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中了毒?”皇后听了忙问。
“是不是宫四少?”于禄问。
“好像……是吧。”春莺道,“听他们说那孩子那孩子的,明镜宫只有个一个孩子,可不是宫四少爷吗?”
“你先下去吧!”皇后此时已经察觉到了,“叫他们都消停些,这样乱喊乱叫的成什么体统?”
“是。”春莺也不禁红了脸,方才她自己也是慌慌张张的,不甚得体。
“娘娘,您吩咐奴才做的事儿,奴才不辱使命。”春莺退出去之后,于禄三分得意,七分讨好地说。
“是你做的?”皇后赞赏看地看他一眼。
“奴才可是盯了好几天了,今天总算找到个好机会。”于禄把自己如何到御膳房去拿了芡实羹,到背静处往里头投了毒,之后佯装扭了脚让赵长明背着他,自己趁机将两碗芡实羹调换个过儿,事先投了毒的那一碗到了赵长明的手上。
“嗯,这事情办的还不赖,虽然他们可能疑心到你头上,可毕竟没有证据。”皇后笑了笑,“放心,没有人敢把你怎么样的。”
之后她又有些不放心地问:“你投的毒药量够吧?别到时候再让他们救回来。”
“娘娘放心,奴才可是下了十足的量。”于禄说,“只要他吃下去,神仙也难救。”
“不知道这会儿温鸣谦可得着消息了没有?”皇后知道温鸣谦不在明镜宫,而是去了端敏公主那里。
“先前不知道,闹了这么大的动静能不知道吗?再说一定会有人去告诉她的。”于禄按下那泛起的一丝丝良知,他没得选,只能对皇后唯命是从。
“于禄,你做得很好,本宫不会亏待你的。”皇后抬起手拍了拍于禄的肩膀。
“只要娘娘高兴,叫奴才赴汤蹈火也是心甘,并不要什么赏赐。”于禄忙说。
此时温鸣谦自然也听到了消息,连忙回来。
等到她回到明镜宫的时候,应杉已经奄奄一息了。
“二公子,二公子,你怎么样?”温鸣谦心里头难受极了,应杉这孩子才七岁,怎么能是这样一个结局?
“温贵人,事关重大。”苏青云为了救人也是弄得满身狼藉,可他根本顾不得,“二公子是吃了这屋里头的粥中的毒,你赶快上报吧!”
温鸣谦自然明白他话里的意思,有人给宫长安投毒,却被应杉误食了。
他们一直很小心,凡是宫长安要入口的东西,事先都要用银针试过。
所以就算是有人蓄意投毒,宫长安也不会轻易中招。
可怜应杉毫无防备,遭了毒手。
第378章 打一耙
此时应杉的奶娘王妈妈也听到消息奔了过来,哭得死去活来。
抱着应杉说什么也不松手:“我的小祖宗啊,你可要了我的命了!我才一转身的功夫,你怎么就出了事?!都怪我呀,没把你给看牢。你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也随你去了吧!”
旁边的人无不落泪,都觉得这孩子实在可怜。
“温贵人,”赵长明走到温鸣谦跟前悄悄扯了扯她的袖子,“小的方才不在跟前,去后头办事了。”
“赵公公,这芡实羹是你拿回来的,对吧?”温鸣谦问。
“是小的去拿的,”赵长明很自责,“都怪我太大意了。”
“你随我来,跟我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温鸣谦当然知道不是他投的毒,但她也知道,赵长明毕竟不知内情,做不到未卜先知。
“我从张妈那里取了芡实羹,往回走的时候,半路碰见了于禄。他说他扭了脚,偏偏又没跟着的人,就央告我背他一段路。”赵长明舔了舔嘴唇,“小的当然不能拒绝,就把食盒交给了他,于禄手里当时也有个食盒,但我并没留意。
我把他往前背了一段路,皇后宫里的两个小太监就来迎他了,我于是将他放了下来。
于禄便把食盒递给了我,我害怕给错了,打开盖子瞧了瞧,的确是芡实羹。所以也没多想就提了回来,然后交给了小月。”
“你这一路再也没有遇见旁人了,是不是?”温鸣谦问他。
“我敢保证,路上只有于禄是可疑的,至于我拿回来之后还有没有人再经手就不得而知了。”赵长明也不敢把话说死。
毕竟他不能保证,那碗羹放在宫长安屋子里头之后,有没有人投毒。
“你自己小心些,”温鸣谦提醒他,“这件事非同小可,回头一定会细审相关的人。真正投毒的人会想方设法摆脱嫌疑,把脏水泼到别人身上,你和小月都有可能。”
“贵人放心,小的别的本事没有,硬骨头还是有几根的,想要屈打成招绝不可能。”赵长明说。
“你向皇上去禀告,我去皇后宫里。”温鸣谦说。
皇后正坐在宫里等着看好戏,她用手指轻轻敲着桌子,心里有一点点躁动不安:“要不干脆你先过去瞧瞧吧!”
皇后对于禄说,“这么干等着怕是不大好。”
于禄心里当然踌躇,做贼的哪有不心虚的?他怕自己到那儿去,赵长明会指认自己,到时候闹得不可开交。
可是皇后既然这么说了,自己要是拒绝怕也是不行,他正在那儿琢磨着该如何对答才能两全其美,小宫女进来禀告:“皇后娘娘,温贵人来了。”
自来温鸣谦出入皇后宫中都是极寻常的事,她来了宫女没有不通禀的道理。
皇后闻言挑了挑眉,这倒让她意外了。按理说丧子之痛一定会将温鸣谦击垮的,哪怕这孩子不是她亲生的,可也是她劳心劳力费尽心血养大的,是她一生的指望。
出了事明镜宫自然该有人向自己禀报,可应该不是温鸣谦亲自前来才对。
于禄在旁边也是悚然而惊,脱口而出道:“她该不是来找我的吧?”
他知道赵长明一定会向温鸣谦提起自己,温鸣谦自然来找自己算账。
“你慌什么?”皇后瞪了他一眼,“要兴师问罪也得有证据,哪能听一面之词?你何曾做过什么?”
“是,奴才知道了。”于禄连忙端正了神色,“奴才什么都没做过。”
温鸣谦进来了,脸上的神色有些仓惶,但远不是皇后想象的样子。
“皇后娘娘,楚王二公子中了毒,性命危在旦夕,”温鸣谦说着跪下了,“臣妾怀疑有人投毒,请皇后娘娘做主。”
“谁?!”皇后一听眼睛就瞪圆了,旁边的于禄也差点儿没惊叫出声。
“楚王二公子应杉。”温鸣谦一见他们两个的反应就更印证了自己的猜测,这分明就是暗算别人未能如愿的反应。
“应杉?应杉怎么会中毒的?!”皇后语气急切,“太医去了没有?要尽力救治啊!”
“太医们已经想尽办法了。”温鸣谦也是万般无奈,“可现在看来……怕是凶多吉少。”
“是在你宫里出的事?”皇后冷冷地看向温鸣谦。
“是二公子去找长安玩儿,看长安睡着就误食了桌上的芡实羹,”温鸣谦道,“现在还不知道投毒的人是谁。”
“在你宫里出的事,你宫里的人自然嫌疑最大。”皇后道,“还不快把相关的人都抓起来!”
“是啊,温贵人,我看你也是急糊涂了,这个时候还不赶快把你宫里围起来,不叫闲杂人出入。”于禄也尖着嗓子说,“否则怎么向楚王交代呀?”
温鸣谦知道他们虚张声势,为的就是调转矛头,把脏水泼向别人。
也不便和他们起争执,装作顺从的样子说道:“臣妾的确失了主张,一切都请娘娘做主。”
“应杉现在在哪里?还在你宫里吗?”皇后问。
“还在,他现在十分虚弱,不敢轻易挪动。”温鸣谦道。
“放回他自己住的地方吧!多叫几个太医守着。”皇后说,“于禄你到明镜宫去把那里的人都先看起来。”
皇后说着朝于禄使了个眼色,于禄明白皇后这是要他销毁证据。
“陛下知道这件事了吗?”皇后又问了。
“臣妾……不知道。”温鸣谦低头,“臣妾不敢……”
皇后忍不住在心中冷笑,心想这个宫长安的运气实在太好了。
董太师害了他一次没害成,于禄这次又失手了。
皇上一定会警觉,可那又怎么样呢?明明是他们把自己逼上绝路的。
于禄和温鸣谦离开后,皇后连忙又叫过人来:“你出宫去,告诉太师一声宫里发生的事。”
皇后知道赵王已经在进京的路上了,不要说他自己手上握有重兵,就是京畿这一带领兵的人大多都是赵王的手下。
这都是自己舅舅留下的部将,也是这么多年父亲极力经营,始终不肯放手的底牌。
皇上忌惮董家,一半是忌惮董太师的功劳,还有一半就是忌惮这个了。
第379章 窗户纸
宫里这头正闹着,皇后派出去向董家传话的小太监回来说:“皇后娘娘,太师的痛风又发了。”
“如何又发了?前些日子不是说苏太医诊治得甚是得法已经无事了吗?”皇后问道。
“这个奴才就不得而知了,总之来的时候,国舅夫人一再叮嘱,千万叫苏太医这两日再出去给太师诊治诊治。”这太监颇有些惶恐,他知道这个时候皇后正心不顺,万一自己对答的有什么不得当,只怕是要迁怒到自己身上。
好在皇后关切自己父亲的身体,顾不上其他:“那就叫苏太医快些出宫去吧!反正这时候天还没黑。”
那太监去了以后,皇上也来了,脸色很不好看。
“皇后没去看看应杉吗?”皇上进来就问,“这可怎么向楚王交代?”
皇后在心里冷笑,嘴上却敷衍道:“臣妾不忍心,实在看不下眼去。陛下若要责怪,臣妾没什么可说的,方才臣妾在这里焚香祷祝,愿老天保佑这孩子福大命大。”
“宫里竟然出了这样恶劣的事,一定要彻查!”皇上的语气是前所未有的坚决。
“陛下说的是,事情发生在明镜宫,那里的人嫌疑最大,臣妾已经命人将他们都看起来了。”皇后说的不痛不痒。
“事情虽然发生在那里,却也未必就一定是那里的人动的手脚。这一路上相关的人都要一一审过才是。”皇上看着皇后,双眼泛着寒意。
皇后只觉得心里发冷,她深深感到自己被辜负了,如果不是她董家,皇上也不过是众多皇族中最不受待见的那一个,他只是藩王的一个侍婢所生,出身低微。
十岁的时候父亲早死,封地被削减了一大半。
如果不是自己看中了他,父亲竭力相帮,他如何能坐得至尊之位?
如今那个杀不死的小野种进了宫,他便什么都顾不得了。
她知道皇上心里一定清楚,应杉只是一只替罪羊罢了。
他也知道是自己动的手脚,目的就是要除去宫长安。
只不过到如今,他依旧不愿捅破那层窗户纸。
他不愿让自己背上身为人君,却背信弃义的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