而坐。

  等了一刻钟,徐泽开始心急了,催促道:“你说的那户人家还来不来啊?我有正事,时间可紧着呢。”

  车把式望了下日头,一张黑黢黢的脸笑得皱皱巴巴,“二位,真对不住,他们约的是辰时初刻,按理说也该来了,许是被什么事儿绊住了,再等等,再等等。”

  约摸又过了半盏茶的时间,那定车的人家才赶过来。是一对年轻夫妇,男人一手牵着大儿子,一手提着一个竹编的鸡笼,里头装着两只老母鸡,女人怀里抱着小女儿,手臂上还挎了个包袱。

  “你们可叫老汉好等啊,快上车,快上车。”车把式帮忙把鸡笼拿上车。

  等人都坐好后,车把式把后头的挡板推上去卡住,这才坐上车辕挥鞭子赶车。

  车开动了,那妇人把女孩儿搂在腿上说:“出门时给孩子洗脸,一下子没捉住这个皮猴儿,叫她抓住水盆一掀把半身衣裳都浇湿了,只好又换了身衣裳才出门,这才耽搁了。”

  那小女孩儿听到他娘在说她,眼睛睁得大大的,陶枝看了一眼,见她眼眶和鼻尖泛红,明显是才哭过。

  陶枝倒是接了她的话,笑着说:“这个年纪的孩子是这样,我妹妹也是,稍不注意就能惹祸。”

  “要不怎么说,半大娃娃,人嫌狗憎呢。别看她长得文文静静的,闹起来活生生一个混世魔王。”一岁多的小女孩与陶枝面对面坐着,见陶枝笑了,羞得直往她娘怀里钻了。

  “好好坐着,又闹什么?”那妇人呵斥了一句,轻拍了一下女孩儿的背。

  陶枝忽地想起陶桃小时的样子,也是三天两头被阿奶揪着耳朵训,娘亲不敢回护,只等到爹从地里回来了她又哭着和爹告阿奶的状,爹便从衣兜里摸出两粒枣子、桑果哄她。

  “妹子,你们夫妻俩这是上县城做什么去?”妇人问话的声音拉回陶枝的思绪。

  “上城里逛逛,你们呢?”陶枝笑着答她。

  “唉,还是你们年轻夫妻没孩子的舒服,想进城就进城,不像我们,拖家带口的,出个门都得耗半天。这不是我大姐生了孩子洗三,要去看望看望,平时哪有机会进城?”

  两人一路细聊,从姓甚名谁到家有几口人,从家中做什么活计到胭脂水粉,聊到不知不觉间牛车进了城门,这才依依惜别。

  “陶家妹妹,下回你们家猎了兔子来镇上卖,可记得上桐油巷子喊我一声,我家就在巷子左手边第八户。”

  “我晓得了,珍嫂子,你们去吧。”陶枝向她挥手。

  徐泽跳下车掏了掏耳朵,见人走远了才说,“你们女人可真能唠啊。”

  她冷哼了一声,“若不是唠了这一路,哪能又卖出去两只兔子?”

  “对对对,还得是我媳妇儿能说会道!人嘛,长得又标致,性情又好,谁见了你都恨不得跟你义结金兰、肝胆相照、两肋插刀……”徐泽笑得讨好,夸人的话跟不要钱似的往外冒。

  陶枝不吃他这一套,扯了扯他的脸,“越说越邪乎,你最近又看了什么话本子了?”

  “害,不就是冬上你给我买的那两本。”

  两人边聊边走,转过一条街,两扇半开的黑漆大门就映入眼帘。

  陶枝最先注意到门口那两尊威武的石狮子,抬头是乌木的牌匾,上头写着几个鎏金的大字,门边站着一个带刀的人,一脸络腮胡,横眉倒竖,看着就不好惹。

  陶枝心里发怵,不自觉地往徐泽身后躲了躲。

  “差爷,衙门里管买卖荒地水塘的大人在何处上值啊?”徐泽熟门熟路的给他递过去一锭碎银。

  那看门的皂隶瞥了二人一眼,把银子收了,“就你们俩来的?”

  徐泽不解其意,与陶枝对看一眼,又问:“是,有什么不妥吗?”

  “见你上道我才多这一句嘴,买卖荒山荒地要带当地的里正过来签字作保,就你们两个,进去也是白跑一趟。”那皂隶吹了吹银子上的灰,塞进腰封里。

  “瞧我着急忙慌的就给忘了,多谢差爷提醒,我这就回村请里正过来。”徐泽拉着陶枝抬腿就走。

  两人急急忙忙的往回赶,到了城门脚下,徐泽将陶枝安置在一个卖小吃的摊子上,点了一碟黄豆酥,一壶苦丁茶,交代道:“免得你在路上颠簸,你就坐在这儿喝茶吃点心,我回去请了林里正就立刻赶回来。”

  “好,那你尽快,怕的正碰上晌午大人们吃饭歇觉去了。”陶枝忧心道。

  “我省的。”徐泽拍了下她的脑袋,“你好好待着,别乱跑,我回了啊。”

  “我都这么大的人了,丢不了,去吧,快去吧。”陶枝催他。

  陶枝遥遥见他找了辆马车,出了城门,才坐回去。

  茶续了七回水,都泡得没味儿了,陶枝还是苦等不来人。

  摊主擦干净旁边的桌子,把抹布往手肘上一搭,忍不住开口道,“姑娘,你就点了这两样东西,可在我这儿坐了一上午了啊……要不你再吃点什么,要不你就挪挪位置,也方便我做生意不是?”

  陶枝听出他在赶客,也近晌午了,便要了两个酱肉饼。

  她吃完一个饼子,这才看见两个熟悉的面孔从城墙边上过来了。

  她立即起身,快步迎了过去,“你们总算到了。”

  三人也是一句话也没多说,就往县衙赶,过去的时候见到三三两两的官差正从衙门里出来。

  看门的还是那个络腮胡,他挑眉讶异道,“来得还挺快,进去吧,户房的值房在左手第二间。”

  “多谢,多谢差爷。”

  三人走到值房前,里头两个书吏站在几案前谈天,笑得开怀。

  矮个儿的那人余光瞟到门口的三人,变了脸色,喝了一声,“干什么的?”

  徐泽上前道,“大人,我们来买荒地水塘的,这是我们村的里正。”

  说罢林里正上前,也朝那人做了个揖。

  高个儿那人端着茶碗,低笑了一声,挤眉弄眼道:“哎呀,公事要紧,老张你先忙,胡记酒肆就下回再请你去了。”

  张书吏脸色更难看了,不耐烦地啐了他一口,“要滚快滚,本来快下值了又临时有事就烦,你还拿话刺我……”

  “得嘞,我先滚了。”高个儿的书吏把茶碗放下,大笑着走出门去。

  张书吏黑着一张脸往案前一坐,说话时嘴皮子都没动一下,冷眼挤出几个字来,“籍……贯……何处……”

  “小人是卢山镇山塘村的里正,姓林。”林里正生怕上官发难,连忙上前交待清楚事情原委。

  张书吏听完有气无力的起身,在后面的架子翻找卢山镇的地势图册,嘴里念经似的说:“《田令》有云:诸江河、山野、陂泽、湖塘、池泺,众共溉田者,官司及人户不得请佃、承买。违者,以违制论。”

  他把图册翻开,一页,两页,三四页……又抬眼看了他们三人一眼,“刚才我说的听明白了吗?”

  林里正和陶枝皆是一愣,徐泽反应过来,忙道:“听明白了,咱们村水源多,那几口水塘没人吃水也没人浇地。”

  林里正这才跟着说,“咱们村子的田都在东边,那里近山,没人用来灌田。”

  张书吏没搭理他们,捧着图册继续翻。

  “喏,找到了,在哪儿你们指给我看。”张书吏把图册放到几案上,推到他们面前。

  张书吏把他们指出来的地方,用笔圈起来做了个记号,“无主水塘十八口,你全买下?”

  “不知多少钱一口塘?”陶枝问。

  张书吏见说话的是个女子,难得脸色好了一些,“面积不一,不按口算,按亩算。咱们三江县水源充沛,江河湖塘多得很,价格并不贵,五百文一亩。”

  他深深叹了一口气强打起精神,拿起算盘,“我来给你算算……一共七十二亩,合计三十六两。”

  徐泽凑到陶枝耳边问:“银子够,都买下吗?誻膤團對”

  “先买两口水塘试试吧,一下子全买了,万一赔了可怎么办?往后要是养得好,再过来买。”陶枝小声说。

  “行,那听你的。”徐泽说。

  陶枝上前看着图册说,“我们只要这两口大的。”

  只听见一道极其没有感情的声音,“水塘甲,十八亩,九两;水塘乙,十五亩,七两又五百文,合计十六两又五百文,每亩收税十分之二,一两又六百五十文,这边交银子。你,对,就是你,林里正,这边写文书,一式三份,我拿一个你照着写,籍贯亩数别抄错了,写完给我盖了章,咱们把手印一按就齐活了……”

  直至三人拿着文书从县衙出来,都忘不了那一段恍如和尚念经的声音。

  陶枝把文书折起来收好,“咱们是直接回村么?”

  徐泽大笑着说;“林里正难得来一回县城,又帮了咱们这么大的忙,少不得得请他吃一顿再回去,就去那个,那个什么胡记酒肆!”

第72章

  “林里正,我敬你一杯。”

  “哎呀,你们夫妻俩也太客气啦,喝,都喝……”

  一杯烧酒下肚,林里正咂咂嘴,心里头百般不是滋味。

  要知道,半年前,徐二这厮被他大哥扫地出门,就分了十两银子买宅院,破屋烂门,可谓是一穷二白。他料定他们夫妻二人日子会过得艰难,谁知这小子,运气倒好,和小东村的几个汉子活捉了好几头鹿,众人都猜他卖了不少钱。今日见他们俩买水塘,一出手就是近二十两的银锭子,可见传闻还真不假。

  桌上的小炉子炖着一锅羊排,羊汤煮沸,钵子里咕嘟作响,一团热腾腾的白气扑到人脸上,熏得林里正眼睛都闭了起来。

  他心中感慨,怎么这等好事轮不到他们林家?他三子一女,都在地里刨食,何时才有出头之日啊?

  “唉……”

  林里正叹了一口气,捉着筷子,夹了一块羊排。

  胡记酒肆的招牌就是这炖羊排,食客一人配一个白瓷小碟子,里头是掺了茱萸姜沫和芫荽的韭花酱,用来蘸着羊排吃。

  林里正夹着羊排在碟子蘸了蘸,一口下去,一股浓烈辛辣的味道直冲他的天灵盖。他不舍得吐了,只能吸着气嚼烂了往下咽。口中酥烂脱骨的羊肉越嚼越香,混着呛人的酱汁,不断刺激着他的味蕾,竟渐渐生出一丝酣畅淋漓的爽快。

  一钵子炖羊排吃得三人额头上都冒了汗,徐泽喝了一口羊汤缓一缓,汤鲜味美,一点儿也不膻。

  他扒了一口饭说:“难怪县衙里的官吏都要上这儿来吃饭,味道当真不错。林里正,你夹菜吃,千万别客气。”

  “你们也吃。”林里正呷了一口茶,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汗,好奇问:“你们买水塘做什么?养鱼?”

  “这事儿还真只有陶枝能说得清楚,让她给您讲讲!”徐泽挑着眉,脸上满是得意。

  林里正有些意外的看向她,这丫头,在村里是出了名的乖顺,怎么胆子突然变得这样大?这么些银子也是她能动用的?

  陶枝正捧着碗埋头喝汤,闻言立刻放下碗,擦了擦嘴角。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7页  当前第5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女的山村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