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鸿门之宴
难怪昨日在花间楼会见两人从后院出入, 难怪陈礼的小厮会抱着花间楼的酒,难怪京中官员都爱在花间楼宴饮享乐,难怪落梅香会是花间楼的招牌。
林清如几乎是骤然明了。
也难怪容朔会听到掮客杜梁的名字露出那般意味深长的笑意。
因为容朔才是, 花间楼中,真正的掮客。
近乎是触类旁通,林清如瞬间就想通了其中的关窍。
杜梁口中说的低买高卖, 在秦学和陈礼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如果没有猜错, 昨日她或许在花间楼见到了不得了的东西。
买官。
秦学从容朔处便宜买来的落梅香, 被陈礼高价买下, 以作为秦学今日力荐他成为大理寺卿的利益交换。
还拿她做顺水的挡箭牌,以免只举荐了一人有失偏颇。
而容朔,在他们中间, 至始至终都扮演着掮客的角色。难怪陈礼怎么会识得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秦学, 大概也是容朔的缘故。
身为皇子伴读的容朔,与吏部尚书相识,便合理得多。
她想起那夜容朔曾提起苏鹤毅的官位也是通过行贿得来。当年苏鹤毅一跃从五品小官成为户部侍郎,人人都觉得他是捡了官位虚悬的漏子, 现下想来,大概也是钱权交易罢了。
只是她不懂他为何会如此, 明明家世煊赫, 身份贵重, 为何要游走于官员之中, 穿针引线。
就在林清如沉思之际, 突然听得三皇子冷清的声音响起, “启禀父皇, 儿臣不以为然。林大人虽则年轻, 但断案经验丰富, 京中不少要案都经由林大人之手,条理清晰。且林大人为人勤谨,刚正不阿。若是只以年龄以作判断,未免有失偏颇。”
她没想到一向沉默少言的三皇子会突然为她说话,似乎是打定心思将她拉至一条船上。
六皇子见他开口,笑容倒是十分温和,“三哥甚少这般为朝臣说话,看来是与林大人相熟,熟知林大人品行端方。”
这话虽是跟着三皇子夸她的模样,林清如却听得隐约有些不对劲。听起来就好像她与三皇子早有私交一般,这才引得三皇子为自己说话。
三皇子亦听出来他话中之意,只冷冷说道:“这段时间在大理寺与林大人共事,自然比六弟更为熟悉林大人。”
“是吗?”六皇子脸上的笑容如同春风拂面般,“我记得上次人贩之死的争论,三哥亦是帮着林大人说上了一两句啊。那个时候,三哥可还不曾与林大人共事吧。”
这话说得隐晦暗示,倒真像是二人早有往来一般。众官员闻言不由得眼神微妙,在林清如身上来回逡巡。
“公允之言,何来‘偏帮’一说?”三皇子转头看着他,将话锋指向他,“倒是六弟,向来与朝臣私交甚广。怎得今日倒像是针对林大人一般?怎么?六弟的私交,也是亲疏有别?”
三皇子并未做出过多解释,反倒是将矛头甩回了六皇子,言下之意,倒像是六皇子有结党营私之嫌一般。
六皇子还未说话,三皇子便不再与他言语交锋,话中掷地有声,“于功绩,于态度,林大人都是当仁不让的大理寺卿人选。请父皇明断。”
“当日司徒南停职,本就是林大人暂管大理寺。只是林大人前去苏阳,耽误了这些时候。这个职位,她年少有为,又是世家出身,原也担得。”
皇帝沉吟许久,“虽然资历尚浅,但林大人屡破奇案,个中功绩大家都看在眼里,她当得起这个职位。”
此话一出,算是一锤定音。
林清跪下叩头,郑重谢恩。恍惚之间,她的眼角余光好似瞥见陈礼苍白的脸色。
下朝之后,不少官员向林清如拱手道贺,陈礼即使面色不虞,亦夹杂在人群之中。她对这样的场面颇觉生疏与尴尬,只尴尬地笑笑以作回应。
“林大人。”突如其来的温和声音打断了众人,林清如循声望去,竟是六皇子在叫她。
众人见是六皇子前来,倒是不再凑这个热闹,只拱手行礼后告辞离去。
林清如向来与六皇子不曾有所往来,兼之对他心存疑虑,眼下骤然只剩下二人独处,不由得心生警惕之意。
她不着痕迹地退后一步,朝六皇子行礼示意,“六殿下。”
六皇子为人亲和,向来比三皇子更得人心。只是林清如心中有疑,或许是她先入为主,总觉得他嘴角的笑容带着不真切的虚假之意,如同笑面虎一般。
“恭喜林大人了。”六皇子微笑看她,“林大人年少有为,短短三年时间跃居三品。实在是佩服。”
林清如只是礼貌性地一笑,“多谢六殿下。”
“今日正好得闲,不知林大人是否有空,去孤宫中小坐片刻?”
他突如其来的邀约让林清如有些无所适从,司徒南的死还就在眼前,若司徒南真为他灭口而死,他这番邀请岂不是鸿门之宴?
脑中迅速闪过推辞的借口,只是当她正欲开口的时候,却听得三皇子温和的声音响起再次响起,
“想来林大人一定不会拒绝。毕竟,许多事情,只有孤能给林大人答案。”
林清如看着他的眼睛满是和煦的笑意,与这样意味深长的语气着实不算相配,“林大人,你不会真的觉得,从前大理寺卿的位子,是你凭本事得来的吧。”
这话让林清如浑身一僵。这样与他站在清晨的阳光之下,她竟觉得浑身有种冰凉的冷意。
他是什么意思?
这几乎算得上是一个诱饵。
但她不是鱼。
皇宫禁地,六皇子众目睽睽之下公然邀请自己前去,定然不会轻举妄动。连吩咐凶手办事都是用灯笼传信那般隐秘的手法,他一定不会贸然动手以免引火上身。
林清如望着朱色深深的宫门,只拱手说道:“却之不恭。”
她甚少至太和殿以外的地方。楼阁重重,殿堂浩浩,带着一眼难以望向尽头的压抑之感。路上所见宫女太监无不安静如木偶,带着死气沉沉的颓气,仿佛嗅不到一丝活泛的气息。侍卫们如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般,每五步便见一器宇轩昂地站着,只是表情木然而僵硬。
皇宫就是这样,肃穆而沉静。仿佛宫宇楼阁才是这个皇宫中唯一的活物,日复一日地吸食着活人的精气。
“林大人,你看。”二人行至一处之时,六皇子的脚步有突然的停顿。林清如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是一处宫殿。
那宫殿在林清如眼中似乎并无什么不同。正是太阳升起的时候,站在此处可以看到整个完整的日出。太阳一点点跃升,带来暖黄的阳光洒在宫殿的红墙绿瓦之上,带来这肃穆之中的唯一一丝色彩。有令人向往美好。
“那是东宫。”六皇子温润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是宫中朝阳最好的地方。”
他的声音似乎带着若有若无的向往。林清如转头看了一眼六皇子的脸,他正仰脸沐浴在晨光之下,“朝阳代表着希望。”
林清如隐约察觉到他想要说什么。
历朝历代,只有太子,才能入主东宫。
他对于朝阳的贪恋似乎只在脸上维持了数秒的功夫。随后与林清如行至毓庆殿,这才是他真正的居所。
林清如行至殿中,有宫女掀开重重帷幔,透出外间日光。只是这里的阳光终究不及方才在东宫看到的丰沛灿烂,只以殿中数盏烛火代替阳光。
宫女们大多安静无声,连脚步挪动也不曾发出半点声响。六皇子不过一个眼神,便有人引了林清如在殿中右侧的坐下。殿中空气凝滞,一时间只有掺茶的轻微水声。
六皇子挥一挥手,所有宫女便默默退出房中,并十分乖觉地掩上了殿门。
茶香扑鼻,茶盏中摇晃着莹莹碧色的茶汤。林清如看了一眼精致茶盏,却并不曾饮下。
“林大人。”六皇子突然叫她,“你能走到这一步,我的确很佩服。”
林清如的回应中带着客气与疏离,“六殿下过奖了。”
六皇子轻轻转动着手中的茶盏,屋内的烛火将他脸上的微笑映照得晦暗不明,“你若是跟着我,或许我能给你更多。”
林清如神色微顿,她只佯做不觉,“六殿下,微臣不懂您的意思。”
“呵。”六皇子低低地轻笑,“林大人,你是个聪明人,何必与我打哑谜?”
见她不答,六皇子的声音依旧温和,“你蹚进这趟浑水,真以为自己可以全身而退吗?从前种种,我皆可不在意。只是你已在局中,不做出选择,是不行的。”
他竟这般开门见山。林清如心觉不妙。
她的脊背有僵硬的弧度,六皇子的态度几乎已经说明了一切。从前种种,他便是幕后那只大手!
可笑的是,她亲手查出了苏鹤毅与司徒南的不轨,而他竟在真相揭露之时,要她做出选择。
不过是夺权斗争的阵营选择。
只是林清如不愿做了帮凶。
她定定地看着六皇子,“当年我的父亲……是你的手笔。”
六皇子并未承认,也未曾否认,他只是笑得从容优雅,“看来,你是准备选择三哥了。”
他轻啜了一口茶汤,“看来三哥当年拉你入局,是个很正确的选择。”
当年?林清如自觉搅入这场乱局不过月余,为何会提及当年。
想到方才下朝之后六皇子引她前来说的话,她的神色有微微的凝滞,抿唇说道:“六殿下,您这是什么意思。”
“林大人,当年你靠一己之力一举破获粮草盗窃案,震动京城,因而进入大理寺担任少卿一职。”六皇子眸中似乎带着兴味的笑,“可你有没有想过,那批粮草,究竟是送往何处的?”
林清如捏住茶盏的手指一僵,心随着六皇子的话一刻一刻地沉了下去。
是玉昭关。
第116章 高高在上
“你还不知道吧, 当年你能成为大理寺少卿,可少不了三哥在父皇面前的力荐。”
六皇子的话让林清如很轻易地将三皇子与容朔联系到一起。与玉昭关粮草有关的是容朔,然而, 确是三皇子对她的力荐。
一早便对二人心存疑虑的林清如在此刻终于确定。或许,司徒南的消息,也是容朔给三皇子的。
她的指尖有捏得发白的痕迹。如果一切都是一个局, 那么最开始让她入局的粮草盗窃案, 到底是真是假?
她以为自己靠能力跻身大理寺中, 难道都是她自己的一厢情愿?
这无异于在她坚定信念上的狠狠一击。
然而六皇子犹自不肯放过, 似乎想要一句一句彻底击溃她,
“怎么样?林大人,你奉信的能者胜任, 不过是你的自以为是。只要是想, 坐在大理寺少卿位置上的,可以是任何人,甚至是小猫小狗。”
殿中的帷幔无风自动,带着轻轻摇曳的叹息。良久的沉默让六皇子几乎以为自己已经成功。
他微微一笑, 为自己的话补上最后一刀,“所以, 你的信念没那么重要。林大人, 不如学会审时度势一些。三哥手上的筹码太轻, 着实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然而林清如只是缓缓抬起头, 迎上他的视线。
那双眼眸中并未有他想象中的迷茫与溃败, 其中闪烁着的坚定神色让顾云淮莫名想起东宫前的朝阳, 带着令人想要拥有的灿烂。
“六殿下不觉得这话有些自相矛盾吗。”林清如平静地看着他, “若是小猫小狗能坐在这个位子上, 那么, 六殿下今日还需对我多费口舌吗?”
六皇子无非是以此为借口引得她对于自己能力的怀疑,让她产生信念的崩塌罢了。但林清如自己很清楚,她不是什么一无是处的人。
否则,她今日就不会坐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