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长公主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第97节
小说作者:担花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45 MB   上传时间:2025-05-31 11:33:40

  成之染挥手道:“封尚书不是外人,但说无妨。”

  那兵士便大声道:“东平毕渊来降,正在中军帐内!”

  “哦?”成之染眉头微动,对封懿笑道,“封尚书,我先去看看,告辞了!”

  封懿干笑道:“小将军请便。”

  先前毕冲从城中出逃,半路被魏军抓了回去,给独孤灼写了封劝降书。成之染初听他二人名姓,心下估摸着多半是同宗的兄弟。

  待进帐见到毕渊,她不由得一愣。毕渊与毕冲眉眼相仿,但神情气度迥然不同。相比于毕冲瑟缩之态,他言谈举止颇为从容,与成肃酬答不慌不忙,端的有几分世家气度。

  成之染悄悄拉了拉徐崇朝衣袖:“这人是什么来头?”

  “毕冲堂兄,”徐崇朝低声道,“他从前是独孤灼手下的东中郎将,因为与达奚遁有隙,三年前逃到伪晋。”

  这人是从伪晋跑回来投降?

  成之染心中一动,却听成肃问起晋主的为人。她目光移向毕渊,对方言语虽平和,细听之下却流露出复杂的情绪。

  “晋主慕容晦年不满四十,年富力强,堪称明主。”

  诸将佐闻言,不少人皱起了眉头。当着他们魏国人说这些,是几个意思?

  成肃面不改色道:“此话怎讲?”

  毕渊悠悠然捻须,似有些喟然:“当初晋国为贺楼骞所灭,晋主忍辱负重,直到贺楼骞身死,便趁乱复国,彼时年仅十五岁。他二十余年来东征西讨,击败诸多塞外强敌,与周齐争霸于中原,大有一统北地之势。”

  成肃沉吟道:“我军在齐地数月,慕容氏竟然毫无动静,岂不怪哉?”

  毕渊摇头道:“独孤氏原本地跨燕齐,却因十几年前稽里陂一战,险些被晋主屠灭殆尽。若不是先主独孤嘉南逃于广固,恐怕独孤氏血脉便早已断送。晋齐之间你死我活,晋主恨不得独孤氏覆亡,只隔岸观火罢了。”

  这话听起来有道理,细思之下却经不住推敲。成之染忍不住插嘴:“我军如今将平齐,与慕容氏对峙于大河南北。大魏国力远胜于伪齐,这情形恐怕并不是慕容晦所乐见的。他既有兼并之志,又怎会因旧怨而坐视不管?”

  “这……”毕渊难得露出讶然的神色,见说话这人年纪并不大,在诸将面前却颇为随意,而成肃也并未出言制止。他心中疑惑,略一犹豫道:“话虽如此,可晋主心思深沉,难以捉摸,在下也不敢妄言。”

  “哦?”成肃闻言,眸光一闪,“阁下但说无妨。”

  “在下寄寓于晋地边关,对朝中形势所知甚少,只是听说了一些传闻,”毕渊顿了顿,微微蹙眉道,“风闻这几年,晋主性情大变,不仅暴躁易怒,还错杀许多能臣,远没有早年间英明神武。对三齐战事,他或许有失权衡。”

  成之染侧首问道:“他疯了?”

  “这还不至于,”毕渊愣了愣,道,“在下也只是揣测,晋主并不似阁下深谋远虑。”

  成之染轻笑一声,心头疑虑却不解。就算慕容晦一时糊涂,可以后又该如何?慕容氏强盛,若两国刀兵相见,那可当真是麻烦。

  成肃似乎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与毕渊言笑甚欢。待将人送走,何知己笑道:“这个毕渊,倒有些见识。”

  “他在齐晋之间仕宦多年,哪里能毫无本领?”成肃负手在帐内逡巡,半晌开口道,“羊毕封高四家,如今先后来降,城内人心离散可见一斑。但独孤灼铁了心要死战到底,广固城池坚固,仍不容小觑。”

  成之染道:“我方才去看了封懿,他那些攻城器具都已见雏形。若全部建造完毕,还需要一段时日。”

  成肃看了她一眼:“看完了感想如何?”

  “巧则巧矣……”成之染眼前浮现出所见的庞然大物,沉思道,“可这些只是空壳,内里需得由兵士撑起来。再过一两个月便入冬,军中可备好寒衣?”

  何知己应道:“寒衣已向附近郡县征集,立冬前就能收齐了。”

  “离京已四个多月……”成肃轻叹道,“不能再拖下去了,冬日必破敌。”

  ————

  大军围困广固城,已整整三个月了。天高云淡,草木枯黄,成之染闻说京师又遣使前来,便兴冲冲地赶往中军大帐。

  空中一声雁鸣,她仰头一望,鸿雁正结队南飞,去往山温水暖的江南避冬。

  她久久驻足,心头浮起淡淡的惆怅。

  这时节,家中正忙着做重阳糕罢。

  成之染咽了咽口水,不由得暗叹。大军远征在外,虽有四方郡县供应粮草,但饮食一切从简,聊以充饥。军士在外待久了,渐渐也生出思乡之情,每日遥望着广固城,恨不能把城墙盯出窟窿来。

  罢了,早日攻下广固城,便可早日回家了。

  成之染刚步入帐中,脚下因众人诡异的沉寂而一顿。

  堂首正兀然站着位绿袍使者,手中捧着明黄的诏书,垂眸打量着跪在下首的成肃。

  正是尚书吏部郎王恕。

  成之染看到成肃宽阔的背影,心中正惊疑不定,王恕便温声说道:“将军千里奔袭,曝露于野,劳苦功高,既是今上垂恩,岂有不受之理?”

  成肃仍长跪不起:“三齐归顺,皆是国朝恩泽所化、天子圣德所感,臣草莽兵锋,岂可掠美!恳请今上收回成命,以待有德之人。”

  他二人一站一跪,你来我往争辩了几回,成之染算是听明白了。王恕这一次奉天子之命,前来为成肃加太尉之职,成肃则坚持不肯,两方一时僵持住。

  半晌,王恕无奈摇摇头,终于妥协,将成肃扶起,叮嘱他上书向皇帝说清楚。

  帐中气氛这才稍稍活泛起来。

  州刺史不过四品,尚书令不过三品,车骑将军不过二品,而太尉却是第一品。

  成之染自然欢喜父亲加官进爵,可朝廷这任命未免太突兀。若论伐齐的功绩,前不久刚加封了冀州刺史,更不必这么快又加恩赏。

  王恕与成肃军府一干人等多有交集,于诸将佐中谈笑自若。不过他到底是天子的使臣,言语之间浮光掠影,保持着恰如其分的距离。

  成肃既不肯受命,王恕便急着回去禀报天子,次日劳军之后便赶回京师。

  望着王恕一行远去的背影,何知己低声道:“出兵已将近半年,朝廷这是等不及了,来催促我等攻城。”

  成肃眸中晦暗不明,先前与王恕酬答的喜色已褪去,不咸不淡道:“攻城器械尚未完备,时机还不成熟。再怎么催,也不能轻举妄动。”

  他看似不经意两句话,在成之染听来却是隐含着焦躁的。她忽而想起这几日去封懿那里,看到空地上摆放着许多壕桥。若没有成肃的首肯,封懿也不能指使兵士造这些。

  看来父亲还是打算在寒冬降临前将内城攻下。北方的冬日不比江南,天寒地冻时,恐怕会影响将士战力。

  更何况,伐齐日久,拖延不得。

第112章 洛阳

  那日遣封懿巡城,闹出了不小的阵仗,不仅引得内城中人心浮动,连广固周围郡县都听说都官尚书已投降。

  这日游骑将一行人带到,对方声称是封懿的同族,刚刚从关中回来。

  成肃唤封懿过来,两下里相认,尴尬中又透露着辛酸。

  来人正是独孤灼后来派往关中求援的祠部尚书封隆。

  数月来投降的伪齐官员如过江之鲫,封隆虽贵为尚书,成肃也并未有多在意,只是在听对方提到羊粲之时,幽然投去了探寻的目光。

  “罪臣正是随尚书令羊粲一同去往关中的,”封隆心知尚书令的分量,长叹一声道,“实不相瞒,羊令与宇文盛旧时相识,交情匪浅,因此说动了对方出兵,派一万步骑随他出关。可是刚走到洛阳,便传来关中战败于徒何氏的消息,那步骑又被调派回长安。羊令万般无奈下滞留于洛阳,罪臣深知独孤氏气数已尽,故而星夜兼程赶回来,到将军帐下请罪。”

  见他言辞还算诚恳,何知己出言安抚。成肃仍一声不吭。

  成之染倒是觉得封隆话里有古怪,他与羊粲一同去往关中请兵,如今魏军已兵临城下,三国之间到底是何等形势,他二人心里都应当清楚。

  可为何羊粲不肯回来?

  还是说,封隆先回来,是在替羊粲投石问路?

  封隆见成肃沉默,心里也没底,频频以目向封懿求助。

  封懿犹豫着不敢搭言,忽而听到一道清脆的声音。

  “阁下好算计!”

  成之染音声朗朗,正色道:“大军围城已数月,而独孤氏仍婴城固守,无非是苦等宇文氏援兵。若宇文盛击败徒何氏,紧接着必会调兵给羊粲。到时候他领兵从南来,与阁下里应外合,岂不是让我军腹背受敌?”

  大帐中落针可闻,封隆吓得一哆嗦,咽了口吐沫道:“罪臣绝无此意!宇文盛大败于徒何氏,纵然苦战后扳回一局,也难免落得两败俱伤的境地。他自顾不暇,哪里还会来帮独孤氏?罪臣岂会将身家性命押给宇文氏!”

  成之染一副咄咄逼人的模样:“那羊粲为何不与阁下一同回来?”

  封隆紧张得涨红了脸,道:“他毕竟贵为尚书令,多年来为独孤氏效力,因此才畏罪惶恐,不敢与将军相见!”

  “成大将军岂会是小肚鸡肠之人?”成之染板着脸道,“只是阁下独自归降,不能不令人生疑。”

  “罪臣此心昭昭,望将军明察!”封隆顿首道,“罪臣愿修书给羊令,规劝他冰释前嫌,早日投诚!”

  成之染听闻这句话,暗自松了一口气,那羊粲果然是待价而沽。

  她并非不相信封隆的话,只是相比于封隆,羊粲的地位显然更重,若有办法将羊粲劝降,无疑会给独孤灼当头一棒。

  “阁下快请起,”成肃看完了热闹,终于开口道,“如今世道不安稳,洛阳更处于四战之地,羊令在那里实在不稳妥。阁下且安心在营中,待羊令归来之日,某当为二位酾酒压惊。”

  封隆久居朝堂,如何不明白成肃的意思,当夜便写好了给羊粲的劝降书。成肃拿着这书信略一沉吟,对何知己道:“这羊粲看来颇为持重,单凭封隆的书信,恐怕还劝不动他。”

  “其人少不得利诱。光禄大夫乃三品清显之职,正合其名位。”

  成肃微微颔首道:“若能有天子册书为证,则最为妥帖。可惜如今来不及。”

  “暂且以车骑将军印信为证,也未尝不可,”何知己斟酌一番,道,“事急从权,顾不得那么多了。”

  二人定计,即刻便召集诸将佐,商议前往洛阳迎接羊粲的人选。

  洛阳尚在宇文氏手中,前路漫漫,险象环生,不能不慎重。

  成肃目光在众人之间扫过,缓缓道:“此去洛阳,往来平川,星夜兼程,往返至少二十日。”

  成之染眼前一亮,尚不及开口,众将领纷纷请缨,生生将她的话压下来。

  大帐中一时间七嘴八舌,成肃在喧闹声中检视一圈,一张张兴奋的面孔闪过,渐次归于平静。

  “元破寒听令。”

  元破寒出列,朗声道:“卑职在!”

  “着你率二十人星夜赶往洛阳,务必将羊粲请回。”

  元破寒喜形于色,郑重领命,又听成肃叮嘱道:“沿河西上,千万小心。”

  “请第下放心!”元破寒兴冲冲地回去准备,即日便出发。

  成之染几人送他离去,元破寒回马招手,笑道:“不过二十日,等我好消息!”

  一行人纵马远去,萧瑟秋风中背影依稀。成之染注目远望,天地间寂寥山川入眼,不由得喟然艳羡。河南元氏根基原本在洛阳,成肃这样的安排,未尝不是给元破寒重返故土的机会。

  然而她嘴上依旧不饶人,嘟囔道:“郡公不用我三寸不烂之舌,竟让元郎去对付那只老狐狸。”

  徐崇朝侧首看她,轻笑道:“那羊粲出身泰山望族,讲究多着呢,军中多伧武之气,若言语不和惹怒了对方,岂不是适得其反?元郎毕竟是元武侯后人,不看僧面看佛面,羊粲总会对他客气点。”

  斯人已逝,流风惠连,身为元仲衡之孙,元破寒与宣武诸将,终究是不同的。

  世道看重名家,三齐更是如此。成之染黯然垂眸,半晌轻哼了一声,道:“怎么,我好歹也是庐陵郡公之女,还不够给他面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97页  当前第9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7/3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长公主升职手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