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长公主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第161节
小说作者:担花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45 MB   上传时间:2025-05-31 11:33:40

  “丹阳尹?”徐崇朝面露诧异,他印象里的丹阳尹还是萧玘。

  徐娴娘见状,轻叹道:“阿兄还不知,萧尹年初已病逝。”她欲言又止,咬了咬唇,最终还是没说什么。

  徐崇朝垂眸掩去眼底迟疑,道:“河东卫氏实乃名门,蘅芜此番也是有福气。”

  “那可不是么,”钟夫人笑了笑,忽而看了徐娴娘一眼,眉间又有些不自在,“闺中女子的年华,也就那么一会儿。蘅芜总算是熬出了头。”

  徐娴娘垂首不语。

  钟夫人的话点到为止,直到一场家宴散去,徐崇朝送她回屋,四下无人时,她才又叹道:“三娘退了两次婚,名声都坏了,我也不指望她如何。可你也老大不小了,自己也该留心些。”

  见徐崇朝不语,钟夫人有些惋惜道:“从前有你表兄在,徐家也跟着沾光。如今……唉!莫要忤逆你义父,他如今官居太尉,你的前途可指望他了。”

  这话让徐崇朝皱了皱眉:“阿母,军中的前途,须得自己挣出来。”

  钟夫人瞥了他一眼:“那要到猴年马月?这一家孤儿寡母,都盼着你出息呢!”

  徐崇朝干笑了两声,貌若玩笑道:“依照阿母这样说,我去做成家女婿可还行?”

  “人家眼光高,”钟夫人用手指点了点他,道,“会稽王要与他家结亲,你义父还推三阻四的。如今京中谁还不明白,他一门心思都在谢家身上,都没人敢给谢三郎说亲了。”

  徐崇朝失笑:“哪里有阿母说的……”

  “你出门打听打听便知,谢三郎与你同岁,那般金尊玉贵的门户,至今还尚未娶亲。年初你义父从江州回来,谢三郎便入了太尉府,你自己琢磨琢磨?”钟夫人也不欲多言,只道,“旁人的事我也不关心,可是你,你义父庶务缠身,说亲这种事你不提,他何时能记起来?你也该留心……”

  谢鸾入了太尉府……

  钟夫人后面的话,徐崇朝已听不分明,然而谢鸾的消息如同一块巨石,重重地压在心上,让他分不出头绪再作多想。

  谢鸾弱冠之年便入仕,原本在孟元礼府中,如何又到了成肃手下?

  徐崇朝心中五味杂陈,一夜辗转反侧,醒来眼下青黑一片。偏偏外间来传话,说徐丽娘想见见他。

  徐崇朝静坐了半晌,还是打起精神去了徐丽娘的小院。

  这是府中特地为她收拾出来的独院,萧萧飒飒的竹丛间一片幽寂,连仆役走动都放轻了脚步。

  徐崇朝心中隐隐不安,进屋时,徐丽娘正伫立在窗前,眼睛怔愣地望过来,霎时间浮起泪光。

  一别经年,她眼见得消瘦了许多,未施粉黛,面容素净,脸上也没几分神采。唯有那噙着泪水的双眼,充盈着难以言喻的悲切和哀怨。

  “阿蛮,你怎么才回来。”

  周遭仆役悄无声息地退下,屋中只剩下这对姊弟怔忪相望。徐崇朝倏忽想起他与二姊在广固重逢那日,那时她神情虽落寞,眼角眉梢仍带有几分熟悉的锐意,然而此时面前的二姊,竟透出几分心如死灰的枯槁。

  徐崇朝向来不怎么会安慰人,他只得小心翼翼地问道:“阿姊这些时日可还好?”

  泪水沿着她枯瘦的面颊划下,徐丽娘哽咽不能言,低声抽泣了许久,才呢喃道:“我没有虎头了。”

  徐崇朝大惊,甚至有三分不可思议:“他——”

  徐丽娘满腹苦水埋藏在心里,回到家中也不曾透露分毫,如今终于见到他,言语间只剩下辛酸。

  当时她母子与一众俘虏被解送南下,走到下邳时,便被关押在城中,后来才知道,是因海寇作乱进犯金陵的缘故。她提心吊胆过了几个月,直到去年年底,朝廷又派人前来,将他们押送到金陵。

  那一日城中喧闹极了,囚车两旁尽是围观的百姓,群情激愤,叫嚷着要将胡狗挫骨扬灰。徐丽娘麻木地听着,那些个污言秽语入耳,朝廷的旨意竟显得宽和仁厚——男子十五以上斩首,妇孺没入掖庭为奴。

  虎头被吓得大哭,徐丽娘日复一日地等待着,直到独孤氏王公贵族人头落地,却还是迟迟没有外间的消息。她开始逐渐慌乱,成肃答应过要救她儿子,徐崇朝也一定会将消息告诉江岚,为什么他们还没有动手?

  她在牢狱中惶惶不可终日,直到被送入掖庭,也不见任何人过问。从此,她便与虎头失散了。

  徐崇朝强忍着泪水,心痛不能言。彼时成肃和他都在与海寇对战,而江岚早已埋骨泉下,谁能想到,谁能想到……

  徐丽娘露出一个凄苦的笑容,道:“我那时度日如年,不知我的虎头沦落到何处,后来是姊夫派人接我出去,他那时已是左卫将军了。”

  知道她在三齐经历的人屈指可数,赵兹方叮嘱她万不可泄露分毫,只称说与大军在北地偶遇便是。徐丽娘盼着保全虎头,自是一字不肯言。

  徐崇朝皱起眉头:“那虎头……”

  虎头自是没找回。赵兹方打探许久,最后暗中告诉她,虎头未入宫便死在蚕室,与未能熬过这一劫的幼童一起,葬在了城外荒坟。

  徐丽娘为此大病一场,数月间缠绵病榻,后来虽然养好了身子,但整个人仿佛被抽走了魂魄,再也不见少时昂扬的风采。

  府中众人都唏嘘不已,料想她在北地吃尽了苦头,万不敢提起旧事引她伤心。徐丽娘有苦说不出,直到徐崇朝归来,满腔哀恸才如潮水奔涌,断线珠子般落下泪来。

  “太迟了,”徐丽娘望着他道,“太迟了!”

  徐崇朝见她悲不自已,仿佛心口被利爪刺穿。他千辛万苦为二姊母子求得一线生机,凭借成肃的战绩和威望,劝天子网开一面并非难事,可这一切到头来怎会如此?

  他颓然攥紧了拳头,道:“阿姊,我对不住你。”

  徐丽娘流着泪摇摇头,一句话也说不出。

  徐崇朝扶她落座,思前想后,恳切道:“事已至此,还望阿姊保重身子。你还有这个家在,往后日子还长着。”

  他目光含悲,仿佛在说,忘了独孤灼,重新开始吧。徐丽娘眼眶红肿,垂泪道:“你如何懂得……”

  北风呼啸,寒气袭人。徐宅犹在为大郎君归来而忙碌喜悦着,唯有这一方小院,被无尽悲伤浸染得死寂一片。

  赵兹方随成肃从江州归来,升任为左卫将军,统领虎贲军守卫宫城。官位不可谓不重,可初初上任,如要从掖庭救出徐丽娘,也绝非易事。

  这件事背后,恐怕少不了成肃周旋。

第180章 面圣

  徐崇朝午后便正式拜会成肃。交广之事,成肃早已听诸将细细禀报过,简单询问了两句,似乎对他的表现还算满意。

  徐崇朝曲折地提起徐丽娘,郑重向成肃道谢。成肃神色如常,摆手道:“是我愧对二娘子,若早日归来,也不至于令他们骨肉离散。”

  徐崇朝问道:“战俘在下邳数月,朝廷为何突然要召回?”

  “还不是李劝星的主意?”成肃似有些不快,也不愿多说,“若我在金陵,必不会让他任意而为。府僚留守东府城,搭救不及,酿成大祸。”

  谁又能想到,李劝星连声招呼都不打,竟领了皇命随意处置他的俘虏。

  徐崇朝心中难平,他本以为成肃应允了,便能保住徐丽娘母子的性命,可没想到奔波这一场,到头来还是未能如愿。人死不能复生,勉强救出徐丽娘,对徐家来说,也是聊以慰藉了。

  成肃见他似有些闷闷不乐,心头也有些惭愧,安慰了几句,徐崇朝抿唇道:“此事岂是义父之过。”

  屋中有一瞬静寂,成肃开口道:“我总要为你阿姊讨回个公道。”

  徐崇朝不再多言,临行之际,状若无意道:“今日怎不见狸奴?”

  成肃道:“今上召见,她入宫去了。”

  这可是件稀奇事。

  见徐崇朝讶然,成肃面带笑意,道:“旨意来得急,我也不知底细。等她回来,你再问问。”

  徐崇朝应下。

  ————

  一辆牛车缓缓驶过金华桥,帘幕低垂,一片静谧。

  大魏以牛车为尚,王公贵族皆乘坐牛车出行,莫不极尽奢巧之能事,将里里外外铺衬得华丽舒坦。

  这牛车却普通得很,周身并无多余的装饰,走在繁华的宫外大道上,更显得质朴无华,任凭谁也不会多看一眼。

  然而车旁有一人骑马随行,青衫玉带,风神俊逸,望之宛如翠竹临风,引得道旁行人纷纷注目。

  那人目不斜视,打马向前,目光平静如同深潭,映衬出与年纪不甚相符的稳重。

  侧帘掀起,那人便侧首望去,道:“女郎何事?”

  成之染掀帘而望,正对上对方温润俊朗的眉眼,不由得一愣。

  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饶是她对谢鸾没什么好印象,此时看到他,也不得不承认,他确有一副俘获京中仕女欢心的好容颜。

  成之染从未想到,这次回金陵,她居然第二日便遇到谢鸾,更不会想到,对方居然出现在太尉府。当时她讶异得很,谢鸾倒是不卑不亢地一礼。

  他起初在孟元礼手下,孟元礼死后,成肃便将人招徕到府中,命为参军,颇为自得。恰逢宫中传召,成肃当即让谢鸾送她入宫。

  两人一路未曾言语。谢鸾依旧是一派高华恬淡的气度,一言不发,更衬出贵公子的威严。成之染窝在车厢里,心里早已是七扭八结。

  原本被皇帝召见,她满心欢喜。如今谢鸾跟在她身旁,满脑子便只剩下惊疑。

  谢鸾,怎么会到太尉府!怎么会到她阿父手下!

  世家大族向来看不上寒庶,但对于成肃这样的重臣,多多少少还是要高看一眼。然而陈郡谢氏的态度却晦涩不明,过往种种也并非无迹可寻,连成之染都能察觉到其间疏离的隔膜。

  然而谢鸾还是进了太尉府。

  许是她半晌不言,谢鸾又问道:“女郎有何事?”

  成之染回过神来,也有些讪讪,她满心疑问,如今却不是开口的时机。她想了想,问道:“郎君可知,今上为何召见我?”

  “天意难测。”谢鸾淡淡道。

  成之染泄气,正要将侧帘放下,又听对方道:“今上记挂着女郎,总归是好事。”

  成之染并非真的想从他这里问出什么,搭讪了两句,便各自默然。好在谢鸾只送她到皇城东侧建春门,两下里分开,成之染暗自舒了一口气,也不知方才为何竟有些紧张。

  宫中内侍领着她,径自行到万春门入宫。万春门正对着东宫奉化门,成之染不由得朝那边瞥了一眼。庭树肃杀,东宫也显得愈加冷落。

  今上多年无子,东宫荒废至今。

  成之染顾不得感慨,踏入宫门那一刻,心头便浮起异样的惆怅。她已数年没有见到天子了,记忆中沉静淡雅的容颜渐渐隐没于层云,笼罩在浅金色的光华之中,一步又一步远去,只剩下一个璨然若神的虚影,高踞于九重天上。

  天子在便殿接见她。

  宫中觐见的礼数繁多,成之染三拜九扣之际,听得上方传来天子温润的声音,不由得仰头望去。

  直视圣容乃大不敬之举。对上天子的目光,她心里咯噔一下,颇有些懊恼。这一路惦记着谨言慎行,没想到才见到天子,便举止无礼。

  然而她到底没有移开目光,天子垂眸端详她,对她这冒失之举,也并无怪罪之意。

  半晌,天子微微颔首:“数年不见,大娘子风采如昔。”

  若说风采如昔,眼前的天子才是明证。岁月似乎并未在他身上留下痕迹,仿佛神祇一般风华永驻。

  成之染一时惘然,临行前成肃叮嘱的酬答应对,也变得磕磕绊绊。

  天子只温和而平静地望着她,从容问起岭南战事。

  见成之染一脸认真地仿佛在禀报军情,他淡淡一笑,道:“我听说大娘子智绝无双,用计攻取曲江、番禺二城,此事当真?”

  “陛下过誉了。攻城实乃三军将士之力,奴不敢贪功。”

  上首的天子摇了摇头,道:“功莫大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97页  当前第1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1/3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长公主升职手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