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泽削得越来越没有耐心了,看着柿子还剩半箩筐,忍不住郁郁地叹了口气。
陶枝只当没听见,忍着笑端起木盆,将绑好的柿子挂到主屋廊下的竹篙上,这里雨淋不着,用来晒柿子正合适。
削好皮的柿子还要晒个十天,这十天里可不能闲着,每日都要捏上一捏,好让里头的柿子肉软化。到这儿仍不算完,还需挂到屋内通风处阴干个几天,然后放在竹筐里一层一层地码好,中间隔上晒干的柿子皮,等到五六日后,柿子结出白霜,吊柿饼才算做好。
接下来一个月,她都有的忙了。
柿子全部挂上去了,两人站在廊下看着一串串澄黄的果子,不免倍感欣慰。
徐泽心中略有些触动,转过身看着陶枝的侧脸说:“你总有办法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哪有……过日子嘛,本就是这样,不为功名利禄,那就求吃饱穿暖了。”陶枝转过头看他,她的眉眼弯弯,唇角微扬,眸中流淌着春日暖阳般的细碎流光。
徐泽没忍住揉了一把她的脑袋,随后转身就跑了。风中传来他肆意而又明快的声音,“我去后院把残局收拾一下。”
陶枝羞恼地捂着头,还瞪了他的背影一眼,回到堂屋把烧鸡取了,便往灶房做午饭去。
午饭做起来简单,她只打了个蛋,拣了两条丝瓜,做了一大碗丝瓜蛋汤,再配上斩好块的烧鸡,和煮好的粟米饭就成了。
“你都瘦了,多吃点肉。”陶枝给他夹去一块鸡肉。
徐泽捧着碗咧开一口白牙,笑着抬了抬下巴,“还有这么多呢,你也吃。”
他忽又想起了什么似的,放下筷子,从怀里摸出来几个碎银子,搁在饭桌上,“我找常掌柜铰了半两下来换成铜钱了,这里还剩一两半,你收起来吧。”
“嗯,吃完饭我就收到房里去。”
下半晌无事,两人各自回房歇了个午觉。
一道拍门声把陶枝惊醒了,她匆匆起来穿衣,却听见对门有人推门出来了,步子迈得飞快。
陶枝梳着头发支起窗户去看,徐泽正好穿过前院去给人开门。
来的人是钱大,徐泽一看是他,便料想到了应当是大哥派遣来的,拧着眉头问:“他又为着什么屁事找我麻烦?”
钱大见徐泽语气不善,本就笨嘴笨舌的他顿时便结结巴巴了起来,半晌了说不出个囫囵话。
陶枝用红头绳绑好头发,便起身赶紧往院里去,拉了下徐泽的袖子,“你别难为他了。钱大,东西给我就是。”
钱大有些紧张地看了摆臭脸的徐泽一眼,小心地从怀里取出一张叠好的纸,交给陶枝。
“东西……送、送到了,我走了。”钱大给他们做了个礼,转身便跑了起来。
徐泽关了院门,抱臂探着身子看陶枝摊开此物,原是一份田地转赠的文书,上头印了徐大哥的私章。
徐泽认得这章子,遂又把文书接过来,仔细通读了一遍。
他看完之后,皮笑肉不笑的冷哼一声,“也只有他能把骂人的话写得这么冠冕堂皇了。”
“上面怎么写的?”陶枝好奇地问。
徐泽垂着眼,把文书一抖折了起来递还给陶枝,语气懒懒地说:“能有什么,无非就是因我之过,闹得二人分家,最终分割家产,给我分得田地二十,此地位于何处,诸如此类。”
陶枝听出他的怨气,笑着宽慰了他几句,“好啦,人家长了张嘴还不让人家说了不成,他骂他的,我们过我们的,犯不着与他生气。”
徐泽气不顺的哼哼了两句,倒也没反驳。
两人一同回屋,陶枝又叫他在堂屋坐上一会儿,“上回我去徐家老宅,找你大哥商议此事,后来他一时气愤把一张图丢在了地里,被我拾了来,我不识字,我找出来给你瞧瞧。”
“什么图?”徐泽没坐,跟着陶枝进了西卧房。
陶枝弯腰在箱箧内翻找,在一个小木盒里找到了那图取了出来,一回头差点撞上徐泽。
陶枝蹙眉瞪了他一眼,“凑这么近做什么,差点把我绊倒了。”
徐泽摸了摸鼻子,往后退了两步,又摊开手来,“拿来我看看。”
陶枝依言递了过去,徐泽展开图纸,发现是记录家中族田的鱼鳞图,此图与地契房契都被大嫂私藏着,也不知怎地落到陶枝手里。
徐泽刚想问她,陶枝就把当日之事仔细讲了一遍,又道明了今日这份文书的由来。
“这事儿闹得,他还以为那老东西给他留了万贯家财呢?”徐泽唇边勾起一抹讥笑。
“好啦,骂完就算了,总和过去的事较什么劲呢,不值当。”
陶枝把床榻理整齐,又推他出去,“我身子不舒服,再睡一会儿。”
徐泽把那图塞进怀里,扭过头来看她,见她脸色的确有些发白,不由得忧心道:“怎么了?干一上午活儿把你累着了?”
“不是,你出去就是了。”陶枝脸上终于有了些血色,却是恼的。
徐泽扒着门框不肯走,非要问个缘由。
“我来月事了,你这人真是……”陶枝只好红着脸“啪”的一声,把门关了。
徐泽愣在原地怔忪了片刻,才领悟过来是什么意思,瞬间闹了个大红脸。
徐泽还特地数了日子,三日之后,陶枝的脸色才一如往常。
这日,陶枝把他泡柿子的木盆端出来,徐泽见了,连忙接过去,“我来端,你歇着。”
陶枝看他那殷勤样儿就好笑,斜着眼问他,“你端哪儿去啊?这柿子泡好了能吃了,把水倒了就行。”
“好嘞。”徐泽被她取笑神色都没变,只笑吟吟地蹲下去倒水。
“你不尝尝?”陶枝弯下腰看他。
徐泽这会子面上就有些难为情了,这涩柿子,他又不是没尝过,这水里没加糖也没加蜂蜜,怎么泡一泡就能变甜了不成?
陶枝伸手挑了一个大的递给他,他才接过紧锁着眉头重重的咬了一小口,口感却较之前完全不同,入口是脆,然后才是淡淡的甜味。
他边嚼边不可思议的看她,一双眸子亮亮的,“还挺好吃的。”
“好吃你就拿几个带上,不是说今日要进山嘛。”陶枝也拿了一个吃。
“嗯,正等大仁哥他们过来呢。这盆柿子我放到堂屋的桌子上去,等会给他们也尝尝,我先去取弓箭那些。”徐泽端着木盆起身往堂屋去了。
陶枝在廊下捏着吊的柿子,还没捏完一半,乌仁和张卫就登门了。
“嫂子!你们家今年晒了这老些柿子啊,柿饼做好了我非得来讨几个吃。”张卫人小嘴甜,一进院子就一口一个嫂子喊得亲热得很。
“好,柿饼好了你只管来,定有你的份儿。”陶枝笑着答他。
“徐二人呢?”乌仁站在院子外头没进来。
“来了,来了……”
徐泽背着弓箭提着一大兜东西出来,把张卫的肩膀一勾就往外走,还不忘回头朝陶枝喊了一句,“我走了,你在家关好门。”
陶枝还想过去送一送他们来着,谁知这三人一晃眼就走了,男人们的笑骂声渐渐远去,她笑着摇了摇头,回去继续捏柿子。
她立在廊下,仰头看了眼天,秋阳正明晃晃的挂在天上,瓦蓝的天幕上淡淡的勾着几朵云,小的成絮,大的像一匹散着的丝绢。
她抿唇一笑,只期望接下来的日子依旧晴朗。
第47章
徐泽一行人沿着那日上山的路走,路上山林秋色他们是看腻了的,徐泽少不得被张卫打趣,“哎呀,徐二哥你莫非是个情种,我不在……你关好门……”
“你懂个屁。”徐泽臊着一张脸骂了一句。
“哈哈哈……被我说中急眼了吧!”张卫兀自开怀大笑,时至今日,他总算是知道徐泽的死穴了。
林中鸟雀惊飞,引得秋叶簌簌而落。
“你们俩都消停点。”
乌仁冷冷的目光朝二人一瞥,张卫缩了下脑袋,把嘴抿成一条线,笑弯的眼却暴露了他的好心情。
徐泽懒得和这个半大小子计较,他没娶妻生子,又没个相好的,能懂什么?其间的妙处,说了他也无法体会。
想到此处,徐泽嘴角上扬,昂着头大步往前走。
两人跟着徐泽一路行至那棵橡树附近,四周还算空旷,于是特地择了一丛不起眼的灌木蹲守。
橡树下落了不少果子,有一大群鸟雀忽上忽下地扑腾着翅膀啄食着橡子,这都是些没几两肉的山雀儿,三人便百无聊赖地坐在地上静静侯着。
突然好大一阵鸟儿扇翅的声音,惊得他们定睛一看,橡树后头竟冒出一只有人高的熊瞎子,它一身乌黑油亮的皮毛,只有胸口有一道白色,那熊瞎子慢悠悠地低头嚼食着橡子边往前走。
它忽地抬头往树冠上看,一巴掌拍在树干上,瞬间木屑四溅,橡子纷纷落了下来,锋利的爪子连带着勾下来一大块树皮,惊得树上的鸟雀们四散飞逃。
三人面面相觑,额角都沁了一丝汗出来,张卫给徐泽做了一个口型:你不是说是鹿吗?
徐泽拧紧了眉头,压低了声音回他,“那日我看见的的确是鹿!”
“你们不要命了?还不闭嘴!”乌仁低声骂了一句,目光一瞬不瞬地盯着那头令人胆颤的庞然大物。
好在他们藏身的灌木丛与那橡树距离尚远,大黑熊一时并未察觉,三人这次都屏住了呼吸,尽量减轻自己的存在感。
只见那大黑熊两只前掌搭在了树干上,嚎叫着又拍了两掌,作势想往上爬,众人抬头看去,原来橡树的枝丫间藏着一个硕大的蜂窝。
徐泽有些待不下去了,小心挪到乌仁身边,与他耳语道:“等会儿这熊瞎子把这蜂窝倒腾下来,黄蜂乱飞,我们仨蹲在这儿一动不动的可就得被蜇成猪头了。不如趁它专心爬树,我们趁机先溜。”
乌仁知道此刻正是脱身的最好时机,也点了点头,招呼张卫一起半蹲着往后挪步。
等到逃出了这块坡地,下到一条山坳里,众人才松了一口气。
张卫倒吸着冷气,一拳头打在了徐泽的肩背上,一张嘴就没个停,“都怨你,差点让兄弟几个把命丢在这儿了,这么大的熊瞎子,一巴掌下来就能把我脑袋拍成豆腐渣。”
“这事儿哪儿能怨我?”徐泽也觉得憋屈,“这山里头我常来,也是第一次见这么大的熊瞎子。”
“哼,就怨你!”张卫抱臂把头撇到一边。
乌仁略感头疼地捏了捏眉心,“怎么说?回去?还是再往旁的山头去再看看?”
“再转一转吧,好不容易进一回山,空手回去没劲。”徐泽答他。
张卫也同意,他可是抛下家里的农活跑出来的,他爹娘还等着他带些猎物回去打牙祭呢。
于是一行人又沿着山坳往北走,到了山脚下有一处向阳的缓坡,开满了黄白相间的野菊花儿,一簇簇的,开得毫无章法,花海中藏匿着不少蜂子忙忙碌碌的采蜜。
徐泽不由得想起那日陶枝薅菊花的场景,眉弓一抬,嘴角止不住的上扬。
一行人翻过缓坡,欲到山坳中间的溪水边喝口水修整一番,才踏上一条野兽穿行形成的小道,忽听得那溪边的林子里有些动静,凝神细听,却是一声声鹿鸣。
三人顿时大喜过望,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徐泽侧耳细听林子里且不止一只,应当是一片鹿群,于是揽过二人的肩膀原地蹲下商量对策。
张卫摩拳擦掌,高兴得嘿嘿一笑,“我估摸着有十几头,怎么弄,你们出个主意。”
乌仁锐利的眼神中满是兴奋,“鹿群警觉,射箭若是一发为中,反而引得鹿群四散。依我看,要想围猎群鹿,还是火攻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