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长公主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第348节
小说作者:担花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45 MB   上传时间:2025-05-31 11:33:40

  成肃幽幽地睁开眼睛,布满老茧的手指划过锦衾。他的目光从成之染身上掠过,又落在成昭远身上,隐约浮起一丝悲戚:“太平……”

  成之染跪在御榻之侧,闻言不由得一怔,她看着父亲枯瘦的手微微颤抖,声音也斑驳不清。

  成肃已虚弱难言,只能用眼神示意枕边木匣:“孟公……念……”

  孟元策红着眼睛打开木匣,匣中静静地安放着一只卷轴。他打量着成肃的神色,将卷轴展开,不由得一愣。

  是一封业已盖印的诏书。

  颤抖的声音在殿中响起,金鹤香薰氤氲的雾气,模糊了御榻前众人的泪光。

  尚书令孟元策、中书令周士显、领军将军温印虎、护军将军桓不识同被顾命,委以军政大事。太平公主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依前朝王丞相故事辅政。

  “……百辟庶僚,各奉尔职,谨事太子,勿有懈怠。”孟元策读罢,忍不住一声抽噎。

  皇帝的喘息犹如将尽的灯火,浑浊目光扫过太子怔忡的面容:“太子……你可听清了?”

  “臣领旨。”成昭远叩首之时,玉冠在金砖上磕出裂缝。

  成之染望着诏书上洇开的墨痕,恍惚又是母亲去世那一日,血渍在锦帕上晕出的残花。

  “太子妃……苏氏之子,当立为储君……”榻上传来有气无力的低语。

  殿中响起此起彼伏的低泣,成肃颤巍巍伸手,抓住成之染的手腕。枯枝似的手指划过她腕间旧伤,仿佛惊起千山之外的雁鸣。

  “狸奴……”皇帝浑浊的眼底泛起奇异的光彩,呢喃的声息近乎微不可闻,“你……莫怪沈星桥。”

  最后的尾音消散在溽热风丝中,殿外葳蕤的柳枝正拂过窗纱。成昭远手中遗诏突然坠地,被金砖缝隙里的药渍沾湿了一角。

  成之染怔然。

  腕间的劲道倏忽散去,残存的粗砺余温,恰似当年父亲教她弹弓时,虎口茧子磨红她手背的触感。

  建武二年夏,五月,高祖武皇帝崩于延昌殿,时年五十九。

第389章 御座

  延昌殿垂落十二道素幡,随风鼓荡间被悲声浸染。台城九门金钟齐鸣,八十一声闷响有如龙吟,久久回荡在金陵溽暑中。

  巡城的金吾卫步履铿锵,金戈相撞,惊得长街上鸟雀乱飞。南市胡商匆匆将酒旗摘下,抱起酒瓮藏好,深红的葡萄酒液淌过青石板缝,在国丧告示下凝成血滴。国子学生涌向宣阳门,冠上素绢在风中翻飞,跪诵祭文时,蝉鸣与暑热铺天盖地而来,淹没了世间一切哀毁的声息。

  浓烈的香气和余烟扑在成之染身上,男女老少的哀嚎声此起彼伏,她忽然有些无所适从。

  成昭远在灵前长跪不起,瞥见她徐徐踏过满地白麻,忽而伸出手将她抱住。

  那一双与成肃相仿的凤目盛满了泪花,哽咽道:“阿姊……阿姊去哪里?”

  成之染俯身摸上了他的脸颊,对他们姊弟而言,这动作着实有些陌生。她已经许久不曾端详他,嘴唇动了动,仿佛无声无息道:“大行皇帝,不永天年。”

  她怔怔地走到殿门前,庭燎火光中满目缟素,魂幡割裂的月光里,隐约响起盛暑的宛转莺啼。

  她心中一片荒芜,周身已筋疲力尽。

  ————

  黎明时分,太极殿犹如虎踞。熹微晨光穿过重重素幡的间隙,在殿内玉阶上织出明暗交错的网罗。

  成之染身着重孝,低垂的衣摆缓缓拖在金砖上,一步又一步,登上了玉阶。

  御座扶手上的裂隙映入眼帘。她早就听老臣说过,这是当年权臣卢彦作乱,一刀砍在御座上留下的痕迹。指尖轻触时,檀木的温润渗入指腹,恍惚是往日成肃让她拟诏,玉玺盖上黄纸的触感。

  成之染不由得一晃神,仿佛看到业已逊位的魏王白衣凛然,正端坐其上,深沉如水的目光,如同窗棂中透出的日影。

  “阿姊。”

  身后响起一道再熟悉不过的声音,许是整夜啼哭的缘故,那嗓音还带着一丝沙哑。

  成之染蓦然回首,成昭远立于阶下,抬首望着她。

  金砖倒映出一道模模糊糊的影子,素缟麻衣遮不住眼底深痕。

  成之染收回的手虚虚落下,她只是沉默地望着他。

  “阿姊……”成昭远再次开口,目光扫过她方才触碰的御座扶手,喉结微动,“父亲说,苏氏的血脉,将立为储君。”

  “我记得。”成之染答道。殿中的素幡掀起,光纹在她的脸上明灭不定。

  成昭远紧紧盯着她,眸光动了动:“天就要亮了。”

  成之染居高临下,麻衣拂过御案上雕刻的龙纹。她说道:“桃符,愿你做一个有道明君。”

  太极殿低垂的素幡在风中翻卷,殿中将军齐齐推开殿门时,金光照亮了飞舞的尘埃。

  满殿啜泣之间,太常柳访苍迈的声音飘起,东郡王成雍奉遗诏踏入殿中。

  成昭远立于御案之前,握着玉圭的掌心沁出冷汗。成之染侧首望着对方微微战栗的手臂,仿佛看到了许多年以前,那个被小马驹追到她怀里的孩童。

  二十年倏忽而过,彼时的二人,何曾想过会有今日。

  柳访将传国玉玺呈上,玉玺一角用黄金镶补的裂隙,正是前朝代代相传的残缺。

  “跪——”

  绵延缟素如同翻滚的白浪,从太极殿荡开丹墀下,青阙流云间甲士铮然列阵,兵戈相撞声消弭于朝光碧空。

  殿中的成雍颤颤巍巍地抖开遗诏,成肃亲手按下的玺印如今已洇成殷红。

  “谨遵大行皇帝遗命,恭奉太子即皇帝位。百辟庶僚,各奉尔职,谨事新帝,勿有懈怠……”

  含悲的嗓音被溽风扯碎,山呼海啸的万岁之声中,成昭远缓缓落座,挺起了脊背。

  大殿外明光灿烂,犹如铺设了满地黄金。

  他的长姊沉默地端坐下首,正是在先前监国理政的位子。她的脸上寻不到泪痕,唯有枯槁的目光幽幽投向远方。

  ————

  江陵城。

  蝉鸣在耳畔聒噪不休,南郡王成追远脚底生风,一把夺过了金陵使者进呈的加急文书。

  “大行皇帝崩”五个墨字渗过黄纸,如同一盆冷水,将他从头浇到底。

  “殿下!”夷陵县侯刘和意上前将人扶住,年轻的南郡王抖若筛糠,白着脸说不出一句话。

  “我……我……圣上他……”成追远张了张嘴,眼泪止不住地流,“回京!回京!”

  刘和意读罢诏书,高呼道:“备舟!”

  成追远脚步虚浮,惶急地扯下身上锦衣。玉带从腰间滑落,当啷一声砸在青砖地上。

  南郡相顾岳捧来素麻丧服,成追远匆匆换上,对刘和意道:“顾相随我回京,荆州便交给刘侯。”

  刘和意慨然领命。

  城门开启时,成追远疾驰而出,倏然回望,护城河波光粼粼,浮起的死鱼翻着白肚,犹如一道起伏不定的孤舟。

  一行人浮舟东下,昼夜兼程,风尘仆仆赶到金陵时,却被拦在皇城外。

  宣阳门铜钉映着残阳如血,刺得成追远眼眸发酸。

  守将拱手一拜:“请殿下解剑。”

  成追远神思不属,解下佩剑递出时,忽而又紧紧抓住:“尚未到台城,为何解剑?”

  守将道:“奉太平长公主之令,大行皇帝丧期,片甲不得入。”

  听闻“大行皇帝”四字,成追远猛地一抖,松了手,望着深邃城门内巍峨殿阙,险些又落下泪来。

  延昌殿的飞檐在暮色中犹如铁铸,二十七昼夜檀香浮动,袅袅青烟结成一面巨大的网罗。

  殿中的素绸帷帐低垂,裹挟着楠木梓宫在阴影之间浮沉。烛火明灭时,花梨木供案泛着幽光,银鼎吞吐的烟霭如灵蛇游走,缠上琉璃瓶里萎谢的槐花。

  居中香几上一座博山炉,两侧银烛投下的光晕里,铜炉凝结着水银似的冷芒,如同一只只窥视的眼睛。

  成追远跪在灵前,膝下金砖缝里还嵌着药渣碎屑。他怔怔地望着眼前幽邃的霜白,连哭泣声都仿佛被吞没。

  “五弟节哀。”成昭远拍了拍他的肩膀。

  兄长的面容一如往昔,成追远忍不住放声大哭,抽泣道:“阿兄!父亲他……走之前明明好好的……怎么……怎么突然这样了……”

  成昭远朝灵前投去一瞥,道:“大行皇帝戎马一生,殚精竭虑,再造太平。他譬如北辰,你我留不住的。”

  又听闻“大行皇帝”,成追远才恍然反应过来,死去的不只是他的父亲,更是大梁的皇帝,而他眼前熟悉的兄长,已成为新帝。

  他抹了抹脸上的泪水,慌忙向对方叩拜。

  成昭远将他扶住,道:“荆州奏报说今夏酷热,将士可还耐得住?”

  成追远哭声一顿,他收到裁撤将吏的旨意还没多久,新帝如今问这些,也不知有几分深意。他抽抽噎噎答道:“承蒙陛下挂怀,只是雨水少了些。”

  青烟裹着灰烬扑向延昌殿外,惊飞了白玉阑干上驻足的鸟雀。

  成追远听闻周遭刹那静寂,惶惶然抬头之际,望见成之染满身缟素立于灵前,露出鬓角早生的华发。

  “阿姊……”他不由得泪如雨下。

  ————

  梓宫入葬那一日,秋风乍起,暑气蒸腾,鸟雀不飞。

  七十二双皂靴踏过宫门,抬棺的麻绳深深勒进甲士肩头,汗渍在麻衣后背晕出蜿蜒的盐渍,一如宫城外送葬人群脸上斑驳的泪痕。

  六十四位引幡人走在最前头,一手挑着引魂幡,一手高举万民伞。伞骨上悬着的铜铃叮当作响,混杂着上千名元从亲卫铁甲相撞的锐响,绵延不绝地在热浪里翻卷。

  梓宫前,太常柳访手捧着石函,止不住打颤。函中玉册磕出细响,青玉琢刻的文字充填金粉,寥寥数语,道不尽高祖武皇帝一生。

  挽歌随热雾流淌,一百二十八名杠夫齐刷刷屈膝,梓宫悬在离地三寸处微微打晃,楠木底部云龙纹蹭过青石板,发出子夜轻雷般的闷响。

  三班杠夫轮换的间隙,灼热的日头烤化了纸扎的骏马,彩漆顺着竹骨滴答,在官道上散落成狰狞的图腾。

  百官公卿,宫妃命妇,哀嚎的哭声陡然拔高,如同受惊的鸟雀纷飞,回荡在通往山陵的漫漫长路上。

  成雍的孝帽歪了半边,汗湿的鬓角粘了纸屑,依稀是一片烧剩的往生咒。他瞥向梓宫后的玄甲军,那些曾随成肃征战的旧部,此刻正号哭着抛撒纸钱。纷纷扬扬如月落星沉,飘入送葬百姓的麻衣。

  梓宫归葬于金陵城东郊蒋山,仁孝皇后已移葬于此。玄宫此始,万事长毕。

  送葬的浩荡人群在山陵神道下宫止步,低回挽歌被热浪蒸得扭曲,斜晖仍光芒万丈,让人睁不开眼睛。

  成之染跪在烈日烟尘里,乌发被汗水粘在颈侧,鬓角的银丝微微晃动。

  高祖崩逝以来的日日夜夜,她心间充溢着难以自抑的哀伤,如鹅毛大雪淹没一切杂思。成肃临终絮语在耳畔翻来覆去,密密麻麻的字句模糊得令人眩晕,她被巨大的惶遽攫住心口,却无法伸手挥散眼前的迷雾。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97页  当前第3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8/3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长公主升职手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