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长公主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第5节
小说作者:担花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45 MB   上传时间:2025-05-31 11:33:40

  狸奴一家人齐齐松了口气,可这气还没理顺,更让人揪心的消息又来了。

  “听说援军只有数千人,可海寇的架势,怎么说都有几万罢?这仗怎么打?”成雍皱着眉头道。

  “阿兄莫不是忘了,谢峤将军当年七星山一战以少胜多?”成誉为狸奴调试着弹弓,瞥了他一眼,道,“海寇不过是一帮乌合之众,到底比不上宣武军训练有素。”

  成雍的眉头皱得更紧:“说什么七星山?那可是谢将军!如今宣武军内,又有谁能跟他媲美?”

  这道理成誉也知道,可知道又怎样,他们被困在城中,只能心怀希冀给彼此打打气了。

  这日城外突然鼓角大作,打破了数日来死水般的沉寂。

  终于开打了,众人不约而同地想。

  狸奴本就被往日不寻常的平静闷得心神不宁,巴不得赶紧真刀真枪地一决胜负,免得头悬利剑一般,掐着窒息之人的最后一口气。

  然而真到了开战这一天,城外杀声震天,一阵又一阵鼓噪喧嚣,仿佛随着炎炎烈日熔化成浓稠的铁水,蒸腾的灼热气息熏烤着她五脏六腑,令她如芒在背如鲠在喉坐卧不安心神不宁。

  城外的将士们,可一定要挺住!

  鸣蝉嘶哑又响亮,聒噪地蛰伏在繁盛的枝桠间,伴随着凄厉的号角声响彻天边。

  日暮之时,城中爆发出一阵欢腾。

  海寇撤兵了!

  王阿毛望着海寇的楼船消失在视野中,高兴得跳了起来。

  好罢,虽然敌人队伍依然庞大,还匆匆往金陵的方向去了,但是,至少京门现在解围了呀!不久前他还以为这条小命要交代,没想到天降神兵居然真的把海寇打退了!再世谢峤,救命恩人!

  他扒着城垛伸着脑袋,像守城众人一样,争先恐后地想看看这得胜的将军究竟是什么模样。

  那人在城门外与迎接出城的守将交谈着,偶然间一抬头,一双凤目锐意凛凛,从王阿毛的方向扫过去。

  他看到我了!王阿毛自以为是地想。

  此人看上去三四十岁,面容因常年征战而晒得黝黑,可周身的威严之气却愈加浓厚。雪亮的长矛横在马前,身上的赤袍已被鲜血浸染,他不知与守将说了什么,竟连城门都没进,一拍胯|下枣红马,带领兵士往宣武军大营去了。

  直到晚间与同伴饮酒庆功,王阿毛才知道,原来这将军姓成。

第6章 纵马

  宣武援军在大营休整了月余,于秋风渐起之时拔营出征,奔赴金陵。

  当初海寇退兵不久后,狸奴便收到成肃送来的平安信,这才得知原来那援军将领竟是自己阿父。

  她顿时被莫大的狂喜淹没,不过旋即反应过来,不解道:“既然都到京门了,阿父为何不回家?”

  这也是温氏整天挂在嘴边的埋怨。她心头的无名火一天比一天高,儿子建功立业固然是好事,可都到了家门口,却不回来看看老母,到底是几个意思?

  成雍开解道:“昔日大禹治水,以天下为公,三过家门而不入。阿兄这是做大事的人!”

  温氏瞪他一眼:“你少来这些虚的。”

  “阿母,海寇才刚刚撤退,阿兄在这里待不了多久,贸然回家匆匆别离,反倒惹得您老挂心不是?”成誉心知京门是镇北将军徐宝应的驻地,他阿兄是绝不敢领兵在外而擅自入城的,只得如此敷衍一番。

  温氏倒是熄了火,可随着宣武援军迁延日久,一颗心又开始不平衡。

  “他怎么待在这里不动了?海寇不是往金陵去了吗?怎不去救驾?”

  这事成雍两兄弟也说不清楚。

  无他,镇守金陵的正是天子亲弟琅邪王苏弘景。他年方弱冠,心气极高,自诩文韬武略当世无匹,硬是要争得击退强敌、护卫京都的首功,因此咬牙切齿在金陵苦撑着。

  可惜他屡战屡败,苦心经营,终于无计可施。

  朝廷这才一道诏书发到京门,任命成肃为建武将军,火速前往金陵勤王。

  成肃率军离开后,京门上下也加强了守备。直到有一天,狸奴亲眼看到张灵佑的楼船顺流奔海,一颗悬着的心才彻底放下来。

  草木零落,鸿雁南飞。小昭远蹒跚学步,让狸奴焦头烂额。

  她虽不喜欢朱杳娘,对幼弟却没什么芥蒂。玩闹得累了,便抱起昭远往屋里走,忽觉一点清凉落于颊边。

  “桃符又吐口水了?”狸奴故作嫌恶地瞪着昭远,又觉得手上凉凉的。

  仰头望去,细碎的雪花落在眼角。

  原来又到了一年飘雪的季节。

  已经整整一年没有见阿父了。

  心头涌起一阵酸涩,却很快被笃笃的敲门声驱散。

  门外的成肃眉间添细纹,鬓边夹风雪,正牵着枣红马微笑着。

  成家迎来了久违的团聚。烹茶夜话,如在梦中。

  待一切安顿妥当,成肃突然问狸奴:“这两年征讨多亏了徐大将军帮衬,如今年节将近,为父打算到府中拜访他。狸奴可想去?”

  狸奴一怔,忙不迭地点头。那可是威严气派的镇北将军府啊,她曾经远远地瞄过一眼,从来没机会进去看。

  况且……当时来家里的江郎君,端的是玉树临风的翩翩佳公子,好像还是徐大将军的外甥来着?

  她一不小心随口便问了出来。

  “江郎君?”成肃一愣,笑道,“他年来得了琅邪王赏识,在世子府中做事。这些天应当也回来了。”

  琅邪王?世子府?狸奴歪头问道:“那是在京城吗?”

  “没错,在金陵。”

  狸奴望着西天的云翳,眼中满是期待和向往。

  成肃道:“金陵……是个好地方,但要在那里待下去,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狸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扬起了拳头:“总有一天,我要在金陵买一座大宅子,让一大家子人都住进去!”

  成肃哈哈大笑,摸摸她的脑袋:“狸奴有志气,阿父等着那一天!”

  承平五年岁末,海寇张灵佑远遁海上,江海之间复归于平静,反倒是朝廷里的风起云涌搅得宣武军内外人心惶惶。

  荆州刺史庾慎终统领八州军事,雄踞上游厉兵秣马,野心勃勃路人皆知。琅邪王苏弘景终于开始恐慌,假借天子诏书斥责庾慎终,硝烟弥漫一触即发。

  狸奴偶尔会想起当初江岚那一番风云际会的感慨,总觉得心底有什么东西蠢蠢欲动,像在这呼啸北风中深藏于壤间的草苗,只待春风化雨破土而出。

  ————

  多年以后,当看到金陵少年在御街上扬鞭跃马时,成之染总会想起偶遇苏弘景的那个遥远的冬日。

  彼时,她被柳氏打扮得光鲜亮丽,怀里塞满了成肃为徐宝应挑选的礼物,有鎏金的博山铜炉,有妆奁用的桃木匣子,还有一把镶嵌着朱青玛瑙的精铁短刀。手里还提着小食铺子新鲜出炉的糕点,看样子,这是要把徐大将军府上老小送个遍。

  狸奴心里正嘀咕着,突然前方一阵嘈杂。

  只见一匹通体雪白的骏马冲散人群而来,马背上一名身着黑色斗篷的年轻郎君,正挥舞着马鞭驱赶着身下良骥。他身后十数名骑从俱是黑衣佩剑,凶神恶煞一般。

  狸奴连忙闪避到一旁,余光中却瞥见一个两三岁的孩童站在路中央,正对四周行人的跑动茫然无措。

  电光火石之间,她一把松开怀中的物事扑向那幼童,两人齐齐打了几个滚撞到路旁。

  耳后一声马匹尖利的嘶鸣,手背上疼痛阵阵钻心,狸奴混沌地想了想,幸好是冬天穿得厚,要不然连臂膀也一定被砾石割得鲜血淋漓。

  “狸奴!”

  “你不要命了!”

  两声暴喝同时传来。

  成肃望了望高踞马上的郎君,低下身扶着狸奴坐起来,看到她流血的伤口粘杂着土粒,简直比伤的是自己还疼。

  那幼童吓得失声,这时忽然哇哇大哭起来。马上的郎君原地打着转,焦躁地打了个响鞭:“哭什么!”

  他生的面如冠玉,剑眉星目,气势凌人,一看便是富贵人家娇生惯养的郎君,黑袍下露出的暗红衣衫华美繁复,更显示出此人不同寻常的身份。

  然而任他生得再好,狸奴此时也没法给他好脸色看,咬着牙把那孩童藏到身后。

  成肃毕竟是军营里滚爬摸打过一番,掂量着面前之人绝非善类,便打算忍气吞声。

  可狸奴到底是初生牛犊,虽隐隐觉得对方威势逼人,却依旧讥讽道:“当街纵马,闹市伤人。许你这畜生为非作歹,还不许人家小孩子觉得委屈吗?”

  那郎君细听这话,竟是连人带马一起骂进去了,腾地一下心头火起,喝道:“贱民还敢顶嘴!你也不问问这京门大道谁家所开,孤爱怎么来怎么走轮得到你来管教!”

  听闻他称孤道寡,成肃脑中嗡的一声。

  天家近属人丁稀薄,已封王爵的屈指可数,看这人的年纪和气势……不是天子一母同胞的亲弟琅邪王又是谁?惹恼了这祖宗可真的是吃不了兜着走,搞不好一家子全搭上性命!

  他顿觉汗毛倒立脊背发凉,扯了扯狸奴的衣摆示意她闭嘴。

  狸奴见这人全没有认错的架势,早已是怒不可遏:“我管你谁家所开!汉文帝到细柳营还要守着军中的规矩!城外便是宣武军驻地、天子脚下的京门大营,哪里容得下你这等狂徒为非作歹!”

  苏弘景一口气差点没上来,这小丫头片子还知道汉文帝和细柳营?话里话外讥讽他终究只是个王!是了,这里是宣武军的地盘,上头还有徐宝应这个地头蛇,他在金陵再怎么跋扈也不能到人家的一亩三分地上撒泼。

  可若是就这样被这个小丫头折了面子,他琅邪王的脸面往哪搁?

  他气得手抖,一时间无言以对。身后的亲从很狗腿地瞪着其他侍卫:“贱民以下犯上,冲撞琅邪王,还不快拿下!”

  十几名壮汉刚气势汹汹地跳下马,便从不远处传来一道浑厚而威严的声音。

  “这是怎么了?”

  苏弘景以往听到这声音总是气得牙痒痒,此刻听来更是止不住皱眉。

  狸奴明显感觉到身旁的阿父松了一口气,循声望去,只见围观的人群自动散开,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将军骑着高头大马,不慌不忙地朝这边走来。

  他面容英朗,神情坚毅,朝场中扫视一圈,目光落在成肃身上时眉头似是一挑,随后便从容下马,向苏弘景恭敬一礼:“不知殿下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见谅。”

  表面上的礼数,徐宝应向来周全。苏弘景挑不出半点毛病,也不指望这镇北将军像朝臣一样对他唯唯诺诺,况且他此行有求于人,只得强忍着怒火与对方客套一番,状若无意道:“孤可没想到,这京门竟有如此愚昧之人,惊扰王驾,还出言不逊,以下犯上,着实可恶。”

  徐宝应哈哈一笑:“殿下说笑了,一个乳臭未干的小丫头而已,哪里值得殿下跟她置气?”

  苏弘景脸色一白。他年方十六便以天子母弟之尊初掌权柄,至今也不过弱冠之年,因朝中大臣总明里暗里嘲笑他年幼无知,故而对年龄一事最为敏感,见徐宝应这么说,总觉得话里话外膈应人。

  徐宝应面不改色,又笑道:“殿下,此间天寒风大,不知到府中一叙如何?”

  他既给了台阶下,苏弘景便不再纠缠,两腿一夹马肚,冷哼一声径直朝前去了。

  徐宝应意味深长地瞥了成肃父女一眼,也翻身上马,一同离去。

第7章 初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97页  当前第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长公主升职手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