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太女_分节阅读_第139节
小说作者:清淮晓色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09 KB   上传时间:2025-08-14 11:37:52

  说实话,现在这样有点滑稽,远远看去像两只狐狸修人形没修好,只能相互搀扶着走路,又像两个腿脚不灵便的连体人,总之很不合储君及储妃的身份。

  但真的很暖和。

  神道上绵延出两条有些奇怪的足迹。

  雪渐渐大了,不再是轻飘飘的细雪,有了重量,一点点堆积在狐裘毛茸的领口,雪霰飘落在裴令之乌浓的睫羽上,他眨了眨眼,那些雪就无声地落下来,偶尔先一步融化,在眼梢划出盈盈水痕。

  所幸这雪也没有大到阻碍行走的地步,最多只是要时常拂一拂肩头鬓发,最大的困难来自于两人裹着一件狐裘,抬手时比较麻烦。

  不知为什么,分明喊一声,就会有禁卫侍从神出鬼没冒出来送上伞,景昭和裴令之却都没有提,宁可顶着不算十分柔和的风雪前行。

  裴令之侧首,看向景昭。

  雪光和火光交织映亮皇太女的眉梢鬓发,她的面容笼着一层清淡的光,侧脸依旧文秀好看。

  但在这个角度,她面容轮廓的优势彻底显露,就像是笔锋利落的工笔画,下颌线条一笔挥就,流畅纤薄近乎锋利。

  这是足以令人心惊的美貌,特定情况下同样也会生出足以令人心惊的凌厉。雪光与火光明暗交织,模糊了她的神情,为她平添了一份无法言描的神圣。

  哪怕她正裹在狐裘里。

  察觉到裴令之脚步渐缓,景昭微感诧异,侧首看他,目光隐带疑惑。

  裴令之笑了。

  那笑容异常柔软,极其好看,他抬手探向景昭,景昭不闪不避,任凭裴令之微冷的指尖拂过眼睫,抹去了她眼角眉梢沾上的些许细雪。

  做完这个动作,裴令之停顿片刻,说:“等一等。”

  然后他看着不明所以的景昭,目光移向她的头顶,发梢积了些薄雪,就像白首。

  裴令之忽而有些伤感。

  他笑了笑,然后一并拂去了景昭发梢的积雪。

  “天寒,头发湿了当心头疼。”

  景昭指了指他的头顶。

  “没关系的。”裴令之轻声道,“我不要紧,雪下大了,我们走吧。”

  .

  三座碑亭伫立在道路尽头。

  陵墓的主人长眠地下,陵前亭中的石碑上记述着她的生平。

  裴令之知道,景昭真正想来的地方就是这里。

  三座碑亭,三座石碑,依次排开。

  这是前所未有的规制,不过裴令之已经不会因此感到意外了,毕竟一路走来,许多布置都与他从前看过的礼制不相符合,想来这三座碑亭同样是在皇帝授意之下改过的。

  裴令之暗自思索。

  三座碑亭,最有可能的是,前方那座记述她的生平,中间那座追思她的德行,最后那座……

  最后那座石碑刻的是什么?

  裴令之实在猜不出来。

  景昭将狐裘交还给裴令之,理一理微微散乱的鬓发,走上前去。

  直到这一刻,她的情绪完全变了。

  她来到碑亭前,对着黑夜里的山岳平静说道:“不孝女昭叩见母后。”

  这里才是文宣皇后的埋骨地。

  她的语调非常平静,就像冬日里结冰的河流冰层,看似静默,下方涌动着无尽的波澜,每一个字都好像含着一口血,平平说完这极短的一句话,已经耗竭了她所有力气。

  然后她拜下去。

  裴令之紧随其后。

  第一座石碑上的内容,与裴令之的猜测并无不同。

  它记述了文宣皇后的生平,大篇幅刻画了文宣皇后做公主时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与她下嫁皇帝后夫妇二人琴瑟和谐的恩爱情谊,再往后一笔带过国破家亡的惨痛,赞颂文宣皇后的种种品德。

  很显然,这篇辞藻华美、记述全面的碑文,绝不会出自皇帝或景昭之手,中规中矩、文辞动人,拿出去可以直接放进史书里当做文宣皇后的小传。

  它没有太真挚的感情,却很标准。

  第二座碑的字迹很秀气,但以裴令之的眼光看来,有些稚拙。

  那是景昭年幼时所写。

  景昭至今不以文采闻名,她没有继承皇帝的天赋,年幼的皇太女更写不出足以流传千古的悼词。

  但世间文章,唯情可以动人。

  拜过第二座石碑,裴令之差不多猜到了第三座石碑上的内容出自谁。

  他看向碑面。

  刻碑的工匠技艺的确惊人,能将文稿的字迹一丝不苟誊录至碑上,就连景昭年幼时稚气未脱的笔迹都能拓出八九分神韵。

  裴令之愣住了。

  眼前碑面上,的确是皇帝年轻时闻名天下的一笔出众书法,足足保留了七分相似。

  正因如此,他仿佛能透过碑上纵横字迹,看破纸面上那淋漓的笔墨。

  一只无形的手自虚空中伸来,攫住了裴令之整颗心脏。

  看到碑文的第一眼,那种难以言喻的凄楚随之而来,铺天盖地,就像巨浪当头而下,避无可避。

  碑上唯有三行字。

  哀之。

  哀之。

  哀之。

  从右向左,一字排开。

  越是往后,那字迹便越趋近狂草,笔锋几乎要深深穿透整座石碑,裴令之不忍再看,匆匆移开目光。

  景昭照例拜下去,起身时稍微晃了一下,不等裴令之伸手去扶,她已经站稳身体。

  “天快亮了。”景昭没头没脑地说。

  的确,现在已经趋近于黎明,但天边的风雪与黑夜凝成一气,似乎根本不打算消散。

  京城的冬天寒冷,每逢下雪,一整天天边都笼罩着不散的阴沉。按照如今的雪势,一时半刻很难看到第一缕天光。

  景昭走进碑亭里,靠着石碑坐在地上。

  不远处禁卫和侍从们探头探脑,很想过来送伞,却又不敢打扰。

  不知为什么,景昭笑了笑。

  “母亲。”她低声道,“我快要成婚了。”

  “父亲很想你,你如果能听见的话,可以趁半夜去找他,白天就算了,听说鬼魂怕太阳。”

  “我把他带来给你看看,好看吧。大婚的时候你可以回来看看,我小时候你发过愿要看我出嫁——虽然现在是他嫁进来,不过也差不多。”

  她低声说着,瞥见裴令之折回第一座石碑旁,神情有些诧异,轻咳一声,拍拍身边地面,示意裴令之坐过来:“天快亮了。”

  裴令之:“嗯?”

  “天亮了我们再走。”景昭毫不客气地道,“坐下,陪母亲说说话。”

  裴令之发现景昭是在认真的提出要求,而非玩笑。

  他也坐下来,又担忧倚靠石碑不够恭敬,动作有些僵硬。

  石碑另一侧,景昭随意靠在碑上,低声说着什么。

  注意到裴令之的眼神,她拍拍石碑,意思是别客气。

  裴令之一怔,旋即失笑。

  他模仿景昭的模样,有些生涩地清了清嗓子,在心里轻声向文宣皇后问好。

  亭外的雪更急了,鹅毛一般飘落,遮挡了全部视野。

  也遮住了第一座石碑底部,两处不尽相同的石材色泽。

第117章 “谁在叫我?”……

  榴花照眼,绿杨浸雨,几滴晶莹露珠沿着碧色叶脉滚落,空气里弥漫着泥土的潮湿气息。

  南乡县路面大多是质地坚硬的黄土,混着碎石子,平日里走起来还算平坦,雨后就会变得泥泞。

  几名牧人赶着毛发打结的灰扑扑羊群经过,对溅起的泥水视若无睹。

  这条路虽然泥泞,但至少能走,跌不死人,晴天还算平整。

  对于绝大多数乡野黎庶来说,能有这么一条路走,已经很好了。

  车夫把马车轮辐里卡着的脏污杂物扒出来,借路边水渠里的水洗净手,又驾着马车哒哒哒上路了。

  薛兰野挑起车帘往外看,见路边田野里庄稼长势不错,就顺口吩咐随车健婢:“取两茎过来。”

  高壮婢女应了一声,捡着眼前长势中等的稻子掐了两茎,摸几个铜板串在旁边的庄稼上,小跑着追上马车呈给薛兰野。

  薛兰野接过来看了看,愕然道:“长势也太好了。”

  她出身高贵,见过世面,这些稻子长势当然不能与各地当做祥瑞献上的嘉禾相比,但也很是茁壮,至少远比颂川县的庄稼要好。

  薛兰野几乎本能地就想叫人去挖一捧土过来看看,这时车夫喊了一声:“快到城门了。”

  薛兰野被这突如其来的喊叫转移了心神,不再关注庄稼与田土,急忙抓起绢帕擦了擦摸过庄稼的手掌,又仔细检查衣裳是否有皱褶,拿过镜子从头到脚把自己检查一遍,确定打扮得体完美无暇,才长长吐出一口气。

  马儿哒哒哒穿过城门,经过街巷,清晨的南乡县城还未完全苏醒,路边有人一边打着哈欠一边推着独轮小车卖花,对面是卖油炸果子的摊位,香气泼辣地溢出来,教人只看一眼,便能想象出酥甜香脆的口感。

  薛兰野天没亮就从驿站出发,喝了半碗青菜肉粥,吃了两个婴儿手掌大的甜卷子,一路上坐在车里,本来不觉得饿,却也被那香气勾动心神,忍不住探头出去。

  一看那油锅就摆在光天化日之下,锅后面排着许多人,薛兰野皱了皱眉,又把头缩了回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4页  当前第1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9/1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太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