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当初,他昭告天下,他董家女是永远的皇后,而太师功比泰山,若无谋反大罪,必许善终。
“陛下是要审臣妾吗?”皇后此时再也不愿意装什么温柔和顺了,她本来就是暴烈的性子。
“皇后这是怎么了?出了这样的事,朕心中自然着急,以为你也是一样的,为何要如此多心?”皇上别有深意地看了皇后一眼。
“臣妾心中自然也是着急的,所以受不得这样的话。”皇后坐了下来,“说句不好听的,这个宫里最怕应杉出事的应该是臣妾吧!先前应柏伤了眼睛,不知有多少人都跳出来指责臣妾,指责董家。这一回应山又出了事儿,怕不是口水都要把臣妾淹死了。”
皇后心中当然是郁闷的,她知道明天就会有人铺天盖地地开始指责自己,但更让她郁闷的是宫长安那个孽种居然什么事也没有。
“这件事皇后就不要再过问了,毕竟在事情没有水落石出之前也应该避嫌才是。朕会让祁玉去审,涉及到了谁都不得推脱。”皇上到这里来就是亲口告诉皇后自己的决定,以免接下来要询问谁这边推三阻四。
“陛下放心,臣妾绝对不会干涉的呢,毕竟臣妾也十分想知道真相。”皇后把真相二字咬的极重。
于禄不在皇后宫里,他奉命在应杉这边忙活。
此时他倒是情真意切地不希望应杉死了:“吴院判,您再想想法子,一定要把二公子救回来!我求求您了。”
“于总管,我们能不尽力救吗?”吴院判十分无奈,“可这是砒霜剧毒啊!投毒的分量下的那么大,二公子年纪又这么小……唉!”
“不是说那通天犀角解毒最好吗?”于禄急急道,“陛下那里还有半只呢!”
“之前已经服下去不少了,若是再用多了只能适得其反。”吴院判耐着性子解释,“你瞧瞧二公子现在这样子,他还能经得住用药吗?”
于禄内心是十分愧疚的,他虽然在皇后身边服侍了好几年,坏事不能说没做过,可还真没伤过人命。
又何况这次是误伤,看着应杉奄奄一息的样子,他的良知不禁复苏,折磨得他异常痛苦。
这时有人走进来悄悄对他说道:“于总管,劳烦您到外间来借一步说话。”
于禄不明所以,走了出去就见祁玉站在那里。
他连忙上前请安:“祁总管,可是您找我?”
“于总管现在不忙吧?”祁玉对他很是客气,“我有些事想问问你。”
“哦……哦!不忙,不忙,您请问。”于禄稍一迟疑随即痛快地答道。
“这里人太多,又吵闹,有些话也不方便说。不如……咱们离了这里?”祁玉依旧很客气,但他提出的要求都不容拒绝。
“好好,”于禄点头,“那咱们就找个说话方便的地方。”
其实他心里也清楚祁玉为什么来找自己,赵长明一定跟他提到了和自己在半路上相遇的事,自己本也没打算片叶不沾身,不过一定会咬紧牙关,不认就是了。
果然祁玉将他带到关着明镜宫那些人屋子的左近,那儿单开了一间屋子,用作祁玉临时问话的地方。
“于总管请坐吧,来人上茶。”祁玉吩咐道。
于禄当然不会显出做贼心虚来,道了谢,大大方方坐下来。
“是这么回事,你也知道二公子是吃了那碗芡实羹毒发的,太医们也都查验过了,那芡实羹里的确有人投了毒,是分量不小的砒霜。
这芡实羹本来是要拿给宫四少吃的,只因他病了在床上睡着,所以就没吃。
这芡实羹是赵长明从张妈手里接过来的,也是他带回的明镜宫。按理说他的嫌疑是最大的,不过审问他的时候,他却说他从御膳房回来的路上半路碰见了于总管你,因为背着你走了一段路,所以这食盒有一阵子是交在你手上的。可有这事吗?”
第380章 夜深沉
“祁总管,这事儿我可不敢有半点隐瞒,我的确是半路上扭了脚,您瞧,这会儿还肿着呢。”于禄说着提起自己的裤脚给祁玉看。
他当然还没蠢到撒一个很容易就能揭穿的谎,演戏也要演的像才成。
“我当时也是急着要给皇后娘娘送点心,怕耽搁了,恰好周公公走过来问我用不用帮忙?我就求他将我背一段路。”于禄说,“我当时可没想那么多,他背着我就提不了食盒,那自然由我拿着,不过我当时记得很清楚,我始终都是用左手拿着他的食盒,也是怕混了不是。
后来碰见了我那两个徒弟,他就将我放下来了,我把食盒转交给他,这中间我可没曾打开过,也不可能往里头投毒不是?”
祁玉听了他的话半晌没言语,将头低垂着似乎在思忖,好半天之后抬起头笑着说:“于总管,话虽然问清了,可是为了妥当起见,您还是不能回皇后宫里去,还要在这儿委屈些日子,您看成吗?”
祁玉说话还是那么客客气气的,可于禄知道只要不是蠢猪,就应该顺着他的话说:“这是应该的,应该的,曼说我没有意见,就连皇后娘娘也不会有意见的,毕竟谁都想快些把这事儿查个清楚,否则真叫人心难安呐!”
“那就给于总管单独找一间屋子,要收拾得干净妥当些,不可怠慢了。”祁玉吩咐跟前的人,“一定要弄得暖和些,被子也要用厚的,茶水备好。”
“祁总管真是太周到了,不过也别为我格外费心。”于禄忙说,“一视同仁就好。”
苏太医赶到太师府已经是黄昏了。
董家人对他十分客气,管家亲自出来迎接。
“苏太医你可来了,太师这会儿正难受呢。”管家殷勤地说,“您要是不来,不知这一晚要怎么熬呢!”
苏青云随着管家来见董太师,只见董太师卧在床上脸色很是难看,不过在看到他之后还是极力挤出一抹笑来:“苏太医来了,快请坐。”
“不必麻烦了,还是先给太师行针吧。”苏青云打开医箱,“早一刻行针,太师也早一刻好受。”
这时早有身边伺候的婢女将董太师身上的被子拿开,方便苏青云施针。
苏青云刚拿出针来,董太师便问他:“听说宫里头出了事?”
“是,楚王的二公子中了毒。”苏青云说着已经将第一根针插入了董太师的穴位。
“怎么会这样呢?”董太师摇头,“那孩子性命无碍吧?”
他语气中很是惋惜,这倒不是装的,因为他本意也不是要害应杉。
“现在还不好说,不过情况很是凶险。”苏青云扎下第二针。
往后董太师就没有再说话了,他闭着双眼不知道是睡着了还是在养神。
不过等苏青云给他全部施完针之后,他是真的睡着了,甚至发出了鼾声。
苏青云擦了擦头上的汗,将针全部收了起来盖上医箱。
“苏太医辛苦了,我们家大老爷从南边儿回来了,只是今天有事应酬没在家。但也早嘱咐了我,把这份礼物给您拿上。”管家手中拖着个礼盒儿,外头用黄绸子包着,虽然不知道里头装的是什么,可是看样子就十分名贵。
苏青云推辞道:“不不不,这怎么能收呢?给太师瞧病是我分内的事。”
“苏太医瞧您说的,这不过是为了感谢您替太师解除病痛。既不是讨好,也不是奉承。您就收下吧!”管家非常坚决的把那东西递到了苏青云的手上,“咱们也是相交久了的,您想必也略微知道我们大老爷的脾气,他送出去的东西就没有收回来的道理,您若执意不收,那倒霉的可就是我了。”
管家说到这份儿上,可以说是苦口婆心了,苏青云若是再不收就显得不近人情,于是他接过礼盒儿笑道:“既然如此,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早该如此的。”管家眉开眼笑,“您这是成全我。”
说着又客客气气地把苏青云送出了门。
苏青云还要回宫里头,因为此时正是紧要关头。
温鸣谦没有睡,此刻她守在应杉床边。
今天的事让她愧疚万分,尽管她并不是害人的那个。
“温贵人,您别在这儿守着了,夜还长着呢。”王妈妈已经哭哑了嗓子,但她并没有迁怒温鸣谦,“我陪着就是。”
应杉此时昏迷着,呼吸已经非常微弱。
王妈妈知道这孩子多半已经熬不过今晚去了,如果性命可以替换,她会毫不犹豫拿自己的命去换应杉的。
可惜不能。
温鸣谦看着王妈妈,她的头发在这半天的时间里几乎白了大半。
温鸣谦对她更有一种惺惺相惜之感,她们都在为并没有血缘的儿子而倾尽自己的心血。
温鸣谦将自己身上的披风取下来,给王妈妈披好:“你自己也要当心,夜里冷,穿暖一些。”
她决定离开不是怕辛苦,而是知道在最后的这点时间里,应该让王妈妈和应杉好好地在一处。
温鸣谦走了出去,此时夜已经很深了,夜风很凉,天上星光暗淡。
冷凉的风吸进肺里,将心中的烦闷压下了几分。
她深深呼吸了几次,才迈步朝前走去。
宫长安也还没睡,张妈陪在他旁边。
“应杉怎么样了?”宫长安着急的问。
他想去应杉那边,张妈拦着不让。
“怕是熬不过今晚去。”温鸣谦艰难的摇了摇头,但她不能说假话。
“这孩子可真可怜,”张妈喃喃道,“董香凝真是疯了。”
他决定从现在起寸步都不离宫长安身边。
“夜深了,都早些睡吧。这事儿一时半会儿也落不了地。”温鸣谦疲惫的眨了眨眼睛,“接下来才是好一番厮杀呢。”
“皇上已经派快马往陇西去了。”张妈说,“楚王知道这消息一定会找董家算账的。”
楚王一家早就恨上了赵王和董家,这次他的小儿子在宫里出了事。不用别人说,他也会认定是皇后所为。
“说起来这是董家自寻死路。”温鸣谦说,“害人终害己。”
第381章 急报传
陇西大营,应无俦正在往羊皮上绘制地图。
“王爷,京城有急报。”一个斥候兵从帐外走了进来,呈上书信。
应无俦放下笔接过信来,挥挥手让那个兵卒出去。
信是皇上亲笔写的,他扯开封皮,将里头的信拿了出来。
皱着眉头看完,又将信折好,重新塞回信封里。
此时的陇西已是满天飘雪,他披上自己的大氅,大踏步走出军帐。
立刻有副将拉过马来,问道:“王爷这是要去哪儿?”
“我要到楚王的大营去。”应无俦说道,“你再带两个人跟着我就够了。”
副将一听就知道王爷是有事要去找楚王商量,连忙又招呼了几个心腹,一同跨上马,随着长留王飞驰而去。
长留王的大营和楚王的大营相隔有五十里,不算远,可也不是特别近。
此时北风呼啸,长留王一行人迎着风雪,快马加鞭赶到了楚王大营。
此时已是黄昏天气,楚王正在营帐里坐着饮酒。
这样的天气若是不喝些烈性的酒,身上总是不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