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长公主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第176节
小说作者:担花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45 MB   上传时间:2025-05-31 11:33:40

  成肃摇头道:“李劝星第一个不许。”

  “李公亦起于行伍,他能明白的。”

  “他不会。”

  成之染苦苦劝说,成肃只是不肯听。书斋外轻雷隐动,烟岚般细雨渐次稠密,连清风都平添了几分凉意。

  成之染不情不愿地退下,又冥思苦想了一夜,天已放晴了。她早早就去守在书斋门口,左等右等总不见成肃消息,派人出去一打听,原来成肃入朝去,被留在台省议事。

  强撑一宿的倦意席卷而来,成之染百无聊赖,倚在一角软榻上,翻看起书斋的簿册。

  屋外传来“咚咚”脚步声,一声更比一声急。成之染连忙起身,往外一张望,远远跑过来一名军使,暮春时节,他跑得满头大汗,到门前却被拦住了。

  门口侍卫道:“主君不在。”

  “急,急!”那军使上气不接下气,问清了成肃的所在,转头又要往外跑,冷不丁身后有人道:“等等!”

  成之染一袭皂衣立于廊下,没几步来到那军使跟前,道:“给我便是了。”

  那军使看看成之染,又看看侍卫,眼神闪了闪,禁不住把信匣往身后藏。

  成之染有些不耐烦,一把扯过来,从里边取出封书信。

  熟悉的字迹入目,她呼吸一滞,惊喜道:“竟是三叔的来信,难道还不准我看?”

  她一边拆信,一边往屋里走,那军使犹豫地跟在后头,正局促不安,眼前的身影却冷不丁停下。

  他小心抬头,只见那面容坚毅的女郎呆呆地站着,灵动的凤眼失了神采,莫名的情绪在眸中酝酿。而她拿着信的那只手,早已颤抖得不成样子。

  ————

  成肃前脚刚踏入书斋,便敏锐地察觉哪里不对劲。成之染枯坐窗前,缓缓地转头看他,神色竟苍白凝滞。

  “狸奴,怎么了?”成肃心一跳。

  成之染目光一动,成肃随之望去,几案上铺展着一纸信笺。

  成之染声音发着抖:“阿父,三叔生病了。”

第196章 病归

  这封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家书,是成誉亲笔所写,信中并未详谈自己的病情。然而他在信中说,要辞去荆州刺史之职,回京养病……

  成肃皱紧了眉头,翻来覆去地翻看这封信,生怕自己识字少,会错了兄弟的意。

  他喊那军使过来,问道:“三郎君可交代什么了?”

  军使道:“县公嘱咐小的将家书送到,还有封奏疏,午前已送到宫中。”

  成肃一颗心坠到了谷底。

  成誉是什么人物?未及而立之年便出任荆州刺史,身担重任,驻守一方,何等的风光荣耀。若不是病重难行,他岂会离开荆州?

  似这等大事,成肃不敢向母亲隐瞒。温老夫人闻言险些一口气没上来,强忍着没落泪,瞪大眼睛道:“让他回,让他回!荆州不是个养人的地方!”

  既然已到了不得不回京的地步,成誉的病情可想而知,众人都心知肚明,可谁也不敢多说一句话。

  成誉上表辞去荆州刺史之职,也在朝中掀起了轩然大波,仿佛一只穿云箭,惊起林中鸟。成之染不关心这些,荆州不荆州有什么要紧,她只想阿叔回来。

  ————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成誉抵京那一日,骄阳似火,酷暑难消。堂堂荆州刺史卸任,称得上轻车简从。

  成之染随成肃在府外迎接,见侍从将成誉从车上搀扶下来,那高大的身躯似不如往日挺拔,行动之间更显出几分单薄。

  饶是成誉强打精神,脸上的病容无论如何都遮掩不住。

  兄弟二人相顾无言,半晌,成肃开口道:“母亲盼着你回来。”

  成誉入门向温老夫人问安,一见他双颊苍白,躬身行礼的动作也颇有些勉强,温老夫人一把扶住他,登时就老泪纵横:“我儿受苦了!”

  成誉笑了笑:“是孩儿不孝,让阿母担忧。”

  他这一笑,眸中平添了许多神采。可笑容牵动憔悴之色,成之染竟窥见几分经年痼疾的痕迹。

  温老夫人擦了擦眼泪,道:“说这些作甚。”

  随同成誉一道回京的,除了府中的女眷和部下,还有元破寒和岑汝生。两人在外院等候,都一副没精打采的模样。

  成之染见到他们,颇有些意外。听元破寒一解释,才知道年节过后,二人又相约回到江陵,岑汝生打算到成誉手下做事,元破寒则准备取道江陵东下,回成肃帐下复命。

  可是没想到,两人到江陵之时,成誉已一病不起。偌大的荆州军府庶务纷繁,成誉内宅也唯有宗纫秋一人支撑,两人便留在江陵听命,忙前忙后地张罗着,整日里盼着成誉早日好转。

  然而成誉的病情每况愈下,终于到了不得不告病辞官的地步。他手下两员大将,扬武将军桓不识和广武将军刘和意护送他东归,元破寒和岑汝生也随之而来。

  一提起成誉的病情,元破寒眼眶通红,道:“老天爷如此不公,县公这样的好人,竟要遭受这些罪!他在荆州这些年爱民如子,一直是百姓称颂的好官,往后谁还能像他这样!”

  岑汝生也道:“去岁才收回白帝城,正是对蜀地用兵之机,县公这一病,又有何人能平蜀?”

  成之染黯然,喃喃道:“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元破寒听见了,闷声道:“县公他肋下有伤,伤及脏腑,不知为何又旧伤复发,一病就不可收拾。”

  听他的语气,似乎并不知道旧伤的来历。成之染心口闷痛,只觉得一颗心一阵一阵地往下坠,一直坠落到幽深冷寂的沉渊。

  她一路跑回后宅,日头正高悬,天地间仿佛巨大的蒸笼,她汗流浃背,内里却一片寒凉。

  成誉在住处歇下,宗纫秋服侍他躺好,却听侍女进来道:“夫人,大娘子求见。”

  宗纫秋望向成誉,成誉缓缓睁开眼,道:“让她进来罢。”

  成之染得了通传,急匆匆来到里间,见成誉这副模样,不由得膝盖一软,在榻前长跪不起。

  她眼中噙满泪水,拼命咬着嘴唇不敢哭,生怕自己一旦哭出来,又引得成誉伤心。

  成誉枯笑,想安慰说他没事,可这话自己也不信。他这副病容,怎么看都不像没事的样子。

  于是他想了想,道:“我过几日入朝,向今上复命。狸奴,我在荆州六年,可还圆满?”

  怎么不圆满呢?他初到荆州时,庾氏之乱才刚刚平定,荆州之境盗贼蜂起,关中敌寇虎视眈眈,成誉以而立之年当此大任,善于为治,刑政明理,士庶爱敬。如今荆州兵强马壮,胡人不敢南下,蜀中不敢东出,保境安民,守宰一方,莫过于此。

  成之染咬了咬牙,一抹眼泪道:“不圆满!怎么能圆满?你还没平蜀,要回去平蜀!”

  宗纫秋在一旁静静地听着,闻言侧首看了成之染一眼,又看看成誉,沉默地低下了头。

  成誉浅浅地笑笑:“狸奴,不要哭。”

  “我才不会哭!”

  成誉依旧还笑着,声音渐渐低落下去:“平蜀啊……好,好……”

  成之染还想再说些什么,抬头却见成誉闭上了眼睛,她心中一紧,腾地站起身来。宗纫秋上前,比了个嘘声,轻声道:“你阿叔一路劳顿,这会儿累了。让他歇息罢。”

  成誉呼吸平缓,看上去像是睡熟了。成之染点了点头,含泪向宗纫秋一礼:“叔母……”

  宗纫秋眸中泛起泪光,凝重地握住她的手,再也没说什么。

  ————

  成誉先前已上表辞官,如今回京,照例该入宫谢恩。

  然而从东府城折腾到宫城,再加上觐见那一套繁文缛节,成誉的身子很难吃得消。成肃打心眼里不想让他进宫,天子也体恤,传话让成誉安心养病。

  但成誉执意要去。

  众人都没辙,提心吊胆地将人送进宫,又小心翼翼地接回来。成肃并没有同行,只是让成之染随行照应。

  成之染将成誉送回住处,见对方面色如常,这才稍稍放下心。

  成誉道:“你阿父可在府中?我有话要说。”

  成之染将成肃找来,成誉早已让侍从退下,宗纫秋也不见踪影。

  成之染替二人关上门,又回到里屋。成肃要赶她,成誉道:“无妨。”

  他慢慢讲起此行见闻,说一会儿话,就要停下来歇一歇。成之染为他奉上温水,成誉润了润喉咙,缓缓道:“今上问我,谁能接替。”

  接替……自然是接替荆州刺史。

  近日来朝中纷纷攘攘,大都因此事而起。

  成肃默然不语。他心里清楚得很,荆州重任,须得重臣。

  “朝中无人可用,”成誉道,“唯有李劝星。”

  这道理,成肃何尝不明白。可就这样轻易将荆州拱手让人,他还是难以咽下这口气。

  成誉道:“今上大概也是这么想。他说,尚书左仆射谢让、丹阳尹卫承,都在举荐李劝星。李公许是朝望所归罢。”

  成肃叹道:“时也,命也。”

  “阿兄,我对不住你。”

  成肃望着榻上面容惨淡的成誉,挤出一丝笑容,道:“这有什么?别瞎想,养好身子再说。”

  成誉动了动嘴唇,被成肃拦下。

  “万寿山鸟兽最多,这几年一直想跟你一起去打猎,可惜没机会。正好这次回来了,等养好了伤,咱们一起去。”

  成誉听他这样说,眸中流露出向往的神色。

  成之染也道:“我也去。”

  成誉淡淡笑了笑,点头道:“好,那就一起去。”

  ————

  乾宁八年五月,后将军李劝星擢升为卫将军,以荆州刺史之职移镇江陵。尘埃落定时,朝野上下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

  成誉在病榻之上听闻这消息,只是平静地问成之染:“药可煎好了?”

  侍奉汤药这活计,原本是宗纫秋亲手操持。回到金陵后,温老夫人不忍心使唤新妇,于是让成之染在榻前侍奉。

  为此她不无伤感地对桓夫人道:“三郎无子,如今病倒了,也没人伺候。我这老婆子如何能安心!”

  桓夫人安慰道:“好端端的,谁能想到出了这回事!过了这阵子,等三郎痊愈,以后自然会好的。”

  然而成誉的病情丝毫没有好转的迹象。连天子派来的御医,对他的病势也说不出所以然,只得一副药一副药将养着,成誉也毫无怨言,任凭那汤药再苦再难喝,也服服帖帖地一饮而尽。

  成之染望着他微微皱起的眉头,心中也苦涩难言。她收了药盏,到窗前一看,雨水正淅淅沥沥,天地间都被绵绵细雨浇透。粘腻而湿热,让人透不过气来。

  成肃晚间又来看望成誉,对他道:“李劝星不日将西上赴任,临走前,他要到京门拜祭先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97页  当前第1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6/3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长公主升职手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