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长公主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第92节
小说作者:担花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45 MB   上传时间:2025-05-31 11:33:40

  成肃的目光在中军扫过,最终落到建武将军董荣身上,命令道:“董将军与桓参军一起,率五千人迂回到临朐城,务必将城池攻下!”

  董荣跟成肃同岁,是成肃向来信得过的老将。他二人正要领命前去,气得成之染一跺脚:“那我呢?”

  董荣拍拍她肩膀:“小丫头还挺有算计,在这里等着好消息!”

  “第下!”成之染瞪着成肃,“徐郎、元郎都带兵上阵,为何不许我参战!”

  “元宝不也是守在中军?”成肃皱了皱眉头,“这便是军令,我自有计较。”

  成之染语塞,只得一抿唇,叮嘱桓不疑道:“桓参军,到时候就说奇兵从海上来,吓一吓他们!”

  桓不疑笑着应下:“可真有你的!”

  他与董荣清点了人马,悄悄撤出了战场。中军顿时单薄了许多,成之染暗叹,握紧了腰间的刀柄。

  柳元宝在中军观战,几个时辰下来吓得小脸煞白,半天一声也不吭,此时忧愁道:“你这法子管用吗?”

  “还能怎么样,总得试一试……”成之染瞥了他一眼,低声切齿道,“舅父让你来随军,你倒是请命出战啊!待在中军算什么?”

  柳元宝一哆嗦,干笑道:“就我这本事,何必去添乱……”

  成之染恨铁不成钢,却也拿他没办法,便远远盯着临朐城,盘算着这个时辰,董荣他们应该也到了。

  战场上每一刻都无比漫长。也不知过了多久,成之染的耐心即将耗尽,甚至开始怀疑袭城军队遭遇了不测,临朐城头的牙旗忽然一阵晃动,纷纷倒下去。她喜出望外,指着那处道:“董将军他们得手了!”

  云开日明,成肃凝固的眉间终于浮现出一点喜色,命令道:“传令诸军,临朐城已陷!”

  中军兵士卯着劲朝混战场中大喊,犹如阵阵惊雷在人群中炸开。敌军激战的步伐明显一停顿,不少人左顾右盼迟疑起来。成之染忽而想起,敌军中大都是胡人,很多是听不懂汉话的。

  她纵身一跃,大步跨到战鼓前,抡起鼓槌便开始擂鼓,鼓声浑厚而急促,一声声一阵阵,伴着众军士的高呼响彻云霄。

  与此同时,一队人马从临朐城中奔驰而来,如利刃般刺入敌军阵后。敌军突然遭前后夹击,一时间军心动荡,奔散如溃堤。

  成之染鼓声更急,声声催促着大军奋击。场上的形势已然明了,敌军兵溃如山倒,人仰马翻,如泄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大军乘胜追击,势如破竹,一路追杀到临朐城。城头早已改换了魏军的旗帜,董荣从城墙上下来,命令军士开门迎大军入城。

  成肃拍马入城,问道:“独孤灼可在?”

  董荣懊恼道:“抓住的俘虏交代,独孤灼此前确实在城中督战,但我军攻城时已单骑出城,不知所踪!”

  成肃虽有些惋惜,但这毕竟也不是对方的过错。他当机立断,道:“独孤灼无处可逃,只能回广固。你立刻带兵去追!”

  董荣领命下去。成肃便吩咐诸将分头把守城中要地,清点人马战俘,收缴敌军辎重。城中陡然间忙乱起来,成之染随他骑马到郡府,一路上家家闭门塞户,连个人影都没有,一派萧条冷寂的景象。

  今日城内城外混战了一天,百姓自不会凑这个热闹,早躲到家里不出来。

  成肃想了想,又吩咐下去:“我军既驱除胡虏,还百姓安宁,必不可造次生非。传令众军严守军规,不得侵扰百姓。”

  传令间已到了郡府正堂,成雍匆匆赶过来,他已率人马占领武库,缴获了敌军留下的辎重。

  先前已有兵士在府中搜查,这郡府俨然是独孤灼的驻地,车马玺绶这之类僭越之物都还在,成肃只看了一眼,便命人收拾起来送交金陵。

  一直到入暮时分,分散城中的将佐才逐渐返回,齐聚在郡府正堂。

  军中检点了人马,这一场恶战,魏军损耗近千人。

  成肃闻言皱了皱眉头,他北伐人马不过才三万,近千人可不是个小数目。

  何知己连忙道:“这场仗斩杀敌军大将十六人,士卒千余人,俘虏八千人。”

  齐军数量两倍于魏军,这样的战绩已属实不易。成之染见成肃面色不豫,开口道:“独孤灼亲自到临朐督战,必然是举全境之力。这场仗我军打胜了,敌军主力已溃败,便如一盘散沙,再怎么团捏也难以齐心。第下又何以不快?”

  成肃沉默了一瞬,道:“我军阵亡的将士,都好生收殓了罢。”

  何知己应下。

  成雍又问道:“那些俘虏怎么办?”

  “若是无辜汉人百姓被征发,便收缴甲具放归乡里,”成肃略一沉吟,道,“剩下的胡人先收押在城中,战马好生喂养。”

  攻下临朐并非战事的终点,恰恰相反,如何进攻广固城才更让人头疼。

  按照成肃的意思,今夜在城中,次日便乘胜追击,兵临城下。独孤灼的人马死的死,伤的伤,余下的四散奔逃,恐怕一时之间也聚集不起来。

  然而广固城正如其名,并不容易拿下。

第106章 围城

  大军在临朐修整数日,留下少量人马戍守,便浩浩荡荡向广固城进发。

  然而这一路连个人影都见不到。

  成之染紧随着成肃,打马登上高坡,远处的广固城赫然入目。它背靠连绵群山,周遭河流如锦带,自山谷中蜿蜒而下,犹如飘落的缎带,将这明珠般的城池萦绕其间。

  城池以河流为界,以西的内城巍峨挺拔,但规模不大,估摸着也只能安置百官衙署。河流以东的外城则城墙逶迤,将士庶民居包拢在内,曲折起伏,并不规整。

  成之染稍有些失望,嘟囔道:“这城池可比荆州差远了……”

  “城池虽简陋,这形势却是百里挑一,”徐崇朝指着山脚下的河流道,“这是广固城最南边的河流,在城北还有四条河,城池正位于五水汇聚之地,俗称‘五龙口’。三齐平旷,无险可守,此城依山傍水,四周绝涧,岨水深隍,易守难攻,正是兵家险地。”

  成之染不以为然,拍马跟上成肃的步伐,啧啧道:“我看这城池云烟缭绕,透着一股阴森之气,恐怕不是什么好地方。”

  何知己闻言,侧首看了她一眼。

  柳元宝哂笑一声:“怕不是因为阴着天,那地方地势低洼,水汽重罢了。”

  “女郎所言也不是没有道理,”何知己干咳一声,道,“这小小城池,冤孽可不少。”

  “哦?”成之染来了兴致,好奇道,“此话怎讲?”

  何知己似是一叹,目光悠远,道:“其实这城池不过是百年间新建的。当时胡虏所置的青州刺史在地筑城,拥兵自重,引得胡虏率重兵来讨,破城之后坑杀军民三万余人。只留了男女七百余口,据说自从那以后,城外山水之间常有鬼哭声,广固城也萧条了好一阵子。”

  成之染心里一寒,半晌道:“既然如此,独孤氏为何还要定都于此?”

  何知己笑道:“三齐这地界,他还有得选?”

  成之染默然。

  ————

  大军一路兵不血刃,径直行进到广固大城外。大城城墙绵延数里,于守军而言,并不容易布置兵力。

  然而困兽犹斗,兵临城下之际,残余不多的守军仍抵死顽抗。魏军架云梯攻城,颇费了一番功夫,顶着巨盾,冒着箭雨,直打到午后阴云密布,将士才击溃城墙上的守兵,跃入城中打开了城门。

  大军如潮水般涌入城中,霎时间雷声大作,急雨倾盆。大城中仍是一场恶战,街头巷尾处处回荡着金戈争鸣之声,血水混杂着雨水,在并不宽敞的泥泞道路上横流。

  众将士追到小城城下,城上吊桥早已经拉起。隔着宽广的河水,不得不止住脚步。

  电闪雷鸣间,广固内城灰扑扑一片,仿佛与山岩融为一体,似冷漠山神拒人于千里之外。温印虎冲到最前方,也只能望洋兴叹,恨恨道:“真是便宜了他们!”

  滂沱雨幕中传来鸣金之声,众人退守到大城,正急急寻找避雨的地方,那雨却停了。

  成之染浑身湿透,衣袍湿哒哒地黏在身上,很让人难受,铁甲摸上去渗着凉意,引得她一个喷嚏。

  成肃正骑马沿河巡视,并未注意到她这边。雨过天晴,眼前的城池还湿漉漉的。日光下的河流波光粼粼,自远山奔流而来,绕城而过时缓缓流淌着。水色幽深,看不清深浅。

  小城东北侧,大大小小五条河流汇聚于此,水道纵横,交错绕城,俨然是天然的护城河。

  隔水相望,小城巍然耸峙,城头上戒备森严,无数道目光谨慎地朝这边窥伺。

  成肃默然良久,道:“这便是五龙水口?”

  徐崇朝点头:“正是。”

  成肃的目光多了几分复杂。

  诸将佐正小声议论着,有军士来报,大军已占领大城各处要地,抓获了不少俘虏。

  成肃眸中闪过一丝微光,道:“城中还有多少百姓?”

  那军士有些为难:“怕只有十之二三,据留下的百姓说,前几天独孤灼将城中劳力都抓到内城去了。”

  成肃应了声,没有说什么。众人随他一同到城北,此间早已收拾了一座宅邸出来,作为临时的中军大帐。

  成之染放马长街,一路上除了匆忙往来的军士,竟没有其他行人。她接连敲了十几户人家的大门,也无人出来应答。一时之间,这阴沉之地竟像座空城。

  不过这也好,空出了许多民宅,大军的住处有了着落。

  她走走停停落在最后,赶到中军议事堂时,众人正在商讨军情。

  水边走一趟,广固内城得天独厚的优势展露无遗,易守难攻已是不争的事实。众人心里犯嘀咕,广固这一战,恐怕不能像在临朐一般速战速决了。

  杜延寿有些懊恼:“这一路轻车急进,我军不曾准备像样的攻城器械。又隔着水道,单凭云梯铁索,如何能攻城?”

  桓不疑叹道:“大不了等到冬天河水结冰,我看他还有什么天险可凭!”

  钟长统表示赞同:“内城中人多粮少,消磨几个月,便受不住了。”

  可是,若大军久攻不下,还有一大堆麻烦在后面。

  成肃问何知己道:“我军粮草可还够?”

  “先前在临朐征粮,足够军中一个月。若大军准备驻扎于此,一个月内江淮漕运便能接续上,通过粮道向前线运粮。”

  成肃摇头道:“这一路奔波千里,粮草转运太耗费民力。”

  众人听成肃这么说,一时间都有些拿不定主意。

  成之染干咳一声,道:“先前独孤灼不舍得坚壁清野,不是留了粮食在田里?何不直接到周边郡县征粮,也免得给朝廷添忧。”

  众人皆不语。成雍提醒道:“齐地辽阔,如今我军只单单攻下了临朐城……”

  成之染笑了:“广固城被围,此间形势已了然,平齐只在旬月之间。若独孤灼的郡守县令识时务,这时候就应该迎纳王师。”

  成雍看了她一眼:“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

  “他若是不识时务,我们便先礼后兵,”成之染面不改色,“反正王师要收复齐地,又不只限于广固城。”

  成雍还想再说话,成肃摆摆手,道:“既然广固城一时难以攻破,倒也不必非拘泥于此。独孤灼举全境之力聚兵于临朐,想来地方守备也已经空虚,如今不失为进军的大好时机。”

  桓不疑啧了一声,道:“第下有令,卑职愿往!”

  见他这样说,诸将便纷纷请缨。

  成之染笑道:“广固城正让人头疼,出兵急什么?”

  众人都一噎,面面相觑不言语。元破寒笑道:“这广固内城三面环水,若来个水淹七军便好了。”

  桓不疑摇头道:“可城池在河流上游,如何淹得到?”

  元破寒摸了摸下巴,正沉吟思索,又听成之染说道:“未尝不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97页  当前第9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2/3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长公主升职手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