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最高楼_分节阅读_第194节
小说作者:只今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63 KB   上传时间:2025-05-20 12:10:40

  果然,等温鸣谦起身奉上茶以后,皇后喝了一口就笑着对皇上说:“陛下,温贵人的两个兄长如今已然回京来了。他们都是进士出身,又在地方上任职多年。陛下一向心系民生,很该叫他们入对,听一听这些地方官员的从政心得。”

  “皇后若是不提醒,朕都忘记了。”皇上闻言笑了笑,“以往官员们便算是进京述职,也多是走过场而已。如果温家两兄弟是直言敢谏之士,那么朕很乐意听一听他们的见解,也想知道这么多年朕为政的得失。”

  “臣妾先带两位兄长谢过陛下的恩典,只是我的这两位兄长口快心直,万一有说的不得当处,还请陛下容谅一二。”温鸣谦请求道。

  “这个你放心,是朕召他们入对,直言无妨。如果说个话还要斟酌,那岂不是失了本意?”皇上道,“你也要告诉你的两位兄长不要有任何顾虑,只需为社稷苍生言利弊即可。”

  “是,臣妾知道了。”温鸣谦垂首答道。

  “温贵人,你别人不信还信不过本宫这个保人吗?”皇后也笑着说,“把心放在肚子里吧!”

  果然,两日之后,皇上便下旨让温家兄弟入对。

  宫里宫外的人于是知道,温家自此便要起势了。

  这日温鸣谦还像往常那样到皇后宫里侍奉,她如今虽然被封了贵人,可是伺候皇后的事却一点不敢落下。

  前些日子是因为扭了脚只好休养,如今好了,就又像以前一样了。

  恰好端敏公主和静妃也在陪着皇后说话。

  “这进了八月就是不一样了,天好似一下子就变高了,喘气也觉得顺畅多了。”静妃道。

  “夏天总算熬过去了,过些日子的中秋宴可要大办才成。”皇后也是神清气爽。

  “中秋之后还有重阳,若是都大办起来宫里可热闹了。”静妃很高兴,在宫里头日子长了都难免觉得无聊,也只有靠着节庆宴会能打发打发。

  “中秋宴的事由你和温贵人一同操办吧。”皇后向静妃说道,“你是办老了事的,带一带她。她还年轻呢,经的事儿又少。教过她几回便有经验了,将来你也能躲个懒不是?”

  静妃知道皇后倚重温明谦,纵然心里不愿意也要满脸堆笑地答应:“可是呢!温贵人最是聪明伶俐不过的,一教就会。到时候她出了徒,我也能够尽享清闲了。”

  “静妃娘娘真是说笑了,臣妾愚钝的很,还望娘娘不吝赐教。我敬您一杯茶吧,算是拜师了。”温鸣谦说着给静妃倒了一杯茶。

  “温贵人,听说皇兄召见你的两个哥哥了?”端敏公主忽然看着温鸣谦似笑非笑地问。

  “这都是皇后娘娘和陛下抬举,前朝的事我不懂,也不知两位哥哥的奏对是否合陛下的心意。”温鸣谦有些没底气地说。

  “我听陛下说了,你的这两个哥哥都是勤勉爱民的好官,在为政上也颇有建树。

  官职虽然不高,却对所辖之地、所牧之民了如指掌。亲自考查风俗民情,登记造册,绘制地图,十分详备啊!”皇后说。

  “皇后娘娘,我怎么听着有不少人都说这温家兄弟是借了温贵人的势,才得皇上的青眼。他们这个级别的官员按理说是没有资格面圣的,不按规矩办事,难免惹人非议呀!”端敏公主向来有什么说什么,当着皇后和温鸣谦的面直接就把这话甩了出来。

  皇后听了只是一笑,她知道,端敏公主不愿让自己提携温家人。

  哪怕之前她待温鸣谦还不错,如今话里话外却都夹枪带棒的。

  “什么借势不借势的?陛下这么多年一直都想听一听下级官员的建议,只是恰好他们赶上了而已。”皇后不在意地说,“前些时候朝廷很多官员都被降免,如今正是用人之际,自然是能者优先了。”

  董家和陈家接连出事,导致大夏官场出了很多空缺。

  换句话说,董家的势力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而皇后如今有意的提携温家人,意在重振董家的势力。

  毕竟温鸣谦是她手底下调教起来的,就是她的人了。

  对于那些酸话,皇后丝毫也不放在心上。她就是让人知道,她想提携谁就提携谁。

  温家人的根基浅,温鸣谦又在宫中,他们自然要紧紧依附着董家才好站稳脚跟。

  如此温家得了助力,而董家又添了亲信,可谓两全其美。

  端敏公主听了,忍不住撇了撇嘴,不咸不淡地朝温鸣谦说:“这么说,我倒要恭喜温贵人了。”

  温鸣谦羞红了脸,一句话也说不出。

  等端敏公主和静妃走了,皇后向她说道:“公主的话你别往心里去,她就是那个快嘴的性子。左右我抬举谁她都不高兴,自以为这是她应家的天下,我董家女不该越俎代庖。”

  “臣妾倒是什么话都受得了,只是不愿意因为自己家的事让皇后娘娘费心。”

  “这有什么?本宫又不是受不住别人的几句话。”皇后笑了,“谁对我好,我知道,况且我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喜恶提拔一些庸才。

  也不过是给他们提供了机会,至于最后中不中用,还是陛下拿主意。”

第353章 送信人

  八月里的天气,一到黄昏就冷凉侵肌,须得穿夹衣了。

  董府占了整条三槐街,虽说不及先前那般权势熏天,可余威总还剩三分。威严的兽头大门紧闭着,西角门开了一半。

  两个守门的家丁歇倚在门前闲聊。

  “这两日越发的凉了,太阳一落山这西风就刮得紧。贴着脖子根儿吹,叫人觉得后脑发紧。”

  “咱们可都不年轻了,得当心些,你怎么还穿单的?”

  “还不是我那败家的婆娘,前几日她娘家的穷亲戚上门来打抽丰,她可倒好,翻着我的旧夹袄就送了人了。”

  “皇上还有三门穷亲戚呢。谁还没个为难着窄的时候,给了就给了。”

  “说得倒轻巧,只是今时不同往日了。往年咱们在这里,光是来拜访的客人随手给的赏钱都够养活几家子了。

  还有各处送来的东西,哪次咱们不能分给一星半点?可如今哪还有多少油水?

  只有前天得了那么两篓子蜜橘,还有几盒子阿胶,算是不空手。”

  “说的也是啊!如今真是不比从前。当初咱们这差事最是肥缺,如今就好像是那鱼被从河里钓起来一样,干张着嘴连个屁也吃不到。”

  以前董府门前总是车马盈门,前来拜访的人不计其数,门房接的拜贴每天就有上百份。

  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这些人想要见到董家的主子,就少不得要给这些看门狗喂点儿好吃的甜甜嘴。

  门房多吃多占都已经习惯了,如今没什么油水可捞,当然有怨气。

  “所以我说这日子得节省着过了,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大手大脚。可这婆娘是大方惯了,先前有时还罢了,如今却要打肿脸充胖子。”

  正说着,就见有两个人走了过来。没有牵马,每人背上都背着个包袱。

  “瞧着像是远处来的,不过连马也没有,怕也是两个穷光。”

  “倒也未必,这么晚来想必有要紧事,说不定不想被人瞧见呢。”

  这两个人走到跟前来,拱手笑道:“二位爷,劳烦进去通禀一声。我们是从大少爷处来的,带了家信。”

  两个门房一听,便知道没有油水可捞了。

  这两个人是给董罡捎信的,是董家自己的事。

  董司承今日不在家,门房便把这两个人领到了王氏那边。

  “罡儿来信了?”王氏听了很高兴,她心中惦念着儿子,日夜悬心。

  “大爷一共写了两封信,这一封是交给夫人您的,还有一封是给太师的,要我们当面呈交。”那两个人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显然是日夜兼程。

  王氏看完了儿子的信,董罡在信上说自己一切都好,只是天气冷了,请家里人给他多准备些冬天的衣裳并银子送过去。

  他就算是被发配,也不会像平常的人那样挨打受骂做苦工。

  在发配的地方也一样吃香喝辣,被人伺候着。

  只是发配之地终究荒僻偏远,比不得京城繁华。

  “你们辛苦了,这会儿太师正吃晚饭呢!你们便是去了一时也见不着。这样吧,我叫人给你们收拾一桌子晚饭,你们吃过了再去见太师也不迟。”王氏说。

  “如此就多谢夫人了。”那两个人也的确是饿坏了。

  在客室吃过了晚饭,由管家领着这两个人到了太师的房中。

  董太师眼看着快要到八十岁了,却是耳不聋眼不花。

  不过近两年来,身体还是大不如前了。

  这两个人进来的时候,董太师正在洗脚。

  一个梳着双丫髻的美貌小丫头跪在地上给他搓脚,旁边还有两个大丫头伺候着。

  “罡儿的信在哪里?”董太师看了这两个人一眼问。

  “在这里,请太师过目。”其中一个从包袱里取出一封信来双手递了上去。

  董太师身边的一个大丫鬟过来接了去,将信皮打开,把里面折好的信纸拿出来递给董太师。

  董太师慢慢打开,发现却只是白纸上面一个字也没有。

  但他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抬起一双老眼看着那两个送信的人。

  “太师,小人有要紧事禀告,不能写在纸上。”递信的那个人说。

  “你们先都下去吧!”董太师依旧没有显出任何惊讶的神色,只是抬起手挥了挥。

  那三个丫头便恭恭敬敬地退了下去。

  “太师!”在房门关上的一刹那,这两个人跪了下去,“我们有个天大的秘密要禀告。”

  “你们是谁的人?”董太师看着他们冷冷地问。

  “小人不敢欺瞒,我们二人其实是惠妃娘娘的人。”那两个人匍匐在地上不敢抬头。

  惠妃已经畏罪自尽了,现在人们都不称她的名号,只称她为陈氏。

  “陈家满门尽屠,你们既然是陈氏的人,为什么不隐姓埋名躲藏起来?”董太师问,“到底是什么秘密让你们甘于冒如此大的风险来找我?”

  “惠妃娘娘……陈氏是冤枉的!我们不忍心她含冤于地下。更何况她让我们去查的事非同小可,这件事与太师您与董家与皇后娘娘都有莫大干系。”

  他们当然也知道陈家已经获罪,陈氏也以自戕。

  按理说他们算是漏网之鱼,很应该从此销声匿迹,隐身于江湖。

  可是这样虽然能够保住性命,却只能偷偷摸摸地苟活。

  像丧家之犬一样惶惶不可终日。

  与其这样,还不如把他们知道的秘密卖个好价钱。所谓富贵险中求,以他们如今的处境,想要翻过身来必须得挺而走险才成。

  “到底是什么事?你们且说来听听。果如你们所说,老朽我是绝不会亏待你们的。”董太师人老成精,他觉得这两个人说的不像是假话。

  “是这么回事,那还是五月的时候,惠妃……哦,不,是陈氏,那时她与大公主在玉贞观打醮祈福。

  是胡总管找到我们,说让我们去霜溪查一些事情……”那人急急说道。

  “莫慌,坐下来喝口茶。”董太师语气温和,“你们这一路想必十分辛苦,又担惊受怕。到了这里只管放下心来,慢慢地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7页  当前第19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4/2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最高楼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