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长公主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第329节
小说作者:担花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45 MB   上传时间:2025-05-31 11:33:40

  成琇莹小心问道:“阿姊怎么了?”

  成之染喃喃:“好生眼熟,不知在哪里见过。”

  成琇莹看了看她,笑道:“那是阿姊府中谢三郎的阿弟啊!”

  成之染一愣,若她没记错,这郎君单名一个“凤”字,是陈郡谢让与淮南长公主的幼子。

  当年谢让自裁时,谢凤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没想到一晃许多年,已经出落得风度翩翩,比起他兄长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

  成琇莹点了点头,道:“谢郎数月前刚刚加冠,字‘天赐’。他起家秘书郎,这样的清美之职,我阿兄一辈子也做不得……”

  成之染不知她为何提起了成修远,但听她说得头头是道,一脸倾慕的模样,不由得笑道:“可别说你那阿兄,你也快要及笄了,若是嫁给他,我替你做媒。”

  成琇莹登时羞红了脸,比了个嘘声,小声反驳道:“阿姊莫要开玩笑!我哪敢,他可是禁脔。”

  成之染有些疑惑:“何为禁脔?”

  成琇莹摇了摇头,道:“那可是公主看中的人。”她话一出口,顿觉失言,懊恼地看了成之染一眼。

  成之染不语。她这阿妹所说的公主,显然不是业已订婚的琅邪公主。

  那便是清河公主了。

  她忽而想起桓夫人让成修远尚主的意图,望着眼前的郎君,又听着不远处成修远的吵闹声,天子就是闭着眼,都不会选成修远。

  半晌,成之染笑笑:“委屈了你们兄妹。”

  成琇莹一愣,又有些羞赧:“我不打紧的,我阿兄也无所谓。谢郎和公主,那才是一对壁人啊……”

  成之染默然。谢凤遭逢家难,无论如何与东府脱不开干系,倘若当真能尚主,何尝不是一种慰藉。

  成琇莹想起自己的婚事,顿时生出些哀愁,向成之染央求道:“我快要及笄,如今还不想成婚,阿姊能不能想想办法,怎么能让我留在祖母和母亲身边?”

  “不如来我府中,”成之染拉着她的手,半开玩笑道,“我那位宗娘子如今不在身边,你来替她的职事。”

  成琇莹信以为真,一副避之唯恐不及的模样,摇头道:“才藻非女子之事,常人所不及。我哪懂这些,好好待在家里便是了。”

  成之染笑了笑,不再开她的玩笑,心里说不出是失望还是伤感。回京一年来,她不遗余力地网罗将士遗孤入府,在西州城开立学堂,教他们读书。前来求学的大都是儿郎,零星几个小娘子,于众人之中显得局促。

  眼前闪过天子的面容,他对宗寄罗拜将的迟疑,让成之染心里很不是滋味。

  总归不是个办法。

  蝉鸣一日更甚于一日。成之染久久等不到宗寄罗音讯,心气与暑气蒸腾,炎炎夏日中越发烦躁。

  她推开层垒的案牍,明烈的日光倾泻在堂前,白花花的如同一团团影子。

  贺楼霜正在回禀西州城杂事,却见成之染怔怔地盯着面前的虚空,忽而侧首望着她,道:“霜娘,我不明白,宇文绎那么个胡虏,设立女侍中,竟无一人阻拦么?”

  贺楼霜淡淡一笑:“正因为君臣大都是胡虏,所以才没有汉人那么多顾忌。在北地,女子的地位与江南不同,据说我祖父的母亲,也是一位辅政监国杀伐果断的太后。南北异俗,由来已久,于江南而言,并非常理。”

  “江南,江南!”成之染低了头,叹息道,“其实我父亲说得没错,朝廷选任皆由吏部铨选,中正品第,盘根错节。倘若使女子皆可入仕,朝廷必以为惊世骇俗,有动摇国本之虞。即使是我,也只能暂且为府中辟除佐吏,想要走出镇国府,如今看来殊为不易。”

  萧群玉在侧,道:“纵使不能尽皆如愿,能得天子准允,在宫中设立女官,也未尝不可。”

  成之染不由得苦笑:“如今这朝堂,牵一发而动全身。且不说天子会不会首肯,上到相国,下到百官,只怕要闹翻了天。”

  萧群玉似是一笑:“倘若有一日第下总百揆,宫中府中,又有何不同?”

  成之染讶然,望了她一眼,摇头道:“谈何容易!”

  众人正议论之间,有通传来报。

  成之染一喜:“可是洛阳的消息?”

  通传摇头道:“是宫中消息。温将军派人送信来。”

  成之染虽有些失落,听闻温印虎有事相告,又止不住捏了一把汗。她拆信一看,眉头稍稍舒展了,旋即又凝思不语。

  贺楼霜和萧群玉都紧盯着成之染,半晌,她说道:“宫中的婉美人新近诊出身孕,龙颜大悦,让她入居正福殿。”

  成之染说罢,又有些惘然,后宫有喜,自然是好事,可那人,竟然是独孤明月。

  她不由得低叹一声。无论如何,倘若此番能诞育皇嗣,定能使天子稍加开怀。

  然而苏承祜之死,仍使她惴惴不安。萧璞临终前对于袁放之的猜疑,她始终没有寻到确凿证据。可单单这样的猜测,已让人不忍细思。

  独孤明月这一胎,务要万无一失。

  成之染唤来左卫将军李尽尘和右卫将军温印虎,好生叮嘱了一番,不准任何外人接近婉美人。如今外敌扰动,内政不宁,独孤明月虽身处帝寝,仍不可掉以轻心,再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

  乾宁十五年夏六月,金陵大霖。槐花满地,时雨滂沱。

  惊天动地的疾风骤雨,仿佛从四面八方涌来,势要将金陵城淹没。成洛宛怕极了滚雷,每逢雷雨的夜晚,总是捂着耳朵缩在成之染怀里。

  电光一遍又一遍将窗棂照亮,成之染不知这骤雨还要持续多久,只听闻四方州郡频频传送灾情。徐崇朝身为丹阳尹,整日里派人修缮城池、加固堤防、赈济灾民,早已忙得不可开交。

  金陵一片兵荒马乱之际,河南传来了宗寄罗的消息。

  她率军赶到洛阳城,与城中宗棠齐里应外合,辗转久战,击溃了窃据城外要塞的流寇,俘获甚众,邙山上的慕容游骑见势不妙,灰溜溜地撤回了大河北岸。

  美中不足的是,她未能抓到贼首,其人随残部败逃,至今仍杳无音讯。

  为洛阳安危考量,宗寄罗有意率军驻守洛阳,待肃清河南,再行回京。

  成之染与她的想法不谋而合,有她在洛阳,只怕慕容氏轻易不敢南下。若能使河南安定,再要让宗寄罗做宁朔将军,天子也说不得什么了。

第367章 人心

  在军报之外,宗寄罗还给成之染送来一封密信。成之染读罢,不由得陷入了沉默。

  此番作乱于河南的流寇声势浩大,为首数人都号称苏氏宗室。成之染起初只当他们唬人,然而根据宗寄罗打探的消息,其中确有扶风苏氏百年相继的远亲。逃脱的贼首唤作苏馀,自称是当年的益州刺史濮阳王之子,宗寄罗在密信中陈言,她怀疑这人的身份可能是真的。

  濮阳王……

  成之染记得这个人。当年乔赤围作乱益州,朝廷派宗室濮阳王伐蜀,结果他兵败被杀,还因此引出了金陵的一番波折。

  她从未见过这位濮阳王,也不曾留意他的子嗣去往何方。如今苏馀等一干贼寇作乱河南,打出的旗号却是清君侧,矛头直指坐镇彭城的梁公。

  是私仇还是公愤,成之染无心辨明。当年她父亲以濮阳王伐蜀失利为由怪罪汝南王,致使汝南王羞愤自杀时,可曾料想到今日?

  风雨如晦,阴霾不开。成之染将宗寄罗的密信压在手中,没有向任何人透露,即使是她的父亲。

  她倏忽想起,当年北伐关中前,也是一个多雨的年份,暴雨冲垮了彭城城墙,让当时的北徐刺史杜延寿好一番焦头烂额。不知如今这大雨,落在彭城时可还凶猛?她父亲尚在病中,孤城夜雨,可会思念金陵?

  回答她的唯有澎湃的骤雨和雷鸣。

  大雨不知冲塌了多少屋舍,也不知浸坏了多少庄稼,金陵成为了真正的泽国水乡,百姓苦不堪言。厚重而连绵的雨幕终于揭起时,朝野上下都松了一口气,然而这口气尚未平顺,自江北疾驰而来的急报,又如同平地惊雷,比霹雳更骇人三分。

  梁公于彭城遇刺,重伤不起。

  成之染闻讯之时,满目天光霎时间斑驳迷离。庭树落下一片濡湿的青叶,贴在她颈侧,她却恍若不觉。

  她喝问使者:“怎么会受伤?侍卫百余人,干什么吃的!”

  使者磕磕绊绊地解释。成之染额角抽痛,隐隐约约听到许多人絮语,支离破碎的言语,模模糊糊勾勒出彭城的图景。

  竟是刺客伪装成郎中侍童,趁进持汤药之时行刺。

  而刺客的幕后主使,正是从洛阳溃逃的贼首苏馀,他一击不中,率残部撤回了河北,躲到慕容氏羽翼之下。

  成之染惊诧不已。若说她先前还对洛阳流寇的身份有所怀疑,如今却是确信了,她父亲已成为旁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梁公遇刺,非同小可。天子遣使前往彭城慰问,使者才离京没多久,成肃的奏表又进呈御前。

  他请命北伐,终此残年,攻灭慕容。

  此言一出,不仅天子大惊,百官也闻之变色,异口同声地坚辞不可。于是天子问成之染:“卿以为如何?”

  朝臣的反对究竟是出于何等心思,成之染并不在乎。她眸中的光芒亮起又熄灭,仿佛回到了遥远的长安冬日,眼前满是她父亲挥斥方遒的身影。

  席卷漠北,叩勒阴山。一击致命,永绝后患。

  那些激荡的遐思和豪情,终究在关陇寒沙中泯灭殆尽,漫天风雪中的饿殍和枯骨,也已将再度北伐的宏图掩埋。

  如今这时候,再发起一场旷日持久的倾国之战,硬要与慕容氏拼个你死我活,最终的下场逃不过玉石俱焚。

  她突然有些怕了。

  大殿中人人都紧盯着她,面色紧张,各怀心事,生怕这位镇国大将军说出什么可怕的话,将整个朝廷再次拉入征战的巨大漩涡。

  成之染缄口不语,良久,似乎是轻叹一声。她静静抬眸,回答了天子的问话。

  “连年征战,师老兵疲,国用虚竭,如何能倾灭慕容?臣以为不可劳民伤财,再起兵争。”

  殿中沉闷的气息陡然一轻,众人亦纷纷称是。

  然而天子似乎并未得到想要的答案,他低垂眼眸,目光落在成之染身上,不言之中萦绕着几多愁思。

  成之染福至心灵,那一刻仿佛明白了天子所想。

  他大抵是想问她,倘若梁公执意如此,又该如何?

  可身为天子,他无法将这个问题宣之于口。

  成之染避开了对方的目光。倘若她父亲执意如此?

  长阶夜雨后依旧氤氲着潮气,环佩琳琅作响,仿佛与足音应和。步出大殿走向大司马门的这一路,成之染心中空空荡荡,举目四望,无人言说。

  徐崇朝跟了她许久,却见她步出大司马门,忽而停下了脚步,回望这座巍峨的城楼。

  许多年以前,或许也没有太久,只是在她的记忆中显得格外邈远,正是在这座城楼下,东海王苏弘度刺死禁兵,若不是她拔剑入荆州,大江上下又是一番浩劫。可是尽管她挽救了他们一时,终究逃不过今日生死微茫的结局。

  冥冥之中像有一双手,拨弄着众生命运。

  难道说,是她做错了什么?为何如今还是走到了这般田地!

  成之染幽幽地望向徐崇朝,缓缓道:“或许我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徐崇朝不解其意,但见她神情哀婉,仿佛下一刻就要落下泪来。待回到府中,他问道:“不出兵,又有什么错?”

  成之染静坐于窗下,窗棂上斑驳树影,依稀在她眉宇间回荡。她声音极轻,道:“我父亲是何等人物,再惊怒愤恨,也不会在大事上乱了分寸。如今是不是北伐慕容氏的时机,他岂会不知?”

  徐崇朝听出她话外之意,沉吟道:“那他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什么?”成之染轻轻一笑,唇角流露出些许苦涩,“为了让朝廷做出选择。”

  徐崇朝又有些糊涂了。

  成之染叹道:“他执意北伐,旁人是劝不住的,如今之计,唯有召他回金陵。”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97页  当前第3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9/3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长公主升职手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