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太女_分节阅读_第112节
小说作者:清淮晓色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09 KB   上传时间:2025-08-14 11:37:52

  景含章的同僚之情不多,对郑明夷没有什么爱护,但她很爱护自己。

  她不想知道,如果太女殿下鸾驾归来,发现宠爱的储嫔死了,自己会不会受到牵连。

  显然,郑明夷听懂了她的言下之意,微笑说道:“我明白。”

  他又不是傻子。

  他和穆芳时不一样。

  和谈照微也不一样。

  无论是思考方式,还是做事手段,都不一样。

第95章 行路难(四)“枯骨死草,何知吉凶。……

  秋风起了,徐徐吹过东都城外的山野与道路,远处难以计数的车马人头汇聚成黑压压的河流,向东方流去,看着竟比那条大江还要浩荡。

  黑色河流流至山前,自然分开,就像大江汇入了不同河道,分流而去。

  官道旁每隔数里,便有一个茶棚。

  日光毒辣,茶棚里挤满了人。

  山前的茶棚最深处,景昭和裴令之戴着帷帽坐在桌边。

  “往哪里走?”

  景昭也不知道。

  日前,顾白并没能给出庐江王氏疯狂攻击裴氏各处产业的原因,即使景昭二人疑心与王悦之死有关,但至今为止,王悦的死讯并没有传开——也可能是还没来得及传开。

  但顾白给出了另一个确定的消息,那就是王氏的动作真的很疯狂,目前丹阳郡裴氏的相关产业暂时陷入了停滞,而像明霞布庄、银钩绣坊这类开遍数郡的庞大产业,哪怕多停一天,损失都难以计数。

  按理来说,裴氏应该立刻展开极为凶猛的反击。

  出乎意料的是,最起初两日,裴氏的部分产业确实做出了反击,然而很快反击停止,竟像是低头退让的模样。

  这当然很不寻常。

  顾白终究地位不够,裴令之又不能去接触家臣部属,景昭倒是有办法联系到各地潜伏的采风使及内卫,但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她暂时不想这样做。

  离京前,皇帝将苏惠派给她,给予苏惠极大的权限,就是为了让苏惠充当她身前的一道铜墙铁壁。

  凡是与南方采风使、内卫联系,都由苏惠出面,而非景昭亲自现身,这是数年来朝廷与南方彼此暗中角力时积攒下的血的教训。

  暗探远赴南方潜伏,天长日久之下,遭受着难以言说的煎熬与困苦,心性与精神随时可能扭曲,叛变根本不是罕见的事。为此各条潜伏的暗线都不能彼此联系,更遑论景昭身为太女,更不能行险。

  逃离之前,景昭和苏惠曾经初步拟定过一条后续东入江宁的路线。

  就在昨日,裴令之也从顾白手中拿到了一条此时最为安稳的路线。

  景昭拿过来又看了两遍,把两张纸凑到火折子前,慢慢烧了。

  “人心易变。”她说,“我们走自己的路。”

  自从进入丹阳郡后,余下的路程好走很多。

  如果将原因全部归结为南方世家拼尽全力镇压叛乱,未免太过高看他们。那些叛乱既然与北方朝廷息息相关,为皇太女安危计量,苏惠一定会传信朝廷,设法做些什么。

  换句话说,不止丹阳。

  从他们逃离宜城郡那夜开始,只怕所有由宜城郡通向江宁的地方,叛军都相继鸣金收兵。

  一路上,景昭和裴令之用抛金叶子的方式来决定前路,连自己都不知道接下来要走哪条路,旁人自然也无法预测。

  前方那座山叫做玄阳山。

  景昭取出一片金叶子,举起来对着阳光看了半天,注视着闪闪发光的淡金脉络,迟迟没有抛出去。

  裴令之问:“怎么?”

  景昭把金叶子递到裴令之手中,说道:“不知怎么的,我有些心慌,你来。”

  裴令之抬手。

  那片金叶子滴溜溜打了个转,落在桌面上,叶柄遥遥指向山前一条路的方向。

  “走右边?”

  景昭认真思索片刻,游目四顾,看向身后。

  茶棚边缘生长着很多茂密的野草,轻轻摇曳,翠绿可爱。

  景昭背过身,随手拔起一小把青草,看着掌心青草的数目,怔了片刻,说道:“这边不太吉利啊。”

  她当然不是随便拔草玩儿,而是摓策定数。这是一种古老的占卜方式,通常通过蓍草数目来预测吉凶。

  现在没有蓍草,景昭只能随便拔些野草来凑数。

  她的流程显得非常随意,就像是在说着玩,裴令之却没有质疑,而是认真说道:“那换一边试试?”

  景昭沉吟不语,再次占卜,久久无言。

  不必开口,裴令之已经能从她的反应里看出结果。很显然,另一条道路仍然不是很吉利。

  如果换个人,可能根本不会相信这种胡闹般的占卜。

  裴令之则不然。

  他自己亦是罕见的聪明人,有时候所谓相信神佛预兆、占卜吉凶,无非是要以此来为自己心中的想法找一个借口或者说是出口。

  与其说景昭是突然开始迷信占卜,倒不如说是她冥冥之中隐约生出了些不祥的预感,却又如浮光掠影,无法确定,所以才会以摓策定数的方式来佐证心中所思所想,犹疑不决。

  裴令之沉思片刻,忽然从景昭手中拿过那些野草,折了数下,那些青绿的汁液渗出来,在雪白指尖沁润出淡淡碧色。

  “枯骨死草,何知吉凶。”

  他这句话引自《论衡》,是说周武王伐纣时,占卜的结果大凶,姜太公当即推倒龟甲蓍草,说出了这句话——龟甲和蓍草本是死物,又如何能预测吉凶祸福?

  说完这句话,裴令之看着景昭,平静说道:“我不信这些枯骨死草,只信你的判断。如果这两条路都不能走,我们就换一条,再不行就再换一条,反正天下之大,总能找到一条合适的路。”

  景昭抬首,定定看着裴令之。

  心头笼罩的阴影还是没有散去,她无法判断这种不祥预感究竟来自何处,也就无法判定怎样才能消除它,或是避开它。

  她站起身来,说道:“我们坐船走。”

  坐船,固然是一种交钱登船,然后等着抵达目的地的稳妥方式,再省心不过。然而对于景昭来说,坐船又是最不可控、最为危险的一种方式。

  官道遇匪,尚能伺机逃离;深山逢盗,亦有山林可退。

  大江浩浩荡荡,奔涌不休,若是船遇水匪,抑或风浪滔天,行至江心,船上的人又能往哪处逃去?

  这似乎是一个极为不智的决定。

  裴令之朱唇轻启,眉梢沉落,似欲劝阻。

  然后他开口,平静说道:“那就走吧。”

  “嗯?”

  “去码头。”

  “你不问我?”

  裴令之想了想,问道:“现在你的预感好些了吗?”

  景昭也很认真地想了想,答道:“我不知道,不过再坏也坏不过山前道路。”

  “那就走吧。”裴令之平静说道,“我信你。”

  于是他们无声脱离了苏惠与顾白两条路线中同时规划出的安全道路,自山前折返,来到码头前,随意挑拣一番,择中码头上一艘中等大小的客船,登船离去。

  八月二十九日,各地忽传急报。

  天降暴雨,玄阳山崩。

第96章 行路难(五)景昭昏沉的视野里,终于……

  玄阳山崩,地动天倾,震耳欲聋的巨响仿佛天雷落到了地上,巨石泥沙混着奔涌的暴雨淌出数里,直接淹没了山脚下数个村庄。

  山崩持续一日一夜,直到次日清晨,连绵不绝的地动方才停歇。

  远远望去,泥沙碎石与地面裂隙一并汇聚成蜿蜒长龙,从山脚下延伸至数里之外。放眼望去,细雨朦胧中,原本苍翠的山峰蒙上了一层灰色的影子。

  玄阳山下两条官道,均为交通要道,车马难以计数,虽然因为暴雨行人略少,依然是一个极为可怕的死伤数字。

  天地间唯余嚎啕。

  那些残余的碎片血迹和着泥石洒出很远,官署差役不能也不会阻拦层层围拢的百姓,站在山下被冲毁大半的田地里,搜检是否还有幸存的活人。

  一名灰衣窄袖的尼姑站在远处,看着眼前惨相,双手合十,默默念诵。

  另一个声音不远不近地递到她耳边。

  尼姑默然听完,口宣佛号,而后低声说道:“更似天灾,哪是人力可及?”

  对方一时默然。

  尼姑趺坐于地,也不嫌弃满地狼藉,道:“你回去复命,我再留一留。”

  说罢,她闭目低头,低声念诵超度往生的经文。

  伴随着低低诵经的声音,无尽的哭声越发响亮。

  雨停之后,甚至还不到两个时辰,玄阳山崩的急报便送至了苏惠手中。

  苏惠眼一低,神情不变,静静将密报折成一只三角,塞进袖口。

  医官从房中走出来,看见苏惠的脸色,会错了意,宽慰道:“大人不必担忧,穆嫔娘娘伤在皮肉,不达经络,只需精心养护伤口,连疤痕都不会留下,并不要紧的。”

  郑明夷闻声侧首。

  日夜不曾合眼,郑明夷那张素白的面容上更多了几分疲态,举止间却无半分失仪,温声说道:“有劳医官拟方开药。”又转头吩咐侍从:“代臣入内探望储嫔,请储嫔安心休养,凡有需求,尽可以遣人前来。”

  紧接着他转向苏惠,道:“已备下舱房侍从,储嫔娘娘如今安然无事,大人何不先养足精神,也请医官诊一诊脉,连日奔波、惊险迭起,还是应当珍重贵体。”

  这一番话说的极得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4页  当前第1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2/1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太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