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花醉满堂_分节阅读_第130节
小说作者:西子情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66 MB   上传时间:2024-02-13 21:20:09

  余安一惊,连忙压低声音回话,“回陛下,贵妃娘娘姓沈,单名一个怡字。”

  “沈怡。朕竟忘了。”皇帝顿了顿,“她入宫多少年了?”

  “有十四年了吧!”余安也记不清楚具体了。

  “十四年。”皇帝又一阵恍惚,“苏容今年十五岁。”

  余安又是一惊,不明白这两者有什么关系,他快速地看了一眼皇帝,见他神色恍惚,他不敢多探究,连忙垂下头。

  皇帝又过了好一会儿,才恢复如常,“派人将瑞安王请来。”

  余安应是。

  瑞安王今儿也参加了大朝会,刚回到府中没多久,便听闻陛下宣召,他连忙又沐浴更衣,赶紧进了宫。

  皇帝见了瑞安王,对他道:“关于清平被刺杀一案,朕想交给你来主查,三司配合你,务必查个水落石出,如何?”

  瑞安王愣住,今儿早朝上,陛下还特意提了此案,申饬了大理寺卿,命刑部也一起,三司联手来查,如今怎么又把他叫来跟着查此案了?他不解地看着皇帝。

  皇帝见他这个表情,便知道,对于清平被刺杀一案,他应该没掺和,而且应该也还不知道苏容的真正身世,否则,不会不知道那刺杀压根就不是冲着清平,而是冲着苏容。

  若是没问明白老护国公苏容的身世,他认为三司联手查此案,自然没问题。但如今知道了苏容的身世,这里面就有大问题了。但皇帝金口玉言,自然不能朝令夕改。所以,他要寻个妥当之人,跳出三司之外,也跳出朝堂深水,且还要位高权重,一直保持中立的姿态,这人就得是瑞安王了。

  他也想知道,这朝中,有什么人,会被南楚的南宫家或者是南楚宗室的势力渗透,亦或者被收买,帮着人杀苏容。

  于是,他看着瑞安王道:“刑部、大理寺、监察院,三司里各有疏漏之处,朕总觉得不放心,此案甚重,想着你妥贴,交给你,朕应该放心。”

  瑞安王闻言连忙拱手,“陛下既然这样说,臣一定尽心,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

  皇帝颔首,“谢临那孩子,朕觉得十分不错,待科考放榜后,只要名次不低,朕准备重用。”

  瑞安王一喜,但同时心中也明白,他的中立陛下一直看在眼里,故而这是给他一个许诺,只要瑞安王府忠于陛下,谢临的前途,自无需忧心。

  他连忙谢恩,“多谢陛下,临儿虽然有些孩子气,但也是因为未经磨练,一旦对他多加磨练,他还是得用的。”

  皇帝点头,似十分欣慰,“朕也这么觉得。”

  于是,瑞安王再出宫,肩上便落下了一个重担。他想着还是得先去一趟大理寺,了解从事情发生到如今查到哪步了,然后得再去一趟公主府,亲自再听听清平公主关于当日事情发生时的经过。

  他敏锐地觉得,老护国公前脚刚与陛下叙话了一个多时辰,后脚陛下便将他召进宫让他接手此案,这里面,一定不同寻常。

  尤其是,大理寺监牢,何等森严,大理寺卿也不是个没本事的,人还不老糊涂,也是知道刺杀公主的案子是个大案子,清平公主一直派人盯着,怎么可能让人钻了空子送了毒进去?但偏偏,就有了这么一件事儿,可见有人能将手伸进大理寺,手眼通天。

  瑞安王一路寻思着,这件案子,皇帝既然交给他,便是信任他,让他彻查到底的意思,他务必得办好,不管牵扯出什么人,他也只能咬牙一办到底。

  毕竟,这案子查好与否,可是事关他儿子的前途。

第214章 :如实

  皇帝在当朝命三司联手查案后,又额外任命了瑞安王为主审官,随着瑞安王出宫,他接手清平公主刺杀一案的消息也传遍了皇宫内外。

  谢临都震惊了,他爹都多久没受陛下如此重用了?瑞安王府一直不敢行差就错,他爹也是能混日子就混日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久而久之,他几乎都觉得他爹这么混下去也不错,他将来也干脆一样混日子就行,总之,把瑞安王府的门庭支撑住了就行。反正这样也简单。

  从龙之功啊什么的,他爹从来没想,他也不想。所以,他这么多年,不往太子跟前凑,也不往其他皇子们跟前凑,能混过去就混过去。

  如今这是怎么回事儿?陛下怎么突然就交给他爹这么一件大事儿了?

  在他看来,清平公主刺杀案可不是大事儿吗?大朝会上陛下特意因大理寺出了纰漏申饬了大理寺卿,又命三司联手,如今又把他爹抬出来,这是堪比御刺案了。

  他想着清平公主真是受陛下宠啊,但一想又不对,清平公主即便再受宠,三司联手来查,也够了,何必用上他爹?

  他想不明白,去找他娘,“母妃,您听说了吗?陛下命父王主审清平公主被刺杀案。”

  瑞安王妃正在浇花,点头,“刚刚听说。”

  她回头看了谢临一眼,“这事儿很突然,陛下若是早有打算,今早在大朝会上便会说,而在大朝会上没提,大朝会后将你父王叫进宫去,说明是突然起意。等你父亲回来,看看他怎么说。”

  谢临点头。

  瑞安王妃放下水壶,“科考放榜后,我想将你的亲事儿订下来,除了那个秦鸾,你对哪家小姐……”

  “母妃,您饶了我吧!除了秦鸾,我如今谁也不想娶。”谢临抬脚就走,心想着,他就不该来问他娘。

  他走的快,几乎一溜烟就没了影子。

  瑞安王妃差点儿被他气到,回身对贴身嬷嬷道:“你看看他,提起亲事儿,半句也说不得。那秦鸾已进了东宫,就算不进东宫,也已是罪臣之女,如何娶得?”

  贴身嬷嬷劝慰,“小王爷还小,不急。护国公府的周小公子与小王爷年岁差不多,虽早就定了亲,但又管什么?还不是退婚了?待咱们小王爷过二年,人稳重了,自然也就放下秦鸾了,您到时候看中哪家姑娘,再给他撮合就是了,他应该就没那么抗拒了。毕竟,少年慕艾,要放下,总得需要时间。”

  瑞安王妃叹了口气,“说得也是。”

  提起周顾,未免想起苏容,瑞安王妃用帕子擦了擦手,坐下身,“苏容可真像当年的珍敏郡主。”

  贴身嬷嬷点头,“不若王妃派人查查,兴许真有什么关系?”

  瑞安王妃摇头,“哪里轮得到我查,但凡见过她的人,怕是早有人查了,毕竟就连王爷这个不怎么理事的人自那日见了她后都起了疑心,更何况别人?这京中认识珍敏郡主者众,若论动作快,谁及那几个皇子?即便他们那时候年纪小,不记得珍敏郡主长什么样儿,自有手下人告知他们。”

  贴身嬷嬷一想也是。

  瑞安王妃又道:“等等看吧,总能知道。”

  太子燕回声自然也得到了消息,当即想到,老护国公怕是告知了他父皇苏容的身世,他父皇知道清平公主被刺杀一案是冲着苏容来的,才搬出了瑞安王府来主审此案。

  他心想着,还是老护国公了解他的父皇,这样一来,倒省得他耗心费力且还要顾及宫里小心翼翼彻查了。

  他当即喊来暗卫,吩咐,“暗中让人配合瑞安王。”

  暗卫应是,当即悉数撤回了东宫彻查此案的人。

  燕回声想了想,吩咐,“再去给七小姐传句话,让她近来无需做什么,只安心等着就好。她来京已做的够多了,事极必反,过犹不及。”

  暗卫又应是。

  苏容收到燕回声传话时,刚睡醒,正坐在桌前,懒洋洋地等着厨房送来午膳。

  她也没料到,老护国公会赶着今儿大朝会,进宫对皇帝告知了她的身份,她代入老护国公的身份,站在他的角度,寻思片刻,便基本猜出了老护国公的用意。

  老护国公这是在帮她,也间接在帮燕回声。

  若皇帝知晓了她的身份,一定不容许人在这京城,天子脚下,杀她。尤其是南楚渗透进来的势力,他如此重权,连太子都容不下,更遑论南楚国的人来作乱?

  另外,不管他知道不知道太子与她的关系,都不妨碍他知道,要杀她的人,一定不是太子,南楚王后既然找到皇后,也能找到别人,皇后因太子收了手,那么别人呢?这反而是燕回声的一个机会。

  苏容想到这,轻叹,不愧是老护国公,论深谋远虑,论审时度势,不出手则以,一出手,将她搅动起来的朝局,一瞬间推到了顶峰。

  太子说的对,如今她的确可以不用再做什么了。

  瑞安王去了大理寺,阅完卷宗,将人都过问了一遍后,又派人喊了京兆尹府尹李述问话,李述交待了一番后,瑞安王总觉得哪里不对,对一旁的大理寺卿问:“那个叫凤凌的少年人呢?”

  大理寺卿连忙道:“他说查案好生无趣,今儿一早走了。”

  瑞安王问:“去哪里了?”

  大理寺卿立即道:“应该是去沈府了,毕竟听说他姐姐已住去了沈府,也就是那位苏七小姐。”

  瑞安王点头。

  大理寺卿问:“王爷若是过问他,下官派人将他喊来?”

  “不必,本王先去公主府一趟,若有需要,再去沈府亲自问他。”瑞安王摆手。

  大理寺卿问:“王爷可否要下官陪同?”

  瑞安王摇头,“本王自己去就行,你再将当日值守之人,仔细查一遍,毒药既然不可能凭空飞进去,那一定是你们忽视了什么,才没查出疏漏之处。”

  大理寺卿应是。

  瑞安王便自去了公主府。

  清平公主听说瑞安王亲自带着人上门查她被刺杀一案,心下打了好几个思量,叫来一人吩咐,“速去将驸马喊回来。”

  这人应是,立即去了。

  清平公主派人先给瑞安王上茶,说她稍后就到,实则是坐在屋子里,等着驸马回来,与他商议,关于当日那冷箭是冲着苏容放之事,是如实说,还是依照当日她进宫告御状的原话说。

  若是如实说,那么便推翻了早先的说辞,便是欺君了。但若是不如实说,这案子显然不好查下去,她还是希望揪出幕后主使之人的。

  驸马得了传话,也明白了清平公主让他速速回府的意思,他一时脱不开身,便压低声音吩咐来人,“我一时回不去,告诉公主,既然是瑞安王亲自登门,陛下令他主审此案,便是一查到底的打算,让公主如实说。”

  来人得了话,立马回去了。

  瑞安王足足喝了三盏茶,才等到了清平公主姗姗来迟。

  清平公主故意一脸不适相,“王爷恕罪,我昨儿受了寒,今儿身子有些不适,让你久等了。”

  瑞安王连忙说:“不久,是本王来的不巧。本王有几句话,事关公主被刺杀一案,特意来问公主,问完就走。”

  清平公主点头,直接将当日的情形描述了一遍,这回是半丝没隐瞒。

  瑞安王一听,心想果然从这里开始就不对劲了,他不信大理寺卿没察觉出来,只不过那只老狐狸,没敢登门来质问清平公主罢了,毕竟,这位公主进宫告御状时,说的是冷箭是对她放的,若是翻口供,这算欺君。他宁愿被陛下申饬,也不想惹火烧身。

  清平才不承认自己欺君,“本宫当时吓坏了,惊惧了足足两日,待事情过了,仔细一想,才想起了全部经过。王爷,你既受皇兄信任,担此重任,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不管那箭当时是怎么回事儿,冲着本宫马车放冷箭,就是谋杀本宫。”

  瑞安王点头,“公主放心。”

  他站起身,“公主歇着吧,本王自当尽力,定不辜负陛下信任。”

第215章 :包揽

  听闻瑞安王接手此案,凤凌琢磨了一下,立马离开了大理寺。

  他待了两日,算是发现了,这朝中的水是真深,整个大理寺,跟筛子一样,四处漏风,也不知道大理寺卿是怎么四平八稳地坐在位置上,还没被多方给挤下去的,他无官职在身,只是打着公主府派去盯着案子进展的幌子,其实没什么用,因为连什么人什么时候对那老鸨动手投毒的,他都没盯出来。

  他郁闷不行,干脆二话不说直接走了。

  回到沈府,见了苏容,凤凌对着苏容一阵吐槽,“这破朝局,藏污纳垢,真是难为太子殿下撑了这么多年了。”

  只一个大理寺,便可以窥见冰山一角,可见别处,也一样四处漏风。

  苏容早已预料,听他倒够了豆子,给他倒了一盏茶,宽慰他,“润润嗓子,本来你的目的也不是查案,别上火。”

  凤凌还真有点儿上火,但听苏容这么一说,便立马不上火了,无所谓地道:“反正再破的朝局,跟咱们也没什么关系,咱们只负责帮太子殿下打破如今的朝局,治理整顿的话,将来还是得太子殿下自己。”

  这么一说,他觉得自己白蹲了两天了,顿时一阵亏得慌,跟苏容说:“主子,我得好好吃一顿,才能解乏。”

  苏容点头,“你自己去见沈伯母,打个招呼,沈伯母知道你爱吃,自会让厨房加菜。”

  “好勒,我这就去。”凤凌立马起身,脚步轻快地去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83页  当前第1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0/48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花醉满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