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蘅道并无,又与谢璨吃了盏茶,便自顾坐回绣架之前习绣。
且说秋蘅自冯宅回来后并无不妥,倒是谢漓心中难安,自去谢浓院中寻了她。
谢浓将通院奴仆遣走,谢漓方道:“姐姐,今日母亲拉着那秋氏没完似的夸,外祖家中人瞧了她都是连连称赞,反倒是你我被冷落了去。”
“她如今叫谢蘅,是你三姑姑。”谢浓捏了颗蜜合果往嘴里送,道:“母亲这番作为,自是想巴结着她,好叫祖父将世子位给父亲。她模样肖似兰夫人,又乖巧懂得讨祖父欢喜。”
“阿漓,你与我皆是要外嫁的,所以在母亲心里,你我的亲事不过就是用来帮衬着父亲与兄长的。”
谢浓长去谢漓几岁,此等事自也瞧得比谢漓通透。
谢漓听罢,便道:“可你我终于是母亲的亲生女儿呀!”
“那又如何?”谢浓面上不喜不悲,道:“你莫不是忘了应家姑娘了吧?”
谢漓听罢,不惊恍神。
“应家姑娘与应夫人,先时哪个不是家中最为受宠的?可一朝事败,应夫人被休了去,应家大姑娘也被随意指了个小官之子婚配了。应家,那在禹南可是大族。”
“阿漓,咱们姐妹同为女子,自是需要好生替自己着想的。”
谢漓自是颔首应了,又道:“那依姐姐看,咱们该何如?”
谢浓自抬了眸去看案上的红梅枝,道:“先奉承着她。宣王府的两位县主对她素来亲近,如今她又有了谢家三姑娘的身份,只怕日后宣王府若与谢家结亲,自只会是选了她去。”
“那怎么行?”谢漓花尽心思,便是为了入王府,只要那萧琏瞧中了,几年过后她自是能为宣王妃的。
“阿漓,咱们需要作两副打算。此时奉承着她,如此她去往宣王府时必也得带上你我。”
“你我也可借这其中机会好生与那琏二郎君相会,若是宣王府当真没瞧中你我,但只要琏二郎君属意,想来宣王夫妇自也会是顺了他的意。”
谢漓听罢,自是扯着谢浓应了去,姐妹二人便开始盘算着寻些由头多与那秋蘅走动。
谢璨去罢疏雨斋,此等事自也瞒不过明芳县主去。
明芳县主怕他还执着于此,单独着人将他寻来,好生劝慰了一番。
谢璨听罢,只言明芳县主多虑,他自早已放手,此时与秋蘅有所往来,自也是为了讨好谢侯。
明芳县主见他神色如常,这才放了他回去。
只她也不敢全然相信了谢璨去,毕竟先时他生被谢侯关在院中数日,只那秋蘅前去不过盏茶时辰,便已将他劝住。
明芳县主正思量间,倒是外间奴仆来传了话。
谢家大房忌惮二房,也是会派了耳
目过去盯着。
此时二房那边的耳目传来讯息,言说自冯宅归家后,二房两位姑娘便是面色不好,随后还一道闭门相谈了数息。
明芳县主听罢,心中忽也有了主意。
秋蘅归家,她虽是谢浓的姑姑,年岁却与谢浓一般大,也是个该许人户的年纪。既是二房得了块宝玉,自也该由二房自己的璞玉来毁了去。
明芳县主主意已定,这便唤来左右,自去与谢侯请安。
谢侯正在屋内独自弈棋,明芳县主见他一身衣裳,自也是要将秋蘅夸赞了去的。
待将秋蘅夸赞一番,明芳县主方道:“父亲,咱们谢家除二弟妹母家在都城,旁的亲近亲眷皆无。儿媳想着,我与宣王继妃白氏稍牵了些亲缘,如今既同在都城,自也当走动一二。”
“三妹妹先时常与宣王府来往,儿媳想着,不若就将二房的儿郎与姑娘们也一并领了去。煜侄儿也二十有三,总归不好一直空置了院子。”
谢煜的亲事确也该办起来了才是,只因先时三公主闹那一场,谢煜才一直耽搁着。
让谢煜并谢浓谢漓一道去,谢侯并无反对之意。
只秋蘅一人,倒是让谢侯有些踌躇。
他虽心知秋蘅年岁不小,私心里却也还是想多留她几年,总不好才刚将女儿认回,转头便将她送嫁了去。
“你自顾去与二房言说便是。只一宗,若是蘅儿不愿挪动,你自也不好硬扯了她去。”
明芳县主一一应下,这便去了二房院中寻了冯氏。
冯氏听她言说要将二房孩子一并带去宣王府,料她要使坏,心中正盘算着如何言拒,倒是那谢漓是个坐不住的,欢喜地应下了。
冯氏心下不甚爽利,抬眸见秋蘅不语,道:“三妹妹可是身子还未好全?若是如此,不若明日还是留在府中歇息的好。”
秋蘅料是冯氏不愿自己去争抢了自己女儿的光彩,自也是应下言说不去了,不料那明芳县主却是抬手咯咯笑了几声,道:“父亲言说,若是要去便是一家子皆去,断不好厚此薄彼。”
“若是三妹妹不去,那不若等三妹妹身子好了再一道去便是,左右我再往宣王府亲递个帖子就是了。”
冯氏正想借这由头应下,不料谢漓已然开口央着秋蘅一道过去。
冯氏见了,心下登时有些不好。
秋蘅自是受不住谢漓这般央着,自也只能应了。
明芳县主见事已毕,这便先一步离开二房院子。
秋蘅瞧冯氏应有话与谢漓言说,自也是借口身子不好先行退了去。
崔嬷嬷将一众奴仆遣了出去,冯氏方指着谢漓道:“你这脑中装得尽是些浆糊不成?那大房的人素来瞧不得二房好,如今巴巴上来邀你们一道去宣王府坐客,你竟还觉得好?”
第69章 三男一女凑局麻将原是蘅娘子的内侄呀……
谢漓未能明白,冯氏又道:“先时你们去宣王府中时,大房可有帮过一次?不都是借着你兄长公务的由头才能过得去。”
谢浓听罢,道:“母亲,妹妹也是记挂着先时您的嘱咐,想要早些与琏郎君相见熟络,也好早早促成良缘。”
“你也是,怎么当姐姐的?”冯氏听罢,正是心中有气,她看着一旁谢浓道:“你长漓儿两岁,也不知多教教她。”
谢漓心觉委屈,听得冯氏还开口言说谢浓的不是,自是更加难堪,只小声道:“母亲,我与姐姐是你的亲生女儿,你怎也不相帮着。总,总……”
冯氏自觉出味来,道:“你是觉得我总偏帮着谢蘅?”谢漓不答,冯氏自轻笑道:“你若同那谢蘅一般知进退,断也不会觉得我在偏帮着。”
“今日我方提了谢蘅身子不好一事,她便自请不去宣王府,我本想借机就此推托了,偏你个嘴快的要去央她。大房面前,你既开了口,她也不好驳了你去,如此自是叫大房给拿住了。”
冯氏料她听不明白各中道理,也懒怠多言,只嘱了她们去往宣王府时切记一切小心。
因是谢浓与谢漓也一并去,秋蘅便叫挑了身青色冬裙,发间不过几只白玉菡萏簪。
玲珑见她装扮素了些,自是要替她挑上一对金摇叶耳坠去配。
秋蘅摆了摆手,只让玲珑将那厮给的那对明珠耳坠取来配上,这便是妆扮妥当。
秋蘅离了疏雨斋去,见那谢浓与谢漓皆穿着一身红艳之色,庆幸自己挑了身青色的,避了她们锋芒。
待至人齐,谢家一行人各自上了车驾,这便去了宣王府中。
谢家人先到正堂与宣王夫妇相继见礼,随后宣王自是与谢逸一道离了座。
明芳县主扫了眼堂中之人,笑道:“王妃姐姐,咱们大人们自是有话要说,不好叫这些孩子们也一并拘着,不若让她各自散了去园中走走可好?”
宣王妃自是应了的,一行年少者便都相继退走。
一时离了正堂,萧韵与萧凝一左一右将秋蘅挽住,径直往自己院中走。
谢浓与谢漓并未跟去,此时院中独萧琏一人做陪,自也只得将谢家余下之人一道引着去了梅园,再叫人捧了茶水点心上来。
“蘅娘子先时素衣打扮已是模样出众,如今再穿上这身衣裳,当真美若明月。”萧韵扯着她一道往屋子里坐了,一时又有奴仆捧了茶水并摆了果子上来。
秋蘅自捧了一盏茶吃罢一口,道:“县主说笑了,我只是想着今日前来王府做客,断不好轻慢了去,自是得仔细妆扮。”
萧凝想要相问秋蘅身世,自看了香丹一眼,她便领着一众人都退走出去。
“蘅娘子莫怪,你先时道曾是一官家姑娘,怎如今又会是谢侯幺女?”萧凝问得直白,秋蘅倒也不恼她,只是将故旧之事又挑拣了来说。
“父亲说,那时阿娘生我时遭遇山匪,生产之时一双龙凤承祥只独留了我一个。近身嬷嬷为护我性命,抱着我兀自逃命,却不想在盛溪战乱之时与我失散了去。”
“如此,我才会被另一官家夫人认错了带回。因是我与母亲容貌生得相似,父亲见了才猜测我的身份,随后又行查实,我才得以归家。”
萧韵道:“蘅娘子虽是历经坎坷,也终是有个好结局了。”
“只是蘅娘子如今是谢家三姑娘,我与姐姐自是不好再时时寻你来教授针法技艺,这一月来,我与姐姐都生疏了去。”
听得萧凝如此言说,秋蘅自道:“县主若是不弃,自也可着人来谢府寻我,我素日里也无甚大事,终日待在院中不出,也多有烦闷。”
萧韵摆手,道:“那可不行,怎好随意指个人唤了娘子来,不若我与妹妹时常去寻一寻蘅娘子,只道是蘅娘子莫要厌弃才好。”
“县主此言便是外道了,我自是欢喜的。”
几人说笑了会儿,便自捧了茶去吃。
一时萧家姐妹与秋蘅相谈甚欢,同坐一处便是大半个时辰。
几人说笑间,那只黄狸奴便从窗口跃入,自来寻了秋蘅去。
“这狸奴当真灵气十足,先前几日独不来我们院中,今日蘅娘子来了,它反倒来寻了。”萧韵如是说着,欲伸手去碰那狸奴,它却跃步独开了去。
秋蘅将它抱起摆在怀中哄了许久,它才肯让萧韵与萧凝一道来碰。
几人又说笑了一会儿,见是天色不早,这便怀抱着狸奴要将它送回琼芳小筑去。
自萧韵院中去往琼芳小筑定是要经过梅园,萧琏叫谢家姐妹缠得心中烦闷,远远瞥见萧韵一行人,自是抬脚来迎。
“兄长屋里的狸奴怎在你怀中?”萧琏上得前去,见那素来不喜旁人抱的狸奴躺在秋蘅怀中一脸惬意。
“回琏郎君,这狸奴先时跑去县主院中,我们一道同它玩耍了片刻,这会子便想将它送回世子院中。”秋蘅垂眼低声回着,倒是半点也不似谢家姐妹那般扯着他说话。
萧琏并不想再与谢家姐妹周旋,便道:“兄长院子素来不喜外人前去,谢三姑娘还请将狸奴给我,我自去还给兄长。”
秋蘅如是应了,托了狸奴过去,萧琏正抬手来接却实打实叫那狸奴赏了一爪子,手背之上已然浮了几道红痕。
谢浓与谢漓自是上前关切,围着萧琏相问,又是请他坐了歇着,又是要嘱人去请医官,此等行径不免让萧韵并萧凝一道有些愣神。
有道是来者皆为客,
萧琏又不好冷脸回了两个姑娘的好意,这便道:“我给谢三姑娘引路,还请谢三姑娘跟着,兄长极其喜爱这只狸奴,若是发觉它离了院子,自是要心急的。”
此言说罢,萧琏闪身避开谢家姐妹,又往前头行了几步。
萧家姐妹自也觉出味来,言说让秋蘅跟着,这便一左一右拦了谢家姐妹,言说一道去园中赏赏红梅。
秋蘅料是谢家姐妹太过缠人,着实让这萧琏恼了,这也不做多言,只跟在萧琏身后,倒是那谢璨,借口相送之礼也一道跟着去了。
几人行至琼芳小筑之外,独萧琏抬了腿入内去唤林嬷嬷,秋蘅并谢璨二人则立在院门静候。
谢璨寻了机会,自是要相问萧琏之事。
秋蘅不明所以,只自答了先时见过一面,便再未有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