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她唯一庆幸的是公孙桓改了规矩,输的那方不用下跪磕头自扇巴掌,否则她当真是吃了罗行舟的心都有。
一连五日,陈今昭下了值后都会来蹴苑练上一会。
值得一提的是,罗行舟请来的教习师傅对蹴鞠极为擅长,教导他们也实在,独门技艺也肯实打实的教,她都觉得短短几日下来,自身的技巧都精进了不少。
还值得一提的是,这几日点灯熬夜,她总算将治水良策写好折子呈了上去。然后就如上篇治淤之策般,石沉大海,没了音信。
第68章
休沐这日,盟洗完毕,陈今昭就换上了锦缎红衣。束上腰封后伸展下手臂,踢了踢腿,感觉这身新衣窄而不缚,宽而不拖,还算合身。
“哥,你穿这身真好看。”稚鱼不时围着她转两圈,不时也上手摸下袖子,艳羡道,“你那同年真舍得,十多号人的锦缎衣裳他说送就送,这得花不少银钱罢。”
陈今昭低头看了眼流光溢彩的绸缎料子,质地华美,触感细腻,的确是大手笔。心道这平阳侯府果真财大气粗,不差银钱的
“上回我不是拿回几匹宫缎嘛,等回头让娘给你做几身新衣裳。”
“真的吗,哥!”
“假的,骗小金鱼的。”
稚鱼拉着她的袖子来回摇晃,嘻嘻笑,“不管不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哥说过的话,可不准许反悔。我这告诉娘去,让娘明个就给我裁衣!”
说着就欢天喜地的跑开了,刚跑出堂屋,就差点迎面撞上捧着竹帘进来的陈母跟长庚。
陈母横眉瞪眼,稚鱼缩缩脖子赶紧朝旁让让。
“成日不着五六,颠颠的就没个姑娘家样。”
陈母点她两下额头,瞪她一眼后,就继续抱着竹帘进了屋。
“今昭你看看,拿这两块竹帘做隔断可成?”
陈今昭接过来看了下,点头,“可以。到时你们多拿几个软垫厚毯过去,衣裳多穿点,斗篷都戴严实了。虽今个天还算好没风没雪的,但隆冬腊月到底冷得厉害,千万别冻着了。”
想想又不放心嘱咐,“多带几个汤婆子过去。若是在那坐着实在觉着冷,那就赶紧让长庚拉着你们回来,别在那硬撑。”
陈母应下,朝后瞪了眼嘟着嘴的稚鱼,“大冬天的也刹不住她的脚,非吵嚷着要过去瞧热闹。要是真敢冻着了,看我不熬一碗苦药汁子,给她捏着鼻子灌下去。”
稚鱼噘着嘴嘟囔,“哥都说了,他们队里也有家里头人过去看蹴鞠赛的,又不是单单我一个。”
陈今昭忙赶在陈母发火前道,“成日在家里也闷得慌,都出去走动凑个热闹也好。而且,还能我打个士气不是?”
“就是就是,我还要过去给我哥摇旗呐喊呢,是做正事!”
稚鱼挺着身板话说得很骄傲,但陈今昭听得很脸热。
今个她一家子,怕是要亲眼见证她与队友们的一败涂地。
“时间不早了,我得赶紧过去。”陈今昭接过幺娘递来的抹额,缠在腕骨上几圈,实在是那罗行舟大言不惭的在其上写了魁字,着实让她有些带不出门。
陈母展开斗篷给她披上,不放心嘱咐道,“未上场前你可莫要脱这斗篷,千万注意着别冻着。成日里还得上值,你要是病了,那怎生了得。”说着,又不免唠叨,“你说你那些同僚们也是,什么时候组织赛事不好,怎就偏选在寒冬腊月?”
陈今昭安慰两句,临出门前,叮嘱了声,“咱的看台在南边位置,长庚知道。娘你们先在家烤会火,且收拾一番,待长庚送完我之后,回头让他再驾车拉着你们去蹴苑。”
陈母等人表示知道,让她放心去便是。
众人在蹴苑外聚合。陈今昭还以为她来的算早,怎知下了骡车后才发现,她竟是最后一个到的。
“你怎么才来。”看见她骡车的那刻,鹿衡玉就迫不及待的迎了上来,不等她站稳就抓了她胳膊往人群出走去,“教习师傅对吾等安排又做了稍许改动,你赶紧过来听听。”
刚靠近人群就听见一道清越的声音,“我还是做后锋守卫罢,许久未练,我技艺也多有生疏,做前锋不大适合。”
熟悉的嗓音入耳,似还是记忆中的清冷,却不似从前那般冷冽。陈今昭脚步略停一瞬,而后面色如常的继续上前。
整个皇城说小不小,但说大也不是那天涯海角,同在京中为官,若是有心还是能碰上面的。可自沈砚升迁至詹事府,他们各奔东西至今,彼此竟再未相见。他亦未曾留下只言片语,更未再主动联系他们,疏远之意已不言而喻。
这世间,聚散离合都是常态,有些人的离开是无声无息的,而成年人的体面,则是不会刨根问底。所以,虽不知对方疏远的缘由为何,但陈今昭平静接受这份情谊的疏淡。
又听他致歉的声音传来,“近来詹事府事忙,每每忙至宫里下钥方能出宫。未能与诸位共习蹴鞠,实乃无奈之举,还望诸君见谅。”
众人纷纷表示理解,又道是湖笔珍贵,劳泊简兄颇费了。
这几日沈砚虽未至蹴场,却让常随特意过来代为表达歉意,并给每人送了份歉礼,是价值不菲的湖笔。
人群中,最数那罗行舟的嗓最响,“泊简兄此言是要折煞吾等!若非吾之过,又岂致泊简兄劳顿至此?我家中还有一套成武年间的文房四宝,回头送给兄做赔礼,望兄万莫推辞!”
这般发自肺腑的恳切言辞,感没感动他的泊简兄她不知,人群外的陈今昭与鹿衡玉,却是听得两目充火,鼻孔冒烟。敢情这位仁兄,觉得他对不住的,只有他泊简兄一人呐。
正唾沫横飞、满脸激动的罗行舟冷不丁被旁边人拐了下胳膊,他不明所以的顺着对方的指向朝外瞅去,在对上人群外两人幽幽的目光刹那,就如被掐了脖子的公鸭,呃呃了两嗓,就没声了。
见到陈今昭他们二人,沈砚眸光微动,朝周围人道了声借过,就挤出了人群,缓步至他们面前。
“今昭,衡玉,别来无恙。”
陈今昭望着来人,心底微微吃惊。印象中沈砚的形象是清冷疏离中有些锐利的,可如今看来,对方似已褪去了气质中的锋锐之感,举手投足间尽显温雅端方。
看来是环境磨砺人成长罢。
心中掠过这般想法的同时,她也笑着回道,“别来无恙,泊简兄。”
不着痕迹的拿脚尖踢了下似要闷声不吭的鹿衡玉。鹿衡玉咳了声,这才勉强寒暄了声。
沈砚也不在意对方的态度,依旧温雅的笑着,“我听说二位在工部、户部各有建树,深得上官重用。得知你们能在官场施展抱负,遂凌云之志,我亦为二位贤弟感到高兴。”
他眸光真挚,话语无不真诚。
陈今昭抿抿唇,而后笑说,“当日我有事耽搁,尚未来得及恭贺泊简兄高升之喜。愿兄日后展宏图于庙堂,步步高升,直入青云。”
沈砚低眸,微微颔首,“与君共勉。”
骏马的嘶鸣声打断几人的交谈,没过多时,几辆华丽的马车疾驰过来,稳稳停靠在蹴苑外。
为首的那最为奢华的马车上下来一人,披着氅衣,提溜着蹴鞠,倚着檀木车厢,懒懒散散的往人群中打量一圈。很快,其他人也陆续从马车上跳了下来,围拢在他周围。
一行人人高马大的西北文臣们,环胸打量着对面普遍偏瘦弱的京中文官们,皆是副胜券在握的神情。
江莫勾了勾唇,解了警衣扔给随从,抬抬手招呼了声,就站直身体往蹴苑走去。
“走了,下场准备去。”
“好嘞!”其他人应和着,亦纷纷解了警衣,抛给了各家随从。
一群着墨蓝色劲装的西北文臣,就抛着蹴鞠说笑着,旁若无人般的从陈今昭等人的身前经过。江莫在与陈今昭擦身而过时,眸光不期斜睨而下。
在那张比冬日新雪还要干净几分的嫩生面庞上定过几瞬,他收了眸光,微垂眼尾,走进了蹴苑。
待对方都进了蹴苑,罗行舟等人就看向沈砚。
沈砚看向众人颔首道,“那吾等也进去罢。”
众人无不应是,亦纷纷解了斗篷。
罗行舟提醒道,“抹额都带上,好歹壮壮声势。”
陈今昭解了鸦青色斗篷放在鹿衡玉的马上车,松开缠在腕骨上的抹额时,还在骂那罗行舟不要脸。就算写个勇字也好啊,你偏明目张胆的来个魁字,这般醒目的挂在脑门上,届时要是被人击得一败涂地,他们岂不是要沦为笑柄?
边伸手在脑后系着细带,她边随沈砚的步伐往蹴苑里走去。沈砚的步履慢行半步,她与鹿衡玉就赶了上来,三人就呈同行之态。而罗行舟等人在他们旁侧或身后随行,不知不觉就拥簇着他们三人前行。
方形的蹴场周围设有低矮围栏,而围栏外围就是看台。
此刻四周看台上竟坐满了人,看台之间或用云母屏风,或雕花木栅栏,或帷幄再或竹帘用以隔断,讲究的富贵人家面前还设了小案,其上坐着红泥小炉烫着茶水或酒水,摆着茶点瓜果,好不惬意。
当双方人员陆续进场时,看台上的人或伸长脖子,或干脆站起身,齐刷刷的朝来人望去,各个激动兴奋不已,甚至还摇着手里彩旗发出欢呼之声。
陈今昭进场时,面对四周看台密密麻麻的人,整个人都呆住了。其他人的反应亦如她一样,目瞪口呆的望着这等盛况,一时忘了反应。
谁来告诉他们,为何看台观者如此之众?
谁又来告诉他们,不过是私下的蹴鞠小赛而已,来的不仅多是给他们鼓舞士气的亲朋吗,这些多出来的看客又是哪来的?
难道他们的竞赛事如此轰动?
陈今昭等人这边为看台观者之众而震惊,反观看台这边,亦为出场的这群红衣年轻郎君的风姿所惊住。
在朝晖中,但见一群锦缎红服的年少郎君们,英姿勃发,神采飞扬。鲜红耀目的衣摆随他们走动而翻动,似流火,似红焰,额间束着的赤色抹额,更是绚烂的似那艳阳,衬得这些红衣郎君们比这冬日晨曦更为璀璨。
更夺目的当属中间并肩而行的三人,风姿卓绝,灼灼风华,光芒比明珠更甚。那种扑面而来的耀目光华,让整个蹴场之屏息。
稍顷,周围看台上爆发此起彼伏的喝彩声,欢呼声,迎接着这群红衣年少郎君
们入场。
此刻蹴苑的一处高亭上,有人端着温酒倚栏观望。
他的眸光随着场中那抹鲜艳的红色而动,攫入眸底的灼灼红衣,宛如跃动的焰火,长久的燃烧于他漆黑的双瞳中。
场中央划出了醒目的白线,将蹴场一分为二。
双方各于白线一边,行礼致敬。
恰在此时,看台上传来一粗嗓门的嚷声,“江莫小子,别让小夫子们比下去了,那老子们可瞧不起你啊!”
说罢,周围响起同样粗嗓门的哈哈笑声。江莫等人的脸色微微僵了下,不复先前的昂扬自负。
陈今昭如何听不出是阿塔海那些武将们的笑声?不由倒抽口气,罗行舟这个该死的究竟是组了个什么局,怎么弄得这般声势浩大?
他是生怕丢脸丢不尽满京城吗!
双方各派了人抽签过后,最后由江莫一方先发球。
随着做裁决的都部署敲响了锣,双方的赛事拉开了序幕。
蹴苑高亭上,公孙桓临栏眺望着,虽不大懂其中具体门道,但哪方势盛哪方势弱还是能瞧得出来的。
“这胜负瞧起来也没甚悬念。”公孙桓捋须摇头,却又道,“不过还别说,难怪这蹴鞠在京中盛行,瞧着这双方你来我往的对战,还真是别有番趣味。”
姬寅礼端过酒盏饮酒入喉,温烫的酒汁缓缓滑入喉腔,给肺腑带来辛辣的热意。
“蹴鞠的乐趣就是如此,非在结果,在于过程。”
他不由再次朝场内望去,眸光随着那抹红色而动。看着其奔跑、跳跃,足尖轻挑,侧身跃起,宛如春燕掠空,看着那红衣飘荡,抹额飞扬,尽是肆意飞扬的神采,他唇边也不自主起了笑意。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公孙桓不懂蹴鞠,自是看不懂场内人刚踢的那式是燕归巢,所以听见对面人低语般喃喃了句诗,还挺疑惑,不知他家殿下何故突然吟诵香山居士的这诗句来。
不过见殿下看得出神,他也不好打搅相问,遂也随之朝场内眺望。他的视线自是多放在江莫身上,见其来回奔腾宛如个奔跑的狼崽子,不由哑然失笑。
“这些少年郎们朝气蓬勃,桓观其奔跳挪腾,竟也觉得年轻稍许,好似回到了从前年轻的时候。”他也不由捋须吟诵了句,“少年意气三月柳,鲜衣怒马踏歌行。”
姬寅礼眸光恍惚了瞬,眼前好似浮起了十多年前的自己。那时候的他桀骜不驯,无所畏惧,他敢与嫡子争,与长子争,若能给他一把剑,他甚至敢向苍穹试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