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兄长,她还有母亲,若容安回去向他说上一句,他未必不会迁怒于国公府,迁怒到母亲身上。
他是大晏将来的帝王,本就高高在上,不容任何人侵犯。
任何触怒他,抑或他在意之人的举动,都可能招致没顶之灾。
那天夜里被处死的那些人便是例证。
薛明英瞬间平静了下来,收起了那些不该有的怨愤,跟在母亲身后离开。
到了厅外风大,白狐大氅也不能完全罩住她的脸,她被风吹得睁不开眼,却不觉得冷,她想是母亲挑的衣裳厚的缘故。
上房门帘一起,温暖甜馥的风往她脸上扑,她才恍恍惚惚,原来方才外头真是冷的,她刚刚走在路上,却只觉得刚刚好。
与她心底是一样的。
一进里间,母亲就扶着她坐到了榻上,神色紧张地问道:“方才跪了那么久,又站了会儿,脚上疼不疼?”
薛明英刚想摇头,脚腕那里好似听见了母亲的话,陡然有根针身生生刺进去了一般,她这才发觉,那里早已隐隐作痛。
“秦妈妈!去请大夫!”
女医来了又走,对国公府早已轻车熟路,不明白为何这位国公府娘子如此命途多舛,脚上的伤总好不了。
她尽了医者本分,医了人,摇摇头走了。
薛明英半躺在榻上,望着母亲为她忙前忙后,心里更是愧疚了,“娘,都是我不好,方才不该说那些话,也不该那样看他,那人不要迁怒你和父亲才好。”
薛玉柔坐在了她身边,眼圈慢慢红了,替她将微微被汗打湿的头发掠到耳后,看着她苍白到血色几近全无的脸,心中阵阵发疼,声音有些沙哑道:“别说这些了,你先好好休息,就在这里睡一觉,起来便没事了。”
薛明英道了声“好”,在母亲给她掖被角时,她望着屋内高高的横梁,想到了如同横梁一般,高不可攀的那人,坠下来不仅砸得人疼,骨血淋当,还会砸得人血肉模糊,没了性命。
她垂下了眼,莫名有种预感,自己早晚会说出这句话。
“娘,那天夜里的事,我不查了。”
早在听见牵涉之人尽被处死之时,她或许就知道,她再也找不到那件事的真相了。
刻意隐瞒真相的并非旁人,是大晏的储君,是可以一夜之间便置人于死地的人。
“我知道是我对不住表哥,害他平白无故地陷到这件事里,没了清白,最后还让他如丧家之犬般离开,没替他讨回公道。”
“说要查,也不过就查了一个多月,遭人阻拦,便停下了,是我没尽心。”
“若有机会,我该向他说对不起。”
“还有二姨,她好不容易来上京一趟,因我的缘故,匆忙就被赶了回去,连夜走的,连最后一面也没和娘见上。我对不住她。”
“还有娘”,薛明英仰头看着她,最为愧疚不已,“我让娘操了好多心,娘身子本来就不好,还要为我劳神操心,忙里忙外,我没有好好孝顺娘。”
一句话,彻底将薛玉柔压抑着的泪意激发出来,她捂唇摇头,说着没有,泪意却汹涌而下,“阿英,不要说这些话,是娘不好。”
她不该在她年少无知之时,放任她去追逐那人,以为凭了她的天真赤忱,总可以打动储君冷硬的心。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就那样眼睁睁看着、帮着,让她无所顾忌地往前冲撞。
却忘了告诉她,有一些人如同天上月,可望不可即,是注定难以打动的,更有甚者,还可能因此伤了自己。
就像今日这般,明明是她受了委屈,还要跪下向那人低头认错,还要被人明里暗里地劝,不要性子太烈,要懂得服软。
若不是想到那人身边去,她何必低头认错,又何必非得懂得服软。
她背后有着国公府,全然可以由着性子恣意,想闹便闹,想怒便怒,就是喜欢了又不喜欢,随手撂开去,又如何?谁敢说半句闲话?
偏偏她作为过来人,却任由她去追逐那个高不可攀的人,逐到失了清白、没了傲性,还要在她面前一声声地认错。
做人母亲做到这个地步,她才是真的错了。
薛明英被母亲突如其来的压抑哭声弄得手足无措,笨拙地拍着她的背道:“娘,是我不好,是不是我提起这些,惹你想起了二姨?我不说了,再不说了!”
薛玉柔想起来,她小时候也是这般,长得还不如人腰高时,就懂得心疼人,夜里跟了她睡,她半夜醒来咳嗽,她也跟着爬起来,小小的人儿揉着眼睛,努力给她拍背。她要她去睡,只稚声稚气地说自己不困,要陪着娘。
一想到这里,薛玉柔肝肠似乎都拧在了一块儿,疼得她泪意越发汹涌,这些日子积在心头已久的那句话就那样问出了口:“阿英,若是可以,你愿不愿离开上京,去岭南?”
她想自己缠绵病榻,日子不会久。望来望去,可靠之人没有几个,她信得过的,也只剩下自己的亲妹妹。
薛明英替她拍背的手一顿,迟疑了一晌,重复道:“岭南?”
“岭南。”薛玉柔看着她,重重点头。
薛明英陷入沉思之中。
半晌后,她抬起头,对母亲道:“那娘呢?”
母亲说出岭南的那一刻,她就已经动了心,许多事忽然就有了出口。
她想,她是得亲自向哥哥、二姨赔罪,求得原谅才好。
只是如今在上京,让她挂心的唯有母亲。
岭南很远,她去一趟再回来,许要大半年。
谁来照顾母亲?
薛明英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薛玉柔笑笑道:“娘总是要跟着你养老的,你去岭南,日子久了,再把娘接过去不好吗?”
薛明英不解起来,“娘是要我去了岭南就不回来了?”
“对!”薛玉柔紧紧握住了她的手,“娘要你嫁去岭南,不再回上京,同你二姨一样。”
也如同她姨母一般,嫁个满心满眼全是她的郎君,恣意快活,余生顺遂。
不必受这些压得人喘不过气的欺负。
“阿英,你肯不肯?”
第28章 那便嫁给哥哥。
薛明英一下子愣在了原地。
她肯不肯什么?嫁给哥哥吗?
未曾设想过的事让她茫然地蹙起眉头,像在听旁人的事,和自己不相干。
六年以来,让她起了嫁人之心的,除了那人以外,别无他人。
可让她彻底没了这个念头的,也是他。
她再没想过嫁人,只想陪在母亲身边,孝顺母亲。
她想问母亲为什么是嫁人,即便长住岭南也好,为何定要嫁给哥哥。
薛玉柔似是知道她在想什么,摸了摸她的脑袋,柔声道:“娘方才就在想,去了岭南又如何?你终归要回来,要回到这里,娘再怎么留也没办法留你一辈子,早晚要将你许给上京的人家。可我看来看去,总觉得这些人和那人一样,心里头没装了你,到底是靠不上。”
“可你大了,总得有个自己的家,总得有人陪着你、惦念着你,如果随随便便挑户人家嫁了,嫁得不如意,冷了心肠活,又有什么意思。”
她没说出口的是,上京到底是上京,她若仍是这样的身子,多了十年,短则几年,终究只能护得了她一时,往后如何,谁又说得准?
但去了岭南,便是旁的都不提,只要陆原身上的国公之位还在,哪怕他走了,她也是国公之女,岭南就没人敢看轻她。
见她怔怔的,远还没有想到这里去,薛玉柔仿佛看见那个当初还不到她腰身高的孩子,陪着她吃尽苦头,却没在她面前说过一句怨,说得最多的,是问她疼不疼……她心里阵阵发酸,眼里又噙了泪,悄悄掩去了道:“但阿英,娘不逼你,你愿意就去,不愿就不去。便是去岭南一趟走走,散散心也好。”
薛明英唇瓣动了动,本来想顺着母亲这些话说出口的拒绝,见了母亲眼圈发红的样子,拒绝的话就那样咽了下去。
她曾固执己见,坚定不移地选过一人,到头来,除去自己委屈,最愧疚的,还是将母亲拖了进来,为她忧心。
既然她本就想去岭南,既然她本就要嫁人,那便嫁给哥哥,也没什么不好。
只是……
薛明英靠在了母亲身上,声音放得很轻道:“娘,我没什么,我也想好了,嫁给哥哥很好,但我不知他愿不愿意。那天夜里的事,我已经对他不住,若他不肯……”
“他怎会不肯?”薛玉柔破涕为笑,“阿英,你不知你二姨的家书如何写的?他那天夜里在车里醒来,身上烧得滚烫,迷糊成什么样子了还在问你去了哪里,说他对不住你,要给你认错,是他轻信了旁人,一切错都在他身上!”
薛明英呼吸停了一停,突然也红了眼眶,“娘怎么没和我说?”
有所预感的,她感觉到母亲摇了摇头,拍着她的背叹了口气,“是你哥哥不让。他清醒后曾想偷偷回上京来,被你二姨拦下了,母子两个在院子里坐了一夜。到了天快亮时,他和你二姨说,有些话你若听见了会更内疚,别写进信里,若他为了自己心中好受,将这些话带到你面前,这辈子都不会安心。”
“怪不得他不曾回我的信……”薛明英低下头,眼底潮得发湿,“我原以为,或多或少,哥哥总会有怨气的,所以他不愿再回。”
怎么会丁点儿怨气都没有呢?他有大好的前程,岭南来的青年俊才,不少上京的人都说,这样的郎君,生在岭南有时真叫人觉得惋惜,怎么就不生在上京呢?这样的他,怎么会甘心莫名受了辱,辩解一声都不能,又被强丢上马车,押送回岭南?
薛玉柔捧起她的脸,认真对她道:“所以我这般笃定,要你嫁去岭南。阿英,娘没看错,你哥哥他心中有你,若真要嫁人,娘相信不会有人比他更好了。娘这次写家书时,问问你二姨你与他的事,可好?”
薛明英心里闷得厉害,想到哥哥因她受的委屈,还有他的隐瞒,铺天盖地的愧疚压得她喘不过气来,母亲殷切的眼神下,她一顿,慢慢地就点下了头。
“好,若哥哥愿意,我便嫁他,我便嫁去岭南。”
说完后,她有种尘埃落定之感,冥冥之中,她竟觉得也许自己本就要去岭南的。
总归岭南的荔枝很好吃,那样的甜,她很喜欢。
灯火通明的厅上,刚刚母女两人一走,陆原便对容安陪笑道:“公公见谅,内子和家里孩子体弱,茶已经上了,便由我陪着公公罢!今年新送来的冬片茶,说是冬芽冬采,有股冷香,不妨尝尝!”
陪了半杯茶,才送走了这位东宫的深夜来客,他疲倦地揉了揉眉头,脚步自然而然地朝上房而来。
在内室外却被秦妈妈挡住了,悄悄说小姐在里头,又看了眼右厢的位置,淡淡笑道,“国公爷这些日子不是歇在书房多些,今日回来,倒不赶巧了。”
陆原想到这些天来的事,不知为何,再不敢叫秦妈妈去里头叫出那人来,更不敢故意耍些夫郎的威风要她出来,以往是添作夫妻情趣,如今他却有些怯然。
遂他道了句,“哦,是吗?”
便走到了外头的椅子上,随便坐了下来,未发出半点声响,只是静静地守着。
有些错事,隔着天长日久,他原以为可以就这样瞒下去,安然无恙到与她白头偕老的一日。
但果真如此吗?
他坐在外头,问了自己一遍又一遍。
容安正在赶回东宫的路上。
他方才就老是惦记着那位娘子最后的眼神,哪有心思尝什么冬片茶,坐立难安,胡乱喝了几口便起身告辞了。
骑在马上,他细细回忆自己今日说的字字句句,实在找不出令自己信服的理由,告诉自己是因为什么才让那位娘子露出那样的眼神。
便是听见主子的口谕后,她猜到主子原话不会客气,按规矩客客气气跪接了,眼神虽冷,他也能懂那是因为委屈。
可后头那个眼神分明是他再说的话闹出来的。
可他思来想去,也不过就提了大选的事,还是打算让她高兴才提的,怎么会因为这个怨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